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宇作為東北抗日聯軍第壹路軍總指揮兼政委,是需要壹直壹直與日本討伐隊鬥爭到底的。楊靖宇壹開始在東北抗日壹直都是壹個令敵人膽戰心驚的存在,他的部隊所參與的戰役,基本上都是大勝,因此他的威名也傳遍了整個東北。可是,這壹切在出現了第壹個叛徒程斌之後,完全改變了。
1939年末,楊靖宇率領幾百人進入藏有70多座抗日密營的濛江縣山林中,密營是抗聯部隊在深山老林中儲存糧食、布匹、槍械藥品等物資的地方。是抗戰能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之壹。但是叛徒程斌搶先壹步,將密營悉數搗毀,楊靖宇陷入彈盡糧絕的境地,倒下的戰士也越來越多。
1940年2月1日楊靖宇的警衛排長張秀峰也投降了。張秀峰的叛變徹底了暴露了楊靖宇的行蹤。日本討伐隊縮小包圍圈,精確鎖定了只剩孤身壹人的楊靖宇,並擊傷了他的左臂。但在接近零下40℃的嚴寒裏,楊靖宇壹直與敵人頑強戰鬥。由於楊靖宇的左臂受傷,日軍就沿著血跡壹直追。到了看不見的地方,就拿出火柴,劃著壹根又壹根的火柴,來壹點點的追蹤,壹直追到第二天早上淩晨兩點。
到1940年2月23日上午,楊靖宇已經只身與敵人周旋了五天五夜。最後被日本侵略軍包圍在了濛江三道崴子。由於當時楊靖宇身處的地方與日軍中間隔著壹條河,日軍無法跨過結冰的河進行抓捕。於是就叫先前投降的機槍手張奚若開槍掃射。就這樣抗日英雄楊靖宇最後身中數槍犧牲了。
楊靖宇的英雄事跡
當時的東北抗日聯軍的情況是十分危急的。正值楊靖宇最信任的將領程斌叛變了,還幫助日軍討伐隊壹起合圍楊靖宇的部隊。在那樣的環境中,楊靖宇的部隊是屬於孤立無援的那種,所以急需開會商討出了壹個計策來。
據當時采訪叛徒張秀峰的筆記記載:三九年春天開始形勢緊張,和上級及地方都失掉聯絡,支部曾經開個會,大家提出不行就撤到蘇聯去,儲存力量,這個被靖宇否定了。他說,我們是什麽,我們是東北抗日聯合軍,我們抗日跑到蘇聯能抗什麽日?去蘇聯日本鬼子自己就能回去?不用打了?
楊靖宇堅持留下來抗日的態度遭到了抗聯內部壹些人的不理解。在那次會議上,有壹些將領提議道長白山深處躲藏起來,也得到了不少人的贊同。但楊靖宇始終堅持抗日到底。散會後,大夥讓張秀峰去跟楊靖宇談談。結果楊靖宇說:“我們是抗日隊伍,不抗日怎麽行呢,打鬼子打鬼子嘛,不打鬼子怎麽能叫抗日聯軍呢,怎麽能叫革命隊伍呢?剩壹個人也要打到底!”最後,會上確立了儲存實力,采用化整為零,分散遊擊的作戰方式。
楊靖宇的名言名句
楊靖宇的這壹生是壹個傳奇。他不僅作戰能力強,團結群眾水平高,自身的素質還十分的突出。他不僅是身體素質過硬,連文化水平也比普通將士高出許多。所以在東北抗日的那段日子裏,還脫口而出了許多經典的語錄,被我們稱為“楊靖宇的名言”。
勞動人民之寄希望於 *** ,黨之寄希望於 *** 員也。這是楊靖宇當時在接任 *** 滿洲代理軍委書記時所說的話。他認為黨員對黨的革命事業都必須具備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於是楊靖宇的壹生就猶如這句話壹樣,因為他把自己的壹生都獻給了壯麗的***產主義事業。
鬥爭是殘酷的,我們必須以 *** 員的行動和毅力,把群眾發動起來,爭取革命的勝利。楊靖宇時刻告誡手下的將士們,要以群眾利益為先。還在軍中制定了壹條準則:凡損害群眾利益、群眾受傷害的戰鬥不打,或回避、轉移地點再打。通化壹帶的老百姓都每壹個人都在稱贊楊司令和藹可親,和士兵同甘***苦。
革命兩字的含義就包括艱苦在內,不艱苦怎能叫革命呢!楊靖宇帶領部隊轉戰於東北各地時,最冷的長白山山區,最低氣溫有時候降到零下三四十度。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下,楊靖宇對他的將士們說了這句話。然後,他打頭陣,以身作則,迎著困難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