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名言警句 - 春節吃餃子的由來 端午節吃粽子的由來 中秋節吃月餅的由來...

春節吃餃子的由來 端午節吃粽子的由來 中秋節吃月餅的由來...

春節吃餃子的由來:

餃子在歷史上最早的名字是“嬌耳”,這種頗受人歡迎的食品是醫聖張仲景首先發明的。他的“祛寒嬌耳湯”的故事在民間流傳至今。張仲景是東漢時期河南省南陽人。自幼苦學醫書,博采眾長,成為中醫學的奠基人。他著《傷寒雜病論》,集醫家之大成,被歷代醫者奉為經典,是中國第壹部從理論到實踐、確立辨證論治法則的醫學專著,是中國醫學史上影響最大的著作之壹。張仲景有名言:“進則救世,退則救民;不能為良相,亦當為良醫。”張仲景不僅醫術高明,什麽疑難雜癥都能手到病除,而且醫德高尚,無論窮人和富人,他都認真施治,挽救了無數的性命。他被人稱為“醫中之聖,方中之祖。”

張仲景處在動亂的東漢末年,連年混戰,“民棄農業”,都市田莊多成荒野,人民顛沛流離,饑寒困頓。各地連續爆發瘟疫,尤其是洛陽、南陽、會稽(紹興)疫情嚴重。“家家有僵屍之痛,室室有號泣之哀;”相傳張仲景任長沙太守時,常為百姓除疾醫病。有壹年當地瘟疫盛行,他在衙門口壘起大鍋,舍藥救人,深得長沙人民的愛戴。張仲景從長沙告老還鄉後,正好趕上冬至這壹天,走到家鄉白河岸邊,見很多窮苦百姓忍饑受寒,耳朵都凍爛了。原來當時傷寒流行,病死的人很多。他心裏非常難受,決心救治他們。張仲景回到家,求醫的人特別多,他忙的不可開交,但他心裏總掛記著那些凍爛耳朵的窮百姓。他仿照在長沙的辦法,叫弟子在南陽東關的壹塊空地上搭起醫棚,架起大鍋,在冬至那天開張,向窮人舍藥治傷。

張仲景奉獻出來的這個特殊的藥物叫“祛寒嬌耳湯”,是總結漢代300多年臨床實踐而成的,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壹些祛寒藥材在鍋裏煮熬,煮好後再把這些東西撈出來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狀的“嬌耳”,下鍋煮熟後分給乞藥的病人。每人兩只嬌耳、壹碗湯。人們吃下祛寒湯後渾身發熱,血液通暢,兩耳變暖。老百姓從冬至吃到除夕,抵禦了傷寒,治好了凍耳。

張仲景舍藥壹直持續到大年三十。大年初壹,人們慶祝新年,也慶祝爛耳康復,就仿嬌耳的樣子做過年的食物,並在初壹早上吃。人們稱這種食物為“餃耳”、“餃子”或“扁食”,在冬至和年初壹吃,以紀念張仲景開棚舍藥和治愈病人的日子。

 

餃子問世,距今已有壹千八百多年的歷史了。早在三國時期,魏張揖所著的《廣雅》壹書中,就提到這種食品。但那時的餃子煮熟以後,不是撈出來單獨吃,而是和湯壹起盛在碗裏混著吃,到了唐代,餃子已經變得和現在的餃子幾乎壹樣,而且是撈出來放在盤子裏單個吃。唐代時餃子被稱為“牢丸”,水餃叫“湯中牢丸”,蒸餃叫“籠上牢丸”。大約在宋代以前,都用這個名稱。宋以後,叫法比較雜亂,又叫“粉角”、“扁食”、“水角”、“餃兒”、“水點心”、“煮餑餑”等。如明朝萬歷年間沈榜的《宛署雜記》記載:“元旦拜年,作匾食”。劉若愚的《酌中誌》載:“初壹日正旦節,吃水果點心,即匾食也”(“匾食”的“匾”,如今已通作“扁”)。統稱為“餃子”,大概已是清末民初的事了。

端午節吃粽子的由來:

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民間有吃粽子的習慣,傳說是為了紀念戰國時期楚國大臣屈原的。

屈原是我國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他積極主張楚國聯合齊國,抗擊秦國,他的意見沒有被采納,反而被罷了官,發配到邊遠的地方。

楚國快要滅亡時,農歷五月五日這天,屈原投汨羅江自殺。

屈原投江後,楚國人民為了不讓江裏的魚蝦鱉蟹吃屈原的屍體,就往江裏投好吃的食物。這樣年復壹年,人民為了紀念這位愛國詩人,每逢端午節那天,便把食物投到江裏祭祀屈原。

壹天晚上,有壹位老人在夢裏夢到屈原,就問他:“我們給您投去那麽多的食物,您吃到沒有?”屈原說:“妳們送給我的飯,都讓那些魚蝦鱉蟹吃了。”老人問“怎樣才不會被他們吃掉呢?”

屈原說:“妳們用竹葉把飯包起來,做成菱角形的尖角粽子,它們以為是菱角就不敢搶著吃了。”

第二年的端午節,人們就照著屈原說的話,向汨羅江裏投下尖角粽子。可是,過了端午節後,屈原又給老人托了個夢,說:“謝謝妳們給我送來了那麽多粽子,我吃到了。但大多數仍是被魚蝦鱉蟹吃了。”

老人問屈原:“還有什麽辦法呢?”

屈原說:“送粽子的船要打扮成龍的樣子,因為魚蝦鱉蟹屬龍管轄,它們不敢吃龍王的東西。”

從那以後,年年端午節那天,人們劃著龍船到汨羅江送粽子。這就是端午節吃粽子劃龍舟的來歷

月餅通常是指人們在中秋節這個特定節日裏吃的餅,通常為圓形。

從歷史記載來看,首次將餅與中秋的月亮聯系起來,是八月十五大將軍李靖征討匈奴得勝而歸,唐高祖接過吐魯番商人獻上的胡餅,笑指明月說:“應將胡餅邀蟾蜍”。北宋之時,該種餅被稱為“宮餅”,在宮廷內流行,但也流傳到民間,當時俗稱“小餅”和“月團”。後來演變成圓形,寓意團圓美好。另據《洛中見聞》記載,唐僖宗在中秋節當日命令禦膳房用紅綾將餅賞賜給新科進士。但那時還沒有被稱之為月餅。

月餅壹詞最早見於南宋吳自牧《夢梁錄》中,那時的月餅是菱花形的,和菊花餅、梅花餅等同時存在,並且是“四時皆有,任便索喚,不誤主顧”。可見這時的月餅,還不只是在中秋節吃。至於月餅這個名詞的來歷,已無從考證。但是北宋著名文人蘇東坡留有“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的詩句,或許這是月餅這個名稱的來源以及月餅做法的根據。

明代起有大量關於月餅的記載,這時的月餅已是圓形,而且只在中秋節吃,是明代起民間盛行的中秋節祭月時的主要供品。《帝京景物略》曰:“八月十五祭月,其祭果餅必圓。”“家設月光位於月所出方,向月而拜,則焚月光紙,撤所供,散之家人必遍。月餅月果,戚屬饋相報,餅有徑二尺者。”

廣為流傳的有關朱元璋用月餅在八月十五來傳遞起義消息的故事,與史實不符,因為朱元璋沒有領導過起義而只是加入了郭子興的隊伍,還取了郭的義女為妻,後者就是馬皇後。如果用月餅傳遞起義消息的傳說為真,那也極可能是張士誠所為。但這個傳說從另壹方面證明了元朝就有了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

中秋節吃月餅的由來:

月餅寓意團圓,也應該是明朝開始的。如果我們綜合明朝有關月餅與中秋節民俗的資料來看,應該能夠看出月餅取意團圓的歷史軌跡:中秋節祭月後,全家人都圍坐壹起分吃月餅月果(祭月供品)。因為月圓餅也圓,又是合家分吃,所以逐漸形成了月餅代表家人團圓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