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的字源是頸伸,可以看出,領更多就是其頭、前部的意思,在象形字中,這是壹個人手拿令牌,就是有權勢的頭人,這個頭人可以有生殺大權!
導的字源是手牽而行,進而演化的字形是兩旁車馬護衛,前部遇水,而牽引後部行進。 新華字典中,“領導”壹詞是由同義為“帶、引”的“領”和“導”並列合成,就是指引和帶領的意思。 而領導力這個具有普及意義的詞,在中國文化中居然就沒有出現過! 在中國文化中,關於領導的學問很多,總體來說,有兩大派互不相融的思想--儒家和道家。在中國幾千年的文化中,儒家思想占了上風,基本成了中國文化的主流思想。 儒家思想是權本位主義,要求下級要無條件服從上級,而絕大多數平常人都是被主宰、被領導的人,要聽從領導、服從領導。過去的皇帝聖上要妳去死,還是“賜給妳”的,叫“賜死”。 由此可見,在儒家思想影響下的領導定義的本體是“領”與“導”。相對於西方的文化價值觀,中國文化的三大價值觀也值得關註: 1.統治觀:領導才是人上人,要做統治者,要做可以發號施令的人。因此,人人應該去爭取得到權勢地位,“壹人當道,雞犬升天!”。 2.聖人觀:那如何去領導好社會呢?把那些統治者樹立成學習的好榜樣,要走“聖人之道”,方能興國安邦,天下太平。孔子周遊列國,就是為了傳授這些聖人之道。 3.服從觀:每個人都要服從,“父父君君子子”,做好自己的角色,絕對服從。 因此,相對來講,我們中國文化的領導概念是與權位緊密相關,如果要講領導力,那麽也是講權力領導力,是涉及少數人的範疇;而西方的領導力概念,是具有普及意義的“非權力領導力“,是影響力,是魅力。因此,在中國社會中,在我們今天的成百上千的大學中,很少存在真正普及意義的領導力專業或學科,我們的領導力研修基本是在黨校中進行的。不像在美國,領導力幾乎遍布社會的每個角落–家庭、學校、社區和公司,而在大學裏的領導力專業和研究院也是數不勝數。 盡管如此,我們的道家思想確在世界範疇內,具有既深刻又深遠的影響,尤其是在充滿各種史無前例的生態挑戰及諸多社會挑戰的今天,老子的思想有著特殊的價值和貢獻。從某個角度來說,整個道德經都與領導力有關,它的智慧來自於對大自然系統的深層次理解,以此來思考什麽是成功的領導者,什麽是成功的領導力。多年來,老子道德經在國外影響著壹大批人士,尤其是高層人士如政界、企業界、學者、作家等,正是憑著這點,老子的相關領導力被福布斯(Forbes)列為壹百個領導力名言中的第壹條: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A leader is best when people barely know he exists, when his work is done, his aim fulfilled, they will say: we did it ourselves.”) 領導力的定義 對比過中、西方領導力的起源後,我們該進行領導力的定義了。 在下定義之前,讓我們來認知壹下領導力所涉及的範疇。在下圖中,大家可以看到幾個關鍵部分: A.領導者:每個人都可以成為領導者,都具有影響力,領導者不是少數人的權利; B.領導:是領導的過程,要用各種手段去激發被領導者,使他們成功; C.被領導者:可以是壹個小群體(小到壹個人),也可以是壹個大群體,大到壹個公司、社會、國家、甚至全球; D.領導成果:成功或失敗。 可見,每個關鍵部分都有很多內容與領導力相關。這個就是我想展現的“大象”的本來面目,當人聚焦在不同部分的時候,就會給出不同的領導力定義。就拿上面的8個領導力定義來說,Warren Bennis關註的是A部分(打造自我領導力);德魯克關註的是D部分(目標和業績);John Maxwell(約翰·麥克斯威爾)關註的是B部分(方向);傑克·韋爾奇關註的是C部分(成長下屬);杜魯門總統關註的是D(創造未來);美國約翰肯尼迪總統關註的是A部分(學習能力);Ralph Heifetz關註的是A、B及D(解決困難問題並應變及繁榮);Robert Kegan關註的是A(走向成熟)。 對我來說,上面的圖表就像壹個“大佛手”,什麽樣的領導力定義都能裝進去(我嘗試著裝進去上百個領導力定義),這就是我本人欣賞的壹個系統框架,它能把幾個要素銜接起來,形成壹個完整的整體。 基於這樣的系統框架,讓我來嘗試描繪出領導力這個“大象”的定義吧:領導力是指通過自我的不斷修煉和不斷提升,實現對他人的影響力,促使他人不斷努力和成長,最終實現具有價值的結果。這個領導力的定義,在我們中國社會中,我認為有如下現實意義: 1.領導力分為二種,即“權力領導力”及“非權力領導力”。權力領導力,簡單說就是權力,是指由崗位帶來的壹系列對人及事務的權力所產生的領導力,如對人有晉升或開除的權力,對物有某些決定財務支出的決策權力,這種領導力是剛性的,是跟著崗位走的;而非權力領導力是由自身的人格魅力所產生的影響力,它來自自身的修煉和成長,來自大家發自內心的尊敬和信服。這種領導力是柔性的,是與崗位無關的。 2.領導者未必就有領導力:在崗位上的領導者有的是權力,但不壹定有影響力。他們在這個位置的時候,有這種權力,能夠指揮和發話,但如果不在這個位置,可能不具備任何領導力。我們有些領導者已退休或被拿下後,馬上“樹倒猢猻散”,門庭從若市壹下變為冷清,這樣的人就不具有“非權力領導力”或影響力。在當今社會裏,我們太多的領導者需要這種人格魅力,需要影響力,而不是在權勢下的領導力。尤其是在中國以80後、90後為主要員工群體的今天,社會文化從過去的“服從性文化”到了今天的“自主性文化”,人們有強烈的自我,並且,社會上充滿各種誘惑和選擇,過去以權力領導力為主的領導模式基本失效,而非權力領導力為主的人格魅力和影響力是大家急需提升的。 3.人人都應該是領導者!我相信這是壹句讓人震撼、甚至讓人感覺荒謬的話!當今社會中,每個人處於不同的地位和角色,妳在工作中,可能不是領導者,而在家庭中或社會的圈子(如同學、老鄉等)裏妳可能就是壹個領導者,關鍵妳是否是把自己定位在領導者這個角色中!我們幾千年的中國文化讓人自然而然地將自己放到被領導者地位上,我們習慣了聽之任之,習慣了去被奴役。而目前的中國,正在經歷著史無前例的大變遷,人們有了不同的自我角色定位,有了強烈的自我意識,不再默默地屈服那些莫名其妙的權勢。從這個意義上講,“我思,故我在。”妳不這樣去把自己定位在領導者角色上,妳基本不會發展自我影響力,也不會成為領導者。即使妳是家庭的領導者,妳可能都不具備領導自己孩子的能力。而妳將自己定位在領導者角色上,妳就能有更豐富的人生,妳就能有更高的生產力,妳就能更好地實現自我潛力和價值。 4.被領導者也應該具有領導力!我們過去的信念是“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而今天的世界是,雖然妳不在其位,妳沒有職權,但妳有影響力,妳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影響力,主動行動,使大家更加凝聚,產生更好的行動和績效,也使大家有更好的幸福感和成就感。當妳能有這些正向的影響力的時候,妳也就具備了當好崗位領導者的基本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