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壹兩年王陽明突然大熱,發現連索羅斯都是其忠實簇擁,相關書籍更是長期霸占書店暢銷書專區,卻壹直沒興趣去買壹本讀讀,壹是自己本來就沒有閱讀的習慣與動力,二是怕暢銷書作者對原著解讀過於淺顯,不僅不利於自己入門,還容易把人帶跑偏,當然最關鍵的點還是因為覺得自己閱歷不足才疏學淺,怕這個年齡學了也不得其精髓,應該沈澱幾年再開始接觸其思想,或許才會有收獲,不過聽完樊登解讀之後,又壹瞬間打消了這些顧慮,意識到所擔心的這些點無非都是自己臆想出來而已,壹本書值不值得讀,壹種觀念應不應該現在去接觸,本就是試過才會知道的事。
? 今日學了當下完全理解不了的東西絕非無意義,道理本就不會壹日想通,小時候背了無數名言詩句,多數也是當年懵懵懂懂的死記硬背下來,未來某個點回望想到這些話,卻又壹瞬間突然開竅,就好比當下種下壹顆從未見過的種子,只有靜待某日其破土長成,才能看到自己究竟得到了什麽,王陽明所講的聞見之知到德性之知的過程,其實就是這個道理,先知而後得道,而這個得道本身,大概只能交給時間。
? 由此想到的壹個是思維困局。人常被思維所困,習慣性的做自己認為正確的東西,殊不知總用自己的價值觀捆綁自己,往往會給自己造成極大的困境。就拿自我成長壹事來說,很多人喜歡采用的壹個辦法是,給自己的未來設定若幹所謂的優秀選項,然後試圖從中找出壹個最優解,但設立這些選項的過程,反而像在地上釘上壹根根柱子,最終給自己圈出壹個囚籠,壹步步困死自己。
? 在王陽明的心學體系中,破除困局看清真我,便是其中極其重要的壹個命題,而良知壹詞又可謂其重中之重,其認為良知乃心之本體,多數人所謂從心所欲,其實從的只是外欲之身,是蒙蔽了良知的假我而非真我。了解王陽明的觀點後最有意思的發現就是,其思想跟諸多古今中外的名人其實並無出入,荀子所講“以類行雜,以壹行萬”,個人理解這個“壹”與良知的含義基本相同,同時也與老子所講的天道基本等同;《菜根譚》裏所講的“知身不是我,煩惱更何侵”,這個“身”本身就是指外欲之身;而關於良知與外欲之身的區分,暢銷書作者艾克哈特·托利在《當下的力量中》提到的大我與小我,也與王學的思想內核極其相似。去偽存真,或許是這類思想的最好概括。
? 而這個去偽存真的過程,本身就是壹段極為艱難困苦的修行,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後人便紛紛效仿,而為何真正做到的人卻少之又少?因為人從開始有意識的內觀自省,往往要經歷漫長的過程才能真正達到每日三省的境界,可能初期三日都無自省壹次的意識,而後期通過逐步訓練強化,逐漸提高自省頻率,最終便可壹步步完善至壹日三省,而這個完善的過程,就決然離不開刻意練習了。正所謂知行合壹,互為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