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是我國最古老的兵書,看起來是講兵法,實際上也是講人性,如果只把它當做兵法書籍來讀,損失可就太大了。《孫子兵法》的核心內容其實是人性的博弈。很多人看了《孫子兵法》,受影響深的都是壹些經過前人解讀、我們讀書期間就學過,讓人朗朗上口的名句,比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或是“上下同 欲者勝”等等。
對我來說,《孫子兵法》對我影響最深的是“故將有五危:必死,可殺也;必生,可虜也;忿速,可侮也;廉潔,可辱也;愛民,可煩也。凡此五者,將之過也,用兵之災也。覆軍殺將,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
這段話說的是什麽意思呢?是說將帥有五種致命的弱點:如果只知道死拼硬打,就可能招致殺身之禍;而貪生怕死的人,雖不會死,但可能被俘;性情暴躁的人可能受敵輕侮而失去理智中計;過分珍惜名譽人,為了保護自己 的名譽會沖動行事;過分愛護民眾的人,太過心慈就可能不能正確的采取相應的行動。這五種人都不適合做將領,帶兵會帶來全軍覆沒的大災難。
這段話給我的啟示除了是選將用兵之道以外,還是我們生活中常說的壹句話“性格決定命運”。從古至今,有無數豪傑佐證過這段話的正確性,楚霸王項羽最後落得眾叛親離就是最好的例子。項羽能力強,可是因為出身太好,又放不下身段,所以後來才會中了離間計,趕走了範增,導致自己失去人心。
而像劉邦這樣“不必生、不必死、不忿速、不廉潔、不愛民”的人,等於是克服了自己的性格缺陷,這樣才能不被人利用,最後成就霸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