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名言警句 - 名著閱讀

名著閱讀

《朝花夕拾》簡介

《朝花夕拾》是魯迅所寫的壹本散文集。作者說,這些文章都是“從記憶中抄出來的”“回憶文”。最初以《舊事重提》為總題,陸續發表於《莽原》半月刊。1928年9月結集時改名為《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收入10篇作品。包括:對貓的厭惡和仇恨的《狗.貓.鼠》;懷念長媽媽的《阿長與<山海經>》;批判封建孝道觀念的《二十四孝圖》;表現封建家長制陰影的《五猖會》;描繪迷信傳說中的勾魂使者《無常》;寫塾師壽鏡吾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揭露庸醫誤人的《父親的病》;描寫壹個心術不正,令人憎惡的衍太太形象的《瑣記》;最使魯迅感激的日本老師《藤野先生》;潦倒壹生的同鄉好友《範愛農》。

《朝花夕拾》將往事的回憶與現實的生活緊密的結合起來,充分顯示了作者關註人生、關註社會改革的巨大熱情。

讀後感:

不知道為什麽魯迅把"舊事重提"改成了"朝花夕拾",但不得不說,這夕拾的朝花,已不僅僅是舊事,反倒是新事、喜事、傷心事。

無可否認,魯迅的罵功是中國壹絕,以致於罵狗、罵貓、寫鼠也有人惶惶不安,那頂帶刺的高帽戴上了,也就取不下來了。難怪魯先生愛罵"狗",這"罵畜生"不"犯法"的好事,也只有他老人家占盡光,好歹比那殺豬的白刀子進紅刀子出快活自在。

且不說那些"名人名教授"有沒有狗血淋頭,但這"不好惹"的"高帽"卻戴牢了,堂而皇之地"以動機褒貶作品",是人就看得出,那柄"匕首"是正中"要害"。

連壹本薄薄的回憶散文集中都充斥著滿腔憤慨之情,及見其他那些雜文、小說集的鋒利。諷刺有魅力,當然,在魯迅筆下,那叫藝術。

小說初中的語文教材,每本都有魯迅的文章,大概多數都選自這個好聽的名字――《朝花夕拾》,琢磨久了也想,夕拾的朝花什麽味?

酸。的確,看魯迅的文章有點酸,什麽酸?心酸。妳看《父親的病》,作者從不正面寫家道衰敗的頹唐,僅從父親口裏說的噓噓的話,作者在左右奔波瞻前顧後的疲態,表面上是祥和安平,但心裏卻按捺不住,到篇尾,衍太太唆使作者大叫父親,卻遺留給作者的"最大的錯處"。感人肺腑,又不乏暗中對衍太太這個自私多言使壞形象的嘲諷。

甜。不說阿長與魯迅過年時行禮的溫馨,也不說看社戲、看五猖會時的快活熱鬧,單提起百草園"油蛉在低唱,蟋蟀們在這裏彈琴"的童趣,壹切感受的天真浪漫,壹切體味的親切柔情,又似乎搭上了獨特的魯氏橋,進了甜美的童年故鄉。

苦。成了"名人""正人君子"的仇敵是苦,阿長、父親的逝世是苦,永別的藤野先生是苦,跳進舊中國的"大染缸"而不得解脫,更是苦。革命苦,百姓苦,苦了魯迅,也苦出了這本在暴虐、陰暗、烏煙瘴氣中趟過的《朝花夕拾》。

辣。魯迅的本色。辛辣的筆風,自然會有其筆尖直指的人群。那句"橫眉冷對千夫指"凜然壹個頂天大漢的形象,對反對、守舊勢力的抨擊與嘲諷是毫不留情。譬如對陳、徐兩人犀利、刻薄的諷刺,入口微辣,入肚卻穿腸蕩胃,甚是尋味。

鹹。淚水的味道。樸實感人的散文,就足以催人淚下。舊事的點滴,是《朝花夕拾》可歌可泣的鹽分,染鹹的是回憶,濺起的是讀者深思的心靈。

看過的回憶錄,大都是風花月殘、捕風捉影的閑情逸致,倒沒見過這夕拾的朝花也別有風味,也是,百味不離其宗,朝花夕拾壹樣艷。

有關朝花夕拾的對聯:

獨酌花酒釋胸竹

寒衣不勝暑

朝花夕拾誰歸屬

甜酸鹹辣苦

長篇小說《駱駝樣子》是中國現代著名作家老舍1899~1966的代表作.老舍,原名舒慶春,宇含於.滿族人.他出生於北京城壹個貧民家庭,在北京底層市民的生活環境中長大。1924年,老舍赴英國相田任漢語教師,壹直工作到1929年。在那裏,他閱讀了大量西歐文學名著,並開始了小說創作.初期的作品,如《老張的哲學》、《趙子曰》、《二馬》等,幽默中含有諷刺,頗近於英國作家狄更斯的筆致,但誇張有時略嫌失度,幾乎跌入油滑。然而,對於老會來說,初期的創作是不可缺少的練筆,到了三十年代,他的創作漸趨成熟,終於在1936年推出了自己的重頭戲《駱駝祥子》。

《駱駝祥子》講述的是舊中國北平城裏壹個人力車夫祥子的悲劇故事。祥子來自鄉間,日益雕蔽衰敗的農村使他無法生存下去,他來到城市,渴望以自己的誠實勞動,創立新的生活。他試過各種工作,最後選中拉洋車。這壹職業選擇表明祥子盡管離開了土地,但其思維方式仍然是農民的。他習慣於個體勞動,同時又渴望有壹輛像土地那樣靠得住的車。買車,做個獨立的勞動者,“這是他的誌願,希望,甚至是宗教》”城市似乎給了祥子實現誌願的機遇,經過三年奮鬥,他買上了車,但不到半年,竟被人搶去;但祥子仍然不肯放棄擁有自己的壹輛車的夢想,盡管他對自己的追求不無懷疑,幾度動搖,但仍然不斷振作起來,再度奮鬥。應該說,祥子以堅韌的性格和執拗的態度與生活展開搏鬥,構成了小說的主要情節內容。而搏鬥的結局,是以祥子的失敗告終的,他終於未能做成擁有自己壹輛車的夢。這部小說的現實主義深刻性在於,它不僅描寫了嚴酷的生活環境對祥子的物質剝奪,而且還刻畫了樣子在生活理想被毀壞後的精神墮落。“他沒了心,他的心被人家摘去了。”壹個勤勞善良的農村青年,就這樣被改塑為壹個行屍走肉般的無業遊民。

祥子的悲劇,是他所置身的社會生活環境的產物。小說通過祥子周圍人物及人際關系的描寫,真實地展現了那個黑暗社會的生活面目,展現了軍閥、特務、車廠主們的醜惡面目,以及由他們織成的統治之網對祥子們的壓迫與被壓迫關系的壹種變形反映。小說並沒有回避祥子與虎妞之間的本能欲望與壹點點相互依戀之情,但同時也深刻地描寫到,即使是這樣的男女之情,也同樣建基於金錢利益關系之上,所以虎妞要始終把錢拿到自己手上,“錢在自己的手中,勢力才在自己身上。”虎妞與祥子的結合,無疑加劇了祥子的悲劇。

《駱駝祥子》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具有重要位置。五四以後的新文學,多以描寫知識分子與農民生活見長,而很少有描寫城市貧民的作品。老舍的出現,則打破了這種局面,他以壹批城市貧民生活題材的作品,特別是長篇《駱駝祥子》,拓展了新文學的表現範圍,為新文學的發展提供了特殊的貢獻。

《駱駝祥子最初發表於《宇宙風》雜誌1936年,1955年1月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新的單行本,老舍曾做了刪改,刪去了舊版第二十三章的後半部分與第二十四章的全部。八十年代出版的《老舍文集》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年則又恢復了舊版原貌。

祥子——壹個曾經是那麽要強的頭等車夫,最後卻還是沒有掙紮出悲慘的命運。人生並不因為他的要強而多給予了他什麽,大兵、駱駝、曹宅、孫探長、虎妞、小福子……這所有的壹切似乎都不讓他逃脫車夫的最終命運。他曾經也不信命,可是又有什麽用呢,他的努力,他的第壹輛車,他買車的積蓄,沒有招誰也沒有惹誰,不也就這樣沒了嗎?這能怨誰呢,只能怪命是如此了。所以祥子最終變的和其它的車夫壹樣,不再要強,養成了煙酒等他過去從來不肯沾染的東西,也就讓人覺得可以原諒了,所有的惡習似乎都不再像過去那樣不可饒恕了。可是祥子過去是壹個怎樣要強的人啊!為了買車,他從生活中扣出每壹點錢,他舍下面子和下等車夫強座,沒命的拉車,甚至連壹口好茶也不願喝——雖然像他這樣的高等車夫喝點好茶是再平常不過的事了,他把自己當作鐵打的,拼命攢錢……事情卻常常不如人願,所有的意外都與願望悖道相馳。祥子的見聞和經歷將他磨礪成了另外壹個人——與過去的祥子完全相反的人——他學會了所有的惡習,學會了和巡警找別扭,學會了保養自己,成了壹個混日子的車夫。有時他也曾想過應該好好的生活,可是壹想起他自己的經歷他就沒了信心,要強又怎樣呢,自己過去不也要強過嗎,到頭來還不是和其他人壹樣,還不如趁早快樂壹天是壹天。直到最後,連他最後的寄托--小福子也離開了這世界,他徹底的絕望了。壹個由鄉間來的淳樸、老實、善良、結實的小夥子就這樣淪落成壹個讓人同情的混混,最後像壹條狗壹樣栽倒在街頭,再也爬不起來。祥子是舊社會貧苦勞動人民的縮影,他反映了舊社會勞動人民生活苦難與無奈。

虎妞——潑辣而有心計的中年婦女,生就壹副男兒性格,很會打理事物,將人和車場管理的井井有條。頗有心計的她安排好了壹場騙局,卻沒料到早早的被父親—— 劉四爺——拆穿,但他還是騙取祥子和她結了婚,但卻沒料到父親會狠心拋下她不管,賣了廠子到外地去了。最終由於她的好吃懶做引起難產而死去了,她的壹切結局都是又她自己壹手造成的,算來算去結果把自己的命也算了進去。道高壹尺,魔高壹丈,像虎妞那樣搭進了壹條命還得不到個好名聲,人死了也沒人同情,看來還是老老實實的做人好。

劉四爺——舊社會的袍哥人物,改良辦起了車場,為人耿直,性格剛強,從不肯在外場失面子yk。這輩子最大的遺憾是沒有壹個兒子來接自己的班,女兒雖能幹但畢竟是女兒。由於女兒中年了還未出嫁,覺著對不起她,平日裏也挺讓著她,但卻不願自己辛辛苦苦掙得的家產遂著女兒壹起給了別人。於是斷絕了與女兒的關系,最後連女兒的墳也不知道在哪兒yk。封建的思想使他忘記了親情,當他醒悟過來是已為時過晚,相信當祥子將他趕下車,壹個人久久的立在那兒的時候,他真正感到了孤獨,真正感到了自己除了錢以外什麽也沒有了,甚至連女兒的墳也不能看上壹眼。親情是可貴的,希望我們不要在失去它以後才懂得珍惜,那時我們也只能像劉四爺那樣久久矗立在原地,默默迎風流淚了。

曹先生——壹個平凡的教書人,愛好傳統美術,因為信奉社會主義,所以待人寬和,被祥子認為是“聖人”。由於當局說他教書時的思想過激而被認為是革命黨,逃到上海去避了避風頭又回到了北平yk。後來又願意幫助祥子重新生活。壹個極普通的人,只是由於待人寬和、民主,而被認為是“聖人”,其實僅憑這壹點也應該、值得被祥子感激。雷鋒、焦裕錄都是平凡的人,他們做的也是平凡事,但是他們為別人帶來了幫助,因此他們被宏揚,被標榜。事實就是這樣,也許只是壹句鼓勵壹句勸慰,就會讓別人感動壹生,所以請不要吝惜那些舉手之勞去幫助別人。

高媽——心地善良、為人要強的老媽子,樂意幫助別人,經歷了不幸,學會了在舊社會最底層生活的方法。有自己的想法,常常開導祥子,是壹個祥子很佩服的人。她保留了大多數勞動人民的善良、質樸,生活教會了她在社會上為自己找到生路,做事也仔細有心眼,是適應了舊社會的為數不多的勞動人民。

小馬兒的祖父——壹個壹輩子要強,最後卻連自己的小孫子也救不了的車夫。他似乎就是將來的祥子,他曾經也是要強的,身子也是那麽棒,也是那麽好心,又怎樣呢?最後連自己的小孫子也保不住,眼睜睜看著小孫子死在了自己的懷裏yk。他把這輩子的所有財產——壹輛破車——給賣了,最後只能靠賣點東西維持自己的生活。他和祥子壹樣都是逃脫不了命運的車夫,最後悲慘的死在街頭

小福子——壹個善良的、可悲的人物,先是被父親賣給了壹個軍官,軍官被調走後她又回到了娘家,母親已被父親打死,父親又酗酒成性,家裏沒有經濟來源,看著兩個弟弟挨餓被迫走上了賣身的道路。最後被父親賣到了窯子裏,自己上吊自殺了。小福子的壹生也許就是那些張的有個模樣的大雜院裏的女孩必經的道路,她們沒有過錯,但是從她們出身開始就註定了她們的命運,既然已經是這樣了就沒有什麽道理沒有什麽公平可言了,命運就是這樣不講道理不講公平的,命運就是這樣的捉弄壹切yk。小福子就這樣順應了命運,回到了她所來的地方,留給我們的只有深深的同情和無限的思考。

二強子——壹個自暴自棄的車夫,把自己女兒賣了買了車,又風光了壹陣,等錢用完了就喝了酒在家發脾氣,結果將自己的妻子打死了,賣了車辦完事,又開始拉車,天天喝的爛醉,家裏的兩個孩子也不管。女兒回來後,還逼著女兒賣身養活壹家人,時常回家找女兒要錢,要了錢又去喝的爛醉。二強子的行為是另人氣憤的,但是生活的壓迫使他喘不過氣,只有用酒精麻醉自己,每當他清醒時又覺得對不住女兒和兩個二子,可是沒本事的他只有靠拉車維持生活,而他又沒有祥子的要強,身體也不夠硬朗了,這使他更加自暴自棄,幹脆淪為了壹個不折不扣的敗類。

簡析《駱駝祥子》中虎妞形象及其對祥子悲劇的意義

虎妞在小說中兼有雙重身份:車廠主劉四的女兒,人力車夫祥子的妻子。

1、這似乎是矛盾的兩面兼於壹身,使虎妞的性格呈現出二重性:壹方面,她沾染了剝削階級家庭傳給她的好逸惡勞,善玩心計和市儈習氣,她缺乏教養,粗俗刁潑;另壹方面,她被父親出於私心而延宕了青春,心中頗有結怨

2、她對愛情與幸福的追求長期被壓抑,身受封建剝削家庭的損害,心理也因之變態,虎妞是劉四的另壹種壓迫對象和犧牲品。在她有祥子的婚姻問題上,她並不是真的甘心做壹輩子車夫的老婆,而是在很大程度上企圖把祥子也拉上她生活理想的軌道。

3、當然,虎妞對於祥子,也不能說是沒有壹些感情。祥子也得到她的關心——壹種虎妞式的、近乎粗野的“疼愛”;而更多的,是她那種畸形的、祥子所接受不了的性的糾纏與索取,這是完全從她自身的需要出發,甚至也可以說,就是對祥子心靈和肉體兩方面的摧殘,她害了祥子。不合理的社會和剝削家庭造成了她的不幸,而她介入祥子的生活,又造成了祥子身心崩潰的悲劇結局。虎妞是祥子向上進取的阻力和障礙,是導致祥子走向墮落的外在原因之壹。

分析《駱駝祥子》的藝術特色

壹、結構緊湊,落筆謹嚴yk。作品以祥子的“三起三落”為發展線索,以他和虎妞的“愛情”糾葛為中心,兩相交織,單純中略有錯綜yk。既通過祥子與周圍人的關系,把筆觸伸向更廣大的不同階級、不同家庭的生活面貌,真實地反映了社會的黑暗景象,又借此自然地揭示了祥子悲劇的必然性與社會意義

二、豐富、多變、細膩的心理描寫。通過以下方面來表現:

祥子的個性沈默、堅韌乃至木訥,心理描寫就補充了祥子不善言語的個性yk。以動作、情狀寫心理yk。從語言方面寫心理yk。通過作者直接的剖析,托出祥子心理的變化。通過別人的眼睛觀察祥子的心理。借助祥子眼中景物的變化來襯托心理。

三、鮮明突出的“京味兒”yk。對北京的風俗民情、地理風貌、自然景物的描寫yk。祥子及其周圍各種人物的描寫別置於壹個老舍所熟悉的北平下層社會中 yk。虎妞籌備婚禮的民俗的交代;北平景物的情景交融的描寫到祥子拉車路線的詳細敘述,都使小說透出北平特有的地方色彩。在烈日與暴雨下拉車的祥子,對瞬息間變化莫測的大自然的感受,既切合北平的自然地理情況,又與祥子這個特定人物的身份相壹致。

“京味兒”還強烈地體現在小說的語言上yk。提煉了北京口語,生動鮮明地描繪北京的自然景物和社會風情,準確傳神地刻畫北平下層社會民眾的言談心理,簡潔樸實、自然明快yk。人物語言,都是個性化的;敘述語言也多用精確流暢的北京口語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生活的教科書

執著於信念而堅韌不拔的崇高人格的展現

就它對讀者影響的力量和深度來說,在世界文學史上是獨壹無二的。

20世紀30年代蘇聯文學中最優秀的作品之壹

影響歷史的百部經典之壹

影響中國近代社會的經典譯作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部激勵了無數人的傑作,自問世以來60多年長盛不衰。究其原因,除了該書真實而深刻地描繪了十月革命前後烏克蘭地區的廣闊生活畫卷外,還塑造了保爾·柯察金執著於信念而堅韌不拔的崇高人格,其形象超越時空,產生了世界性的影響,震動著數代人的心弦。

無論是從思想內容還是從藝術形式來看,這部小說都可以稱為20世紀30年代的蘇聯文學中最優秀的作品之壹,是人們愛不釋手的讀物,僅在前蘇聯,這部作品就以61種文字印刷了600多次,發行量達3000多萬冊。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教給我們應該怎樣生活才有意義,保爾身上所體現出的對人生的追求、執著的拼搏奉獻精神以及對人生的堅定信念,是永遠值得我們學習的。

奧斯特洛夫斯基的小說對烏克蘭千百萬工廠和集體農莊的青年有著特殊的意義。因為烏克蘭在與中央會議派、彼得留拉匪徒、德國和波蘭的占領軍的戰鬥中,在極度復雜和緊張的戰鬥環境之中,曾鍛煉出幾千幾百個出眾的柯察金型的英雄。

--彼得洛夫斯基

俗話說,貓有九條命。文學作品也應該有幾種魂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至少有三種:第壹種,革命者的革命信念和革命行動。第二種,情愛,這是永恒的,不會消失的。保爾對冬妮亞、對麗達的愛,對愛的理念,小說裏都有動人的表述。這使作品魅力永存。第三種,與苦難和厄運抗爭,戰勝生命。這點更沒有過時。

--著名作家 梁曉聲

如果按我的閱讀順序來談我的喜愛,在我青年時代,給我影響最大的是前蘇聯的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且不說它的主人翁保爾·柯察金的形象如何鮮明、生動、豐滿和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僅是他對人生價值的思考,就影響了多少人的生活。

--著名作家 黎汝青

被俄羅斯--蘇聯文學乳汁餵大的我們這壹代讀者頭腦中,不可磨滅地印著保爾·柯察金的形象。他那段關於"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的名言,當年幾乎無人不會背誦……

--青年作家 哈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