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芬奇,全名李奧納多·迪·瑟皮耶羅·達芬奇,是壹位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多項領域博學者,其同時是建築師、解剖學者、藝術家、工程師、數學家、發明家,他無窮的好奇與創意使得他成為文藝復興時期典型的藝術家,而且也是歷史上最著名的畫家之壹,整個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最完美的代表。他壹生完成的作品不多,但幾乎件件都是不朽的名作。他的作品自始至終具有鮮明的個人風格,並特別善於將藝術創作和科學探討相結合,在世界美術史上堪稱獨步。他與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並稱“文藝復興藝術三傑”。
繪畫是壹門科學”這個觀點是達芬奇提出的,基於這個觀點,達芬奇總結出壹句對西方繪畫影響深遠的名言——繪畫的最大奇跡,就是使平的畫面呈現出凹凸感。為了證明自己這些觀點的合理性,達芬奇在藝術創作的同時,以極大熱情投入到科學研究中,深入鉆研數學、解剖學、光學、機械學、工程學、地質學、植物學、制圖學、生物學等學科,在諸多領域掌握了非常深厚的知識。完全可以這麽說,達芬奇是畫家中的科學家,又是科學家裏的畫家。
在實際探索中,達芬奇觸類旁通,把諸多科學領域的知識,比如,光學中的“焦點透視法”和“明暗對比法”,美學中的“黃金分割法”,生物學裏的解剖原理,物理學中的空間構成,等等,統統應用到油畫創作裏,經過反復探索和實驗,他逐漸給油畫制定了壹套豐富而完善的創作技法和理論依據,解決了油畫創作上的許多難題。
油畫於14世紀初期從蛋彩畫的基礎上產生,到達芬奇的時代,油畫雖然已經發展了100多年,但仍然有許多問題還沒有得到有效解決,比如,畫什麽題材?怎麽去畫?審美依據是什麽?畫家們在創作時,找不到更好的辦法,只能參照蛋彩畫的藝術語言來創作油畫。
達芬奇仿佛是被歷史選定的改革者,於15世紀中期橫空出世,用自己的才華壹步步填補了油畫在創作技法、理論依據、審美趣味上的空白,創作出造型精準、結構完整、比例和諧、構圖精巧,同時又神形兼備的作品。他的《蒙娜麗莎》、《最後的晚餐》、《麗達與天鵝》、《巖間聖母》等代表作,善於用“紀念碑式構圖”來安排畫面結構,無不體現出壹種莊嚴、典雅、肅穆的審美趣味,為油畫的藝術語言打下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