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信往而乖於今,道古而不合於世務。
2、聞正道不行,釋事而退,未聞枉道以求容也。
3、故權利深者,不在山海,在朝廷;壹家害百家,在蕭墻,而不在朐邴也。
4、是以王者不畜聚,下藏於民,遠浮利,務民之義;義禮立,則民化上。
5、故利用不竭而民不知,地盡西河而民不苦。
6、商鞅之開塞,非不行也;蒙恬卻胡千裏,非無功也;威震天下,非不強也;諸侯隨風西面,非不從也;然而皆秦之所以亡也。
7、夫上古至治,民樸而貴本、安愉而寡求。
8、滿而不溢,泰而不驕。
9、善鑿者建周而不拔,善基者致高而不蹶。
10、故任能者責成而不勞,任己者事廢而無功。
11、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世而制。
12、是以古者尚力務本而種樹繁,躬耕趣時而衣食足,雖累兇年而人不病也。
13、故夫貴於朝,妻貴於室,富曰茍美,古之道也。
14、禮義者,國之基也,而權利者,政之殘也。
15、人主為之夙夜不寧,群臣盡力畢議,冊滋國用。
16、香餌非不美也,魚龍聞而深藏,鸞鳳見而高逝者,知其害身也。
17、非力車農無以富邦也。
18、弦高誕於秦而信於鄭,晁生忠於漢而讎於諸侯。人臣各死其主,為其國用,此解楊之所以厚於晉而薄於荊也。
19、樹木數徙則萎,蟲獸徙居則壞。
20、工不出則農用乏。
21、上無天子,下無方伯,天下煩亂,賢聖之憂也。
22、非人主用心,好事之臣為縣官計過也。
23、比幹剖心,子胥鴟夷,非輕犯君以危身,強諫以幹名也。
24、若夫外飾其貌而內無其實,口誦其文而行不猶其道,是盜,固與盜而不容於君子之域。
25、農人不習,物類比之,信故疑新,不知奸貞。
26、竊聞治人之道,防淫佚之原,廣道德之端,抑末利而開仁義,毋示以利,然後教化可興,而風俗可移也。
27、昔商君相秦也,內立法度,嚴刑罰,飭政教,奸偽無所容。
28、賦斂既煩數矣,又外禁山澤之原,內設百倍之利,民無所開說容言。
29、當今世,非患禽獸不損,材木不勝,患僭侈之無窮也;非患無旃罽橘柚,患無狹廬糠糟也。
30、國有沃野之饒而民不足於食者,器械不備也。有山海之貨而民不足於財者,商工不備也。
31、君子能行是不能禦非,雖在刑戮之中,非其罪也。是以比幹死而殷人怨,子胥死而吳人恨。
32、臨財茍得,見利反義,不義而富,無名而貴,仁者不為也。
33、故衣食者民之本,稼穡者民之務也。二者修,則國富而民安也。
34、事業不二,利祿不兼,然諸業不相遠,而貧富不相懸也。
35、順天之理,因地之利,即不勞而功成。
36、故利於彼者必耗於此,猶陰陽之不並曜,晝夜之有長短也。商鞅峭法長利,秦人不聊生,相與哭孝公。
37、今公卿辨議,未有所定,此所謂守小節而遺大體,抱小利而忘大利者也。
38、古之仕者不穡,田者不漁,抱關擊柝,皆有常秩,不得兼利盡物。如此,則愚智同功,不相傾也。
39、卒車裂族夷,為天下笑。斯人自殺,非人殺之也。
40、世不患無法,而患無必行之法。
41、聖主思中國之未寧,北邊之未安,使故廷尉評等問人間所疾苦。
42、放情者危,節欲者安。
43、王者塞天財,禁關市,執準守時,以輕重禦民。
44、國有沃野之饒而民不足於食者,器械不備也。有山海之貨而民不足於財者,商工不備也。
45、農,天下之大業也。
46、輸子之制材木也,正其規矩而鑿枘調。
47、民人藏於家,諸侯藏於國,天子藏於海內。
48、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之身。
49、己為之而彼取之,僭侈相效,上升而不息,此百姓所以滋偽而罕歸本也。
50、多見者博,多聞者智,拒諫者塞,專己者孤。
51、宇棟之內,燕雀不知天地之高;坎井之蛙,不知江海之大;窮夫否婦,不知國家之慮;負荷之商,不知猗頓之富。
52、茍先利而後義,取奪不厭。
53、且數戰則民勞,久師則兵弊,此百姓所疾苦,而拘儒之所憂也。
54、任能者責成而不勞,任己者事廢而無功。
55、洪水滔天,而有禹之績,河水泛濫,而有宣房之功。商紂暴虐,而有孟津之謀,天下煩擾,而有乘羨之富。
57、聞文、武受命,伐不義以安諸侯大夫,未聞弊諸夏以役夷、狄也。
58、炎夏溽暑不作勞,隆冬臘月要挨餓。
59、禮義由孔氏,且貶道以求容,惡在其釋事而退也?
60、砥所以致於刃,學所以盡其才也。
61、但居者不知負載之勞,從旁議者與當局者異憂。
62、無鞭策,雖造父不能調駟馬。無勢位,雖舜、禹不能治萬民。
63、孝在於質實,不在於飾貌。
64、山海者,財用之寶路也。鐵器者,農夫之死士也。
65、故聖人因天時,智者因地財,上士取諸人,中士勞其形。
66、有司之慮遠,而權家之利近;令意所禁微,而僭奢之道著。
67、國家有難而不憂,非忠臣也。夫守節死難者,人臣之職也;衣食饑寒者,慈父之道也。
68、天下不平,庶國不寧,明王之憂也。
69、夫鑄偽金錢以有法,而錢之善惡無增損於故。
70、故王者之於天下,猶壹室之中也,有壹人不得其所,則謂之不樂。
71、親戚相推,朋黨相舉,父尊於位,子溢於內,夫貴於朝,妻謁行於外。
72、拒諫者塞,專己者孤。
73、故善為國者,天下之下我高,天下之輕我重。
74、三王之時,叠盛叠衰。衰則扶之,傾則定之。
75、不易窮變節,不易賤易誌。
76、寢而忘寐,饑而忘食,計數不離於前,萬事簡閱於心。
77、至美素璞,物莫能飾。
78、夫食萬人之力者,蒙其憂,任其勞。壹人失職,壹官不治,皆公卿之累也。
79、今世俗壞而競於淫靡,女極纖微,工極技巧,雕素樸而尚珍怪,鉆山石而求金銀,沒深淵求珠璣,設機陷求犀象,張網羅求翡翠,求蠻、貉之物以眩中國,徙邛、筰之貨,致之東海,交萬裏之財,曠日費功,無益於用。
80、君有非,則臣覆蓋之。父有非,則子匿逃之。
81、商賈以美貿惡,以半易倍。買則失實,賣則失理,其疑或滋益甚。
82、故治大者不可以煩,煩則亂;治小者不可以怠,怠則廢。
83、君子進必以道,退不失義,高而勿矜,勞而不伐,位尊而行恭,功大而理順;故俗不疾其能,而世不妒其業。
84、非學無以治身,非禮無以輔德。
85、夫欲安民富國之道,在於反本,本立而道生。
86、古者之賦稅於民也,因其所工,不求所拙。
87、欲安之適足以危之,欲救之適足以敗之。夫治亂之端,在於本末而已,不至勞其心而道可得也。
88、不為窮變節,不為賤移誌。
89、言官得其人,人任其事,故官治而不亂,事起而不廢,士守其職,大夫理其位,(勵誌詩 )公卿總要執凡而已。
90、因權勢以求利者,入不可勝數也。
91、無用之官,不急之作,服淫侈之變,無功而衣食縣官者眾,是以上不足而下困乏也。
92、王者行仁政,無敵於天下。
93、謀及下者無失策,舉及眾者無頓功。
94、欲粟者務時,欲治者因世。
95、天子適諸侯,升自阼階,諸侯納管鍵,執策而聽命,示莫為主也。
桓寬名言名句大全摘抄
桓寬(生卒年不詳),字次公,漢汝南郡(今所在今河南上蔡西南)人,治《公羊春秋》。宣帝時舉為郎,後官至廬江太守丞。其知識廣博,善為文。著有《鹽鐵論》六十篇。
桓寬名人名言大全:
故治大者不可以煩,煩則亂;治小者不可以怠,怠則廢。
孝在於質實,不在於飾貌。
因權勢以求利者,入不可勝數也。
事業不二,利祿不兼,然諸業不相遠,而貧富不相懸也。
茍先利而後義,取奪不厭。
臨財茍得,見利反義,不義而富,無名而貴,仁者不為也。
非人主用心,好事之臣為縣官計過也。
樹木數徙則萎,蟲獸徙居則壞。
禮義者,國之基也,而權利者,政之殘也。
無用之官,不急之作,服淫侈之變,無功而衣食縣官者眾,是以上不足而下困乏也。
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世而制。
君有非,則臣覆蓋之。父有非,則子匿逃之。
欲安之適足以危之,欲救之適足以敗之。夫治亂之端,在於本末而已,不至勞其心而道可得也。
順天之理,因地之利,即不勞而功成。
夫欲安民富國之道,在於反本,本立而道生。
聖主思中國之未寧,北邊之未安,使故廷尉評等問人間所疾苦。
人主為之夙夜不寧,群臣盡力畢議,冊滋國用。
國家有難而不憂,非忠臣也。夫守節死難者,人臣之職也;衣食饑寒者,慈父之道也。
故王者之於天下,猶壹室之中也,有壹人不得其所,則謂之不樂。
上無天子,下無方伯,天下煩亂,賢聖之憂也。
天下不平,庶國不寧,明王之憂也。
禮義由孔氏,且貶道以求容,惡在其釋事而退也?
聞正道不行,釋事而退,未聞枉道以求容也。
無鞭策,雖造父不能調駟馬。無勢位,雖舜、禹不能治萬民。
故任能者責成而不勞,任己者事廢而無功。
言官得其人,人任其事,故官治而不亂,事起而不廢,士守其職,大夫理其位,公卿總要執凡而已。
輸子之制材木也,正其規矩而鑿枘調。
信往而乖於今,道古而不合於世務。
寢而忘寐,饑而忘食,計數不離於前,萬事簡閱於心。
但居者不知負載之勞,從旁議者與當局者異憂。
親戚相推,朋黨相舉,父尊於位,子溢於內,夫貴於朝,妻謁行於外。
夫食萬人之力者,蒙其憂,任其勞。壹人失職,壹官不治,皆公卿之累也。
故夫貴於朝,妻貴於室,富曰茍美,古之道也。
己為之而彼取之,僭侈相效,上升而不息,此百姓所以滋偽而罕歸本也。
有司之慮遠,而權家之利近;令意所禁微,而僭奢之道著。
弦高誕於秦而信於鄭,晁生忠於漢而讎於諸侯。人臣各死其主,為其國用,此解楊之所以厚於晉而薄於荊也。
若夫外飾其貌而內無其實,口誦其文而行不猶其道,是盜,固與盜而不容於君子之域。
卒車裂族夷,為天下笑。斯人自殺,非人殺之也。
君子能行是不能禦非,雖在刑戮之中,非其罪也。是以比幹死而殷人怨,子胥死而吳人恨。
比幹剖心,子胥鴟夷,非輕犯君以危身,強諫以幹名也。
君子進必以道,退不失義,高而勿矜,勞而不伐,位尊而行恭,功大而理順;故俗不疾其能,而世不妒其業。
商鞅之開塞,非不行也;蒙恬卻胡千裏,非無功也;威震天下,非不強也;諸侯隨風西面,非不從也;然而皆秦之所以亡也。
賦斂既煩數矣,又外禁山澤之原,內設百倍之利,民無所開說容言。
善鑿者建周而不拔,善基者致高而不蹶。
故利於彼者必耗於此,猶陰陽之不並曜,晝夜之有長短也。商鞅峭法長利,秦人不聊生,相與哭孝公。
故利用不竭而民不知,地盡西河而民不苦。
昔商君相秦也,內立法度,嚴刑罰,飭政教,奸偽無所容。
且數戰則民勞,久師則兵弊,此百姓所疾苦,而拘儒之所憂也。
聞文、武受命,伐不義以安諸侯大夫,未聞弊諸夏以役夷、狄也。
宇棟之內,燕雀不知天地之高;坎井之蛙,不知江海之大;窮夫否婦,不知國家之慮;負荷之商,不知猗頓之富。
今公卿辨議,未有所定,此所謂守小節而遺大體,抱小利而忘大利者也。
山海者,財用之寶路也。鐵器者,農夫之死士也。
故權利深者,不在山海,在朝廷;壹家害百家,在蕭墻,而不在朐邴也。
是以王者不畜聚,下藏於民,遠浮利,務民之義;義禮立,則民化上。
天子適諸侯,升自阼階,諸侯納管鍵,執策而聽命,示莫為主也。
民人藏於家,諸侯藏於國,天子藏於海內。
香餌非不美也,魚龍聞而深藏,鸞鳳見而高逝者,知其害身也。
世不患無法,而患無必行之法。
夫鑄偽金錢以有法,而錢之善惡無增損於故。
商賈以美貿惡,以半易倍。買則失實,賣則失理,其疑或滋益甚。
農人不習,物類比之,信故疑新,不知奸貞。
古之仕者不穡,田者不漁,抱關擊柝,皆有常秩,不得兼利盡物。如此,則愚智同功,不相傾也。
三王之時,叠盛叠衰。衰則扶之,傾則定之。
當今世,非患禽獸不損,材木不勝,患僭侈之無窮也;非患無旃罽橘柚,患無狹廬糠糟也。
今世俗壞而競於淫靡,女極纖微,工極技巧,雕素樸而尚珍怪,鉆山石而求金銀,沒深淵求珠璣,設機陷求犀象,張網羅求翡翠,求蠻、貉之物以眩中國,徙邛、筰之貨,致之東海,交萬裏之財,曠日費功,無益於用。
夫上古至治,民樸而貴本、安愉而寡求。
洪水滔天,而有禹之績,河水泛濫,而有宣房之功。商紂暴虐,而有孟津之謀,天下煩擾,而有乘羨之富。
故聖人因天時,智者因地財,上士取諸人,中士勞其形。
故善為國者,天下之下我高,天下之輕我重。
故衣食者民之本,稼穡者民之務也。二者修,則國富而民安也。
是以古者尚力務本而種樹繁,躬耕趣時而衣食足,雖累兇年而人不病也。
王者塞天財,禁關市,執準守時,以輕重禦民。
古者之賦稅於民也,因其所工,不求所拙。
竊聞治人之道,防淫佚之原,廣道德之端,抑末利而開仁義,毋示以利,然後教化可興,而風俗可移也。
謀及下者無失策,舉及眾者無頓功。
滿而不溢,泰而不驕。
國有沃野之饒而民不足於食者,器械不備也。有山海之貨而民不足於財者,商工不備也。
砥所以致於刃,學所以盡其才也。
非學無以治身,非禮無以輔德。
多見者博,多聞者智,拒諫者塞,專己者孤。
至美素璞,物莫能飾。
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之身。
欲粟者務時,欲治者因世。
炎夏溽暑不作勞,隆冬臘月要挨餓。
王者行仁政,無敵於天下。
任能者責成而不勞,任己者事廢而無功。
農,天下之大業也。
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
拒諫者塞,專己者孤。
國有沃野之饒而民不足於食者,器械不備也。有山海之貨而民不足於財者,商工不備也。
工不出則農用乏。
非力車農無以富邦也。
放情者危,節欲者安。
不易窮變節,不易賤易誌。
不為窮變節,不為賤移誌。
桓譚名言名句
桓譚名言名句
1、霸功之大者,尊君卑臣,權統由壹,政不二門,賞罰必信,法令著明,百官修理,威令必行,此霸者之術。
2、夫王道之治,先除人害,而足其衣食,然後教以禮儀,而威以刑誅,使知好惡去就,是故大化四湊,天下安樂,此王者之術。
3、書成,皆布之都市,懸置千金,以延示眾士,而莫能有變易者,乃其事約艷,體具而言微也。
4、然上乃多過差,既欲斥境廣土,又乃貪利,爭物之無益者。
5、非有大材深智,則不能見其大體。
6、是以貌動於木,言信於金,視明於火,聽聰於水,思睿於土。
7、是故舉措興事,輒欲自信任,不肯與諸明習者通***,茍直意而發,得之而用,是以稀獲其功效焉。
8、言其上承天地,以班教令,流轉王道,周而復始。
9、至以言語小故,陷致人於族滅,事誠可悼痛焉。
10、釋近趨遠,所尚非務,故以高義,退致廢亂,此不知大體者也。
11、其言惻愴,讀者嘆息;及卒章要切,斷而能悲也。
12、夫聖賢所陳,皆同取道德仁義,以為奇論異文,而俱善可觀者,猶人食皆用魚肉菜茄,以為生熟異和,而復居美者也。
13、金木水火皆載於土,雨燠寒皆發於風,貌言視聽皆生於心。
14、前聖後聖,未必相襲。
15、王者易輔,霸者難佐。
16、信其巫蠱,多徵會邪僻,求不急之方,大起宮室。
17、憲度內疏,政合於時,故民臣樂悅,為世所思,此知大體者也。
18、明者知其難求,故不以自勞,愚者欺或,而冀獲盡脂易燭之力,故汲汲不息。
19、王者,往也,言其惠澤優遊,天下歸往也。
20、故群臣莫能抗答其論,莫敢幹犯匡諫,卒以致亡敗,其不知大體之禍也。
21、其壹性壹忿鷙,獸聚而鳥散,其強難屈,而和難得,是以聖王羈縻而不專制也。
22、以賢代賢謂之順,以不肖代不肖謂之亂。
23、學者既多蔽暗,而師道又復缺然,此所以滋昏也。
24、舉網以綱,千目皆張。
25、夫言是而計當,遭變而用權,常守正,見事不惑,內有度量,不可傾移而誑以譎異,為知大體矣。
26、又說之言,亦甚多端,其欲觀使者,則以古之賢輔厲主,欲間疏別離,則以專權危國者論之。
27、聖人天然之姿,所以絕人遠者也。
28、夫賢吏正士,為上處事,持法宜如丹青矣。
29、此以工妙踔善,故藏隱不傳焉。
30、乃者王翁善天下賢智材能之士,皆徵聚,而不肯用,使人懷誹謗而怨之。
31、材能德行者,治國之器也,非明君不能以立功。
32、漸至乎朝廷,時有忿,聞惡弗原,故令天下相放,俱成惑譏。
33、生人惡之者,以殘酷示之也。
34、凡人耳目所聞見,心意所知識,壹性壹情所好惡,利害所去就,亦皆同務焉。
35、多得善物,不如少得能知物。
36、龍無尺水,無以升天。聖人無尺土,無以王天下。
37、回有君子之道四焉。強於行義,弱於受諫,怵於待祿,慎於治身。
38、夫異變怪者,天下所常有,無世而不然。
39、天子見怪則修德,諸侯見怪則修政,大夫見怪則修職,士庶見怪則修身,神不能傷道,妖亦不能害德。
40、但人君不知,群臣勿用也。
41、猶人之耆老,齒墮發白,肌肉枯臘,而壹精壹神弗為之能潤澤內外周遍,則氣索而死,如火燭之俱盡矣。
42、言內有以相知與否,不在新故也。
43、夫聖人乃千載壹出,賢人君子所想思而不可得見者也。
44、則維人身,或有虧剝,劇能養慎善持,亦可以得度。
45、治國者,輔作之本,其任用鹹得大才。
46、無制令刑罰,謂之皇;有制令而無刑罰,謂之帝;賞善誅惡,諸侯朝事,謂之王;興兵眾,約盟誓,以信義矯世,謂之霸。
47、生之有長,長之有老,老之有死,若四時之代謝矣。
48、方此之時,視天地曾不若壹指,雖有善鼓琴,未能動足下也。
49、餘嘗夜坐飲內中,然麻燭,燭半壓欲壹火,即自曰敕視,見其皮有剝,乃扶持轉側,火遂度而復。
50、夫明殊者視異,智均者慮侔,故群下之隱,常與上同度也。
51、君無材德,可選任明輔,不待必躬能也。
52、燭無,火亦不能獨行於虛空,又不能後然其。
53、夫言語之時,過差失誤,乃不足被以刑誅,及詆欺事,可無於不至罪。
54、故言三皇以道治,而五帝用德化;三王由仁義,五霸用權智。
55、夫畜生賤也,然有尤善者,皆見記識。
56、上上之田收下下,女則有罰;下下之田收上上,女則有賞。
57、前世俊士,立功垂名,圖畫於殿閣宮省,()此乃國之大寶,亦無價矣。
58、宜得大賢智,乃可使處議持平焉。
59、遏絕其端,其命在天也。
60、人抱天地之體,懷純粹之壹精壹,有生之最靈者也。
61、餘少時學,好離騷,博觀他書,輒欲反學。
劉向名言名句 左丘明名言名句 管仲名言名句分頁:123 揚雄名言名句陸賈名言名句
妳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論語經典名句關於教師節的名人名言|教師節...有關刻苦學習的格言孔子道德名言老子的名言警句李嘉誠的經典名言魯迅名言警句夢想與現實的名言
本站為妳推薦的文章:
大上海經典臺詞十二生肖經典臺詞終極壹班2經典臺詞甲午大海戰經典臺詞美壹女的煩惱經典臺詞美麗密令經典臺詞獨自等待經典臺詞財神客棧經典臺詞本文標題:桓譚名言名句
名句作為警示自己的句子,希望以上《桓寬名言名句》內容對您有所幫助,如果還想獲取更多名句內容可以點擊 名言名句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