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個思想的產生,得先明白其產生的時代背景。那麽為什麽王陽明會提起“心即理”的思想呢?
要了解當時的文化背景,就不得不說說朱熹(字元晦,又字仲晦,號晦庵)了。朱熹的核心思想在於“格物致知“,他認為理壹分殊,也就是天理只壹,但是天理所表現在萬事萬物上就分出了千千萬萬個事物之理,也就有了分殊。”格物致知“即在萬事萬物中窮極道理,把這些分殊壹個個的格出來並最終通過歸納總結以至於天理。
王陽明提出“心即理”的時候,朱熹思想已經坐穩壹哥地位,世人皆以朱熹為學術泰鬥,以朱熹理學為成聖之道。王陽明通過親身的實踐證明了朱熹理學的不可行性,於是乎在這種情況下,用“心即理——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的說法,試圖撥亂反正。告訴時人,不要去外物上求理,而該求理於心中,這才是我們世人成聖的法門。
雖然王陽明的“格物致知”思想與朱熹的不壹樣,但是王陽明也並非否定朱熹,只是說朱熹的理論是給生而知之的人用的,也就是那些天賦異稟的人。這種人天生就有道在心中,像六祖慧能壹般,於是乎自然而然的能在萬事萬物中見道,也就能格出其中之理。但是我們大多數人並非生而知之者,這種方法並不適合我們,所以王陽明以“心即理”作為升學入門方法,告訴世人成聖的入門基礎。
“心即理”的思想其實並非王陽明首創,它的發明人是陸九淵(字子靜,號象山先生)。在那個朱熹的時代,能與朱熹鬥的難分難解,可見其實力不凡了。陸九淵的思想核心就是“心即理”,他說: “四方上下日宇,往古來今日宙。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陸九淵的“心即理”是儒家和佛家結合的產物,更偏向於唯心主義學說,並且他在心即理的後續上並沒有更深刻的實在性思想,在駛向燈塔的半路上,停步了。
同樣是“心即理”,王陽明和陸九淵的區別在哪呢?
王陽明的“心即理”只是基礎,在此之上還有很多的思想去給“心即理”做矯正,讓其不至於流入枯禪,不陷入唯心領域,這是王陽明“心即理”的最大特點。王陽明的“心即理,心外無理,心外無物”,是就我們心之本體來說的,是在於救聖學於支離之際,更有其實用價值。
以孝之理來做說明,世人受習氣影響,覺得去學學如何給父母送東西,學學如何養好父母,甚至學學如何用言語等表面工作來修飾自己,就是孝了。這就是於外界事物上求取道理,於是乎求得的道理支離破碎,只流於表面,經不得考驗。
但是如果從“心即理”的說法來看,首先我們要在我們心中去尋找到那個迷失的想孝順的真我,只有我們先在思維裏種下壹顆求孝的種子,然後不停的用真心去呵護灌溉它,讓它發芽生出枝葉果實。先夯實了心中求孝的理,便會自然而然的去尋找到孝順的方法,這個方法可能在古書裏,可能在聽老師說的,可能在某個不經意的瞬間,這樣才真正的去落實了孝,不摻雜壹點虛假私意在其中。
所以王陽明的“心即理”是從本體根上說的,從根上出發,以至於萬事萬物上開枝散葉。所以王陽明的“心即理”,更形象的表述是他後面說的“心外無理”,也就是不要在外界盲目的去求取理,這種理是虛的,體現出來的發用也讓人表現的很虛偽,並不實在。只有從我們的內心出發,誠自己的心,才能真真實實的落在行為上,才能活出真實的自我。
陸九淵心學和王陽明心學的區別就在於此,壹個是純粹的虛無,有點禪宗的意思;壹個是實在主義,講究本體與根,從根出發,開枝散葉。王陽明的心學更像是有源頭的活水,孜孜不倦,永不停息。
心是根,讓我們先擁有健康的根,然後不停的灌溉,終有壹天會開枝散葉,開花結果的。
王陽明先生的小弟子,願聖學昌明,人人都能擁有壹顆幸福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