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孔子雲:“何陋之有?
翻譯:
山不在於高低,有了神仙就可以名聲遠播。水不在於深淺,有了蛟龍就顯得有靈氣。這是所簡陋的房子,只因為我的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簡陋了)。青苔的痕跡蔓上臺階,蒼翠碧綠;綠草的顏色映入竹簾,壹片青蔥。在這裏談笑的都是博學而又品德高尚的人,跟我往來的沒有知識淺薄的人。(閑時)可以用來(可以:可以用來。)彈奏不加裝飾的琴,閱讀佛經。沒有管弦樂演奏的樂聲擾亂雙耳,沒有官府的公文使人勞累。(我的陋室真比得上)當年南陽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揚子雲的亭子。孔子說過:“(既有君子住在裏頭)又有什麽簡陋呢?”
壹些試題:
1.題目《陋室銘》文章壹開始並沒有寫“銘”,而是先寫水和山,然後引出陋室,這是什麽寫法?
答:以水為類比,引出陋室,以山不高水不深襯托“陋”,以“仙”“龍”襯托“徳”,以“名”“靈”襯托“馨”,暗示陋室不陋。
2.“孔子雲:何陋之有?”壹句作用?
答:反映了作者以古賢人自況的思想境界,引用孔子的話畫龍點睛,總結全文,與“惟吾德馨”呼應,表達了作者甘居陋室,不以為陋的高尚節操。
3.(1)陋室不陋的主要原因是——
(2)寫陋室環境清幽的句子是——
(3)寫陋室不受世俗官場幹擾的句子是——
答:(1)惟吾德馨;(2)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3)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4.本文托的什麽物,言的什麽誌?
答:托物——陋室(對陋室的環境及室主人的日常生活描寫)
言誌——表達作者高潔傲岸的情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5.從文中看,劉禹錫筆下的“陋室”究竟是不是陋室,為什麽?作者是從哪些方面寫的?
答:“苔痕上階綠,草色如簾青”是寫陋室優美的自然環境。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是寫陋室往來客人的脫俗。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孔子雲:何陋之有?”這是作者援引西漢楊雄的事例,大教育家孔子的名言,有力的證明了“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6.想象陋室周圍的環境。
答: 既不是門庭若市,也並非人跡罕至。人與自然有著心靈的默契,草木生長,綠意蔥蔥。
7.結合文章想像作者在陋室裏經常幹些什麽?表明作者又怎樣的誌向?
答:主人情趣高雅,琴棋書畫可能樣樣精通。自己本已才學非凡,與之交往的人更有博學的學問。
人物:作者、王叔遠、柳宗元
誌向:雅致淡泊、豁達樂觀、不圖功名利祿,追求個人品德的高尚和道德的安寧與樂觀。
8.文章題目為“陋室銘”,文中又說“何陋之有”,這些矛盾嗎?
答: 不矛盾。題中之“陋”為房屋的形陋,尾句的“陋”為“鄙俗”之義,指屋中主人的“德馨”,不鄙俗。
9.“苔痕上階綠,草色如簾青”用了怎樣的修辭方法?“上”和“入”用在這裏有何好處,突出環境怎樣特點?
答:對偶;“上”和“入”二字生動傳神,化靜為動,是景物有生氣,而且流露出作者對這景物的喜愛之情,環境特點是恬靜、雅致。
10.劉禹錫自比諸葛亮和楊雄。他們之間的***同點是什麽?
答:都具有安貧樂道、淡泊名利的君子之風,高雅脫俗而且才華橫溢。
《愛蓮說》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翻譯:
水上,陸上各種草和木的花,可愛的非常多。晉朝陶淵明唯獨喜愛菊花。從唐朝以來世人的人們非常喜愛牡丹。我唯獨喜愛蓮花,它從汙泥中長出來,卻不受到汙染,在清水裏洗滌過但是不顯得妖媚,它的莖中間貫通,外形挺直,不牽牽連連,不枝枝節節的,香氣遠播,更加清香,筆直地潔凈地立在那裏,可以遠遠地觀賞但是不能貼近去輕慢地玩弄啊。
我認為,菊花是花中的隱士;牡丹,是花中的寶貴者;蓮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對於菊花的愛好,陶淵明以後很少聽到了。對於蓮花的愛好,像我壹樣的人還有什麽人呢?對於牡丹的愛好,人數當然就很多了。
課下註釋
①愛蓮說:選自《周元公集》。著有《太極圖說》《通書》等“說”,是古代論說文的壹種體裁,可以說明事物,也可以論述道理。
②蕃(fán):多。
③晉陶淵明獨愛菊:陶淵明(365-427),壹名潛,字元亮,東晉潯陽(現在江西省九江縣)人,東晉著名詩人。他獨愛菊花,常在詩裏詠菊,如《飲酒》詩裏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向來稱為名句。
④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唐朝以來,人們很愛牡丹。李唐,指唐朝。唐朝的皇帝姓李,所以稱為“李唐”。世人,社會上的壹般人。唐人愛牡丹,古書裏有不少記載,如唐朝李肇的《唐國史補》裏說:“京城貴遊,尚牡丹……每春暮,車馬若狂……種以求利,壹本(壹株)有直(同“值”)數萬(指錢)者。”
⑤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我單單喜歡蓮花,喜歡它從汙泥裏生出卻不被沾染。予,我。淤泥,池塘裏積存的汙泥。
⑥濯(zhuó)清漣而不妖:經過水播的。濯,洗滌。清漣,水清而有微波的樣子,這裏指清水。妖,美麗而不端莊。
⑦不蔓不枝:不牽牽連連的,不枝枝節節的。
⑧香遠益清:香氣越遠越清。益,更,越。
⑨亭亭:聳立的樣子。亭亭凈植,筆直的潔凈的立在那裏。
⑩褻(xiè)玩:近前把玩。褻,褻瀆不尊重.
①①隱逸者:隱居的人。封建社會裏,有些人不願意跟統治者同流合汙,便隱居避世。
①②牡丹,花之富貴者也:牡丹是花中的“富人”。
①③君子:道德高尚的人。
①④噫(yī):嘆詞,相當於“唉”。
①⑤菊之愛:對於菊花的愛好。
①⑥鮮(xiǎn)有聞:很少聽到。鮮,少。
①⑦宜乎:宜,應當,這裏和“乎”連用,有“當然”的意思。
《詩四首》
歸園田居
南山坡下有我的豆地,雜草叢生,豆苗長得很稀。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清晨我下地松土除草,星月下我扛著鋤頭回家歇息。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草木覆蓋了狹窄的歸路,夜露打濕了我的粗布上衣。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服濕了又有什麽可惜,只求我那心願至死不移。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使至塞上
壹隨輕車簡從,將去宣慰將士護疆守邊,奉使前行啊,車輪轆轆輾過居延。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恰是路邊的蓬草,隨風飄轉出了漢朝的世界,又如那天際的大雁,翺翔北飛進入胡人的穹天。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吳天。)
只見——燦黃無限的沙漠,挺拔著壹柱,灰黑直聚的燧煙,橫臥如帶的黃河,正低懸著壹團,落日火紅的蒼涼與渾圓。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行程迢迢啊,終於到達蕭關,恰逢偵察騎兵稟報——守將正在燕然前線。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渡荊門送別:
詩人乘舟順流而下,經過漫長的水路,來到荊門之外。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
山已經到了盡頭,江水就在這大荒野地上奔流,浩浩漫漫。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皎潔的明月在空中流轉,如同飛在空中的明鏡。雲氣勃郁,在大江面上變幻莫測,如同海市蜃樓壹般。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雖然進入異地,我仍然依戀著故鄉的水水山山,不遠萬裏,壹直伴著我這位遊子。
(仍憐故鄉水,萬裏送行舟。)
登嶽陽樓
洞庭之東江水西,簾旌不動夕陽遲。
登臨吳蜀橫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時。
萬裏來遊還望遠,三年多難更憑危。
白頭吊古風霜裏,老木蒼波無限悲。
註釋
①羈心,羈旅之心,即客心。②永晝,整天。③擾擾,紛亂動蕩的樣子。④悠悠,形容憂思不盡。⑤夕霽,傍晚的晴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