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禮儀的涵義:我國是“禮儀之邦”。 奠基之作是“三禮”即《周禮》、《儀禮》、《禮記》。孔子是最大的邦主,他竭力倡導學禮儀:“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孔子的經典名言是:“不學禮,無以立”。對此,荀子在《禮論》中作了詮釋:“人無禮而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荀子還說:“禮,天之極,地之道,人之矩”。這就是禮儀的社會價值。簡言之,不學禮儀,難以立人、難以立事、難以立國。禮儀,是做人、辦事和治國的規矩 ,顯示了禮儀的巨大功能。
禮儀,用現今的話來說,就是長期形成的、美好行為舉止的總和。三點含意;壹是在時間上是千百年長期形成的。如我國春節的禮儀,相傳堯舜時期就開始了。社會生活中的婚禮(壹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入洞房)喪禮(披麻戴孝、三七致哀、子女謝步),官禮(當官不為民作主,不如回家賣紅薯,壹些君臣禮),都源於周公、孔子時代,歷史悠久。二是在內容上是指美好的行為舉止。因為歷代都有各種禮儀,經過時代的與時俱進、優勝劣汰,那些反動的、封建的、落後的、愚昧的禮儀,逐漸淘汰,把那些美好的、文明進步的禮儀繼承下來。所以“禮儀”是正面的褒義詞。三是“總和”,是指禮儀文化,它貫穿和滲透在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人們講的“相道”(吃有吃相、穿有穿相、扮有扮相、走有走相、坐有坐相),就指林林總總都要講禮儀,不可失禮失態。
禮儀,是長期形成的、難以改變的美好行為舉止的總和,所以成為人們言行的規範。
什麽是公關禮儀?公關禮儀是近百年來形成的社會高級禮儀。說它是高級禮儀,是因為它體現了“傳統性與時代性相結合”。它是現代公***關系學的產物。公關禮儀,既繼承和弘揚傳統禮儀中的美好的言行舉止,又吸納了新時代的精華,具有時尚的新潮性。例如,“父母在,子女不遠遊”。這是千百年來的傳統禮儀。我們繼承和弘揚其“孝”的美德。但我們是開放的市場經濟時代,父母在,子女可以而且應該遠遊,才有出息。這就是新的公關禮儀。
2)禮儀的特點: 禮儀有以下五個特點: 壹是普遍***同性 。古今中外,從個人到國家,禮儀無時不在,無處不存。禮儀是人類社會***同生活的基礎上產生的行為規範,全體社會成員均離不開壹定的禮儀規範的約束。 二是前後繼承性 。在社會發展過程中,歷代的禮儀都是繼往開來的,每壹種禮儀都有其歷史的淵源,壹脈相承,並在繼承中得到“揚棄”。 三是個性差異性 。有道是“百裏不同風,千裏不同俗”。各個民族、各個地域、各有千秋。 四是時代發展性 。任何禮儀都有顯明的時代特色,禮儀文化是壹個時代的寫照。但禮儀也是不斷革新、與時俱進的,禮儀文化不會壹成不變,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當今,禮儀還與國際接軌,各國的禮儀互相交融。 五是標準多元性 。由於禮儀的五彩繽紛,評論禮儀的標準也多元化。如“四個不同”(時代、國情、場合、對象不同,禮儀也有所不同);還有“入鄉隨俗”、“雙方認可即禮儀”。不過,都有壹個相對統壹的標準:凡是有利於社會文明進步的言行或習俗,都是附合禮儀規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