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xy8./bsdwz/201008/12009.s 我們家的後園有半畝空地。母親說:“讓它荒著怪可惜的,妳們那麽愛吃花生,就開辟出來種花生吧。”我們姐弟幾個都很高興,買種、翻地、播種、澆水,沒過幾個月,居然收獲了。
母親說:“今晚我們過壹個收獲節,請妳們的父親也來嘗嘗我們的新花生,好不好?”母親把花生做成了好幾樣食品,還咐附就在後園的茅亭裏過這個節。
那晚上天色不大好。可父親也來了,實在很難得。
父親說:“妳們愛吃花生嗎?”
我們爭著答應:“愛!”
“誰能把花生的好處說出來?”
姐姐說:“花生的味兒美。”
哥哥說:“花生可以榨油。”
我說:“花生的價錢便宜,誰都可以買來吃,都喜歡吃。這就是它的好處。”
父親說:“花生的好處很多,有壹樣最可貴:它的果實埋在地裏,不像桃子、石榴、蘋果那樣,把鮮紅嫩綠的果實高高地掛在枝頭上,使人壹見就生愛慕之心。妳們看它矮矮地長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來它有沒有果實,也必須挖起來才知道。”
我們都說是,母親也點點頭。
父親接下去說:“所以妳們要像花生,它雖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說:“那麽,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人沒有好處的人。”
父親說:“對。這是我對妳們的希望。”
我們談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親的話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1.這篇課文著重講了壹家人過花生收獲節的經過,通過對花生好處的談論,揭示了花生不圖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也告訴我們,做人就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2.文章布局詳略得當,主次分明;語言淺顯平實,卻旨趣深遠。篇幅雖短,卻給人以清晰明了的印象,使人從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了耐人尋味的道理。
重點難點
1.理解父親贊美花生的話中的深刻含義。
2.分清哪些內容是主要的,哪些內容是次要的,從而對文章的主次有具體的感受,對文章的主次與中心思想的關系有比較具體的認識。
3.學習本文以物喻人的寫作方法。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思想內容,學習花生不求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使學生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的道理。
2.概括課文中心思想,練習分清課文主次。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練習用“居然”“成熟”造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文章結構
按事情的發展順序,全文分三段。
第壹段(第1自然段):講種花生、收花生。
第二段(第2自然段):講母親提議過壹個收獲節,並為過收獲節做了準備。
第三段(第3至15自然段):講吃花生時的議論。
寫作特點
課文的特點是主次分明。根據中心,作者把種花生、收花生作為次要內容,寫得比較簡略;把在過收獲節時談論花生作為主要內容,寫得比較詳細。正是由於圍繞中心主次分明,所以文章篇幅雖短,卻給人以清晰明了的印象,使人從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了耐人尋味的哲理。
語言積累
鮮紅嫩綠 愛幕
把鮮紅嫩綠的果實高高掛在枝頭上,使人壹見就生愛慕之心。
不是外表好看而沒有實用的東西。
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總結:這篇課文借寫花生,告訴我們壹個深刻的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這種寫法就叫“借物喻理”。在我們的周圍也有許多事物能給我們以啟迪,讓我們懂得深刻的道理。如:粉筆這個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小東西,為了讓同學們獲得知識,不惜犧牲自己;蠟燭,照亮了別人而毀滅了自己……我們在寫作時可以學習本課“借物喻理”的寫法。
背景知識與課外閱讀
許地山(1893-1941)現代作家、學者。名贊堃,字地山,筆名落華生。祖籍臺灣省臺南市,生於臺灣臺南壹個愛國誌士的家庭。回大陸後落籍福建龍溪。1917年考入燕京大學,曾積極參加五四運動,合辦《新社會》旬刊。1920年畢業時獲文學學士學位,翌年參與發起成立文學研究會。1922年又畢業於燕大宗教學院。1923-1926年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和英國牛津大學研究宗教史、哲學、民俗學等。回國途中短期逗留印度,研究梵文及佛學。1927年起任燕京大學教授、《燕京學報》編委,並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兼課。1935年因與燕大校長司徒雷登不合,去香港大學任教授。抗日戰爭開始後,任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香港分會常務理事,為抗日救國事業奔走呼號,展開各項組織和教育工作。後終因勞累過渡而病逝。
許地山於1921年發表第壹篇小說《命命鳥》,接著又發表了前期代表小說《綴網勞蛛》和具有樸實淳厚風格的散文名篇《落花生》。他的早期小說取材獨特,情節奇特,想象豐富,充滿浪漫氣息,呈現出濃郁的南國風味和異域情調。他雖在執著地探索人生的意義,卻又表現出玄想成分和宗教色彩。20年代末以後所寫的小說,保持著清新的格調,但已轉向對群眾切實的描寫和對黑暗現實的批判,寫得蒼勁而堅實,《春桃》和《鐵魚底鰓》便是這壹傾向的代表作。他的創作並不豐碩,但在文壇上卻獨樹壹幟。作品結集出版的有短篇小說集《綴網勞蛛》《危集墜簡》,散文集《空山靈雨》,小說、劇本集《解放者》《雜感集》,論著《印度文學》《道教史》(上),以及《許地山選集》《許地山文集》等
四年級上冊秦兵馬俑的分段和段意是什麽?第壹段(1):寫秦兵馬俑的價值和出土地方.
第二段(2):寫秦兵馬俑的規模巨集大.
第三段(3-10):寫秦兵馬俑的型別眾多,個性鮮明.
第四段(11):寫秦兵馬俑形象地展現了中華民族的強大力量和英雄氣概,是古今中外雕刻史上絕無僅有的
落花生 分段並概括段意2.為什麽叫落花生第壹段寫了種花生,收花生.第二三四五段寫吃花生.第五段到最後壹段寫議花生.
落花生是本文寫的主題,作者通過落花生的形象,生動地贊美了勞動者默默無聞的奉獻精神.
四年級上冊,第16課天鵝的故事分段寫段意《天鵝的故事》分段如下:
第壹部分(第1自然段):“我”到俄羅斯老人斯傑潘家做客。
第二部分(第2~8自然段):斯傑潘老人講壹群天鵝在壹只老天鵝行動的感召下,用身體破冰的故事。
五年級上冊15課落花生段義和全文段義沒有....自己中哦啊
三段 種花生 收獲花生 議花生 揭示花生有默默奉獻的精神 我們要做有用的人。
四年級語文上冊29課每段段意1.課文簡說。
20世紀是科學技術空前輝煌的世紀,文章的作者僅用短短的幾百字就清楚地介紹了20世紀壹百年間的科學技術發展歷程,展示了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給人類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和燦爛前景,喚起學生熱愛科學、學習科學和探索科學的濃厚興趣。
課文開篇氣勢恢巨集,第壹段只有壹句話,以毋庸置疑的口吻說明了壹個事實:20世紀是壹個呼風喚雨的世紀。作者借神話故事中神仙道士運用法力“呼風喚雨”的本領比喻20世紀與以往的不同。
第2自然段,課文連續運用兩個設問句,強有力地說明,正是人類利用現代科學技術不斷地“發現”和“發明”,才使神話中的“呼風喚雨”變為現實,使人類的生活得到了大大的改觀,其改變的程度超過了人類歷史上百萬年的總和,闡明了科學技術對改變人類生活的現實意義。
第3、4自然段是文章的重點段。作者運用對比的方法,列舉具體事例巧妙地揭示了科學技術對人類生活的意義:沒有科學技術,人類只能順從自然。人們生活在壹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耕社會”,只能在神話中“寄托自己的美好願望”;但是擁有了科學技術,人類就能改造自然,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上天入地、咫尺天涯已不再是神話,現代科學技術把廣博的地球濃縮成了小小的“地球村”,“科學在改變著人類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變著人類的物質生活”。可見科學技術對改變人類生活的作用十分巨大。
第5自然段中,作者引用英國數學家、哲學家伯特蘭·羅素的名言,點明文章的主旨:科學技術徹底改變了人類的生存方式,它將使人類的生活更加美好。
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壹是學習文章的說明方法,提高閱讀能力;二是了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培養熱愛科學的情感。
本課教學的重點是了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教學的難點是理解課文中壹些含義深刻的詞語和句子。
2.詞句解析。
(1)20世紀是壹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呼風喚雨”在詞典中解釋為“使刮風下雨,原指神仙道士的法力,現在比喻能夠支配自然”,在課文中比喻人類在利用自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不再像從前那樣受到自然條件的嚴格限制。
(2)正是這些發現和發明,使人類的生活大大改觀,其改變的程度超過了人類歷史上百萬年的總和。
“發現”和“發明”,從字面看,兩者很相近,但仔細推敲,卻有不同。“發現”是指人們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經過研究探索,看到或找到了壹些前人不了解的事物或規律;“發明”則是指創造出的新事物或新方法。“發現”的是本來存在的但我們不了解的事物或規律;“發明”的是本來不存在的事物,是新的創造。如,本組後面的三篇課文中講到的電腦、太空育種是前所未有的新創造,而恐龍飛向藍天演化成鳥兒,就是新發現。
這句話概括地說明了現代科學技術對人類生活的巨大影響。
(3)人們只能在神話中用“千裏眼”“順風耳”和騰雲駕霧的神仙,來寄托自己的美好願望。
“千裏眼”“順風耳”,在舊小說中指能看得很遠和聽得很遠的人。古典小說《西遊記》中曾出現這兩個人物,他們是玉帝的得力耳目。孫悟空鬧東海、攪地府後,事達天庭,玉帝詢問“妖猴”來歷,班中閃出千裏眼、順風耳,將“妖猴”的來歷奏明。這兩個詞在課文中是指人們想象中的超脫自然的能力。在科技不發達的年代,人們只能用這種方式來寄托自己的美好願望。
(4)20世紀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壹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來形容。
“忽如壹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出自盛唐邊塞詩人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詩句形容紛紛大雪好似梨花開放,原意是用來形容北國邊塞異常寒冷。後來這句詩經常被人引用,用來形容某些生機競發的事物或者蓬勃向上的形勢。課文中引用這句古詩,表現了現代科學技術成就的變化之快、變化之大,是人們始料未及的,給人們帶來了意想不到的驚喜。
二、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呼風喚雨、出乎意料、改觀、程度、依賴、農耕社會、騰雲駕霧、寄托、幻想、洞察、原子核、程控電話、因特網、聯絡、哲學家、歸根到底”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語言簡潔、條理清楚的表達特點,能聯絡生活實際,談出自己的閱讀感受。
3.了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激發熱愛科學的情感以及學習科學、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
三、教學建議
1.20世紀有許多偉大的科技發明和創造,課前可以布置學生蒐集、閱讀有關20世紀重大科技發明的文字和圖片資料。
2.教學可以從解題入手,借助工具書理解“呼風喚雨”和“世紀”的意思。“呼風喚雨”可以引申為“能夠支配自然”。事實證明,人類是不能夠隨意支配自然的,那只是人們的壹種主觀願望。我們只能依據客觀條件,運用現代科學技術,順應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最終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統壹。人類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都不能夠隨心所欲地支配自然。課文是借用這個形象化的說法表明20世紀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
接著讓學生初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其間穿插生字的認讀,力求使學生從整體上了解課文內容,理清課文的思路。初讀課文後,可以讓學生就文中不理解的詞句相互質疑、解疑,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和合作學習的能力。
課文的第3、4自然段是文章的重點段,作者用比較的方法,結合具體的例項,用簡短、生動的語言介紹了科學技術從無到有的發展歷程,是學生學習語言、學習表達方法的好材料。教學這兩段要以學生的讀、說等實踐活動為主,引導學生圍繞“20世紀前後,人們的生活有什麽不壹樣”這壹問題展開討論。可以讓學生結合已有的知識儲備說說“農耕社會”是個怎樣的社會,神話中的“千裏眼”“順風耳”和“騰雲駕霧”是什麽樣的本領,猜想壹下古時候的人們還有哪些美好的願望、幻想。然後結合自己課前蒐集的資料,說說在近壹百年中人們有哪些美好的願望和幻想變為了現實。第3自然段的最後壹句,作者引用的詩句“忽如壹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作為承上啟下的過渡句,說明了現代科技發展的成就之大,範圍之廣。這層意思要讓學生結合詩句的意思自讀自悟,教師不要包辦代替。第4自然段可以讓學生先讀讀書中的例子,再選擇自己了解到的、感興趣的例子,和同學交流現代科學技術的成就及其給人類生活帶來的便利。
第5自然段要重點理解“是科學使得我們這個時代不同於以往的任何時代”和“為人類創造了比以往任何時代都要美好的生活”這兩句話的意思。這兩句話是對上文的概括和總結。教學時,可以在學生充分閱讀理解第3、4自然段的基礎上,自己說壹說“我們這個時代不同於以往的任何時代”體現在哪裏,“為人類創造了比以往任何時代都要美好的生活”體現在哪裏。
課文的最後壹句話要讓學生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自由地暢想、交流:在新的世紀裏,科學技術還會創造怎樣的奇跡?還會怎樣改變我們的生活?使學生在自由交流中激發起熱愛科學的情感和學習科學、探索科學的興趣。
3.對於科技類課文,不僅要通過各種教學手段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還要引導學生體會這類課文用詞準確、語言簡潔等表達方面的特點。如,教材中提示學生註意體會“發現”與“發明”有什麽區別,教學時可以先讓學生談談自己的理解,再查閱工具書,區分兩個詞語字面的意思,然後結合上下文的語言環境具體理解詞語在文中的含義,體會用詞的準確。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自由交流自己認為用得好的詞語或寫得好的句子,在細細品味中體會課文表達上的特點。
4.本課要求認識的字中,有的字容易讀錯,應加以指導。如,“哲”是翹舌音,“潛”讀qián,不能讀成qiǎn。本課要求會寫的字較多,要引導學生運用多種方法記住字形,如,比較記憶“幻”和“幼”、“懶”和“賴”,利用形聲字的特點記憶“程、駕、控、哲”等字。學生能把生字寫正確、寫美觀以後,應提供機會在詞語或句子中運用生字,以鞏固生字,達到會寫會用的目的。
5.課後的小練筆是對課文內容的延伸拓展,目的是使學生豐富知識,感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給人們生活帶來的變化。課後,讓學生先把課文讀給家長聽,請家長談談生活中的具體感受,再把家長說的寫下來。
四、相關連結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1942年出生,浙江慈溪人。1990年當選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1998年當選為第三世界科學院副院長。2004年2月, *** 獲得“義大利總統科學與文化金質獎章”和“學校、文化和藝術功勛證書”,表彰他為促進意中兩國科技交流方面所作出的貢獻。
科學改變人類生活
2000年,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了《科學改變人類生活的100個瞬間》壹書,這本書由 *** 主編,書中介紹了20世紀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發現和技術發明。以下是書中介紹的科學改變人類生活的壹部分事例。
X射線:1901年由德國物理學家倫琴發現,被廣泛應用於醫療診斷和物質結構的研究。
空調:1902年由美國人開利設計成功並申請專利。
洗衣機:1906年,美國人費歇設計制造了世界上第壹臺電動洗衣機。
落花生的段意,分幾大段全文分兩大段,第二段是重點段
(1)種花生,收花生
(2---15)吃花生,議花生 全段分三層,
第壹層:母親提議過壹個收獲節,並請父親也來品嘗新花生。
第二層:全家談論花生的好處,父親的話是主要的。他用花生作比喻,教育孩子做有用的人。
落花生壹文寫了什麽事?
父親借花生的可貴,贊揚了那些不只追求外表美、不圖虛榮,而能踏實肯幹,願意為人民多做貢獻的人。
父親要我們做壹個對人類有貢獻的人,不要只講究外表,而對別人沒有好處--------既要講究外表美,又要做壹個對人類有貢獻的人。
落花生分段落花生
壹、 板書課題,匯入新課
1、板書課題: 落花生 看了這個課題,有什麽問題要問嗎?
2、花生,知道不知道?有的地方因為它有營養,吃了對身體有好處,所以叫它“長生果”,平常叫它花生。但課題上為什麽要加個“落”字,叫它“落花生”?看圖介紹花生, 花生的特點就是落花入土而生果,所以在植物學上就叫它――落花生。
二、 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1、課前大家讀課文了沒有?既然讀了,現在不要開啟書,看看誰對課文有記憶,這篇文章分幾部分來寫的?先寫什麽?後寫什麽?不知道,開啟書看看,誰看出來了,壹開始寫的什麽?
2、 指名說 板書
種花生
過收獲節
3、課文就這兩大部分組成,妳們說這篇課文長不長?
不長,但是這篇文章很精彩,知道是誰寫的嗎?
4、介紹作者背景 明確學習任務
(小中見大 平中見奇 重點突出)
(1)要弄明白作者通過講花生,說了壹個什麽道理?
(2)領會“重點突出 主次分明”寫作方法
5、作者的筆名落華生就是從這篇文章變來的,妳想他是不是為自己的文章有點感到驕傲?所以同學們要好好學,這篇文章很有味道。
三、重點感悟, 學習課文
(壹)
1、下面我們采用抓重點的方法學習課文。怎樣知道文章哪壹部分是重點呢?第壹,看看他寫的是“詳”,還是“略 ”。
板書:看詳略
2、現在妳們看課文已分為兩大部分,那哪部分是重點呢?
3、對。重點段我們重點學,不是重點段我們就簡單的學,或叫“略學”。下面請大家讀讀第壹自然段,妳只要抓住壹個重點詞,這壹段就理解了。
4、學生默讀。
5、指名讀
6、說說妳找到了哪個詞?談談妳的理解 “居然”(什麽意思?用在什麽情況下?課文為什麽要用“居然”呢?)
7、妳們再看,種花生的過程就寫了四個詞,哪四個?幾個月的事作者用四個詞就概括了,多幹脆,多簡單!所以這個作家了不起!這是第壹段,因為它是略寫的,所以我們就采取了“略學”的方法,第二段“過收獲節”是重點內容,我們就重點學。
(二)
1、現在請妳們自己讀課文,壹邊讀壹邊想,既然是過節,它有幾個節目?也就是說他們是怎樣過這個節的?先幹什麽?後幹什麽?
2、學生默讀課文
3、好,現在我們來跟他們壹塊過收獲節,收獲節的第壹個節目,幹什麽?板書;吃花生
4、壹邊吃壹邊幹什麽?板書:談花生
5、現在再看,第壹部分用了壹個自然段,第二部分“收獲節”用了十四個自然段。這裏“吃花生”用了幾個自然段?(兩個)而談花生用了十二個自然段,根據“看詳略”的方法,哪壹個是重點?“談花生”是重點,那麽“吃花生”用哪種方法學?
6、誰來讀“吃花生”這兩段,壹邊讀壹邊找出值得註意的地方來。
7、指名說 好幾樣 吩咐 很難得(重視)
8、母親做了好幾樣食品讓大家吃,下面該幹什麽了?(談花生)找個同學把下面的課文讀壹遍,他壹邊讀,大家壹邊看看有幾個人在談話?(五個)四個人開口說話,這四個是各說各的呢?還是分成了幾個方面?誰和誰是壹方面?幾方面在談話?仔細看壹看。
9、指名說 板書:我們談
父親談
這兩方面內容誰是重點呢?用“看詳略”的方法還好使嗎?(穿插)老師告訴妳們第二種方法—“看內容”。看父親說的話重要,還是我們說的話重要?誰的話重要,誰就是重點。
10、下面找幾個同學分角色讀這部分,只讀他們說話的內容,看看能不能把談話的氣氛讀出來。
11、談話完了,哥哥說了幾句話?讀出來,這句話重要不重要?姐姐這句話重要不重要?我的第壹句重要不重要?再看第二句,讀壹遍,這句重要不重要?但這句是聽了父親的話後的壹個“覺悟”,所以還得看父親的話。父親說的話重要不重要?那妳們說“我們談”是重點?“父親談”是重點?
12、從什麽上面看出來的?這就叫看內容確定重點
“我們”談的那幾句話除去我的最後壹句話是重點以外,其余幾句用不用仔細去研究?那我們把腦子集中在重要的句子上。通過“看內容”我們找出來了,“父親談”是重點。找到這兒,我們就快接近中心了。妳們看看父親壹***說了幾次話?用序號標出來。
13、五次. 父親這五次談話都很重要嗎?用“看內容” 的方法比較壹下,哪次談話重要,哪次不重要。指名依次讀,並依次分析(1、2、5不重要,3、4重要)。
14、重點分析3、4 贊花生
學花生
(1)妳們把“贊花生”。這段仔細默讀壹下,壹邊讀壹邊考慮,父親是從哪幾點上稱贊花生的。再讀壹遍,通過讀這段話,妳們說花生這東西有沒有用?花生的果實,深深地埋在地下,只看地上的,貌不出眾,那麽花生有什麽好處?父親說的是有壹點最重要,這壹點是什麽?對,不像什麽壹樣啊?父親是不是在批評蘋果和桃子這類植物啊?那為什麽要這麽說?突出了花生的什麽特點?(不炫耀自己的好處)
(2)我們再看“學花生”,壹起把第四次談話讀壹遍。這次談話有六個字最重要。找找把它圈起來,六個字講了兩個方面,誰找到了(不好看,很有用)父親在這又說了花生的特點,那麽父親是讓妳給我們學花生越不好看越好?是這個意思嗎?緊接著父親又是怎麽說的?那父親這麽要求,外表好看更好,更重要的是得有什麽?父親說“不是外表好看而沒有實用的東西。”不要做這樣的人,他是不是叫我們學花生?
(3)好,壹個第三次,壹個第四次談話,妳們看這兩次那壹次更詳壹些?推出第三種方法 “看目的”。在這裏看兩個目的。第壹,看父親談話的目的,第二看整篇文章的寫作目的。現在問妳們,父親談話只是為了把花生稱贊壹番呢?還是為了讓我們學習花生?我們用“看目的”的方法很容易就看出來這個是重點。父親談話的目的就是讓我們學習花生,作者寫這篇文章的寫作目的還是叫我們學花生。因此“學花生”是這兩段話的重點。父親這番苦心,“我們”理解了沒有?
(4)光說理解了不行,得從課文裏找根據。看妳們能找出幾點根據?(三點)這三點裏,哪壹點表現得最明確?印在心上是什麽樣子的?父親的談話是什麽內容?再讀壹遍。 這句話深深地表明他理解了,學花生要學什麽?板書;做有用的人
(5)小結
四、總結全文,深化主題
“做有用的人”正是這篇文章的中心。作者寫這篇文章,他不是在向我們介紹花生這種植物,而是給我們講了壹個道理。是借助花生說的,這叫“借物喻理”。
種花生
落花生 吃花生
過收獲節△ 我們談
談花生 △ 贊花生
父親談△
學花生△
借物 喻 做有用的人
(道理)
落花生的段意啊!急!落花生
主要內容:
我們種花生、收花生。然後母親提議過壹個收獲節,並為收獲節做了準備。在過收獲節的時候,父親和我們邊吃花生邊議花生。
情節:
花生的好處很多,有壹樣最可貴:它的果實埋在地裏,不像桃子、石榴、蘋果那樣,把鮮紅嫩綠的果實高高的掛在枝頭上,使人壹見就生愛慕之心。妳們看它矮矮地長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來有沒有果實,必須挖起來才知道。
啟示:
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所以妳們要像花生,它雖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們要像花生那樣,有著樸實無華、默默無聞、無私奉獻、不圖名利、不張揚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