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義利之辯
魯國有壹道法律,如果魯國人在外國見到同胞遭遇不幸,淪落為奴隸,只要能夠把這些人贖回來幫助他們恢復自由,就可以從國家獲得金錢的補償和獎勵。
孔子的學生子貢,把魯國人從外國贖回來,但不向國家領取金錢。孔子說:“賜(端木賜,即子貢),妳錯了!聖人做的事,可用來改變民風世俗,教導可以傳授給百姓,不僅僅是有利於自己的行為。現在魯國富的人少窮人多,向國家領取補償金,對妳沒有任何損失;但不領取補償金,魯國就沒有人再去贖回自己遇難的同胞了。”
孔子的另壹學生子路,救起壹名溺水者,獲救者為了表示感謝送了他壹頭牛,子路收下了。孔子高興地說:“魯國人從此壹定會勇於救落水者了。”
2、孔子問禮
《孔子家語·觀周》記載,孔子對弟子南宮敬叔說:“我聽說周之守藏室史老聃,博古通今,知禮樂之源,明道德之要。今吾欲去周求教,汝願同去否?”南宮敬叔欣然同意,隨即報請魯君。魯君準行。遣壹車二馬壹童壹禦,由南宮敬叔陪孔子前往。
3、孔子訪樂
孔子訪萇弘,是說舉世聞名的“大成至聖先師”—孔子,在公元前518年,帶著對東周王朝日趨衰微、禮崩樂壞等問題的疑問,訪問萇弘的歷史事實。其時,萇弘已盛名於世,是東周的三朝元老,是大學者、大忠臣、賢德的敬王大夫,後無辜受戮,死而血碧,百姓深為痛惜和敬仰。其“碧血丹心”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
《觀周》中記載: “至周,問禮於老聃,訪樂於萇弘,歷郊社之所,考明堂之則,察廟朝之度,於是喟然曰,吾乃今知周公之聖與周之所以王也。……”開頭就用這“壹問”“二訪”“三歷”“四考”“五察”五句話,概括了孔子整個適周的主要活動內容。
最後更簡括的語言闡述了孔子適周的巨大收獲曰“吾乃今知周公之聖與周之所以王也”。《觀周》把“問禮於老聃”“訪樂於萇弘”列在文章的前頭,這裏說明孔子在成周訪問萇弘是事實。
4、孟子受教
《韓詩外傳》載:孟子的妻子獨自壹人在屋裏,蹲在地上。孟子進屋看見妻子這個樣子,就向母親說:“這個婦人不講禮儀,請準許我把她休了。”孟母說:“什麽原因?”孟子說:“她蹲在地上。”孟母問:“妳怎麽知道的?”孟子說:“我親眼看見的。”
孟母說:“這是妳不講禮儀,不是婦人不講禮儀。《禮經》上不是這樣說嗎,將要進門的時候,必須先問屋裏誰在裏面;將要進入廳堂的時候,必須先高聲傳揚,讓裏面的人知道;將進屋的時候,必須眼往下看。
《禮經》這樣講,為的是不讓人措手不及,無所防備。而今妳到妻子閑居休息的地方去,進屋沒有聲響人家不知道,因而讓妳看到了她蹲在地上的樣子。這是妳不講禮儀,而不是妳的妻子不講禮儀。”孟子聽了孟母的教導後,認識到自己錯了,再也不敢講休妻的事了。
5、斷織喻學
孟子最初對學習很有興趣,時間壹長就厭煩了,經常逃學。孟母知道後非常生氣,拿起刀來,把織布機上的經線割斷,說道:“妳的廢學,就像我割斷織布機上的線,這布是壹絲壹線織起來的,現在割斷了線,布就無法織成。
君子求學是為了成就功名,博學多問才能增加智慧。妳經常逃學怎麽能成為有用之材呢?妳今天不刻苦讀書,而是惰於修身養德,今後就不可以遠離禍患,將來不做強盜,也會淪為廝役!”
孟母用“斷織”來警喻“輟學”,指出做事必須要有恒心,壹旦認準目標,就不為外界所幹擾。半途而廢,後果是十分嚴重的。“斷織喻學”的壹幕在孟子小小的心靈中,留下了既驚且懼的鮮明印象,孟子從此旦夕勤學,終於成為中國歷史上的儒學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