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董仲舒在舉賢良對策中提出:“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同年,武帝采納丞相衛綰之議,罷黜“治申、商、韓非、蘇秦、張儀之言”的賢良。衛綰沒有直接指斥黃老之言,但是好黃老的竇太後(武帝祖母)仍然力加反對,借故把鼓吹儒學的禦史大夫趙綰和郎中令王臧系獄。儒家勢力雖然暫時受到打擊,可是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武帝設置五經博士,儒家經學在官府中反而更加齊備。
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竇太後死,武帝起用好儒術的田蚡為相。田蚡把不治儒家五經的太常博士壹律罷黜,排斥黃老刑名百家之言於官學之外,並且優禮延攬儒生數百人。這就是有名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獨尊儒術以後,官吏主要出自儒生,儒家逐步發展,成為此後二千年間統治人民的封建正統思想。這種情況對於學術文化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但是在封建社會的條件下,有利於專制制度的加強和國家的統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