1、可譽而不譽,非仁也。——該稱頌的卻不稱頌,這就是不仁。?
2、親戚不附,無務外交。——親戚都不歸附,也就不要對外辦交際。?
3、非獨染絲然也,國亦有染。——不光染絲是這樣,國家也會被染。?
4、君得之,則必用之矣。——國君得到了我的學說,就必然會采用。?
5、為義而不能,必無排其道。——行義事不能進行時,不要責怪道義。?
6、所信者不忠,所忠者不信。——信任的人不忠誠,忠誠的人不信任。?
7、士雖有學,而行為本焉。——做官雖然講究才學,但還是以品行為本。?
8、此所謂便其習而義其俗者也。——這就是所謂的適應習慣,安於風俗啊。?
9、其服不同,其行猶壹也。——他們的服飾不同,他們的行為確是壹樣的。?
10、告子毀,猶愈亡也。——告子雖然詆毀我的行為,但還是勝過毫無毀譽。?
11、事無終始,無務多業。——辦壹件事都不能善始善終,就不要做很多事。?
12、舉物而闇,無務博聞。——舉壹個例子尚且不明白,就不要追求見多識廣。?
13、君子戰雖有陳,而勇為本焉。——君子作戰雖然布陣,但還是以勇敢為本。
墨子(生卒年不詳) ,名翟(dí),東周春秋末期戰國初期宋國人 ,壹說魯陽人,壹說滕國人 。墨子是宋國貴族目夷的後代 ,生前擔任宋國大夫。他是墨家學派的創始人,也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學家、軍事家。墨子是中國歷史上唯壹壹個農民出身的哲學家,墨子創立了墨家學說,墨家在先秦時期影響很大,與儒家並稱“顯學”。他提出了“兼愛”、“非攻”、“尚賢”、“尚同”、“天誌”、“明鬼”、“非命”、“非樂”、“節葬”、“節用”等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