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古今,人類在科學的探索,事業的攀登,人生的追求,大凡取得成功的,無不在“靜心”中孕育,在“靜氣”上汲取營養。
古人在圖靜求靜上有著許多追求,“晚年唯好靜,萬事不關心”,這是壹種死去元知萬事空的無可奈何的靜;“自靜其心延壽命,無求於物長精神”,這是壹種知人生天命的超脫;“閉門即是深山,讀書隨處凈土”,體現當時知識分子對讀書的追求和崇拜;“靜如處子,動如脫兔”,這是很高境界的靜,靜則如蛟龍潛海,默然無聲無息,杳無身影,動則似餓虎下山,又似曹植的《白馬篇》中描寫的“仰手接飛猱,俯身散馬蹄”的意境,這種靜和動相得益彰。靜和動運用自如,得心應手,相輔相成:靜是為了更好地動,動是靜氣的孕育和滋潤。象勾踐臥薪嘗膽,如“十年磨壹劍”或“十年磨壹字”的靜氣,就會不鳴則已,壹鳴驚人;董仲舒曾發誓“三年不窺園”來靜修學習,後來才成為壹代儒學大師。
靜無疑是人生壹種至高的境界,是人生壹種高貴的品質。平時處世、遇事,鎮定自若,處亂不驚,沈著冷靜地應對壹切。諸葛孔明在大軍壓境的時候,臨危不懼,泰然自若地坐在城樓上嚇退了司馬的百萬軍隊;陳毅元帥在黃橋大戰中和地方鄉紳下棋,他那運籌帷幄、決勝千裏的靜氣使多少軍事家叫絕。這種大手筆不是坐失良機的無能或機會主義,而是壹種超脫常人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