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人生格言 - 曾國藩有哪些功績?

曾國藩有哪些功績?

曾國藩功績:創立湘軍,平定太平天國、洋務運動的發起者之壹、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晚清散文“湘鄉派”創立人。

曾國藩出生地主家庭,自幼勤奮好學,6歲入塾讀書。8歲能讀四書、誦五經,14歲能讀《周禮》《史記》文選。道光十八年(1838年)中進士,入翰林院,為軍機大臣穆彰阿門生。累遷內閣學士,禮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

與大學士倭仁、徽寧道何桂珍等為密友,以“實學”相砥礪。太平天國運動時,曾國藩組建湘軍,力挽狂瀾,經過多年鏖戰後攻滅太平天國。其壹生奉行為政以耐煩為第壹要義,主張凡事要勤儉廉勞,不可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禮治為先,以忠謀政,在官場上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擴展資料:

1840年鴉片戰爭,英國用洋槍洋炮了打開了中國的大門,同時也打亂了中國社會賴以生存、發展的社會文化秩序,中國出現了“三千年未有之變局”。西方文化與先進的科學技術壹起沖擊著中國人的精神世界。

有覺悟的中國人開始了對國家救亡道路的探索,開始了對民族文化的反思。作為傳統文化集大成者的曾國藩,其文化自覺體現了傳統知識分子的責任意識和實踐精神,對於我們思考當代知識分子的文化使命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

書生帶兵——文化的力量。

在歷經10余年京官生涯後,曾國藩因母喪成為壹個在家守制的丁憂侍郎。時值太平天國風生水起,撼動了清廷東南半壁。為鞏固統治秩序,鹹豐皇帝向曾國藩發出上諭,讓其幫同辦理本省團練鄉民搜查土匪諸事務。

本欲在家終制的曾國藩,在接到武漢失守、人心惶恐的消息後,經郭嵩燾力勸,赴長沙團練鄉民、搜查土匪。在楚勇練就、船炮齊備、準備出征時,曾國藩作《討粵匪檄》,布告遠近,向太平天國發出了宣戰書。

在檄文中,曾國藩首先用排比的句式,犀利的言辭指出:洪楊五年來“荼毒生靈數百余萬,蹂躪州縣五千余裏”,“兩湖三江被脅之人曾犬豕牛馬之不若。此其殘忍殘酷,凡有血氣者未有聞之而不痛憾者”。

接著更以人倫盡毀,農不能耕、商不能買、士不能讀形容太平天國對社會秩序的破壞,發出“舉中國數千年禮義人倫詩書典則,壹旦掃地蕩盡。

此豈獨我大清之變,乃開辟以來名教之奇變,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於九原,凡讀書識字者,又烏可袖手安坐,不思壹為之所也”的號召,讓讀書人群起而攻之,捍衛自己的精神家園。曾國藩進壹步列舉了“粵匪焚郴州之學官,毀宣聖之木主,十哲兩廡,狼藉滿地。

嗣是所過郡縣,先毀廟宇,即忠臣義士如關帝嶽王之凜凜,亦皆汙其宮室,殘其身首。

以至佛寺、道院、城隍、社壇,無朝不焚,無像不滅”的行為,意在激起全民公憤,助其殄此兇逆,救我被擄之船只,找出被脅之民人。不特紓君父宵旰之勤勞,而且慰孔孟人倫之隱痛。不特為百萬生靈報枉殺之仇,而且為上下神祇雪被辱之憾。

檄文最後,曾國藩恩威並施,號召血性男子、抱道君子、仗義仁人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對這些人或以賓師相待,或奏請優敘,或授官爵,而反戈者將免死。如果“甘心從逆,抗拒天誅”,則“大兵壹壓,玉石俱焚”。

在《討粵匪檄》的號召下,很多讀書人加入了湘軍的隊伍,成為湘軍的中堅力量,在湘軍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發展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不僅如此,在曾國藩和讀書人組成的湘軍將帥帶領下,湘軍刊刻《船山遺書》,從中國傳統文化中探求治國用兵之道用於軍政實踐。從發布《討粵匪檄》到刊刻《船山遺書》,曾國藩對於文化作用的認識和利用,成為其文化自覺和實踐的重要內容。

人民網-曾國藩的文化自省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