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劍恩仇錄》中陳家洛壹出場便向大家展示了真正的儒雅書生形象,書劍二字,在他身上得到了完美的詮釋。
不過,與千裏接龍頭隆重的氣氛不相協調的,是陳家洛當紅花會總舵主的半推半就、形勢所逼。
這暗示了陳家洛的弱點,也就是書生的弱點:缺少大英雄吞天吐地的大氣勢。
書生的氣勢,不足以重負紅花會反清復明這樣壹個大的使命。
陳家洛以壹套百花錯拳打敗周仲英,這才第壹次顯出其書劍俱絕的過人之能,有禮有節,不急不躁,技驚四座。
陳家洛和霍青桐之間是壹見鐘情,陳家洛初見霍青桐,驚為天人,愛慕之意不由生起。
但這愛意的根苗還未抽芽,卻又莫明地夭折了。
因為轉眼間陳家洛看見霍青桐和女扮男裝的李沅芷親密異常,他的自尊心受到了傷害,心中不是滋味。
陳家洛的弱點很早就暴露出來了。
他勉為其難承擔了紅花會舵主的大任,他也在盡力演好自己的角色,在別人面前扮演有勇有謀,本領大得很的領袖,但他內心中書生軟弱的壹面,並沒有因此而消失。他並不像看上去的那種自信和遊刃有余。
他有很脆弱的地方,很容易就受到了傷害,而且,他的胸襟也不夠寬大,起碼不像壹個幹大事的領袖人物那樣寬大。本來為了反清復明的大事業,是應該廣開才路,接納木卓倫要留下女兒相幫的好意,陳家洛卻為了難以啟齒的私人原因,說好了又變卦,拒絕了霍青桐的加入。
陳家洛後來的悲劇不是偶然的,性格即是命運,這壹切早已註定。
西湖賞月之會,看陳家洛躍然上馬,胸前戴上壹朵海碗大小的金絲絨大紅花,引爆紅花會歡聲雷動,官軍中也有大批紅花會眾蜂擁前來施禮,那場面真是壯觀之極,風光之極。
紅花形成了壹種美麗的象征,她代表了正義,熱情,善良,美德,自由的吶喊,解放的呼聲。
讀此壹節,暢快不可言說。
歡慶勝利之時,陳家洛卻悄然而去,獨自壹人去湖心呆望著月亮,放聲慟哭。此出奇的壹筆,寫得極動人。
英雄的內心,原來有著許多不為人知的傷心和悲慟。陳家洛書生的性情再次披露無遺。
在眾人之前,他竭力扮演好壹個不負眾望的領袖人物,而他真實的內心,卻依然有著不為人知的軟弱壹面。
書中已多次暗示,書生本色的他,寧願過壹種逍遙適性、與世無爭的書生生活。
他在勉為其難,這是他的可貴之處,同時也是他的悲劇所在,他既然答應了要做紅花會的總舵主,他就要全力全心地去奉獻。他只是盡人力而聽天命了。
乾隆聽到陳家洛傾述對母親的秘密思念,也怦然心動,握著陳家洛的手而顫抖,兩人的心從來沒這麽貼近過。
對陳家洛的好意,乾隆此時確是發自內心的。而陳家洛內心對乾隆的印象也有了極大的改善,這成了陳家洛日後信任乾隆的感情基礎,也是陳家洛日後悲劇發生的隱在原因。
陳家洛是壹個極重感情的人,乾隆這樣待他,他自然不會無動於衷。
乾隆送給陳家洛的寶玉上刻著“情深不壽”等等之字,陳家洛正是太重感情,太感情用事了。感情,對壹個做大事的政治人物來說,是極其危險的。
在乾隆面前,陳家洛再次顯露了他內心的脆弱,他差點又哭了起來。
六和塔上,陳家洛和紅花會的英雄捉住乾隆,陳家洛向乾隆攤了牌。壹聲“哥哥”的稱呼,陳家洛是動了真情,他已經先入為主地相信了乾隆。壹種血緣的神秘親切感,壹種久別重逢,骨肉相聚的凡人的感動,主導了陳家洛作為政治人物的方針大計。陳家洛已經不再把乾隆當作假想的敵人了,他壹廂情願地安排了壹切。自己為情所動,他對乾隆也要動之以情。陳家洛細說從前,他勸說乾隆和紅花會結盟,撥亂反正,借以乾隆所處的特殊地位,瓦解清人的政權,恢復漢人的朝廷,做壹位漢人的仁孝英明的開國之主。說到深情之處,陳家洛流下了眼淚,不惜將自己內心中脆弱的壹面暴露出來,“兄弟相會,親近還來不及”,先已定下了談判的基調。
陳家洛再次對乾隆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形勢所迫之下,乾隆答應了結盟之事。陳家洛大喜,在政治上他的確是太過幼稚和缺乏經驗,只知道推己及人,只是從好的方面去想,從私人之間的信任,從血緣之間的親近,壹切都是想當然。陳家洛沒有想到,人是環境的動物,就算乾隆是他的親哥哥,就算乾隆的血緣本質是純良可靠,但乾隆從小受的教育,從小所處的環境,耳濡目染養成的習氣,要復雜得多,再加上事情還遠不止那麽簡單,在皇宮乾隆也不是想怎樣就怎樣,乾隆還有諸多難以考慮周全的牽滯。
陳正德的壹番話,冷眼旁觀,才是真有見地,“官府的話說得再好聽,我也從來不相信,何況是官府的頭腦”。官場和政治,是黑暗的最能泯滅良心的地方。
關明梅管得寬,忽然把霍青桐之事在陳家洛面前提起。陳家洛可真是哭笑不得了。書生的優柔和軟弱,使他不僅在政治上要失敗,甚至連愛情,他都沒有信心,沒有能力去把握。
陳家洛“書劍”
在金大俠的小說中,最能配上“書劍”二字的男主角應該是陳家洛。陳家洛雖然是壹個在事業和愛情兩方面都失敗了的人,但他的風采依然讓讀者難忘,依然是讀者非常喜愛的壹個角色。陳家洛的身上,最具有壹種悲劇的美感。書生的優柔軟弱,使陳家洛不能很好地處理政治和愛情兩個方面的矛盾。陳家洛的內心絕不像他表面所表現出來的少年有為的紅花會總舵主那樣堅強自信。他壹開始傾慕於霍青桐,霍青桐不僅美貌而且優秀,武功智力上都是絕頂之選,但陳家洛沒有信心能把握得住。而香香公主,更為美貌,但見識上卻差了太多,陳家洛反而可以處處主動,盡情展現出自己的優勢和長處來,壹剛壹柔,壹英雄壹美人,正好合拍。看香香公主也是這樣,在她的閱歷和經驗中,她所能觸及的社會圈子中,陳家洛無疑是太優秀了。陳家洛又俊雅、又溫柔、又體貼,而且還有非凡的武功,可以讓香香公主感到安全。偎郎大會中,香香公主歡快地投入了陳家洛的懷抱。“誰給我采了雪中蓮”、“誰救了我的小鹿”,這在陳家洛是舉手之勞絕不會多費壹分力氣的事,香香公主卻把它看得比天還大。愛情的遊戲中,陳家洛終於可以輕松勝出。陳家洛書生的弱點,真是壹目了然。
陳家洛終於發現了李沅芷是個姑娘的秘密,思前想後,才明白了許多細節來。不過,事已至此,他又能怎麽樣呢?他又能拿香香公主怎麽辦?這樣的打擊,在霍青桐身上,她還可以去撐著承受,如果是香香公主,她不馬上崩潰才怪。姐姐不見了,她只是焦急而茫然地重復著:“怎麽辦呢?怎麽辦呢?”也許,陳家洛對於霍青桐,是又愛慕又想逃避。李沅芷的事件,使他有了壹個逃避的借口,就算沒有這個誤會,陳家洛也會像對香香公主那樣爽快嗎?正如後來陳家洛自己反省他對兩姐妹的情感時想到:“難道我心底深處,是不喜歡她太能幹嗎?”陳家洛對霍青桐的愛慕,沒有把握,也沒有自信。
陳家洛經歷了大劫難之後,開始反省、覺悟和進步了。陳家洛終於意識到他的胸襟是不是太小了?他對霍青桐,愛慕是自然有的,但卻因她的才幹、聰明,竟又有些敬畏她。他明明知道,如果處理好了和霍青桐的關系,那麽他的事業上無疑添了壹個了不起的助手。他逃避霍青桐,是缺乏自信。能反省和認識到自己的缺點和局限,這又是書生的長處。問題是,認識到不足之處,是進步,但如何去改正,這又是壹件難做的事。
在古城密室中,又寫了壹段羊皮冊子上記載的瑪米兒的故事,這個故事從香香公主的口中讀出來,又特別有暗示性和象征意義。這個故事,對陳家洛和香香公主是有雙重意義的。日後香香公主的行為,可以從這個故事中找到隱喻;而陳家洛,則被這個故事激發了他的雄心壯誌,使他記起了他的本分,他和紅花會反清復明的事業。陳家洛的反省終於有了決定,雖然這也並不怎麽見出高明之處,但畢竟他還是有了決定,他想拋開情愛塵緣,壹心專註於他的反清復明的事業。他沒有想到,他對愛情還是在逃避,他連愛情都不能正面去處理,又怎麽能處理好政治的大事呢?
身世之謎
陳家洛帶領紅花會群雄去福建少林寺,查找他的義父被逐出師門的真相,完完全全揭開陳家洛的身世之謎。此行的目的,是陳家洛的謹細之處,他要擔當光復漢家的大業,必須對這壹切秘密的恩怨查個清楚,否則就怕功虧壹簣。
寫陳家洛闖少林鬥智鬥勇,頗有可觀之處。金大俠的武俠小說,往往武打只是其中的鋪陳和過渡,而閃光之處卻在於人生哲理,對俠義的高貴品質的解析。陳家洛和天虹禪師講經說法壹段,正是如此,深化了全書的主題,提高了小說的境界。救人危難,奮不顧身,雖受牽累,終也不悔。此書最後以悲劇收場,但無悔二字,卻是價值的凸現之處,安身立命之所。
陳家洛的義父和陳家洛的母親之間的壹段故事,寫得半明半暗,半遮半掩,隱晦含糊,陳家洛讀得驚疑,心中突突亂跳。這壹段,提示了陳家洛性格中血緣所遺傳的底蘊。陳家洛的義父情深意重,他的母親也是極重感情之人,而陳家洛自己也是在感情上放不開之人。義父和母親之間的那種傷痛的慘苦戀情,震撼著陳家洛,使他對人生的意義有了進壹步的認識,對自己的感情生活也有了反省。陳家洛的戀母情結,於此披露到了極至,他的書生的柔弱的壹面,傷情的憂郁,是來自於此的。
書生的幼稚終於上演出最後的悲劇。陳家洛壹廂情願地要在國家大事中做出取舍,要為事業的大計而做出慘痛的個人幸福的犧牲。這是殘忍的壹幕,陳家洛終於忍心向香香公主攤了牌。他甚至還用那個瑪米兒的故事來說動香香公主。香香公主又能怎樣?她只是壹個絕美而沒有主見的花瓶般單純的少女,她完全地崇拜著她心中最高大的英雄陳家洛,她心中再慘苦再不願意,也只能順從殘酷的安排。這是壹柄雙刃的利劍,香香公主無辜地受傷,但陳家洛的心頭又何嘗不是在滴血。
陳家洛苦心的支撐看得又真讓人不忍和憐惜。他的性格中有書生的軟弱和被動的致命弱點,但他擔負紅花會總舵主的大責任,是形勢所逼,他實施去找乾隆的計劃,也並非是壹時心血來潮的主意,是他的義父安排,眾人認可的。但他的最可貴之處,是他壹旦接下了就勇於去承擔,而且是全身心地投入,完全地放棄了自我,壹切都以大局為重。他做得很累,很苦,但他真實地盡了全力。當他知道了香香公主的死訊時,他首先想到的不是個人的悲哀,他還支撐著,不讓眾人受他的情緒的影響而亂了局面。他還能盡量控制心神,繼續和無塵道長過招,還能裝出笑臉,直到最後實在撐不下去,才壹口鮮血噴出,此處寫得感人,而又極合其書生的性格和身份。
陳家洛的壹片苦心,不能不讓人同情和原諒他。霍青桐雖然傷心憤恨,質問陳家洛“妳怎地如此糊塗,竟會去相信皇帝”,但也能體諒他“是為了要救天下蒼生,卻也難怪”。
仇恨入心要發芽。眾人在毒藥罐裏浸熬暗器要去報仇,陳家洛想到乾隆與自己是同母所生,壹時不忍,但終也太氣憤乾隆的陰狠毒辣,將自己的短劍也在毒藥中熬了壹會。
金庸在書中讓陳家洛以納蘭容若的詞與乾隆對答,似乎以納蘭容若之才情來描寫陳家洛的文學修養,以襯托同位相府公子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