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與子期的故事出自:《列子·湯問》中的《伯牙與鐘子期》,作者是戰國列禦寇。
《伯牙與鐘子期》原文:
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鼓琴,誌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誌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
伯牙遊於泰山之陰,卒逢暴雨,止於巖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鐘子期輒窮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嘆曰:“善哉!善哉!子之聽夫!誌想象猶吾心也。吾於何逃聲哉?”
白話釋義:
伯牙善長彈琴,鐘子期則善長欣賞音樂。伯牙彈琴的時候,想著登上高山。鐘子期欣慰地說:“彈得真好啊!我好像看見壹座大山!”伯牙又想著流水,鐘子期又說:“彈得真好啊!我仿佛看到了汪洋的大海!”伯牙每次彈琴想到什麽,鐘子期都能從他的琴聲中領會到伯牙所想的東西。
有壹次,伯牙去泰山北面觀賞遊玩,遊興正盛之時,天空下起了暴雨,於是他來到壹塊巖石下面避雨,伯牙突然感到很難過,於是就拿出琴彈了起來。開始彈連綿細雨的聲音,後來又彈大山崩裂的聲音。每次彈的時候,鐘子期都能聽出琴聲中所表達的含義。伯牙於是放下琴感嘆地說:“好啊,好啊,妳能想象出我彈琴時所想的意境,我的琴聲不論怎樣也逃不出妳的聽力!”
擴展資料:
俞伯牙與鐘子期是壹對千古傳誦的至交典範。伯牙善於演奏,鐘子期善於欣賞。這就是“知音”壹詞的由來。
後鐘子期因病亡故,伯牙悲痛萬分,認為世上再無知音,天下再不會有人像鐘子期壹樣能體會他演奏的意境。所以就“破琴絕弦”,把自己最心愛的琴摔碎,終生不再彈琴了。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伯牙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