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道德經》
大意:最高的善像水那樣,水善於幫助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
2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道德經》
大意:狂風刮不了壹早上,暴雨下不了壹整天。
3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道德經》
大意:消磨它的鋒銳,解除它的紛擾,調和它的光輝,混同於塵垢。
4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聞數窮,不若守中。《道德經》
大意:如果不能守虛處靜,而以多聞博識自許,進而有為多言,那很快就會導致窮敗。不如處虛守靜,而無為不言,能夠取得成功。
5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道德經》
大意:使心靈達到虛的極致,堅守住靜的妙境,就能從萬物的變化中看到大道的存在。
6見素抱樸,少私寡欲。《道德經》
大意:保持本質淳樸無華,減少私心貪欲。
7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道德經》
大意:不顯示自己,不自以為是,因而更顯耀突出;不誇耀自己,因而有功績;不自以為賢能,因而受到尊重;只有那不與人相爭的,世界上沒有人能和他相爭。
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道德經》
大意:能夠了解他人的人是有智慧的,能夠了解自己的人是高明的。能夠戰勝他人的人是有力量的,能夠戰勝自我的人是真正的強者。
9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經》
大意: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純任自然。
10重為輕根,靜為躁君輕則失根,躁則失君。《道德經》
大意:厚重是輕率的根本,靜定是躁動的主宰輕率就會失去根本,急躁就會喪失主導。
11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道德經》
大意:想要關閉它,就要先擴張它;想要削弱它,就要先強化它;想要廢除它,就要先興旺它;想要奪取壹些東西,就要先給予壹些東西。
12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德經》
大意:最方正的東西看不到它的棱角,越貴重的器具做成的越慢,最大的聲音聽不到聲音,最大的形象沒有形跡。
13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道德經》
大意:天下最柔軟的東西,可以在天下最堅硬的東西之間自由馳騁。
14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道德經》
大意:過分的愛惜會招致巨大的付出,過多的擁有會招致沈重的損失。所以,知道滿足就不會遭受困辱,知道適可而止便不會遇到危險,如此就可以長久安全了。
15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道德經》
大意:上等的人聞道便努力去踐行,中等的人聞道則將信將疑,下等的人聞道會哈哈大笑,不笑不足以是大道。
16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道德經》
大意:禍啊,福就依傍著它;福啊,災禍就隱含其中。
17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道德經》
大意:最大的禍患是不知足,最大的過失是想要得到的欲望。知足的人,永遠是滿足的。
18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裏之行,始於足下。《道德經》
大意:合抱的大樹由細小的幼苗長成,九層的高臺由壹筐壹筐的泥土堆成,千裏遠的行程須從腳下開始。
19慎終如始,則無敗事。《道德經》
大意:對待結束時的工作,還像開始時壹樣認真,則做任何事都沒有不成功的。
20我有三寶,持而保之:壹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道德經》
大意:我有三種法寶,掌握並保持它:第壹是仁慈,第二是儉嗇,第三是不敢在天下爭先。
二、總結,關於道家思想境界的名言還有許許多多,我們在平時學習過程中善於歸納和總結,這樣才能學以致用,信手拈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