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民本思想與西方民主思想的區別和聯系論文
關於孟子民本思想與民主思想的關系,在學界有 截然相反的兩種觀點.壹種觀點認為孟子民本思想截 然不同於民主思想,而屬於專制思想範疇,如陳獨 秀:"民貴君輕與以人民為主體,由民主之民主政治, 絕非壹物".…再如,李之鼎認為,民貴君輕的名言必 須放在實行和鞏固宗法專制主義這個前提下理解才能 獲得它的本義,才能正確地理解.為"王"是根本, 保民是手段,王為民做主是根本.持相反意見者認 為,"民貴君輕"屬於民主思想.如哲學家張岱年先 生提出,孟子的"民為貴,可以說是民主思想".筆 者認為孟子民本思想與民主思想既有區別又有聯系, 既不能將二者混同,也不能將二者對立起來,正確的 態度是在弄清二者區別和聯系的基礎上,挖掘孟子民 本思想中民主性精華,充分發揮其對貫徹以人為本的 科學發展觀和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作用. ,孟子民本思想與民主思想的區別民主是壹種實現"多數人的統治"的"主權在 民"的國家形態,它是與封建專制,"主權在君"相 對立的壹種國家制度.作為壹種國家制度,民主是國 體和政體的統壹,其基本含義有:(1)主權在民,人民 自己當家做主.當然在不同性質的民主制度下,人民 的概念和外延是不同的,譬如,在資產階級民主制度 下,"人民"主要指資產階級,其民主實質上是資產 階級當家做主;而在社會主義民主制度下,人民即中 國最廣大的人民群眾,包括壹切勞動者和壹切擁護社 會主義的愛國者和擁護祖國統壹的愛國者,社會主義 民主即以人民為主體,人民治國,人民在國家政權中 當家做主人.(2)國家官員產生於人民,由人民通過選 舉產生.(3)國家重大問題按少數服從多數原則由民主 決定.(4)人民對自己選出的官員有監督,罷免權.(5) 人民是國家發展的目的和發展成果的最終享用者.(6) 實行法治. 作為民主思想起碼應包括以上內容,但孟子民本 思想卻不具備. (壹)孟子民本思想反對的是封建專制,虐政, 並不反對封建君主制 孟子只反對封建專制,虐政,並不反對封建君主 制,他是在擁護封建君主制的前提下宣傳他的民本思 想的.這從孟子的以下幾方面可以得到印證. 1.從社會分工的角度論證君主統治的合理性.孟 子說:"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且壹人之身,而 百工之所備,如必自為而後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 故日:或勞心,或勞力;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 "無君子莫治野人,無野人莫養君子."(《孟子?滕文公上》以下只引篇名)在孟子看來,君主統治百 姓,百姓受治於君主,供養君主,是天經地義的事, 因為那是社會分工的必然結果.孟子的社會分工理論 沒有錯,有進步性,但封建專制絕不是社會分工那麽 基金項目]本文系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十五"規劃基金項目( 項目編 號:04ZXBO13). [作者簡介]譚鳳蘭(1966 壹),女,青海西寧人,江蘇科技大學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思 政;呂文碩(1947 壹),男,黑龍江海倫人,江蘇科技大學教 授,研究方向為法學及思想政治理論教學. 27?簡單,也不是社會分工的必然結果.這裏體現了孟子 的歷史和階級的局限性. 2.盛贊先王(堯,舜,禹,商湯,周文王),認 為先王之政是最完善的君主制度.主張法先王,認為 "遵先王之法而過者,未之有也."(《離婁上》) 3.反對"無君"言論.認為"楊氏為我,是無 君也;墨氏兼愛,是無父也.無父無君是禽獸也". (《藤文公下》) 4.雖主張"民貴君輕",但並非說民是國家的主 人.孟子在君民關系上主張"民貴君輕".他說:"民 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盡心下》)這只是說 "民"在國家治理中比社稷,君主更有價值,更"重 要",並非"民"比社稷,君主更"尊貴",更無 "民"是國家主人的意思.有人說:"孟子政治思想最 大之特色,在其所倡民權思想.孟子極端主張重民輕 君.……孟子此種'民貴君輕'說有兩大要義:壹是 天子必得人民同意,證明人民有最高之權力;二是社 稷皆可由人民加以變置,證明人民為壹國之主,此為 孟子民權思想最充分之表現.".這種評價顯然過高,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故得乎丘民而為天 子……"無論如何也得不出"人民有最高之權力" "人民為壹國之主"的結論."得乎丘民而為天子"只 是說,贏得民心,才能統壹天下,成為天子,並沒有 說天子的統治權是人民賦予的."得民心者得天下" 核心講的是"得民心"對"得天下"的重要性,並未 涉及天子權力是誰賦予的問題.黃忠晶先生說:"孟 子提倡的是君權而不是民權,是君主統治而不是民主 政治.這壹基本思想在孟子那裏十分明晰,他的其他 說法應該在與此不相矛盾的情況下才能成立."我認 為說得很有道理. 5.孟子在君臣關系上主張:"君臣有義"(《藤 芥,則臣視君如寇仇."(《離婁下》)強調君臣要互盡義務,雖然對君有所約束,但在君"盡君道","視 臣如手足"的情況下,仍主張臣應"盡臣道","視君 如腹心",維護君主制度. (二)孟子民本思想主張君由"天"立,而非 民選 孟子民本思想的理論基礎是天命觀.在孟子看 來,"莫之為而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 (《萬章上》)天命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是不可違抗 的,"順天者存,逆天者亡".(《離婁上》)他引用 《書經》上的話說:"書日:'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 論"君"還是"民"都是"天"安排的.老天不但降下老百姓,還為老百姓安排了"君"和"師",讓 28?"君"和"師"來幫助上帝寵愛,保護老百姓.可見, "君"是天安排的,而不是"民"自己選定的.雖然 孟子認為"天子不能以天下與人",認為賢君(如舜) 有天下是"天與之",同時也是"人與之"(《萬章 上》),因為"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尚 書?周書?泰誓》),但孟子對"天"如何來了解和掌 握"民"之視,聽,"民"如何向"天"表達意願, 孟子沒有可操作性的制度設計,所以"人與之"並未 落到是實處.孟子之所以講"天與之,人與之",目 的在於說明民意,民心之重要,奉勸國君要"保民", 要重視民心的向背,別因失民心而失天下.這固然體 現了孟子對民的重視,具有壹定的民主因素,在客觀 上對民也有壹定好處,但這與民主選舉還不是壹回 事.因此還不能說孟子具有民權和民主的思想. (三)孟子民本思想雖然主張用人,去人,殺人 要考慮"國人"的意見,具有壹定的民主因素,但人 民並沒有最終決定權,最終決定權仍然歸屬國君 孟子在回答齊宣王"吾何以識其不才而舍之"時 說:"國君進賢,如不得已,將使卑逾尊,疏逾戚, 可不慎與?左右皆日賢,未可也;諸大夫皆日賢,未 可也;國人皆日賢,然後察之;見賢焉,然後用之. 左右皆日不可,勿聽;諸大夫皆日不可,勿聽;國人 皆日不可,然後察之;見不可焉,然後去之.左右皆 殺,然後察之;見可殺焉,然後殺之.故日,國人殺之也.如此,然後可以為民父母."(《梁惠王下》) 有人憑這段話認為孟子已經有民治的原則.徐復觀先 生就認為這段話"是說用人,去人,殺人之權,不應 當由人君來決定,而應當由人民來決定."其實這段 話講的是用人的原則,並非政體原則.在這裏,具有 最終決策權的,仍然是國君本人,而不是國人.所 以,這裏並沒有什麽民治或民權,有的只是君權 (四)孟子民本思想主張人治民主離不開法制和法治,民主被法制確定下來之 後,還要靠法治原則來保障;如果有法制而不堅持法 治原則,民主就會遭到破壞.所以無論近代民主還是 現代民主都有法治原則相伴隨.堅持法治原則是民主 制度的重要特征之壹.法治是同人治相對立的原則, 封建君主制,為了維護君主的絕對權威,都采用人治 原則.盡管也有"王子犯法與民同罪"之說,但很少 真正實行,而絕對真實的是"皇帝金嘴玉牙,說啥是 啥".所以堅持法治原則還是堅持人治原則是判斷是 民主制還是君主制的壹個主要標誌. 孟子雖然也主張國家要有法律制度,如他說"不 以規矩,不能成方圓","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遵先王之法而過者,未之有也."但他又說"徒善不 足以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度須靠"仁者"自 覺去推行,遵守.所以孟子主張"惟仁者宜在高位, 不仁者而在高位,是播其惡與眾也."(《離婁上》) 基於這種認識,孟子進而認為,治理國家,關鍵在於 要有仁德之君,因為"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君 正莫不正."(《離婁上》)而國君則要"尊賢使能,俊 傑在位","以德服人".(《公孫醜上》)從上可見, 孟子雖未否認法的作用,但其主要堅持的還是賢人政 治即人治.他的性善論,"反求諸己"的修養方法, 都是為其賢人政治即人治作論證的.正因為人皆有向 善的可能性,所以,國君只要在實踐中當"行有不得 者"時能不斷地"反求諸己",就會使自己"身正", "其身正而天下歸之".(《離婁上》) 孟子的"人治"思想有壹定的積極意義.如"惟 仁者宜在高位""尊賢使能,俊傑在位"的尚賢主張 說明孟子充分認識到國君及官吏的道德素質對國家治 理的重要影響.但孟子把國家治理完全寄托在賢人身 上,是靠不住的.因為,第壹,人性未必皆善,"人 皆可以為堯舜",但未必都能成為堯舜;很難保證國 君都是"仁君","在高位"者都是"仁者";第二, 榜樣的作用很大,但未必對任何人都起作用,所以 "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君正莫不正",太理想化 了;第三,人性是可變的,"仁者"在壹定的條件下 也可能變成"不仁者";第四,缺乏監督機制.國君 和其他"在高位"者如果"不仁"誰來監督?而權力 旦失去監督是很容易導致腐敗的."人治"的上述弊端唯有法治能夠克服. 看來,孟子主張"人治",也是與其維護封建君 主制相適應的. (五)孟子民本思想的根本宗旨或目的是為君而 非為民 孟子民本思想雖然壹再強調"民為貴",呼籲國 君要"保民…'富民""教民""制民之產""取於民 本"思想的出發點和終極目的卻不是為"民"而是為"君"的.正如孟子所說的"保民而王","保民"的 目的是為了君主"王天下","保民"不是目的,只是 君主"王天下"的壹個手段而已.可見,孟子是從國 君如何進行統治,如何才能"得天下"的角度來談 "民為貴"的,其"民本"主張只不過壹種"馭民" "治民""牧民"之術,是維護君主專制統治的壹種手 段,與人民當家做主的民主有本質的不同. 二,孟子民本思想與民主思想的聯系 孟子的民本思想不同於民主思想,但它們之間也 不是絕對對立的,而是有聯系的.這種聯系體現在如 下幾方面. (壹)二者具有壹定的兼容性 孟子的民本思想和民主思想都是對民在國家中的 作用的高度重視,盡管重視的程度不壹,(民本思想 只把民作為治國的工具,要素,價值主體來重視;民 主思想則不僅僅把民作為價值主體來重視,更把民作 為國家的權力主體,國家的主人來重視)這就決定二 者在"民"的問題上有壹定的壹致性和兼容性.孟子 的民本思想中的愛民,保民,富民,教民,得民等思 想與我們黨的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權為民所用,情 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的人民民主並不矛盾.不但不 矛盾,只要賦以新的階級和時代內容,照樣能為社會 主義民主建設所用.徐克謙先生在談到孟子的"天與 之,人與之"時說:"孟子重點強調的還是'人與 之'.這裏的'人'顯然不是指堯,而是指人民.'人 與之'其實也即人民授權.而所謂'天與之',其實 也是通過'人與之'來體現的.……'民意'其實就 是'天意',在孟子看來,只有獲得"民意"認可的 人,才可以掌握天下政權,因為權力是屬於人民的. 這個觀念與民主政治權力屬於人民的思想完全是兼容 的."徐克謙先生的觀點不無道理. (二)孟子民本思想是民主思想的基礎 民主,人民當家做主,必然要以民本為基礎,如 果連治國要以民為本都認識不到,何談真正的民主? 民主思想不是從天下掉下來的,它的產生和發展不可 能離開人類文明發展的大道,它是在民本思想的基礎 上產生和發展起來的.近代資產階級的啟蒙思想家嚴 復在宣傳資產階級民主時認為孟子民本思想不僅適用 於古代,也照樣適用於當代.他說:"孟子日:'民為 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此古今之通義."(《辟韓》) 他已把孟子的"民貴君輕"說作為論證傳資產階級民 主的依據了.陳獨秀說得更明白:"國家而非民主, 則將與民為邦本之說,背道而馳."這說明民主思想 與"民為邦本"之說有壹致性,有歷史上的承遞性, 民本思想是民主思想的前提和基礎,民主思想是民本 思想邏輯發展的必然的結果.事實也雄辯地說明:只 有真正認識到人民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真正認識到 "民為邦本",才能實行真正的民主;如果認識不到 "民為邦本",或僅僅口頭上承認而心裏不承認"民為 邦本",必然在行動上不重視人民群眾,當然也不會 實行真正的民主. (三)民主思想是民本思想的升華 民主思想包括民有,民享,民權,民治等內容. 其中民治是最主要的,因為只有有了民治,才能確保 民有,民享.民沒有管理,治理國家之權,在國家中 說了不算,民有,民享則不會得到保障. 孟子民本思想主張"制民之產","使民養生喪死 無憾",涉及了民有,民享的內容,但缺少民權,民 治的內容,這是民本思想與民主思想的根本區別.梁 啟超在《先秦政治思想史》中評論我國傳統民本思想 時說:"美林肯之言政治也,標三介詞以隳括之日:0f 29?thepeople,bythepeople,andforthepeople?壹我國學說 於0f,f0r 之義,蓋詳哉言之,獨於by 有聞.……此種無參政權的民本主義,為效幾何?我國政治論之最大缺點,毋乃在是."這段話指出了我 國傳統民本思想含有"ofthepeople"("民有")和 "forthepeople"("民享")之義,但沒有"bythepeo. pie"("民治")之義,並指出這是它的"最大缺點". 近代資產階級民主主義,反對封建專制,主張 建立資產階級***和國,如孫中山提出的三民主義, 其中就有民權,民治的內容.現代中國***產黨人的 新民主主義旨在徹底推翻帝,官,封三座大山,實 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建立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 主義國家.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了,中國人民當了 家做了主,成了國家的主人,掌握了國家的壹切權 力,享有比資產階級民主更加廣泛的民主.所以無 論資產階級民主還是社會主義民主,相對民本思想 (包括孟子民本思想)來說,都是質的飛躍,質的升 華.這種升華帶有必然性,因為儒家的民本思想 (包括孟子民本思想)與君主制結合在壹起,既維護 封建君主制,又以民為社會,國家的價值主體,這 其中蘊含著矛盾,而在這種矛盾中則潛含著從民本 走向民主的種子.也就是說,民本思想的無限發展, 必然會趨向民主,自由與權利的要求.當封建君主 獨裁暴虐,不以民為本,殘害百姓,其禍害達到民 不聊生,不堪忍受的時侯,人民必然會不滿意被奴 役的地位,奮起抗爭,爭取自己應有的民主權利. 在這種情況下,進步的思想家們會考慮用更適應新 的時代要求的新思想來代替民本思想,這新思想就 是民主主義.雖然任何民主主義(無論資產階級民 主主義還是無產階級民主主義)的形成都是以當時 先進的理論為指導的,但都不會排斥前人為之奠定 的文化基礎,它們都是在前人創造的文明成果(包 括民本思想)的基礎上繼承,發展起來的. 三,孟子民本思想對社會主義民主建設的借鑒意義 評判歷史人物的思想是否進步,不能看它是否達 到了今天人們所達到的認識水平和思想水平,而應看 他的思想在當時比他的前人或同期人提出了哪些新的 更有價值的東西.不同階級的思想家的思想體系的階 級本質和政治目的不同,但並不排斥他們為達到不同 的目的而采取相同或相近的原則,方式和方法,而這 些原則,方式和方法,不同的階級,或在不同的歷史 時期是可以借鑒的.這正如對西方資產階級的先進技 術,先進的管理經驗和人類社會創造的壹切文明成果 我們都可以吸收和借鑒過來為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 義服務壹樣.也正因如此,中國***產黨的十六大報告 在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時強調要"借鑒人類政 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孟子生活在2300 多年前的戰國 3O?時代,不可能提出資產階級民主主義,更不可能提出 無產階級的民主思想,其民本思想與民主思想也有本 質上的不同,但其中的民主性精華對我們建設社會主 義民主具有借鑒意義.如借鑒孟子"民為貴""保民 而王""得民心者得天下"的"保民"思想,有助於 我們升華民主的理念,更加尊重人民的主人地位,加 強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借鑒孟子"制民之產" "使民養生喪死無憾"的"養民"思想,有助於我們 重視民生,抓好物質文明建設,為社會主義民主建設 奠定物質基礎;借鑒孟子以民為本思想,有助於加深 對"以人為本"的認識,貫徹科學發展觀,用改革和 發展解決社會主義民主建設中的問題,推進社會主義 民主建設的進程;借鑒孟子"治禮義",重"善教" "驅而之善"的"教民"思想,有助於我們加強社會 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抓好精神文明建設,為社會主 義民主建設創造精神條件;借鑒孟子放寬政策,使天 下之士,商,旅,農,民"皆悅"的思想,有助於我 們進壹步改革開放,調動壹切積極因素,使全體人民 的創造性得到充分發揮,開創生動活潑的民主政治局 面;借鑒孟子"發政施仁",關心"鰥,寡,獨,孤" 的思想,有助於我們關心社會弱勢群體,實現社會公 平和正義,使人民中的每壹分子真正平等地享受國家 主人的待遇,飽嘗社會主義的溫暖,從而凸顯社會主 義制度的優越性;借鑒孟子"惟仁者宜在高位"的思 想,有助於建設壹支清正廉潔,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的高素質幹部隊伍,使社會主義民主建設具有組織保 總之,孟子民本思想中的"以民為本"作為壹般原則或形式是可以為不同的政治內容服務的,只要去 掉其中的封建性的糟粕,與時俱進地賦以新的時代內 容,完全可以為社會主義民主建設服務,就如同舊瓶 裝新酒酒照樣好喝壹樣.這也是我們今天研究孟子民 本思想的目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