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認為孟子生於周安王十七年(公元前385年),卒於周赧王十壹年(公元前304年); 二、認為孟子生於周烈王四年(公元前372年),卒於周赧王二十六年(公元前289年)。
孟子年譜
壹歲:公元前390年,周安王十二年,孟子生於鄒馬鞍山西麓之鳧村。據趙歧《〈孟子〉題辭》所記,孟軻系“魯公族孟孫之後”,蓋破落後遷於鄒。至公元前389年秋,孟子壹周歲。
二歲:公元前388年,周安王十四年,孟子在鄒。
三歲:公元前387年,周安王十五年,孟子在鄒。
四歲:公元前386年,周安王十六年,孟子在鄒。是年喪父,受母三遷、斷機之教(據《烈女傳》)。其實三遷與斷機恐非發生於壹年。
五歲:公元前385年,周安王十七年,孟子在鄒。
六歲:公元前384年,周安王十八年。楚吳起為相。孟子在鄒。
七歲:公元前383年,周安王十九年。魯穆公卒,子奮立,是為***公。 孟子在鄒。
八歲:公元前382年,周安王二十年,孟子在鄒。
九歲:公元前381年,周安王二十壹年。楚宗室殺吳起。孟子在鄒。
十歲:公元前380年,周安王二十二年,孟子在鄒。
十壹歲:公元前379年,周安王二十三年,齊康公絕祀。趙王翳遷於吳。孟子在鄒。
十二歲:公元前378年,周安王二十四年,孟子在鄒。
十三歲:公元前377年,周安王二十五年,孟子在鄒。
十四歲:公元前376年,周安王二十六年。韓滅鄭。諸咎殺其君。孟子在鄒。
十五歲:公元前375年,周烈王元年。韓山堅賊其君。齊田午殺其君,自立為桓公。越寺區定亂,立無余之。孟子在鄒。
十六歲:公元前374年,周烈王二年,孟子在鄒。
十七歲:公元前373年,周烈王三年,孟子在鄒。
十八歲:公元前372年,周烈王四年,孟子在鄒。
十九歲:公元前371年,周烈王五年,魏武侯卒。燕簡公卒。韓嚴殺韓哀侯。魏伐楚,取魯陽。孟子在鄒。
二十歲:公元前370年,周烈王六年。晉桓公被韓、趙遷於屯留。趙、韓伐魏,魏伐趙,敗之平陽。孟子在鄒。
二十壹歲:公元前369年,周烈王七年。齊伐魏,降觀,王錯奔韓。魏敗韓於馬陵。孟子在鄒。
二十二歲:公元前368年,周顯王元年。孟子赴魯遊學,受業於子思之門人。
二十三歲:公元前367年,周顯王二年。韓趙分周為兩。孟子在魯。
二十四歲:公元前366年,周顯王三年。魏伐韓敗逋。孟子在魯。
二十五歲:公元前365年,周顯王四年。 四月甲寅,魏遷都大梁。田齊桓公殺其君母。孟子在魯。
二十六歲:公元前364年,周顯王五年。魏公子緩如趙以作難。孟子歸鄒創辦子思書院,廣育天下英才。
二十七歲:公元前363年,周顯王六年。魏伐趙,取利人與肥。越寺區、弟思殺其君。孟子在鄒。
二十八歲:公元前362年,周顯王七年。 魏戰敗趙、韓聯軍於澮北,擒樂祚,攻取皮牢。趙成侯與韓昭侯會於上黨。孟子在鄒。
二十九歲:公元前361年,周顯王八年。商鞅入秦。宋約生於此年。魏入河水於甫田。暇陽人來歸。孟子在鄒。
三十歲:公元前360年,周顯王九年。東周惠公傑卒。孟子在鄒。
三十壹歲:公元前359年,周顯王十年。 韓魏分晉,遷晉君於端氏。商鞅變法。孟子在鄒。
三十二歲:公元前358年,周顯王十壹年。魏及韓侯盟於巫沙,歸侯於韓,商鞅刑公子虔、公孫賈。孟子在鄒。
三十三歲:公元前357年,周顯王十二年。魯、宋、衛、韓君朝魏,梁惠王稱王。商鞅為左庶長。孟子在鄒。
三十四歲:公元前356年,周顯王十三年。魯侯朝魏,魏築陽池以備秦。 韓築長城自亥谷以南。趙會燕成侯於安邑。孟子在鄒。
三十五歲:公元前355年,周顯王十四年。申不害相韓。越無顓卒。秦孝公與魏惠王會於杜平,侵宋。孟子在鄒。
三十六歲:公元前354年,周顯王十五年。齊敗魏於桂陽。韓侯朝魏。秦敗魏,斬首七千,取少梁。孟子在鄒。
三十七歲:公元前353年,周顯王十六年。 趙敗魏於桂陵(齊用孫臏圍魏救趙)。魏以韓師敗諸侯於襄陵,會齊宋之國。齊使楚景舍與魏求成。孟子在鄒。
三十八歲:公元前352年,周顯王十七年。商鞅為秦大良造(相當於相國兼將軍),伐魏,安邑降秦。孟子在鄒。
三十九歲:公元前351年,周顯王十八年。秦遷都鹹陽。商鞅伐魏,固陽降秦。 魏歸趙邯鄲,在漳水上結盟。孟子在鄒。
四十歲:公元前350年,周顯王十九年。商鞅廢井田,設縣。孟子在鄒。
四十壹歲:公元前349年,周顯王二十年,孟子在鄒。
四十二歲:公元前348年,周顯王二十壹年。韓昭侯如秦。秦“初為賦”。孟子在鄒。
四十三歲:公元前347年,周顯王二十二年,孟子因齊威王招文學遊說之士,第壹次由鄒到齊臨淄稷下學宮。
四十四歲:公元前346年,周顯王二十三年,孟子在齊與匡章交遊。
四十五歲:公元前345年,周顯王二十四年,孟子在齊。
四十六歲:公元前344年,周顯王二十五年。魏惠王召諸侯於逢澤朝天子,秦公子少師率師參於逢澤之會。秦孝公會諸侯於京師。 孟子在齊稷下被淳髡譏諷,二人進行了有關於“禮”的辯論。
四十七歲:公元前343年,周顯王二十六年。齊田忌用孫臏之計大敗魏軍於馬陵,龐涓自殺,太子申被俘。孟子在齊並不受重用,被齊人譏諷,孟子以“我無官守”、“我無言責”而自解。
四十八歲:公元前342年,周顯王二十七年。商鞅伐魏,用計俘公子卯,大破魏軍。孟子在齊。
四十九歲:公元前341年,周顯王二十八年,孟子在齊。
五十歲:公元前340年,周顯王二十九年。(齊)邳遷於薛。魏為大溝,行圃田之水。孟子在齊。
五十壹歲:公元前339年,周顯王三十年。 據《史記》所載,莊子與楚威王同時 ,威王聘為相,莊子辭見。趙良見商鞅,威脅商鞅下臺。孟子在齊。
五十二歲:公元前338年,周顯王三十壹年。宋剔成卒,弟偃立。秦孝公卒,車裂商鞅於鹹陽,其師屍佼逃蜀。孟子在齊。
五十三歲:公元前337年,周顯王三十二年。韓申不害卒。秦仍用商鞅新法,楚、趙、韓、蜀朝秦。 孟子在齊。
五十四歲:公元前336年,周顯王三十三年,孟子在齊。
五十五歲:公元前335年,周顯王三十四年。秦甘茂取韓宜陽。匡章因與孟子遊,被齊用為將,敗秦。魏惠王用惠施策與齊威王會徐州,惠王改元。孟子在齊。
五十六歲:公元前334年,周顯王三十五年,楚滅越。孟子在齊。
五十七歲:公元前333年,周顯王三十六年。 蘇秦合縱六國,於洹水歃血為盟。孟子在齊。
五十八歲:公元前332年,周顯王三十七年,孟子在齊。
五十九年:公元前331年,周顯王三十八年。秦敗魏,俘其將龍賈,斬首八萬。孟子在齊不被重用,擁楹而嘆。
六十歲:公元前330年,周顯王三十九年。魏獻西河之地於秦。孟子在齊。
六十壹歲:公元前329年,周顯王四十年,孟子在齊。
六十二歲:公元前328年,周顯王四十壹年,孟子在齊。
六十三歲:公元前327年,周顯王四十二年。韓舉於齊戰,死於桑邱。孟母仙逝,孟子歸葬於魯,孟子第壹次到齊國的後期已得到客卿地位,故以卿大夫之禮葬母。
六十四歲:公元前326年,周顯王四十三年。 五月魏會韓威侯於巫沙。十月韓宣王朝魏。孟子在魯守喪。
六十五歲:公元前325年,周顯王四十四年。四月秦惠王稱王。五月燕王稱王,韓宣王稱王。孟子在魯守喪。
六十六歲:公元前324年,周顯王四十五年。楚敗魏於襄陵。孟子在魯三年之喪滿,返齊。
六十七歲:公元前323年,周顯王四十六年。昭陽為楚伐魏。 滕定公卒。這時稷下學宮衰落。孟子在齊見威王不能實現他的“仁政”主張,聞宋王將行王政,故離齊到
身後榮辱
孟子是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壹,但孟子的地位在宋代以前並不是很高的。自中唐的韓愈著《原道》,把孟子列為先秦儒家中唯壹繼承孔子“道統”的人物開始,出現了壹個孟子的“升格運動”,孟子其人其書的地位逐漸上升。宋神宗熙寧四年(1071年),《孟子》壹書首次被列入科舉考試科目之中。元豐六年(1083年),孟子首次被官方追封為“鄒國公”,翌年被批準配享孔廟。以後《孟子》壹書升格為儒家經典,南宋朱熹又把《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為“四書”,其實際地位更在“五經”之上。元朝至順元年(1330),孟子被加封為“亞聖公”,以後就稱為“亞聖”,地位僅次於孔子。明朝朱元璋輯有《孟子節文》,刪掉《孟子》裏的章句,如“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殘賊之人謂之壹夫,聞誅壹夫紂矣,未聞弒君也”等。
歷代追封追謚
朝代 年代 帝王 封謚
宋朝 元豐六年(1083年) 宋神宗 鄒國公
元朝 至順元年(1330年) 元文宗 鄒國亞聖公
孟子世系
歷代亞聖公:
四十五代孫 孟寧
五十四代孫 孟思諒,字友道
五十五代孫 孟克仁,字信夫
五十六代孫 孟希文,字士煥
五十七代孫 孟元,字長伯,弘治二年襲。
五十八代孫 孟公肇,孟元弟孟亨之子,字先文、孟公棨,孟元之子,字橐文
五十九代孫 孟彥璞,字朝璽,隆慶元年襲
六十代孫 孟承光,萬歷二十九年襲
六十壹代孫 孟弘譽,天啟三年襲
六十二代孫 孟聞玉,崇禎二年襲
六十三代孫 孟貞仁
六十四代孫 孟 ?
六十五代孫 孟衍泰
六十六代孫 孟 ?
六十七代孫 孟 ?
六十八代孫 孟 ?
六十九代孫 孟 ?
七十代孫 孟 ?
七十壹代孫 孟 ?
七十二代孫 孟 ?
七十三代孫 孟慶棠
七十四代孫 孟繁驥 生於1908年。他1943年世襲接任“亞聖奉祀官”。1949年去了臺灣。
七十五代孫 孟祥協
性善論
孟子認為人性本善,孟子曾說:“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每個人也有不忍人之心,若看見小孩將要掉入井中,並不因為交情、聲譽等利害關系而救人,而是因為內心“善”的本質自然流露而救人。 孟子認為“善”的本質分為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之心,是為“四端”。“端”是起點的意思,孟子認為只要努力地把四端擴充,即道德實踐,就可成就德性。 然而,既然“善”早已存在心中,還有人行惡,孟子認為人之所以不善,是因為受到私欲所蒙蔽,孟子認為人應該放棄私利,保存仁義。
政治思想
民本思想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意思是說,人民放在第壹位,國家其次,君在最後。孟子認為君主應以愛護人民為先,為政者要保障人民權利。孟子贊同若君主無道,人民有權推翻政權。有傳明太祖朱元璋因不滿孟子的民本思想,曾命人刪節《孟子》中的有關內容。仁政與王道 孟子主張君主行仁政,承接性善論,孟子認為“人有不忍人之心”,乃有“不忍人之政”,君主只要將自己的仁德推廣,所謂“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由愛護自己的家人,到愛護國民,就是仁政。 推行仁政的具體措施是行“王道”,要使人民富足,百姓安樂,即“保民而王”,人民自然擁戴君主,國家自然富強安定。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孟子說:“百姓最為重要,代表國家的土神谷神其次,國君為輕。所以,得到民心的做天子,得到天子歡心的做國君,得到國君歡心的做大夫。國君危害到土神谷神,國家就改立國君。祭品豐盛,祭品潔凈,祭掃按時舉行,但仍然遭受旱災水災,那就改立土神谷神。” 《孟子》的基調是理想主義和樂觀主義,它反映了孟子的關於人性基本是善良的堅定信念。他的政治思想在很多方面與孔子非常相似,特別是孟子堅決主張君主應主要靠道德規範而不是武力來統治。但是比起孔子來說,孟子則更加堪稱為是壹位“貴民之人。“天是通過人民的眼睛來看,天是通過人民的耳朵來聽” ②這是他的最著名的論斷之壹。 孟子強調壹個國家最重要的成份是人民而不是統治者。為民造福是壹個統治者的職責,特別是他應該為他們提供道德指南和適宜的生活條件。他所倡導的政府政策是自由貿易;輕稅賦和保護自然資源;***享財富而不是弱肉強食。政府要為老弱病殘者提供福利。孟子認為君主的權力是上天給的,壹個君主如果不顧人民的幸福,就會失去上天賜給的統治權,而且理應被趕下臺。由於這句話的結尾是對開頭的有效的否定,因而孟子實際上早在約翰·洛克之前就提出人民有權力造非正義的統治者的反。這是壹種中國人普遍接受的思想。 但是壹般說來,孟子倡導的那些觀點更加受到被統治者而不是統治者的歡迎。因此孟子的建議也未被當時的統治者采納,看來這並沒有什麽值得大驚小怪的。但是這時期內他的觀點越來越為儒家學者和中國大眾所歡迎。孟子在當時已享有很高的聲望,隨著11世紀和12世紀新儒教派的崛起。他的聲望在中國變得更高了。
亞聖的手筆----《孟子》
這是記錄孟軻言行的壹部著作,也是儒家重要經典之壹。篇目有:(壹)《梁惠王》上、下;(二)《公孫醜》上、下;(三)《滕文公》上、下;(四)《離婁》上、下;(五)《萬章》上、下;(六)《告子》上、下;(七)《盡心》上、下。 《史記.孟荀列傳》:“孟軻所如不合,退與萬章之徒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謂《孟子》七篇由孟軻自作,趙岐《孟子題辭》曰:“此書孟子之所作也,故總謂之《孟子》。”又曰:“於是退而論集,所與高弟弟子公孫醜、萬章之徒,難疑答問,又自撰其法度之言,著書七篇。”此亦主孟子自撰。清閻若璩《孟子生卒年月考》亦以孟子自作,且曰:“《論語》成於門人之手,故記聖人容貌甚悉。七篇成於己手,故但記言語或出處耳。”但考諸《孟子》,孟軻所見時君如梁惠王、梁襄王、齊宣王、鄒穆公、滕文公、魯平公等皆稱謚號,恐非孟子自作時所為也;又記孟子弟子樂正子、公都子、屋盧子皆以“子”稱,也斷非孟子之所為,其編定者極可能是孟子的弟子。成書大約在戰國中期。 《孟子》主要註本有《孟子註疏》,《四部備要》本14卷;《孟子集註》,《四部備要》本7卷;《孟子正義》,《四部備要》本30卷。另有今人楊伯峻《孟子譯註》(中華書局本)。 《孟子》是中國戰國時代孟子的言論匯編。體裁與《論語》大致相似。《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說,孟子“退而與萬章之徒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每篇分上下,以開頭數字作篇名。司馬遷認為《孟子》是孟子和他的學生***同編纂而成的。 《漢書·藝文誌》著錄《孟子》11篇,除 7篇之外,尚有外書 4篇。東漢經學家趙岐(約108~201)認為“似非孟子本真,後世依敬而托之者也”,現存的《孟子外書》又非《漢書》所載,更是偽中之偽,不可靠。 孟子是先秦儒家的主要代表之壹。《孟子》壹書發展了孔子關於“仁”的思想,提出仁政主張和“民貴”“君輕”的民本主義思想,發揮了天人合壹的世界觀和性善論的倫理觀,記載了孟子遊說諸侯以推行仁政的事跡。 《孟子》在 《漢書·藝文誌》中列於諸子略。 在《隋書·經籍誌》、《舊唐書·經籍誌》、《新唐書·藝文誌》中均列於子部,地位在經書之下。韓愈把孟子看作儒家“道統”的真正繼承者,說“道統”因“軻之死不得其傳焉”,《孟子》的地位才開始提高。北宋時,《孟子》上升為經,被列於《九經》。但《孟子》的地位並不鞏固。李覯等的《常語》、司馬光的《疑孟》都批判孟子,直到南宋朱熹把《孟子》和《論語》、《大學》、《中庸》合在壹起,並稱《四書》、《孟子》的經典地位才真正確立。元、明、清三代,定《四書》為科舉考試的科目,成了學者必讀之書。 《孟子》的註釋,主要有趙岐的《孟子註》,南宋朱熹的《孟子集註》和清人焦循(1763~1820)的《孟子正義》。《十三經註疏》采用趙岐註,其疏則舊本題宋孫奭 (962~1033)撰。朱熹認為疏乃邵武士人假托。《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作了進壹步考訂,認為“其不出於奭手,確然可信”。朱熹的《孟子集註》偏重義理,反映了宋代理學對《孟子》的看法。清人焦循的《孟子正義》仍用趙岐註,其疏則總結了清代學者研究《孟子》的成果,考釋詳博,是壹部較好的參考書。近人楊伯峻著有《孟子譯註》,可供參考。
孟子是孔子以後的儒學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