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對嗎?
中國有句俗語“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很多人會認為這其中有很深刻的人生哲理,並將之視為人生哲理之圭臬。如果單從追求萬無壹失的自我安全角度來看,這句話並沒有錯。因為,人在社會生存過程中難免與周圍人發生矛盾和沖突,在預測所發生的矛盾沖突對自己的影響時,必須考慮到與自己發生矛盾沖突的對方是否會采取壹些危害自己利益的行為,甚至是非理性的暴力或惡性行為,以便使自己有備無患或防患於未然。這壹點對於成年人而言,把握分寸的難度並不大,對成年人更好地適應社會、少犯錯誤或許有壹定積極的意義。然而,從建立和形成良好的安全感角度來看,這句話包含著難以言說的危害。在兒童少年期,父母或師長若以這句話作為訓誡兒童少年提防他人危害時,其所起的作用壹定是弊大於利。因為,在兒童少年期這個懵懂的年齡段,讓他學會害人之心不可無,大概他會做得很好,甚至達到至善的程度。盡管大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這種多少有些“愚昧”的憨大,但因為沒有危及其自身安全的後果,也就或多或少地接受了這樣的教育。但是,若讓他學會防人之心不可無,他就很難把握好這個分寸,最有可能的結果就是按照父母的態度或親緣關系將周圍人劃分出三六九等,從而根據父母的態度或親緣關系的遠近來推斷應該防什麽人。由此,按照這壹訓誡與人打交道的兒童少年在和陌生人接觸過程中,會始終保持壹種警戒狀態,將自己防範他人的弦繃得緊緊的,或者說是處於壹定程度的焦慮狀態。在這種情況下,假如陌生人言行舉止中有壹些讓人生疑的現象,或者出現壹些他們未曾見識過的現象,這些社會經驗缺乏的兒童少年必然會忐忑不安地揣度這些陌生人言行的惡意成分,從保障自身最大安全的立場出發,極易得出陌生人的言行對自己不利的判斷,進而猜測對方是懷有惡意的不良之輩。在此基礎上,敏感個體選擇的只有逃避或退縮、防範,以保證自己的安全不受威脅,而不大可能去相信對方沒有惡意,或者繼續了解後續的事情。即使這些已處於緊張不安狀態的兒童少年還願意繼續了解陌生人的意圖,在這種狀態下,他們所關註的也只能是壹些強化其擔心或讓其相信自己安全受到威脅的信息。這樣的選擇性認知活動也會進壹步強化他們的不安全體驗,最終使他們越來越不敢在人際交往中信任他人,也就越來越難以獲得他人的信任和友誼,並因此難以建立起良好的安全感。值得指出的是,實際上向兒童少年傳授“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的家長,真正要傳達的精髓並非“害人之心不可有”,而是“防人之心不可無”。兒童少年口頭重復的可能是完整的句子,但惟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這樣的信條才是深入人心且指導其與人交往的金科玉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