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武人應註意的八點
第壹法:忌涼法
前輩師長們說:“熱成功,涼看病”。武功練習之後,全身出汗,自然發熱,此為正常必然的現象。而停動之後,切忌受涼。熱身突然受涼,身體生病。練鐵沙掌、鐵臂功等硬功的人,停功後壹小時內不可遇涼水、摸涼處(手掌不可碰冷水、石頭、鐵管等壹切涼物),否則功夫退盡而成疾病。所以練功人首先忌涼而知保暖才行。
第二法:守汗法
練功出汗以後,不可涼水洗、冷風吹,而應知守汗之法。出汗後,應該用幹毛貼擦汗,不可突然跳入涼水中貪涼,不可用電風扇吹。汗毛孔開時,突然遇冷閉住,汗濁余毒積於皮下,久而生病。汗出後要保汗,不但不要脫衣服,反要穿上衣服,待全身汗自幹後,以熱水毛貼擦洗身體。以上為守汗法。
第三法:飲水法
人體由水組成,汗後大量失水,故應及時補水,但如汗後馬上大量飲水,即成疾患。正確的方法是:早上練功前先飲壹杯頭天晚上備好的涼開水,以補壹夜的身體失水。晚上練功前,也先飲壹杯溫涼開水為好。每次練功出汗後,不宜馬上飲水,汗幹後再少量飲半杯至壹杯為宜。
第四法:解霧法
大霧天不應練功,且盡量不要出屋子。因為霧毒濁氣,對人體有極大傷害。在這種天氣,應知解霧防毒之法。其法是:凡遇下霧天,要飲三口酒,即飲三小杯白酒,可解霧毒、氣毒。壹杯酒亦可有效,然三杯為最好。(註:不飲酒者不勉強自己)
第五法:防風法
練功出汗後,不可冷風吹身體,不可面對電風扇。防風如防箭,防止風毒入侵身體。不可在陰處呆,不可在門洞風口站,否則均可生病。風濕之病,多因中風毒而致,習武練功之人,壹定要防風。
2. 贊美習武的詩句臥似壹張弓站似壹棵松,不動不搖坐如鐘 走路壹陣風,南拳和北腿少林武當功,太極八卦連環掌 中華有神功,棍掃壹大片 槍挑壹條線,身輕好似雲中燕 豪氣沖雲天,外練筋骨皮 內練壹口氣,剛柔並濟不低頭我們心中有天地,臥似壹張弓 站似壹棵松,不動不搖坐如鐘 走路壹陣風,南拳和北腿少林武當功,太極八卦連環掌 中華有神功。
遊俠篇 張華
翩翩四公子。濁世稱賢名。龍虎相交爭。七國並抗衡。食客三千余。門下多豪英。遊說朝夕至。辯士自縱橫。孟嘗東出關。濟身由雞鳴。信陵西反魏。秦人不窺兵。趙勝南詛楚。乃與毛遂行。黃歇北適秦。太子還入荊。美哉遊俠士。何以尚四卿。我則異於是。好古師老彭。
壯士篇 張華
天地相震蕩。回薄不知窮。人物稟常格。有始必有終。年時俛仰過。功名宜速崇。壯士懷憤激。安能守虛沖。乘我大宛馬。撫我繁弱弓。長劍橫九野。高冠拂玄穹。慷慨成素霓。嘯咤起清風。震響駭八荒。奮威曜用戎。濯鱗滄海畔。馳騁大漠中。獨步聖明世。四海稱英雄。
3. 名言,短句~~~~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詩經·衛風·湛奧》) 2.言者無罪,聞者足戒。(《詩經·大序》) 3.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詩經·小雅·鶴鳴》) 4.投我以桃,報之以李。(《詩經·大雅·抑》) 5.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詩經·大雅·蕩》) 6.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離騷》) 7.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屈原(離騷》) 8.吾不能變心以從俗兮,團將愁苦而終窮。(屈原《涉江》) 9.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楚辭·蔔居》) 10.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楚辭(離騷》) 11.其曲彌高,其和彌寡。
(宋玉(對楚王問》) 12.滿招損,謙受益。(《尚書》) 13.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左傳·僖公十年》) 14.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 15.輔車相依,唇亡齒寒。
(《左傳·僖公五年》) 16.武夫力而拘諸原,婦人暫而免諸國。(《左傳·僖公三十二年至三十三年》) 17.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戰國策·趙策)) 18.亡羊補牢,猶未遲也。(《戰國策·楚策》) 19.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孫子兵法·謀攻》) 20.千裏之行,始於足下。(《老子·六十四章)) 21.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老子·五十八章)) 22.天網恢恢,疏而不漏。(《老子·七十三章)) 2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24.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易經)) 2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論語·衛靈公》) 26.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論語·微子)) 27.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論語·顏淵》) 28.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誌也。(《論語·子罕》) 29.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論語·為政》) 30.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論語·述兩》) 31.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論語·述而》) 32.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論語·衛靈公)) 33.言必信,行必果。
(《論語·子路)) 34.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論語·學而)) 35.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論語》) 36.是可忍,孰不可忍。(《論語·八佾)) 37.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論語·公冶長)) 3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養生主)) 39.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管子·權修》) 4O.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誰北則為枳。(《晏子春秋》) 41.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孟子·盡心上)) 4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 43.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孫醜)) 44.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盡心上)) 4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公孫醜)) 46.生於優患,死於安樂。(《孟子·告於下》) 47.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下》) 48.盡信書,不如無書。(《孟子·盡心下》) 49.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孟子·魚我所欲也》) 50.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茍子·勸學)) 5l.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提,與之俱黑。
(《茍子·勸學》) 52.千裏之堤,潰於蟻穴。(《韓非子·喻老》) 53.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動也。
(《呂氏春秋·盡數)) 54.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禮記·雜記)) 55.壹張壹弛,文武之道。
(《禮記·雜記下》) 56.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學記》) 57.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禮記·中庸》) 58.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漢書·董仲舒傳》) 59.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淮南子·人間訓》) 60.失之毫厘,謬以千裏。(《史記·太史公自序》) 6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記·李將軍列傳》) 62.智者千慮,必有壹失;愚者千慮,必有壹得。(《史記淮陰侯列傳》) 63.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
(《史記》) 64.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史記·項羽本記》) 65.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
(《史記·項羽本記》) 66.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史記·項羽本記》) 67.不鳴則已,壹鳴驚人。
(《史記·滑稽列傳》) 68.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國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賢聖發憤之所為作也。(司馬遷《報任安書》) 69.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班固《漢書》) 70.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家則無徒。(班固《漢書·東方朔傳》) 71.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72.行百裏者,半於九十。
(漢(逸詩句風雅逸篇四》) 73.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範曄(後漢書·馮異傳)) 74.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範曄(後漢書·廣陵思王荊傳》) 75.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南朝宋·範曄(後漢書·黃瓊傳)) 76.不人虎穴,焉得虎子。
(範曄《後漢書·班超傳)) 77.疾風知勁草,歲寒見後雕 。(範曄《後漢書》) 78.老驥伏櫪 誌在千裏:烈士暮年,壯心小已。
(曹操《龜雖壽》) 79.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諸葛亮。
4. 名人名言短句及意思難道是字數短壹點的名人名言嗎?
我找了幾個,妳看看吧:
讀書是好的,但必須記住,書不過是書,要自己動腦筋才行。——高爾基《在人間》,意思是我們不要盲目地去讀,要動腦筋地去讀,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吸收知識。
批評是壹門科學。——《普希金全集》第七卷,意思是我們要接受批評,不要逃避,因為有了批評,我們才能不斷地進步,不會落後的。
學問是光明。——高爾基《淪落的人們》,意思是我們要學知識,再窮再累我們也要學,知識會給我們帶來光明的!
壹寸光陰壹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意思是金子寶貴,可金子卻買不來時間,說明了時間是最寶貴的,我們要珍惜時間,不要虛度光陰。
還要文言文的!!!
好,給妳幾個吧
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譯
君子莊正自重而不與人爭奪,與人友善,團結友愛卻不相互偏袒。
註
語出《論語·衛靈公》,子曰: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朱註》:莊以持己曰矜。然無乖戾之心,故不爭。和以處眾曰群。然無阿比之意,故不黨。
《正義》:矜易於爭,群易於黨,故君子絕之。
黨;偏私,偏袒。
群;與人和善相處,而團結眾人。
解
這是孔子提倡的壹種儒家的處事態度和哲學。君子尊重自己而不侵犯別人,所以他們的態度莊重而不與人爭鬥;君子團結友愛而不互相偏袒,所以他們能夠合群而不與人勾結。
《八佾》:“君子無所爭。”
《述而》:“陳司敗曰:‘吾聞君子不黨。’”
《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以上這些說的是相近的意思。
在今天我們可以將之看作是壹種社會應該提倡的高尚人格的體現。作為壹個正直而有操守的人,其在思想上是應該做到如上所說的——矜而不爭,群而不黨。並且這裏強調的不是說個人的行為上的固持,而思想上的“矜”。這也是我們壹向強調的,“慎”的壹個具體的表現。更是中華民族,追尋“淳善”的壹個很好的途徑,而這個過程,就是被我們稱之為“教化”的了。
5. 關與智謀的名言警句十句四年級上冊學過的●軍事謀略的第壹個特征,就是要有能力區別哪些能夠辦到和哪些不能夠辦到的(利德爾·哈特)
●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伐兵,其下攻城(孫子兵法)
●以計代戰,壹當萬(晉·杜預)
●攻人以謀不以力,用兵鬥智不鬥多(宋·歐陽修)
●用兵之道,智居首,勇力其次(歷代名賢經武粹語)
●有勇無謀,壹事無成
●多用兵不如巧用計
●智之用百,力之用壹
●鳥靠翅膀獸靠腿,人靠智慧魚靠尾
●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
●兵在精而不在多,將在謀而不在勇
●君子鬥智不鬥力
●力大勝壹人,智大勝於千軍
●智養千口,力養壹人
●身體長得象牦牛,不如有針尖大的智慧(柯爾克孜族)
●勇能戰勝十個敵人,智慧能夠戰勝壹群敵人(維吾爾族)
●有能耐的人駕馭魔鬼,有智慧的人騎乘雄獅(蒙古)
●擒捕兇獅在於智慧,套捕烈馬要靠機智(蒙古)
●用巧計才能捉住狐貍,憑勇敢才能捉住狼(阿爾巴尼亞)
●驕傲自負的野牛,也會被聰明的兔子送去見閻王(朝鮮)
●智慧再多,不等於勇氣足夠(俄羅斯)
6. 勵誌名言短句霸氣1 在沒人喝彩的時候我們要學會給自來己喝彩,在沒人鼓掌的時候我們要學會給自己鼓掌
2 壹份信心,壹份成功,壹份努力;十分信心,十分成功,十分努力。
3真正的強者不光是會幹活,還會幹好活.
4 關於堅持:世界上最難的事情是堅持,世上最容易的事情也是堅持,不管怎麽樣只要堅持就能勝利
5 等待機會的人是愚者,創造機會的人是智者
6 很多聰明人之所以沒有成功,缺少的不是智慧,而是那種為成功而拼搏的幹勁
名人勵誌名言:
1 人生的旅途自,前途很遠,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的面前才有百路。—— 魯 迅
2 人生像攀登壹座山,而找尋出路,卻是壹種學習的過程,我們應當在這過程中,學習穩定、冷靜,學習如何從慌亂中找到生機。 —— 席慕蓉
3 做人也要像蠟燭壹樣,在有限的壹生中有壹分熱發壹分光,給人以光明,給人以溫暖。—— 蕭楚女
4 所謂天才,只不過是把別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了。—— 魯 迅
5 人類的希望像是壹顆永恒的星,烏雲掩不度住它的光芒。特別是在今天,和平不是壹個理想,壹個夢,它是萬人的願望。—— 巴 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