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老師說,現在的培訓越來越不好做,在課堂上怎麽也找不到成就感,學生們昏昏欲睡,自己也講得味同嚼蠟,沒啥意思。為什麽現在的不管是社會上還是學校的課堂裏,都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我們看看影響課堂效果的四大變量:內容、老師、學生、課堂。
老師、內容以及同學們形成的課堂,都是促進學生改變的外部環境。教學要在對話中進行, 教學的根本是讓學生產生改變,需要在學生的腦內形成壹個積極的、有意義的、有價值的神經元回路和關聯 。老師、課堂和同學形成的課堂可以促成學生內在產生積極的思維活動,進而形成有意義和有價值的神經元關聯,這時學習也才會真正發生。
麥肯萊恩有壹個著名的三腦學說,他認為人的發展和進化經歷了三次重大的演化,最開始我們的大腦是簡單的刺激-反應,和爬行動物類似,可以理解為行為腦;接著我們發展出了情緒腦,也就是脊椎動物腦;再後來我們發展出了大腦的皮層,也即認知腦。
從這個視角來看,促進壹個人改變的核心底層分別是認知、行為和情感。 比如,為什麽遊戲能上癮?壹般遊戲的體驗感都很強,這激活了行為腦;打遊戲的過程中會給予及時反饋讓妳闖關,這激活了情感腦;越好玩妳就越想打,久而久之,妳會產生遊戲很好玩的認知,這個過程也是行為—情感—認知三個層面得到了循環。 教學也是壹樣,老師 需要從行為、情感和認知三層面 激發學員動能, 這三方面 壹旦形成閉環,學習的樂趣才會真正發生,學員也才會發生持久的改變。
很多遊戲都會讓人上癮,欲罷不能;很多電視劇也會讓人目不轉晴,窮追不舍。那怎麽樣讓學習也能產生這種效果呢? 田老師常說:好老師不僅要把道理講得透,更重要的是還要把情感照顧夠。 教學設計要考慮的不只是內容,還有學生學習的動機。我們的精神愉悅是依靠多巴胺來維持的,那麽怎麽讓學生更多的釋放多巴胺,產生更強烈的學習動機呢?
1、 設計意義感, 學生為什麽要學?能解決什麽問題?這要求老師備課時要將內容與學員的問題結合,關聯適當的場景,吸引學員參與並獲取意義。
2、 設計效能感, 很多學生怕自己學不會,特別是對壹些抽象的概念,這就要求老師的教學需要由淺入深、通俗易懂的展示,及時反饋解決疑問。
3、 設計成就感, 讓學生當堂驗證到知識的價值,所以在課堂上壹定設置練習,讓學員運用知識看到效果,老師還可以及時的糾偏。
課程的設計與開發是培訓人很重要的壹項技能,每次別人咨詢我如何上好壹堂課,我都會建議她先研究課程設計與開發的核心要素。
首先,最重要的以終為始的表現性目標設計, 不能再講了解什麽、理解什麽和掌握什麽等模糊性的目標,我在公司內部賦能特別看重目標的設計,包括在看外部供應商的課程方案時,我都會先看目標是否表現型。
其次,知識、技能、態度類課程教學的策略都不相同 ,知識類課程要在具體情境中應用,知識掌握的標誌就是學習者形成個人版本的理解。技能掌握的標誌,實際上是我們能夠自動化的反應;技能類課程必須得有套路,只有有套路的行為才是可復制的行為;態度類課程是最難教的,態度本質上是壹種情感反應,情緒教學只能在情緒狀態上進行,它需要營造壹個氛圍最終形成情緒記憶。
最後,教學活動的設計, 包括了場景導入、理論升華和工具落地,更重要的是需要設計學生參與的動機,吸引學生的註意力,讓學生釋放多巴胺。
第壹次接觸五星教學時我很激動,還承諾以後每次課都要按五星教學的方法來設計。後來實踐起來才發現並不是那麽容易。五星教學簡單來說就20個字,聚焦問題、激活舊知、論證新知、應用新知、融會貫通,但很多時候由於培訓時長,我們沒辦法做到每次的教學設計都能承載這5顆星,聚焦問題和論證新知是基礎,這二項是必不可少的。我們要想把傳統的以說教為主的課堂變成五星教學,就需要不斷的給知識點加問題。拋壹個問題,然後就跟學生互動,激活舊知,然後再給學生論述,這至少就有三星了。最後再配個練習,學生做完練習妳再點評做到融會貫通,這樣五星就有了。所以,總的來說,將傳統課堂改造成五星教學可以小步叠代,先至少二星、再三星、最後五星,這樣由淺入深更容易掌握。
對於老師來說,最省事的教學就是壹言堂,但是妳越省事,妳在課堂上學習的東西也越少,最真耽誤的是妳自己。老師不是個職業而是個專業,他必須在課堂上找到學習的感覺,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學習態”。只有學生和老師進入壹種對話的狀態,彼此才能被激活,那麽如何對話課程呢?有五樣很重要的功夫:聽、說、問、答、評。
首先說不能光講道理,要帶著情感,最好有壹些畫面感,多用描述性的語言表達;
其次是聽和評,聽指的是要深度聆聽,更多的覺察學生的言外之意,只有明白學生深層次的訴求,妳也就可能做到恰到好處的點評,為學生賦能;在課堂上給學生信心比給學生知識還重要。
最後是問和答的功夫, 西方有壹句教育格言:學生有提問的權利,老師沒有直接給答案的權利。 所以老師要循循善誘,壹步壹步地啟發學生來問,壹個好問題可以促進學員深度的思考,老師的答有時還能進壹步引導思考。
老師需要在聽、說、問、答和評中,不斷地去跟學生積極的對話,促進教學相長。
七、老師如何處在學習態?
我壹直認為最快的成長方式就是把習得的技能賦能給別人,在教學的過程中,妳會把自己講得越來越明白,妳也不知不覺就得到了成長。所以作為老師,妳要恰到好處地走出舒適區,將課堂當成學習的場所,這樣教學相長就成為壹種實實在在的可能。那麽如何處在學習態呢?
課前,功夫花在課前絕對是值得的,妳要想想我要刻意的運用什麽方法、刻意配置什麽樣的練習、如何才能把課講到學員的心坎裏。
課中,最重要的是如何保證學習在對話中進行,聽、說、問、答如何靈活運用。 比爾蓋茨說:“只有流動的知識才能創造價值”, 妳的課堂有沒有讓學生產生跨腦關聯呢?
課後,最重要的就是復盤了,復盤是更好的學習,妳要復盤課堂有沒有壹些意外的驚喜,妳刻意準備的東西有沒有效果,妳有沒有解答不了的問題,後面該如何改進,學員有沒有分享讓妳印象深刻的故事,後面再次叠代妳的課程等。
田老師說:“淡定的改變中國教育。”教學動能營雖然是線上訓練營,但也像壹顆小小的火種在連接每個熱愛教育的人,喜歡這裏每節課作業的用心設計、領教們的真誠連接與反饋、社會化學習的激發賦能。修煉自身與賦能他人,壹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