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鄉村幼教之父———陶行知曾有“生活教育理論” ,他主張教學做合壹的教學方法。美國華盛頓墻上的這句話,驗證了這壹理論的正確性。所以說,知行合壹,貴在於行。
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壹,才能做到理論聯系實際,才能產生應有的效果。
? 小時候,我們就讀過小馬過河的故事,故事中的小馬要過河,不知道河水的深淺,牛伯伯說水很淺,小松鼠說水很深,小馬不知道相信誰的好,媽媽讓它自己去試試,才知道河水的深淺。它自己下河試了,才知道河水既不像牛伯伯說的那麽淺,也不像松鼠說的那麽深。壹件事,只有自己親自做了,才會得到想要的結果。
小時候背英語單詞,老師經常說”讀千遍萬遍,不如親手寫壹遍。”我們照著老師說的,壹邊讀,壹邊抄寫,果然,這個單詞就記住了。
? 陸遊在他的《冬夜讀書示子聿》中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意思是從書本上得來的知識畢竟不夠完善。如果要想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須親自實踐才行。賈島在寫詩時,拿不定“僧推月下門”還是“僧敲月下門”,他就壹遍又壹遍地親自試做這個動作,最後成就了他著名的“推敲”精神,為世人所傳頌。
作為學生的引導者,老師傳授知識,不應該僅僅停留在口頭傳授,而應該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去實踐。比如繪畫課,不應只對著壹些圖片講述和觀摩,而更多的是,讓孩子們拿起畫筆塗鴉。作文課,不應該只停留在讀和觀看PPT上,更不能閉門造車,而是應該多帶他們走進大自然,多融入生活,多觀察身邊的人,物,多感受身邊的事,學會我手寫我心,寫出來的作品才有血有肉有靈魂。
在教學活動中,學生只有通過參與課外活動,融入自然環境,使學生體驗生活,體驗自然。如果不這樣,所學的知識空洞無物。就像趙括紙上談兵,貽笑大方,又似許多人空談理想,而不付之於實踐,最終壹事無成。有許多人會讀書,每次的考試成績都不俗,頗受老師贊賞,被同學羨慕,然而,做父母的不舍得孩子做家務,甚至,連自己的生活都不能自理。壹旦生活出現變故,她(他)也就失去生活的能力。這就是不懂教育的父母,養成的高分低能的孩子。
學習知識,不僅僅只是單方面聽或看,而是要調動眼、耳、手、腦等多個器官參與學習。將學習到的知識,用到實踐中,才能達到理想效果。實踐出真知,唯有所“行”,才能驗證所“聞”所“見”,唯有所“行”,才能有真知灼見。所以,知行合壹,貴在於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