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知而言,不智;知而不言,不忠。——《韓非子·初見秦》
自己不知道的事情,而去說,這是不明智的。自己知道的事情,但故意不講,這是不忠誠的。
2. 不誘於譽,不恐於誹。——《荀子·非十二子》。
不因為虛名而被誘惑,也不因為誹謗而被嚇到。
3. 目短於自見,故以鏡觀面;知短於自知,故以道正己。——《韓非子·觀行》
人們無法看到自己的面容,因此需要用鏡子來觀看自己。人們的智慧無法認識到自己,因此要用法則去嚴格要求自己。
4. 且聞過稱己,壹何過不渝。——唐·孟郊《旅次湘沅有懷靈均》
能夠做到聽到批評的意見,就能夠及時反省,還有什麽過錯不能夠改正的呢?
5. 智者因危而建安,明者矯失而成德。——唐·陸贄《奉天請罷瓊林,大盈二庫狀》
有智慧的人可以轉危為安;聰明的人改正自己的錯誤就養成好的品德。
6. 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論語·衛靈公》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會嚴格要求自己,小人會要求別人。正確的態度是嚴於律己,寬以待人。
7. 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周恩來《團結廣大人民群眾壹道前進》。
對自己應當嚴格要求,對待別人則應當寬厚。
8. 非我而當者,吾師也;是我而當者,吾友也;諂諛我者,吾賊也。——《荀子·修身》。
這句話是說,要辨明君子和小人,識別好歹,嚴於律己,與人建立正直、恰當的人際關系
9. 上不正,下參差。——晉代楊泉《物理論》。
身處上位的人,行為不端,身處下位的人便會錯誤百出。領導人應當做到嚴於律己,以身作則。
10. 己之困辱宜忍,而在人則不可忍。——明·洪應明《菜根譚》
自己遇到困難和屈辱,應當盡量去忍受,別人遇到困境和屈辱,則應當鼎力相助。假如我們能以責人之心責己,就會減少自己很多過失;以寬恕自己之心寬恕別人,就可以維護住人際之間的良好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