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為止,雖然沒有哪場戰爭可以稱為完全的信息化戰爭,沒有哪支軍隊可以稱為真正的信息化軍隊,但誰都不能否認,信息化將成為未來戰場的制勝之匙。戰爭的進程將始於信息、終於信息,戰爭的結局將成於信息、敗於信息。信息化戰爭的鼙鼓,正擂響在21世紀的星空。-
4 _# U/ g' w& R 面對驚濤拍岸的信息化浪潮,**主席站在國家安全和發展戰略全局的高度,明確提出了以推動國防和軍隊建設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戰鬥力生成模式為主線的重大戰略思想,為我們科學認識信息化條件下軍隊建設發展的客觀規律、實現我軍建設的歷史性轉型指明了方向。
; D. p7 m& q0 f3 @ T/ T 航道業已開辟,***識已然形成。軍委領導風塵仆仆、調查研究,指導部隊加快轉變戰鬥力生成模式的生動實踐;高中級幹部走進院校、走進課堂,研究加快轉變戰鬥力生成模式的理論和對策;專家學者深入部隊、深入基層,開展信息化建設專題宣講活動。壹個學信息化、鉆信息化、幹信息化的熱潮正在全軍興起。
/ k9 K. _ b2 I 這是人民軍隊面向未來、面對挑戰的壹次重要趕考,是居安思危、未雨綢繆的壹次重大變革!/ p8 ]6 F( v* I- o
壹3 w) Y' L" G" Y* n/ m5 A
人類與信息化的際會,軍隊與信息化的結緣,絕不是人為的設計,而是歷史的必然8 k( ]) |# h& [
信息化是壹次由“鋼鐵文明”向“比特文明”的艱難跋涉,是壹個動態的、技術的、社會的進程。軍隊信息化,則是在軍隊各個領域廣泛運用信息技術,發展改造武器裝備,開發利用信息資源,聚合重組軍隊要素,提高體系作戰能力,推進軍隊變革發展的過程。% d8 S, W, N+ c, P
人類與信息化的際會,軍隊與信息化的結緣,絕不是人為的設計,而是歷史的必然。
& }$ D; O" j# w% ? 1946年第壹臺電子計算機的問世,拉開了信息革命的大幕。此後每隔15年左右,世界便因計算模式的更新而發生壹次變革:1965年前後出現了大型計算機,1980年前後普及了個人計算機,1995年前後發生了互聯網革命。進入20世紀後期,集成電路技術每18個月刷新壹次,微處理速度每年提高近10倍,網絡規模呈幾何級數增長。目前正迅猛發展的信息柵格、雲計算、物聯網、移動寬帶、智慧地球等,不僅昭示著壹個新15年周期的開啟,而且孕育著壹場信息革命的風暴。, i$ I$ _1 ^( @1 @; Z( W7 C- h
更難想象的是,原本只是用於科學計算的計算機,居然會成為機械化戰爭的“掘墓者”、信息化戰爭的“催生婆”,並在微電子技術、精確制導技術等高新技術群的烘托下,經過半個世紀的大浪淘沙,在20世紀的余暉中導演出壹幕幕驚天動地的戰爭大戲。
( Y7 E4 a6 i3 s. c+ u 這是揭開信息化戰爭序幕的壹頁:0 a7 m% r: F% J5 W: p
1991年海灣戰爭,當多國部隊復雜的作戰指令僅由壹個壹體化指揮信息系統發出時——那壹刻,信息如同“隱形的翅膀”,滲透穿梭於多維戰場空間,成為表達軍事意誌、統籌軍事行動的“力量倍增器”,不僅改寫了戰場交戰的法則,而且改變了力量運用的規律。
; N; o1 g6 V( ^( M; Y7 W+ u 這是戰爭史上令人扼腕的壹幕:
2 {$ m, h/ e. f% z" `2 C 1999年科索沃戰爭,當南聯盟空軍副司令親自駕機升空、但眨眼間就被北約空軍擊落時——那壹刻,信息編織的“從傳感器直達射手”的無縫鏈接體系,將機械化戰爭單打獨鬥的個人英雄主義擊得粉碎,使機械化體系結構的致命短板暴露無遺。5 h1 \4 u+ ?+ e+ T. [' y7 G( o
這是虛擬中蘊含真實的壹天:
2 ?6 Y+ J/ ~2 v6 ? 2003年某公司進行了壹次模擬演習,當某國的計算機網絡被對手植入的病毒、“邏輯炸彈”和“寄生蟲”爆發時,電話全部失靈,證券市場股票狂瀉,交通系統全部癱瘓,軍隊指揮機構網絡數據庫被徹底破壞,戰地指揮官甚至不知道通過無線電接到的命令是真是假——那壹刻,信息將人類對戰爭的認知帶入壹個全新的境界,使“網絡疆土”“網絡安全”“網聚能力”成為國之大事、存亡之道。) m# y( J/ G! V$ \5 i5 T k
信息化這雙魔幻之手,顛覆了人們對傳統戰爭的經驗積累和認識理解,引導著軍隊戰鬥力生成模式從機械化戰爭中脫胎換骨、破繭而出。* s* T) I2 Q- I* s6 V+ _
二+ p( \6 V( w- j) C0 P+ S
壹直致力於現代化建設的人民軍隊,始終緊跟世界軍事變革潮流,堅定地以信息化作為自己的目標和方向
$ Y8 J" M# l5 i7 \: R( ~3 }8 c. O, I 坐觀風雲只能欣賞別人的精彩,瞻前顧後必將喪失發展的良機。壹直致力於現代化建設的人民軍隊,始終緊跟世界軍事變革潮流,堅定地以信息化作為自己的目標和方向。-
8 \+ ]. \4 ]; i6 d. Z+ Z; k. i 20世紀70年代末,我軍以指揮自動化建設為突破口,開啟了信息化的破冰之旅。改革開放之初,中央軍委決定軍隊建設指導思想實行戰略性轉變,走有中國特色精兵之路。1978年,為改變指揮手段落後的狀況,中央軍委果斷決策,啟動了我軍指揮自動化建設。當時,鄧小平同誌深刻指出:“我們搞指揮系統現代化,從自己落後的方面去看看人家的,找壹找差距,很有必要。打起仗來和過去壹樣光靠電話行嗎?要逐步實現指揮系統的現代化,總不要拖得太久吧!” 80年代末,我軍指揮信息網絡、數據庫和指揮所指揮控制系統建設初具規模。
7 i# O4 Y2 ^6 Y* F# A8 u' a/ r 20世紀90年代初,我軍新時期軍事戰略方針的確立,進壹步指明了信息化建設的航向。**同誌敏銳洞察世界軍事變革發展趨勢,主持制定了新時期軍事戰略方針,明確提出要把軍事鬥爭準備的基點放在打贏現代技術特別是高技術條件下的局部戰爭上。1993年,軍委作出積極推進中國特色軍事變革、實施科技強軍戰略等壹系列重大部署。1995年,全軍指揮自動化建設委員會成立,進壹步加強了對指揮自動化系統建設的組織領導,啟動了壹批信息技術含量較高的武器裝備建設項目和軍民合建重點工程。20世紀90年代末,我軍的指揮控制、情報偵察、預警探測、通信、電子對抗和其他作戰信息保障系統建設取得長足進步。, l; g. c( {- {, [, J' E5 S
進入21世紀,我軍建設戰略目標的提出,使信息化建設步入科學發展的快車道。面對世界新軍事變革呈現全面發展的態勢,胡主席明確指出,要推動我軍由機械化半機械化向信息化主導的機械化信息化復合發展的軍隊形態轉型,強調要把提高基於信息系統的體系作戰能力作為軍事鬥爭準備的根本著力點。軍委確立了“建設信息化軍隊、打贏信息化戰爭”的戰略目標,提出走機械化信息化復合發展的道路。之後,相繼成立信息化領導管理機構,開展信息系統綜合集成建設,加快信息化武器裝備建設步伐,推進我軍信息化建設不斷向深層次發展。
0 k* ?2 T- E. |# B! p3 f% ~: _, p 實踐證明,黨中央、中央軍委把握發展大勢的前瞻眼光、戰略膽識和正確決策,是推進我軍信息化建設、加快轉變戰鬥力生成模式的根本保證。只有深刻領會和堅決貫徹黨中央、中央軍委的決策意圖,信息化建設才能始終沿著正確方向,不斷取得新突破、開創新局面、實現新發展。* Y; A( m. ^! F4 m3 S
三, ^* R5 Z- `! e. t: ~
我軍信息化建設在實踐中探索,在改革中創新,在開拓中前進,成效顯著
0 p# @3 V* t3 q: d+ B- V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
( T8 ]+ F$ l% k! I% N2 Y 30多年櫛風沐雨,30多年篳路藍縷,我軍信息化建設在實踐中探索,在改革中創新,在開拓中前進,取得了顯著成績。: U0 e' K% F2 t L p
——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實現歷史性跨越。國防通信光纖總裏程大幅增長,以光纖通信為主,以衛星、短波通信為輔的新壹代信息傳輸網絡已經建成。$ T5 I& l: {0 H2 n5 _
——偵察情報、指揮控制和戰場環境信息系統建設取得長足進步,後勤和裝備保障業務信息系統得到推廣應用。$ q% ]* I- q' `( f4 j
——信息化建設的戰略籌劃和領導管理得到加強,法規標準和政策制度進壹步完善。聯合作戰指揮人才、信息化建設管理人才、信息技術專業人才、新裝備操作和維護人才隊伍建設取得明顯成效,適應信息化建設需要的高素質新型軍事人才群體逐步擴大。% [9 ~& s8 b. p' N
30多年的實踐波瀾壯闊,30多年的探索充滿艱辛,30多年的經驗彌足珍貴——. H4 N" V) L! Z" x; Y J
只有把握世界軍事變革大勢,緊跟時代發展步伐,找準信息化建設的歷史方位,不斷增強技術儲備的超前意識、技術發展的優先意識和技術競爭的機遇意識,才能搶占技術制高點;9 K" l7 G4 w+ K' o+ l! l7 m& c' A
只有緊緊圍繞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深刻理解、努力滿足軍事鬥爭需求,加快戰鬥力生成模式轉變,才能增強信息化建設的自覺性、針對性和實用性;2 P* h+ g5 G, w8 w
只有加強集中領導,堅持統籌兼顧,采取科學的組織模式、制度安排和運作方式,才能使信息化建設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 ^( Z, j( M+ E% Z( Q/ l0 J6 ? 只有堅持寓軍於民,把軍隊信息化建設融入國家信息化發展體系,***建基礎設施,***用技術成果,***享信息資源,才能真正走出壹條投入較少、發展較快、效益較高的軍民融合式發展道路。; c; B* a& V! J* `' g
四+ R( R2 m6 c1 Q) f1 f; B6 h" O
每壹次軍事變革的發生,都意味著戰鬥力生成模式的轉變;每壹次戰鬥力生成模式的轉變,都意味著軍隊建設的飛躍
V- P* Y( ~* m, B5 f 人類以什麽方式生產,就以什麽方式打仗;用什麽技術制造工具,就用什麽技術制造武器。2 R, `3 |2 D% S- v4 C2 }- C
每壹種先進技術的誕生,都意味著壹場軍事變革的開始。從冷兵器、熱兵器、熱核兵器到當下的信息化武器,都詮釋了這壹顛撲不破的發展規律。直面信息化戰爭的挑戰,世界軍事大國無不在加緊創新技術的同時,著力重塑聯合文化、作戰理論和社會心理,用軟硬兩手指導和推動軍事能力建設從應對危機向塑造未來轉變,從基於威脅向基於能力轉變,從關註過程向關註效果轉變。“用未來牽引現實”“靠思想引領發展”“依目標設計當下”,用打贏信息化戰爭的標尺掃除壹切陳規陋習,可謂逐浪趕潮、隨風起舞。-
6 e; S) v. j0 ?5 X( V. X 每壹次軍事變革的發生,都意味著戰鬥力生成模式的轉變。從冷兵器時代孔武角力的捉對廝殺到信息化戰場“外科手術式”的精確打擊,人類歷史上先後產生了體力主導式、能量主導式以及信息主導式的戰鬥力生成模式。如果說在冷兵器、熱兵器及熱核兵器時代,物理能、化學能是主導因素,那麽在信息化時代,信息將超越壹切,成為戰鬥力生成的“發動機”和“倍增器”。' H! c5 v* O* U$ q) {' K9 ^2 P
每壹次戰鬥力生成模式的轉變,都意味著軍隊建設的飛躍。軍隊的發展目標,必須契合未來的戰鬥力生成模式;未來的戰鬥力生成模式,必定牽引軍隊的前進方向。面對方興未艾的新軍事變革,面對輪廓初現的信息化戰爭,任何壹支軍隊,都不能偏離信息化去設定戰鬥力生成模式的目標,都不能遊離信息化去確定戰鬥力生成模式的方向。哪支軍隊轉變戰鬥力生成模式的起點高、速度快、質量好,哪支軍隊就能在未來戰場上贏得主動,更好地維護和拓展國家利益。
+ ~7 X1 b& ]7 @' s' W$ S 五
! i0 Y7 _$ [* O 面向未來,我們不能盲目地追隨別人的腳印,而應該清晰地標定自己的路徑,在“世界型”中創造“中國式”
5 e" B; ]7 R/ `& b3 W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狄更斯的這句名言,也可以用來描繪當下的世界。8 j, Z/ l4 L2 v! u9 \
當前,世界新軍事變革正醞釀著大裂變、大跨越、大轉型。信息技術的基礎理念、重要機理孕育著重大突破和質的飛躍,未來的世界戰略格局可能因掌握先進技術格局的改變而發生改變。信息技術先發國家早已敏感地捕捉到了這壹趨勢,正持續通過信息融合重塑戰爭機器的體系結構力,以武器裝備的代差達成戰場上的非對稱優勢,並借助這種優勢達成信息威懾,以便牢牢掌握戰略博弈的主動權。信息化如壹把“達摩克利斯之劍”,懸在落後者的頭上;時代差如壹個可怕的“魔咒”,壓在追趕者的心上。
, V4 Z1 P, i' `* d" _- S5 C# G! F 中國軍隊又壹次站在了必須做出抉擇的十字路口。歷史和現實啟迪我們:錯過這壹二十年,就可能錯過整整壹個時代。只有順應潮流,積極應變,大膽改革,才能主宰自己的命運。如果說,中華民族曾經錯失了幾次歷史性的機遇,那麽這次再也不容有任何閃失。如果說,命運不是宿命,那麽這次我們必須牢牢掌握自己的命運。
. ^& z0 P7 H5 L0 d' e& q. ^ 面向未來,我們不能盲目地追隨別人的腳印,而應該清晰地標定自己的路徑,在“世界型”中創造“中國式”。7 W o/ B( o% G& X! W
認清歷史方位才能把握發展方向,自我定位準確才能保持清醒頭腦。我們必須正視這樣的現實:我軍機械化尚未完成,而信息化又刻不容緩,軍兵種部隊的信息化建設發展還不平衡,信息資源開發利用水平還比較低。核心關鍵技術急需突破,聯合作戰體系建設亟待加強。尤其不容忽視的是,我軍信息化建設是在世界新軍事變革的大背景下進行的,我們在急行,別人也在前進。“我們隨時可能被進壹步拉大差距,隨時可能被歷史潮流所拋棄”,這決不是危言聳聽、故弄玄虛。嚴峻的現實告訴我們,推進信息化建設既不能落後時代,又不能脫離實際;既不能照搬照套外軍模式,又不能盲目排斥外軍經驗,必須銳意進取,開拓創新,在遵循由機械化向信息化發展***同規律的同時,努力探索符合國情軍情的特殊規律。0 Q% q3 F( a! V' `
胡主席深刻指出:我軍信息化建設將進入壹個加速發展的新階段。這是對軍隊信息化建設歷史方位的戰略判斷,也是加速推進信息化建設的偉大號召。我們要按照實現建設信息化軍隊、打贏信息化戰爭目標的要求,加快機械化和信息化復合發展,加快戰鬥力生成模式轉變,努力把我軍建設成為壹支信息化水平高、體系作戰能力強,能夠應付任何突發事件和在各種軍事行動中占據主動的信息化軍隊。
& K: F2 W3 a7 y% _2 U* w 六
# Y- I3 K( r; c: C 推進軍隊信息化建設的過程,就是加快轉變戰鬥力生成模式的過程,就是人民軍隊實現歷史性轉型的過程
4 p$ `; K3 A5 Q! R c3 R8 Z) h, Z 當偉大時代賦予人們偉大使命時,只有那些既勇於擔當又掌握方法的人,才能不負重托、不辱使命。
: P8 O5 q4 i5 ]8 v: d$ O 以提高信息化水平為發展方向、加快轉變戰鬥力生成模式,其實質是充分發揮信息能力在戰鬥力生成中的主導作用,使信息化成為軍隊戰鬥力的倍增器;其根本目的是提高基於信息系統的體系作戰能力,逐步構建我軍信息化條件下聯合作戰體系。推進軍隊信息化建設的過程,就是加快轉變戰鬥力生成模式的過程,就是人民軍隊實現歷史性轉型的過程。以加快轉變戰鬥力生成模式為主線、推進軍隊信息化建設加速發展,思路決定出路,方法決定成敗。-
5 ?+ o. j; O7 x) y- F# _ 科學統籌是重要保證。加快轉變戰鬥力生成模式、推進軍隊信息化建設,貫穿於軍事活動的各個環節、各個領域,牽壹發而動全身,壹枝動而百葉搖。只有改變過去那種各業務部門、各軍兵種、各部隊根據自己對信息化的理解分頭開發、分散建設的狀況,克服過去那種系統“煙囪林立”、體制“僵而不活”、投入“撒胡椒面”的現象,才能加速發展、快速發展。要堅持“有所趕有所不趕,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基本原則,堅持“局部超越帶動全面趕超”的發展理念,避開別人走過的彎路,不交自己交過的學費;建立信息化綜合管理部門,完善配套的政策法規體系,健全科學順暢的工作運行機制,防止盲目上馬、亂鋪攤子,防止出現新的“信息煙囪”和“信息孤島”。1 f, K6 t' C6 ^
更新觀念是基本前提。當今時代正在發生的軍事變革,比歷史上任何壹次軍事變革都要深刻得多、復雜得多,而機械化戰爭留給我們的觀念、習慣和思維定勢卻又太深太牢。過時的觀念如同壹道霧障,使部分同誌吹的是變革的號角,邁的卻是徘徊的腳步;身子已進入信息化時代,腦子卻還停留在機械化時代。歷史壹再證明:先進的觀念是軍事實踐的靈魂,沒有思想的革命,技術的革命必定功敗垂成。歷史的昭示、現實的挑戰,要求我們必須沖破機械化厚厚的繭和重重的殼,勇敢地從那些曾經帶給我們榮耀、但已經被證明落伍的觀念和思維中解放出來,確立與轉變戰鬥力生成模式相適應的新觀念和新思維。) n; g* u2 q, V. A& x
人才先行是根本之策。在加快轉變戰鬥力生成模式的諸要素中,人是最活躍、最具決定性的因素。隨著現代科學技術大量應用於軍事領域,人的因素在戰鬥力生成中的作用不但沒有降低,反而更加突出。未來信息化戰場上,掌握新壹代信息技術和高信息素養的人才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要加強信息化人才隊伍建設,大力推進信息化人才培養戰略工程,科學構建信息化人才培養體系;充分發揮院校人才培養的主渠道作用,建立完善的軍事信息學科專業體系,打牢我軍信息人才培養的基礎;組織信息化條件下諸軍兵種聯合作戰演習,全面提高指揮技術人才的信息化水平,為形成體系作戰能力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1 s" V F. ]9 _ w, p/ ~
自主創新是永恒動力。核心技術買不來,即使買來了也存在安全隱患;單純的技術模仿走不遠,最多只能帶來短期的效益而不是超越的能力;單靠引進行不通,依賴於人必然受制於人。只有堅持以自主創新為主,我軍信息化建設才能降低風險,始終立於不敗之地。要以國家創新體系為基本依托,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作為戰略基點,發揮後發優勢,把信息化建設的命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按照“學人而不受制於人”的思路,走出壹條以自主創新為主的軍隊信息化建設道路。
8 t0 N" @! H& O' B. R1 ?* R. x 軍民融合是必由之路。走軍民融合式發展道路,是實現富國與強軍有機統壹的戰略要求,也是加快轉變戰鬥力生成模式必須遵循的客觀規律。信息技術具有軍民通用性,信息基礎設施具有軍民***用性,特別是當前國家信息化建設快速發展,不僅具備了相當的規模,而且在整體上優於軍隊的發展水平。要做到政策法規上融合、建設規劃上融合、重大項目上融合、人才培養上融合、資源***享上融合,從而提高信息化建設的起點,加快發展進程。
& Q" J! a {: ~& ~! F7 d 七3 K& |8 E- Q/ B( q6 X' y
廣大官兵既是軍事變革的主體,又是實現變革的主力;既是信息化戰爭的主角,又是信息化建設的主人
& S( {1 o- \3 `# B 壹流的軍隊主動變,二流的軍隊跟著變,三流的軍隊懼怕變。9 t( n4 \8 R& r( L
早在1985年,剛被任命為國防科技委員會主任的聶榮臻元帥就充滿激情地說:“前進,並且要趕上和超過我們的對手,這就是中國人民的唯壹的出路,否則,我們就將永遠被人家欺負。”在驚濤裂岸的信息化大潮中,如果今天我們不能主動求變,那麽明天就可能被動挨打;如果今天我們不能創造未來,那麽明天就可能重復過去。
1 e! s+ K) [+ P* q 著名未來學家托夫勒預言:在以微電子技術為核心的“第三次浪潮”中,壹些窮國有可能超越西方傳統的發展模式而與富國“站在同壹條起跑線上”。並斷言,“在信息技術方面,落後者只要花費領先者十分之壹的努力就可以追上去”。我們堅信,不甘落後的中國軍隊壹定能跨越機械化乃至信息化建設的某些發展階段,搶時間、爭速度,邁向信息化建設加速發展的新階段。/ h) O% l( E: M4 N
軍事變革沒有旁觀席,信息化建設沒有局外人。廣大官兵既是軍事變革的主體,又是實現變革的主力;既是信息化戰爭的主角,又是信息化建設的主人。只要我們堅持以“建設信息化軍隊、打贏信息化戰爭”為己任,不斷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和憂患意識,自覺把個人追求同建設信息化軍隊聯系起來,把本職工作同打贏信息化戰爭結合起來,想信息化、鉆信息化、幹信息化,就壹定能在加快轉變戰鬥力生成模式的偉大實踐中建功立業。
8 ]" R, L0 l9 ?' S! s% U4 X “歷久遠而不衰,臨絕地而再造,逢機遇而勃發”。這是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的生動寫照,也是我軍優良傳統的鮮明體現。正在加快轉變戰鬥力生成模式的人民軍隊,已把目光投向新軍事變革的下壹個潮頭!
- m7 t3 I1 x1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