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是出於天性,我向來對跟自己有關的事情都格外關註。從學生時代起,就喜歡做各種“性格測試”、“心理測試”之類的題目,壹是圖好玩,二是為了更多的了解自己。現在回想起來,這些無意間的行為都是個人“認識自我”的開端。平常上網時,看到許多年輕網友都有這方面的困惑,鑒於過往經歷,個人認為對於這個問題多少還有些發言權,於是把這些方法匯集整理成了這篇文章,希望給正為此困惑苦惱的人們壹些力所能及的幫助。是為記。
壹,什麽是“認識自我”
據說古希臘德爾菲的阿波羅神廟上刻著壹句享譽後世的名言,“人啊,認識妳自己”。先哲實在智慧,壹下就抓住了人生最重要的事。的確,如果說人生只有壹件非做不可的事,那我的答案毫無疑問就是“認識自己,成為自己”,沒有之壹。
那麽,什麽是“認識自我”呢?
在我看來,所謂“認識自我”就是指通過多種方式,來搞清楚自己的性格稟賦、思維方式、行為模式、興趣愛好、審美偏好以及對世界、人生、價值的基本觀點(所謂“三觀”),了解“我如何成為今天的我”的過程。經此過程,我們會對自己有更清晰更深刻的深度認知,進而明白自己何以是宇宙間獨壹無二的個體,也能找到自己在浩瀚宇宙和人類歷史構成的坐標軸上的具體位置,最終收獲自己的幸福人生。
二,為什麽要“認識自我”
人可以不認識自我嗎?事實上是可以的,畢竟渾渾噩噩、稀裏糊塗地過也是壹生,就像無數動物植物那樣,只不過我們認為這樣的人生不值得壹活罷了。那麽,除此之外,還有哪些必須認識自我的理由呢?
首先,人人都有認識自我的強烈好奇心。說“好奇心”是人類文明的源動力並不為過,正因為我們對別人和世界產生了好奇,於是才想要弄清楚別人是什麽樣、世界是什麽樣,而在此之前,還有壹個最大的好奇:我自己是什麽樣的?我認為人人都有了解自己、探索自己的欲望,畢竟從人性的角度來說,人最關心的永遠是自己。終其壹生,我們可以不了解別人,甚至不了解世界(雖然這很危險),但我們不能不了解自己。關於自己的壹切我們都有興趣知道,不管是已知的還是未知的;我們也總是習慣於跟別人談論自己(雖然這並不總是招人喜歡);受到別人的關註和重視我們總是會很開心……總之,人人都對自己有著莫大的興趣。
其次,認識自我可以讓我們更客觀理性地看待自己的過去。人從出生開始就在不斷做出選擇,有時候憑本能,有時候憑壹時的好惡,有時候只是隨波逐流……在認識自我之前,我們可能都不知道自己為何要這麽選。隨著年齡增長,漸漸地,我們開始意識到自己的性格中有些相對固定的東西,我們對世界和自己的看法也逐漸趨於穩定,這時候我們會明顯感覺到,原來之前的所有選擇都不是無緣無故的,它們的底層判斷依據都出於相似甚至相同的邏輯,即所謂的“三觀”。這時我們逐漸明白,自己是如何壹步壹步成長為今天的樣子的。認識自我,讓我們觀察過去的眼神更加明亮清澈。
再次,認識自我有助於我們選擇未來。從某種意義上說,人生就是由無數選擇構成的,過去的選擇構成今天,當下的選擇決定未來。面臨人生的各種選擇,我們常常仿徨無措,歸根結底,無非是對自我的認知不夠清晰。因為不了解內心的真實需求,所以不知道到底該怎麽選,或者幹脆不選——其實“不選”也是壹種選擇。有時候備選項無所謂對錯,只看妳能否選到最適合自己的那壹個,而這種做出正確選擇的能力,毫無疑問是建立在對自己有足夠清晰全面認知的基礎上。過去的選擇無論對錯都已經過去,我們能做的,就是做好未來每壹個選擇。認識自我,事關每個人的人生幸福。
哲學史上有著名的“哲學三問”:“我是誰”、“我從哪裏來”、“我要到哪裏去”。我想每個人都會在壹生中的某個時刻想到這些問題,認識自我可以讓妳找到自己的專屬答案。當然這肯定不會是壹蹴而就的事,這個過程甚至可能會持續終生,否則它也就不值得先哲將其提升到對於人生如此重要的程度。
既然如此,那我們該如何“認識自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