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有個失掉針的人,怎麽也找不到,忽然有時找到了;不是眼睛增加了明亮度啊,而是回眸才得到了的。
出自清代袁枚《隨園詩話》卷二·第十五則<改詩難於作詩>。
原文:
改詩難於作詩,何也?作詩,興會所至,容易成篇;改詩,則興會已過,大局已定,有壹二字於心不安,千力萬氣,求易不得。竟有隔壹兩月,於無意中得之者。劉彥和所謂“富於萬篇,窘於壹字”,真甘苦之言。
荀子曰:“人有失針者,尋之不得,忽而得之;非目加明也,眸而得之也。”所謂“眸”者,偶睨及之也。唐人句雲:“盡日覓不得,有時還自來。”即“眸而得之”之謂也。
譯文:
改詩比作詩要困難,為什麽呢?寫詩時,有興情有靈感,很容易壹氣呵成,壹揮而就;而後再做修改時,興情與靈感都沒了,原詩大體已定,只是老覺得壹兩個字欠妥,心中不安,費氣巴力不少搭工夫,卻總是改不好,總是不滿意。有時候竟然過了壹兩個月,無意中偶然想到而改好的。
劉彥和說過“能夠寫出壹萬首詩,卻為壹個字而感到窘迫”,真是深知其中甘苦艱辛有感而發的至理名言啊。
荀子說:“有個失掉針的人,怎麽也找不到,忽然有時找到了;不是眼睛增加了明亮度啊,而是回眸才得到了的。”他所說的“眸”,不是眼睛比過去明亮了,而是偶然看到的意思。唐朝有人說:整天找尋也找不到,有時卻好像自然而然的就來到了。也就是“眸而得之”的意思。
擴展資料
袁枚年少家貧,無力購書,每過鋪,垂涎翻閱,久久不願離去,但袁枚聰慧好學,少有才名,24歲即高中進士,為翰林院學士,因“不耐滿語”,在滿語考試中不及格,被降為庶吉士,後被外調,做過沭陽、江寧、上元等地知縣,袁枚才幹具佳,執政清明,不畏權貴,有政聲,很受當地民眾愛戴。
他做了幾年知縣後,以回鄉奉養母親為由而辭官,在南京買了壹座荒園,經修整改造,起名隨園。從此遠離官場,經營隨園並寫作《隨園詩話》。
《隨園詩話》以隨筆的形式,收錄了當時各地詩人的詩歌六千九百多首,分條排列,逐壹點評,全書***16卷,另有《補遺》十卷,近五十七萬字,規模之大,是空前罕見的。
此書的編撰,旨在倡導“性靈說”詩論,以反對乾隆詩壇流行的沈德潛格調說與翁方綱以考據為詩的風氣。
正編成書於乾隆五十五年(1790),由畢沅等資助付梓。補遺則寫至作者病故為止,成書於嘉慶年間。此書問世之後便引起轟動,壹時洛陽紙貴,前去求教者眾多。
《隨園詩話》所論甚廣,詩人的先天資質,後天品德修養、讀書學習及社會實踐,寫景、言情、詠物、詠史,立意構思、謀篇煉句,比興、寄托等等各種藝術手法和風格,以及詩的修改、詩的鑒賞、詩的編選?凡是與詩相關的方方面面,皆有涉及。
清乾隆時期詩歌中興,出現了許多流派和學說,如翁方綱“肌理說”,王士禎“神韻說”,沈德潛“格調說”。在這些詩壇大家的推崇下,有些觀點走向了極端。對此,袁枚敢於挑戰權威,反對“格調說、肌理說”等傾向不良的詩風。他認為某些學說的有些觀點甚至是不著邊際的胡言亂語。
袁枚推崇張揚個性,抒寫性情,因此他創立隨園派“性靈”說,對儒家“詩教”表示不滿,對漢儒和程朱理學進行抨擊。
百度百科--隨園詩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