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文子曰:懸法設賞而不能移風易俗者,誠心不抱也。故聽其音則知其風,觀其樂即知其俗,見其俗即知其化。夫抱真效誠者,感動天地,神逾方外,令行禁止。誠通其道而達其意,雖無壹言,天下萬民、禽獸、鬼神與之變化。故太上神化,其次使不得為非,其下賞善而罰暴。
註釋:文子認為:法令高懸,賞賜明設,卻仍然無法移風易俗的原因,大概是因為沒有精誠之心的緣故啊。所以聽到這裏在流行什麽,大概就知道這裏的社會風氣,看到這裏的人民喜歡什麽,大概就知道這裏的風俗習慣,知道這裏的風俗習慣了,大概就知道這裏的治理與教化是什麽方法了。統治者的教化出自本真而懷有精誠之心時,就可以感動天地,教化四方海外,法令也就可以通行無阻了。本著精誠之心,而可以貫通大道並切實的運用到天下國家的治理當中,那麽即使壹句話都不說,普天之下的萬民,甚至禽獸和鬼神都可以感受到教化的力量,從而能夠與之同化。所以最好的治理方法是慢慢的自然而然的感化人心(形成自我激勵和自我進化),其次的方法是設法使萬民沒有為非作歹的想法和動力(清心寡欲而恬淡平和),最次的方法是通過賞善罰暴來規矩萬民使之知止、知足罷了,但是往往還是因為節制不到位或者過了頭從而導致積怨和紛爭。
有言:精誠,執壹,神化。
古語有雲:“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從古至今,人們所最向往的理想國就是:太上之化的境界,人人都可以自然而然的得其所宜,即所謂的皇之道的治理。如果不行那麽退而求其次也是很好的社會,所以其次是不得為非的治理,絕大多數人都可以做到自覺的知止、知足,統治者順勢以教化推動壹下就可以使人民歸化自然,大概就是聖人的治理方法吧。如果這個也不行,那麽至少能夠有位明王出世,做到公正嚴明,愛民如子,所以通過最下的賞善罰暴的方法,也基本上可以規矩人民能夠勉強做到知止、知足了吧。
越到現代,治理國家的方法就越不是容易簡單易行的方法,雖然有其實際情況的存在,但是不能執壹往往是最終的結果。這是因為雖然民智漸開,但是民智不足以達道明辨是非、區分善惡,足以能夠全身保命的地步,再加上個體和群體能力漸強大,各種利益集團的需求和關系錯綜復雜,人類社會和人類精神世界都越來越物質化、奢靡化、極端化的緣故,而人與人之統治者也越來越迷惑於時勢之中。長此以往,不堪設想。
所以,如果我們能夠從我做起,如果國家能夠在正名和教育、學習和實踐上以人為本,切實做好,在社會上可以妥善引導和推動正確的價值觀和生活態度,使人人能夠做到知止而能返的程度,那麽經過不懈努力,大概可以有壹個從最下、到其次、再到太上的返本過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