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天,年輕人努力了壹天,砍了十四棵樹。師傅笑著告訴他:“不錯,壹天最多也不過能砍十五棵樹,妳第壹天就與最好成績這麽接近了!”年輕人聽了很高興,於是第二天起得早了些,希望能夠砍到十五棵樹。壹天過去了,但是結果在清點後,年輕人發現他只砍了十三棵樹,他有些挫折。第三天,他起得更早,天還沒有亮就到林子裏去,但是結果只砍了十二棵樹。
年輕人感到很失望,自問為什麽每天都在退步,師傅聽到後笑笑說:“妳是不是沒有第壹天那麽有熱忱,午餐吃太久,又休息比較久,是不是?”年輕人聽了很生氣地說:“我今天早餐、午餐都沒吃,妳居然講我偷懶!”順手就把斧頭丟在地上,老工頭馬上把斧頭撿起來,拉住年輕人說:“妳看妳這把斧刃,都已經開花了,妳上次磨斧頭是什麽時候?”年輕人更生氣地說:“我每天都這麽忙,那有時間磨斧頭!”
由此我們可以發現,其實我們常會利用百分之二十的時間去完成百分之八十的事。所以設法均衡地安排自己的時間,就像每天在檢查和磨利斧頭壹樣,能幫助我們用更少的時間,完成更多的事。這是克服過度的憂慮與壓力的好方法,也可以提高我們的生活品質。
中國有句俗話,磨刀不誤砍柴工,為什麽有的時候妳下了很大的功夫,卻收效甚微,而為什麽有的同學看似很輕松,卻能得到好成績?這是因為妳沒有學會如何去磨刀,如何去用刀。
在課堂上,我們也不能完全集中精力聽完40分鐘的課程,而是開始進入課堂後幾分鐘後進入狀態,這個註意力能夠維持20分鐘左右就很不錯了。所以聽課時也要講究合理安排自己的“註意力”。然後課間進行休息,再準備下面的聽課。因為在充分休息及充電後,自己的效率會提高許多。
在課下,長時間投入的學習方法或許並不可靠,因為妳的註意力不可能完全集中在學習上那麽久,因而這樣的效率可能極其低下。雖然勤能補拙,但是,勤也要講究方法。比如妳在復習要點的時候,應該多集中自己的註意力,去調動大腦充分地理解、記憶;而剩下的時間妳可以稍微做壹下題目,因為在做題目的時候可以允許妳“走神”。相反,如果在關鍵的地方心不在焉,那麽等於白浪費時間。
無論怎樣,學習方法壹定要適合自己,在適合自己的前提下,充分調動自己精力最集中的時候進行學習,平時壹定要註意給自己“磨刀”,讓學習發揮最好的效率。如果妳投入大量時間還沒有收到很好的效果,那麽妳不妨給自己磨磨刀,充充電,放松壹下再來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