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名言警句 - 名可名,非常名的下壹句是什麽

名可名,非常名的下壹句是什麽

《酷說老子》第壹章合集(13~16):名可名,非常名(中西方哲學的傳統差異)

㊣名可名,非常名。

(名可以被命名,但那不是真正的名)

《酷說老子》第壹章(13)孔子壹句話竟然害慘了大詩人李白?

1、

首先,我們要解決第壹個問題:

那就是老子為什麽會說“名可名非常名”?

上壹節我們已經講過“道可道非常道”,通過三個層面論述了“我們只能接近真理,而無法抵達真理”。因為這三個層面都不可靠:

第壹個層面是:客觀世界不可靠

第二個層面是:人本身不可靠。

第三個層面是:人類認識世界的過程不可靠。

其實還有第四個層面:

就是即使客觀世界可靠,主觀的人可靠,我們認識世界的過程也可靠,我們可以百分之百抵達真理的彼岸,或者是妳通過自己的修行能夠體悟和覺知到這個世界的真相。

那麽問題來了,妳要怎麽把它表達出來?目前我們人類只有三種表達方法:

第壹種是用言語,通俗的講就是說話。

第二種是用語言,通俗的講就是文字。

第三種是用沈默,通俗的講就是暗示,也可以稱之為眼神交流。

比如西周時期的暴君周厲王剛愎自用,聽不得批評,於是就找了許多巫師充當特務,在大街小巷裏偷聽老百姓的談話,只要誰敢妄議朝政,就立馬抓起來處決。最後導致人們在路上遇見的時候都不敢開口打招呼,只好“道路以目”,用眼神互相交流①。

2、

顯而易見:

“道可道,非常道”,屬於言語表達;

“名可名,非常名”,屬於文字表達。

遺憾的是,無數的事實證明,這兩種方法都不可靠。所以,最好的表達其實是“沈默”,但是老子他能用“沈默”表達嗎?不能!因為在當時沒有人能聽的懂他“沈默的呼喊”。

孔子拜訪他的時候才34歲,所以只能聽懂他說出來的話,聽不懂他說不出來的那些話。否則老子斷然不會拋下蕓蕓眾生,騎著青牛西出函谷關隱居。

所以並不是每壹個好老師都像釋迦牟尼那麽幸運,開壇講法的時候什麽都不用說,只需拈壹朵花,就能換來迦葉尊者壹個會心的微笑。從此,佛教就有了“不立文字,以心傳心”的禪宗②。

3、

後來孔子在晚年的時候終於覺悟了,於是有壹天上課的時候,也當著眾弟子的面說了壹句話:

“予欲無言。”

意思就是:

“我不想再說話了。”

結果,滿堂的學生鴉雀無聲,沒有壹個會心微笑的人。相反,子貢壹聽都急哭了,就問:

“老師您不說話,那我們上課怎麽記錄,怎麽交流啊?”

孔子失望地仰天長嘆:

“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③

對呀!天什麽時候說過話?但四季照樣交替,萬物依舊生息,壹切不都自然而然地發生著嗎?其實孔子這番話背後所要表達的是,老天爺不言不語,我依然能領悟“天之道”?,領會“天”的旨意,妳們為什麽就聽不懂我的“沈默”呢?

4、

孔子恐怕沒有想到,壹千年之後,自己的這句話竟然間接的害慘了大唐詩人李白。

話說李白三十歲的時候,夜夜笙歌,日日飲酒,喝醉之後經常吆五喝六,不知天高地厚。結果有壹次半夜醉駕,騎著馬耀武揚鞭,驚擾了當地長史(省參謀長)的車隊。所以李白的酒品在十裏八鄉那壹直是“有口皆碑”。

後來新長史裴寬上任,李白決定替自己辯白,妳肯定想不到,他上書的第壹句話就是:

“天不言而四時行,地不語而百物生。白,人焉,非天地也,安得不言而知乎?”④

裴長史不可能不知道孔子的這個典故,所以這個開篇就等於說:

我李白,不是天,也不是地,是人,所以我不能沈默,我不說妳們壹群笨蛋怎麽知道我李白是什麽樣的人呢?

但凡是壹個正常人,心裏恐怕都會有壹股扳掉李白門牙的沖動。不過,這個裴長史很有雅量,只是不予重用,並沒有對李白怎麽樣。那麽李白為什麽要借孔子的口吹自己的牛?說到底,還是因為沒有人能跟他進行“沈默的交流”。

沒辦法,“沈默”是最高級的語言,壹般人壹輩子都無法領會。

5、

也正因如此,老子才迫不得已選擇了前兩種不那麽好的表達方式:

“言語和文字。”

而且還特意地提醒我們: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這,就是他寫《道德經》的初衷。

好,關於老子為什麽要寫“名可名非常名”問題解決了。接來下的問題就是:“名可名,這兩個“名”究竟各表達的是什麽意思?”我們下壹節論述。

參考資料:

1、《國語?周語上》

2、《五燈會元?卷壹?七佛》

3、《論語·陽貨》

4、李白《上安州裴長史書》

《酷說老子》第壹章(14)西方走了兩千年,才抵達東方哲學的起點?

1、

好,上壹節關於老子為什麽要寫“名可名非常名”問題解決了。第二個問題就是:

“名可名”,這兩個“名”究竟各表達的是什麽意思?”

其實並不難理解:

第壹個“名”,是名詞,指“名稱”。

第二個“名”,是動詞,意思是“命名”。

但是,古人創造“名”這個字的時候,有壹個非常有趣的起源。許慎在《說文解字》裏說:

“名,自命也。從口從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見,故以口自名。”

意思就是在壹個月黑風高的夜晚,兩個人在馬路上狹路相逢,沒有路燈,互相看不清對方的臉。其中壹個人只好問:

“來者何人?報上名來!”

另壹個只好回答:

“我乃黑旋風李逵是也!”

這就是“名”的起源,等於是自報家門。既然是"自命",說明“名”是主觀的,不是客觀的。名和事物沒有本質上的聯系,只是在特定空間,特定時間,特定條件下的對應關系。但是除了人以外,動物、植物以及石頭不會說話怎麽辦?

沒辦法,我們只好來替它們說。

於是,問題就出現了,當我們替壹個事物命名的時候,符合事物的本來面目嗎?

2、

比如說有這麽壹個生物:

兩腿,有毛,能下蛋,會打鳴,我們將其命名為“雞”。

但是我們將它稱做“雞”以後,雞的本來面目就模糊化了,甚至是窄化了。為什麽?因為當我們談論“雞”,腦海裏想到的只是“兩腿有毛能下蛋會打鳴”等等這壹些雞的表面化的特征。其實這些特征,只是我們通過自己的主觀意願為“雞”貼上的“標簽”而已。

事實上,雞作為壹種動物界的脊索動物鳥綱類,遠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復雜百倍千倍。而且無論我們對雞的基因、品種、生殖、發育、習性等等研究的多麽深入,多麽完備,但有壹點是可以肯定的:

我們自始至終都無法全面的、準確的、百分之百的了解關於雞的壹切。

更為關鍵的是,即使我們可以完美的了解雞的壹切,也無法完美的把這壹切表達出來。

3、

那我們該怎麽辦?有兩種辦法:

第壹種是做加法,提高語言描述的精確性。

甚至必要時創造新的詞語,以便能更詳盡、更周密地去了解和描述這個世界。

第二種是做減法,提高人類認識的全面性:

不用去創造任何新的詞語,而是在現有的語言基礎上,經過教育和培養,鏟除我們心中的偏見,讓我們不僅能看到浮在表面上“語言”,還能透視到“語言”背後所包裹著的“內涵”。

用壹句話來總結就是:

加法——就是讓語言數學化。

減法——就是讓語言詩化。

那麽請問,哪壹種辦法更好?

4、

其實對於東方文化來說,尤其是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答案很明顯:

第二種,做減法更好。

所以中國壹直推崇的最好表達方式是文言文,講究言簡意賅,比如歷史上有這麽壹個典故:

宋朝大文學家歐陽修有壹天跟幾個同僚出去遊玩,在路上看到壹匹受了驚的馬踩死了壹條狗,幾個人就互相揶揄,這個事情應該怎麽描述。

第壹個人說了十二個字:

“有犬臥於通衢,逸馬蹄而殺之。”

第二個人想了半天,去了壹個字,說了十壹個字:

“馬逸於街衢,臥犬遭之而斃。”

歐陽修聽了哈哈大笑說:

“要是讓妳們寫史書,恐怕壹萬卷也寫不完。”

這些同僚就問那應該怎麽描述?歐陽修只說了六個字:

“逸馬殺犬於道。①”

沒錯,歐陽修只用了六個字就描寫出了壹個電影的動態超長鏡頭。這個故事雖然講的是寫歷史的方法,但是我們能從古代文人的思想裏讀出壹個文化傳統就是:

斟字酌句,惜墨如金。

而且這個傳統很早以前就開始了,從《周易》到《道德經》壹脈相承。因為中國的哲學家很早就看到了“名”的局限性,所以在文字上講求“因小見大,窺壹斑而知全豹”。

也正因如此,戰國時期諸子百家之壹的“名家”,代表人物像公孫龍和惠施雖然巧言善辯,伶牙俐齒,但是他們那壹套哲學理論在中國完全找不到生根發芽的土壤,所以很早便失傳了。

5、

但是,對於西方人來說就不壹樣了。他們更偏向於第壹種:

就是做加法。

尤其是在十七世紀啟蒙運動以後,歐洲像雨後春筍壹樣,出現了數不勝數的哲學家。但是,我們會發現壹個特點:

那些越著名的越有影響力的哲學家往往都出自同壹個國家。

比如,我隨便列舉壹個名單:

萊布尼茨、康德、黑格爾、謝林、費爾巴哈、叔本華、尼采、馬克思、恩格斯、胡塞爾、雅斯貝爾斯、海德格爾等等。

沒錯,這些哲學家統統都是德國人,而且他們只是壹部分,並非全部。那麽為什麽壹個小小的德國(國土面積只相當於中國雲南省),所產出哲學家在世界近代哲學史上能占據半壁江山?

當然,我們不能否認他們有自己的努力和天賦,但是有壹個很重要的原因不容忽略,那就是:

德語,是目前全世界大多數人所公認的最細致、最精確、最嚴密的語言。

精確到什麽程度呢?講壹個小故事來說明。

比如康德寫過壹本名著叫《純粹理性批判》,剛出版的時候有壹個讀者寫信抱怨說:“尊敬的康德先生,妳知道妳的書有多難讀嗎?我每壹個手指都會按住妳的壹個從句,結果十個手指頭都用完了,妳的壹句話還沒讀完!

我們可以想象壹下,壹句話三分鐘還沒有看到句號是什麽樣的感覺?三分鐘讀不完壹句話,請問世界上哪個國家的語言可以做得到?漢語做得到嗎?英語做得到嗎?法語做得到嗎?

都做不到!但是德語就能。

6、

然而說到這裏,我們就會發現壹個問題,既然德語這麽這麽細、這麽精確、這麽嚴密,那麽它解決了人類最根本的問題了呢?

答案是,沒有!

不僅沒有解決,反而隨著語言的越來越精確,導致問題越來越多,分歧越來越多,所以哲學上的流派也越來越多。直到二十世紀前後,西方的哲學才開始掉頭,開始改變研究方向,開始研究語言本身的問題。

7、

我們都知道,西方的哲學史大體分為三個階段:

第壹個階段,就是本體論階段。

在本體論階段,哲學家們走出神話,開始懷疑人生,追尋世界的本源是什麽。

第二個階段,是認識論階段。

在認識論階段,哲學家們又開始懷疑世界。因為他們認識到,最要緊的事情不是去追尋世界的本源,而是要追求如何才能認識這個本源。於是創造語言,發展邏輯,積累經驗,制作各種科學機械和技術工具。

第三個階段,是語言哲學階段。

這個時候,哲學家們才開始懷疑語言!因為他們認識到,如果語言表達的不夠準確,那麽前兩個階段的研究成果都沒有意義。於是研究語言,如何分析,如何表達,做加法還是做減法。

西方人走過這三個階段,從古希臘開始,走了兩千五百多年。但是在東方,早在兩千五百多年前,印度的釋迦牟尼就已經在菩提樹下走完了,中國的老子也已經在周王朝的圖書館裏走完了。所以中國不只是馬克思所說的政治早熟,中國的哲學同樣是早熟的兒童。

因此,哲學三階段的劃分只適合歐洲,並不適用於中國。

8、

值得壹提的是,在二十世紀前後西方哲學好不容易發展到了語言哲學階段的時期,沒想到幾十年之後又開始分裂了,大致分為兩大流派:

壹派主張做加法,通過邏輯來構建壹套人工語言。

最早萌發於柏拉圖,然後在萊布尼茨的著作裏破土,到近代羅素的手裏終於發展成熟,這壹派被稱為邏輯經驗主義;

另壹派提倡做減法,通過研究來恢復日常語言的本義。

當然,在西方兩千年來都沒有土壤,由晚年的維特根斯坦奠定基礎,被稱為日常語言哲學②。

那麽,究竟哪壹種方法更好呢?我們下壹節繼續解讀。

參考資料:

1、馮夢龍《古今譚概?書馬犬事》

2、維特根斯坦《哲學研究?116節》

《酷說老子》第壹章(15)東方哲學壹出生就在喜馬拉雅之巔?

1、

上壹節我們講到,在二十世紀前後西方哲學好不容易發展到了語言哲學然後又分為兩大流派:

壹派主張做加法,通過邏輯來構建壹套人工語言。最早萌發於柏拉圖,然後在萊布尼茨的著作裏破土,到近代羅素的手裏終於發展成熟,這壹派被稱為邏輯經驗主義;

另壹派提倡做減法,通過研究來恢復日常語言的本義。當然,在西方兩千年來都沒有土壤,由晚年的維特根斯坦奠定基礎,被稱為日常語言哲學。

那麽,我們就面臨壹個問題:

當我們無法完美地認識和表達這個世界的時候,應該給“語言”做加法還是減法?

雖然這兩種方法都有各自的道理,都有各自的優點和缺點。但是,我個人以為:

從哲學的終極意義上而言,減法的境界恐怕更高壹籌。

因為減法更難,甚至減到最後,妳不得不用“沈默”去表達。其實維特根斯坦在《邏輯哲學論》壹書的前言裏就說過壹句充滿了東方智慧的名言:

“凡是能夠談論的東西都可以說清楚,凡是不能夠談論的東西,必須保持沈默。”

什麽是“可說的”?

所有關於自然科學的命題,都是可說的。

什麽是“不可說的”?

生命、倫理、價值、情感、宗教、形而上的本體等等……壹切可以賦予人生以意義和價值的東西,都是不可說的,因為這些都超出了語言所能表達的範圍。

所以維特根斯坦認為:

“面對真正哲學上的東西,我們應該選擇沈默。”

但是我們必須註意,他所說的“沈默”並不是我們通常所理解的那種“不聞不問不言不語”,而是壹種更高級的表達方式。這也是我們前面所講的除了“說話”和“文字”之外的第三種表達方式。維特根斯坦真正的想法是:

通過沈默的方式把那些不能說的東西“顯示”出來。

2、

不過很可惜,當時西方的哲學界普遍都無法理解維特根斯坦的思想,也包括他曾經的導師羅素。值得壹提的是,他的這本戰俘營裏寫的《邏輯哲學論》後來正是他劍橋大學的博士畢業論文。

更有意思的是,他在1929年畢業答辯的時候,指導老師就是羅素和摩爾(英國分析哲學創始人)。三個人隨便聊了聊,羅素和摩爾都很尬尷,為什麽?因為他們都表示看不太懂維特根斯坦的論文。當時四十歲的維特根斯坦就笑著走到他們倆面前,拍了拍他倆的肩膀說:

“不要擔心,妳們永遠都弄不懂這些問題的。”

當然,最後畢業答辯就以這樣幽默的方式通過了。後來的事實也證明,羅素確實沒有讀懂維特根斯坦的核心思想。《邏輯哲學論》這本書就是羅素找人幫忙出版的,還親自寫了序言。他在序言裏就表示很疑惑:

妳維特根斯坦既然說凡是真正哲學上的東西都無法說出來,但妳同時又說能夠顯示出來,這不是互相矛盾嗎?

羅素十分坦率地承認,自己看了這本書有壹種“理智上的不快”。說句題外話,維特根斯坦曾在壹封信中聲稱,自己的《邏輯哲學論》其實是兩本書,壹本書寫出來的“有字書”,另壹本是沒有寫出來但暗示出來的“無字天書”①。而無字天書才是最重要的不可言說之物,結果當代許多的哲學家們天天都在教室裏空談。

顯而易見,維特根斯坦所說的空談哲學家的名單裏肯定有羅素,不知道如果羅素看到這封信會怎麽想,恐怕不只是“理智上的不快”,可能是“精神上崩潰”。幸虧,維特根斯坦這封信壹直都沒有公開。

從這裏我們就可以看出來。羅素雖然很推崇佛教,但是他對佛學的文化內涵並沒有深層次的了解。但是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維特根斯坦的“矛盾”根本就不是問題。

比如“不立文字,以心傳心”——用眼神交流,這不就是中國禪宗自古以來的日常生活嗎②?再比如“相遇而不言,目擊而道存”——通過暗示溝通,這更是自莊子以來中國就有的思想傳統③。

所以,即使像羅素這樣西方公認的天才哲學家都難以理解“沈默”這種最高級的表達方式。可以想象,我們中國的哲學是多麽的超前,我們東方的哲學可以說壹出生就在喜馬拉雅的山頂上。

3、

還有,如果我們從哲學最高層次上講:

就算是被西方哲學界譽為“天才中的天才,哲學家的哲學家”的維特根斯坦,也並沒有登上珠穆朗瑪最高峰,他的理論依然在半山坡上,尚未成熟。

他晚年的時候就把自己的《邏輯哲學論》給否定了,他終於認識到,語言和世界並不是壹壹對應的關系,語言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不同情景以及不同的人之間,完全代表著不同的意義,用精密的邏輯“組裝”出來的語言並不能解決哲學問題。

他甚至醒悟道:

哲學家企圖用邏輯語言來描述這個世界簡直就是癡心妄想,其實所有哲學的問題都產生於人們對語言的誤會,哲學的任務就是要消除人們對語言的誤用,回歸到日常語言的軌道上來④。

當然,他還沒有來得及消除人們對語言的誤會,就在1951年被上帝從世界上消除了,享年62歲。不得不說,維特根斯坦還是太天真了,難道我們恢復日常語言就能解決壹切哲學問題了嗎?我們下壹節揭曉答案。

參考資料:

1、穆尼茨《當代分析哲學?第五章語言的界限》

2、《五燈會元?卷七》

3、《莊子?田子方》

4、維特根斯坦《哲學研究?116節》

《酷說老子》第壹章(16)智慧超凡的釋迦牟尼竟然不認識豬?

1、

我們上壹節講到,維特根斯坦主張恢復日常語言的使用,從而解決哲學上的困境。那麽,恢復日常語言就能解決壹切哲學問題了嗎?

答案是,不能!

其實早在兩千五百年前,老子和釋迦牟尼就已經給“語言”判了死刑。老子之所以說“名可名非常名”,就是為了表示:

世界上沒有任何東西是能夠靠語言描述出來的,包括壹只雞,壹棵草,壹塊石頭,哪怕它就是壹個字。

因為只要是說出來的,就會同時造成兩種結果:

壹種是描述的不夠精確,壹種是理解的不夠全面。

總而言之,但凡是說出來的或者寫出來的東西,不可能像攝像頭三百六十度拍攝的那樣完美,肯定會存在某種程度上的偏差。釋迦牟尼也同樣深刻地理解這壹點,他為了教育弟子,經常會采用“沈默”的方法來暗示。

比如釋迦牟尼在世的時候,有壹天正在精舍裏打坐。到了中午,有兩個屠夫擡著壹頭豬從他面前走過。

釋迦牟尼睜開眼睛問道:

“這個是什麽?”

當時好多弟子都楞在原地,不敢相信這話是從佛陀嘴裏說出來的。其中有壹個弟子聽到以後,還忍不住笑了出來,說:

“佛具壹切智,豬子也不識。”①

這個發笑的弟子意思是說,佛應該具備天文地理人事的壹切知識,怎麽連豬也不認識呢?

釋迦牟尼回答說:

“問了才知道。”

這個禪宗的公案歷來都被解釋成釋迦牟尼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壹種謙虛的表現。其實錯了!為什麽?因為除非是釋迦牟尼二十九歲剛從皇宮裏出來的時候可能沒有見過豬,所以不認識,才勉強說得過去。但是我們要知道:

他三十五歲的時候才在菩提樹下悟道,然後開始弘法傳教。這中間有六七年的時間,除了苦修以外,他也拜訪過很多名師,遊歷過很多地方,怎麽可能沒有見過豬?

所以,這個故事應該講的是釋迦牟尼第壹次用這種特殊的“沈默”來尋找知音,可惜那個時候摩訶迦葉不在身邊。結果等來的不是會心壹笑,而是捂著臉的嘲笑。

2、

那麽請問:

釋迦牟尼為什麽不直接說“豬”的名稱,而只是說“這個”?

因為他知道“豬”這個字壹旦說出來,立馬就會在人們的頭腦裏留下“笨、懶、肥”等等的許多豬的表面化特征,而且這是代代相傳,耳聞目見的經驗總結出來的,沒有幾個人能逃脫古人的“思維慣性”。造成的結果就是:

人們完全忽略了“豬”的本來面目。

所以他想通過這種“指著壹個東西卻說不出來”的方式,來引導弟子們轉變思維,看取世界的本質。如果眾弟子中有人能回答壹句“不知道”,或許就會成為佛教中的第二個摩訶迦葉。

3、

講到這裏,我們就應該知道:

當我們說到“豬”的時候,腦海裏所浮現出來的豬,並非真正的豬。只是我們主觀意識上所以為的豬,只是豬的壹部分特征的集合而已。

所以斯賓諾莎有壹個非常著名的論斷:

“規定就是否定。②”

意思就是,只要我們給壹個事物下了定義,就等於是同時否定了這個事物的本質。為什麽?因為凡是能被下定義的事物,其所定義的必定是它的壹些表面化特征。而事物真正的本質如果用語言和邏輯去描述的話,那是復雜到難以想象的。借用佛家的話說那叫“不可思議”,所以事物的本質是無法被準確地描述和定義的。

而且關鍵的壹點是:

我們人類的大腦,只能通過邏輯去認識這個世界,而邏輯又只能通過語言來記錄和表述。

也就是說,我們別無選擇!只能通過那些定義出來的表面化的特征去認識和想象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那麽請問,當我們壹心壹意地盯著事物的那些表面化特征的時候,還能夠透視到事物背後的本質嗎?

答案是,根本無法做到!

我們的心理其實就好比是壹臺電影攝像機,如果妳把鏡頭聚焦到某壹個點,那麽這個點的周圍的場景就會自動模糊化。就好像當我們欣賞壹幅畫的時候,如果妳把目光聚焦到某壹筆某壹畫,那麽妳反而看不清畫的全貌。

結果就是:

我們會誤把局部當做整體,誤把片面當做全部,誤把現象當作本質。

4、

所以,從語言學上來說,像人狗牛羊、父母兄弟、仁義禮智、山水花鳥、歷史、化學、地理等等,甚至包括文字本身。這些所有形形色色的各種觀念上的“名”,都不是它們的本來面目。純粹只是我們主觀意識上為其量身定做的“衣服”而已。

我們不能說“名稱”就是“名”本身,就像我們不能說“人的衣服”就是“人”壹樣。

語言給內容穿上了衣服,方便認識內容的同時,也遮蔽了內容。佛教裏的壹部無上經典《金剛經》其實就是為了闡釋這個道理:

如來說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③。

什麽意思呢?如來用語言說出來的這個“世界”,不是本來的世界,是人們約定俗稱的、名義上的“世界”。所以,老子才同樣提醒說:

“名可名,非常名。”

參考資料:

1、《指月錄?卷壹》

2、《斯賓諾莎書信集?第50封》

3、《金剛經第?三十品》

作者:紫俠狼,90後文字狂生,夜色如墨,月光如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