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革命戰爭年代形成的紅色文化,是我們上黨老區的傳家寶。無論在血雨腥風、戰火紛飛的革命年代,意氣風發、 *** 燃燒的建設年代,還是在波瀾壯闊、生機勃勃的改革年代,紅色文化壹直激勵著長治人民奮勇前進。在確保如期實現脫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征程中,大力弘揚紅色文化,傳承太行精神,從中汲取昂揚奮進、團結拼搏的精神動力,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在新形勢下弘揚紅色文化,就是要從堅定理想信念著手,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理想信念是 *** 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今天,我們面臨著“四種危險”和“四大考驗”,必須堅定理想信念,大力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廣大黨員幹部從紅色文化中汲取營養,把全市廣大幹部和人民群眾的力量凝聚起來,以我們身邊鮮活的典型申紀蘭、段愛平、申飛飛等模範人物為榜樣,堅定信仰,忠誠不二,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
在新形勢下弘揚紅色文化,就是要繼承優良傳統,切實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太行兒女的奮鬥歷程,既是壹部氣勢恢巨集的革命戰爭史,也是壹部感天動地的作風建設史。在新的形勢下,加強黨的建設面臨許多前所未有的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特別是精神懈怠的危險、能力不足的危險、脫離群眾的危險、消極腐敗的危險,更加尖銳地擺在我們面前。各級幹部要勤思勤為不懈怠,真抓實幹不浮躁,清正嚴明守紀律,以經濟發展的新成效,造福壹方百姓。
在新形勢下弘揚紅色文化,就是要攻堅克難,大膽實踐,走出資源型地區轉型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子。長治作為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是必然選擇。我們要緊密結合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三去壹降壹補”,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努力提高傳統產業回圈率、新興產業占有率和節能降耗減排率,既要以堅忍不拔的精神把地下資源的文章做好,更要以改革創新的精神把地上資源的文章做好,加快采掘文明向制造文明轉變,加快資源依賴向創新驅動轉變,加快粗放增長向綠色發展轉變,早日實現資源城市向經濟文化城市的轉型。
在新形勢下弘揚紅色文化,就是要扭住發展不動搖,奮力實現我市經濟浴火重生。革命先烈流血犧牲,就是為了讓我們過上幸福生活。大力弘揚紅色文化,必須致力發展。唯有發展才能破解制約長治發展的“瓶頸”,進而以發展之力蓄積突破之勢。當前,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任務十分繁重,我們既要把“兩學壹做”抓好抓出成效,又要把活動煥發出來的政治熱情和進取精神轉化為推動發展、造福百姓的實際行動。各級各部門要把學習貫徹系列重要講話作為重大政治任務,按照省委駱惠寧書記的安排部署,堅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同誌為的黨中央保持高度壹致,全面貫徹省委“壹個指引、兩手硬”的重大思路和要求,堅持在專案建設上下苦功,堅持在回穩促增上做文章,堅持在改革創新上出真招,狠抓安全生產不松懈,全力維護社會大局安全穩定,繼續辦好民生實事,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進取精神,不畏艱險、迎難而上的堅強意誌,追求卓越、爭創壹流的幹事 *** ,確保全年目標任務圓滿完成,為實現山西振興崛起作出長治應有的貢獻。
長治是太行精神的重要發源地。近年來,長治市堅持以太行精神引領社會風尚,廣泛開展了理論研究、宣傳教育、旅遊開發、道德實踐等各種傳承活動,有效凝聚全民***識,努力擴大社會認同,有力推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開展。
壹、深化理論研究,築牢思想基礎
長治市市委把弘揚太行精神作為凝聚民心、鼓舞士氣的重要抓手,堅持從理論研究入手,對太行精神的深刻內涵、形成背景、發展歷程、實踐特色、時代特征、當代價值進行了全方位的理論探討。壹是面向領導幹部舉辦太行精神論壇。圍繞解放思想、全面深化改革、貫徹群眾路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重大問題,邀請專家學者從歷史和現實的結合上進行專題解讀,組織各級領導幹部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暢談工作打算,激發廣大幹部幹事創業的熱情。二是面向全國舉辦太行精神研討會。邀請八路軍將帥子女、國內黨史軍史專家圍繞太行精神開展學術研討,近年來,全市舉辦專題研討會8次,200多名專家學者參加,形成理論成果500多篇,大大增強了老區人民的榮譽感和自豪感。三是面向專業力量組織理論研究。組織編寫了《太行精神》、《太行群英》、《八路軍抗戰簡史》等各類理論著作60多部,民間自發組織的八路軍文化研究會、勞模文化研究會、雪芳精神研究會、紀蘭精神研究會等各類社團組織應運而生,推動太行精神理論研究工作蓬勃展開。
二、加強宣傳教育,構建精神支撐
把太行精神宣傳教育貫穿到媒體宣傳、文藝宣傳和社會宣傳等各個方面,推動太行精神內化於心、外化於形。壹是組織媒體宣傳。在報紙、電臺、電視臺、網站開辟弘揚太行精神宣傳專欄、理論專版和專題節目,組織新聞記者開展采風活動,深入宣傳弘揚太行精神的理論成果、生動實踐和先進典型,著力營造濃厚輿論氛圍。二是組織文藝宣傳。圍繞重大革命題材和現實題材,組織藝術創作,推出了電視劇《浴血太行》、電影《血戰殘陽》、戲劇《申紀蘭》、文學紀實《旗幟下的實踐》、曲藝作品《千秋萬代懷鄧公》等200多部藝術作品,面向群眾展演展播,充分展現革命歷史,生動再現感人事跡,讓廣大群眾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思想教育。三是組織社會宣傳。結合重大活動、重大節日、紀念日,舉辦豐富多彩的群眾性宣傳教育活動,精心舉辦“太行精神光耀千秋”全國巡展,利用高速路兩側護坡制作八路軍群雕、軍民同戰宣傳版畫,規劃“紅色百村”,修建紅色文化墻、百裏八路軍文化長廊、八路軍風情壹條街、勞模文化廣場等,將太行精神宣傳融入社會生活的各個環節。
三、開發紅色旅遊,弘揚革命傳統
發揮長治革命紀念地眾多的優勢,科學規劃,加大投入,打造精品,強化營銷,不斷加快紅色旅遊開發,使之成為弘揚革命傳統、傳播先進文化的重要渠道。壹是規劃紅色旅遊路線。按照“太行硝煙、勝利曙光”的主題形象,對境內紅色旅遊資源進行科學規劃,整體開發,打包推出旅遊路線,精心設計推出長治紅色旅遊壹日遊、兩日遊、三日遊等旅遊產品,在全市形成了貫穿武鄉、黎城、沁縣、沁源壹線的紅色文化產業帶。二是規劃紅色文化產業集聚區。按照規模化、叢集化發展的思路,在全市規劃了三個紅色文化產業集聚區。整合境內及周邊地區所有反映八路軍文化的革命遺址按比例復制到磚壁,努力打造全國最大的八路軍文化集聚區;整合全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擴建西溝展覽館,打造全國勞模文化集聚區;整合劉伯承兵工廠、毛主席紀念堂和新中國第壹個紅色鋼鐵廠,打造兵工文化集聚區。三是紮實推進紅色旅遊專案建設。開發建設了八路軍文化園、遊擊戰體驗園、冀南小寨銀行、黃崖洞兵工文化園等壹大批重點專案,同時對全市780多處革命遺址遺跡進行了保護性修繕和開發性建設。四是加大紅色旅遊宣傳力度。策劃舉辦了八路軍文化旅遊節、太行紅山騎遊文化周等節慶活動,推出了大型實景劇《太行山》。八路軍文化旅遊節成為全省十大文化節慶之壹,《太行山》成為全省八大文化品牌和三大精品演藝工程之壹,武鄉紅色旅遊被納入全省十大核心景區。
四、開展主題實踐,培育文明風尚
圍繞弘揚太行精神,精心設計載體,吸引群眾參與,先後組織開展了五類大型主題實踐活動。壹是開展“革命傳統教育”主題活動。組織了愛國歌曲大家唱、紅歌唱響太行山、重溫入黨誓詞、緬懷革命先烈等活動,參與人數100多萬人次。二是開展“講道德、做好人”主題活動。堅持不懈開展長治好人和道德模範評選推薦活動,湧現出了國家和省級道德模範及提名獎25人、中國好人26名、市級道德模範30人、長治好人20000多名。三是開展“關愛他人、奉獻社會”主題活動。精心組織開展學雷鋒、關愛空巢老人、關愛農民工、關愛留守兒童等各類誌願服務活動,全市誌願服務組織470多個、註冊誌願者5萬多人。四是開展“爭做美德少年”主題活動。組織開展了紅色路上育新人、“吃壹天小米飯、當壹天八路軍”、紅色經典誦讀、網上祭英烈等活動,推動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質顯著提高,榮獲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先進城市。五是開展“學習先進典型”主題活動。在全市各行各業中廣泛開展向申紀蘭、段愛平學習活動,推動全市上下形成了人人爭先進、行行有標兵、學習有榜樣、趕超有目標的生動局面。
五、融入現代元素,展現時代光芒
堅持創新工作理念,運用現代技術,充分展現太行精神的時代光芒。壹是推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改陳布展。加大革命文物收集整理力度,進壹步豐富陳列內容,創新展覽形式,增添了模型、沙盤、雕塑等專案,融入高科技元素,大大增強了展覽的科學性和趣味性。八路軍太行紀念館的百團大戰半景畫館,在國內首次以半景畫形式,運用聲、光、電等多媒體手段,全景式再現了抗戰時期八路軍百團大戰的恢巨集氣勢與壯烈情景,使觀眾產生強烈的視覺沖擊和心靈震撼。二是開發體驗式主題公園。依托太行山特殊的地理位置,精心打造八路軍文化園和遊擊戰體驗園,真實還原抗戰時期八路軍生活、生產、工作、娛樂的歷史場景,設定了地雷戰、地道戰、追擊戰和圍困戰等參與專案,觀眾可以直接參與當壹天八路軍、打壹場遊擊戰等活動專案,切身感受激烈的戰鬥場面和艱苦的革命歲月。三是建設網上紀念館。充分運用網路媒體作用,建設入口網站,通過音像、視訊、動畫、幻燈等數字化手段,全面深度展示革命歷史、珍貴文物、研究成果、工作動態,為觀眾提供參觀指南、旅遊資訊等便民服務,講好紅色故事,傳播長治聲音,大大增強了紅色文化的影響力,有力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群眾、深入人心。
同誌在慶祝中國 *** 成立95周年大會上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發展中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黨和人民偉大鬥爭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我們要深入學習領會這壹重要講話精神,把握好增強文化自信的著力點,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這“三大文化”。
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天人合壹的和諧精神、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民為邦本的民本思想、止於至善的崇高追求等為重要內涵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過千百年的錘煉,形成了中華民族特有的信仰追求、價值取向、高尚品格,已浸潤於每個中國人心中,成為百姓日用而不覺的價值觀,展示了中華民族的性格、氣節和氣魄,增強了中華民族的骨氣和底氣。增強文化自信,就要加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挖掘和開發,對其中至今仍有借鑒價值的內容和形式加以改造,賦予其新的內涵和表達方式,增強其影響力和感召力,讓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
大力弘揚革命文化。革命文化是中國革命取得勝利的文化支撐和精神動力,具有鮮明的民族性、科學性、大眾性。民族性,即革命文化代表著中華民族為追求獨立解放、反對帝國主義侵略壓迫、反對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剝削、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方向;科學性,即革命文化堅持唯物史觀與唯物辯證法,堅持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大眾性,即革命文化代表著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與要求,既紮根於人民大眾的文化實踐,又發展於人民大眾的文化創造活動。增強文化自信,就要大力弘揚革命文化,彰顯時代精神,錘煉民族品格,鍛造民族風骨,促進民族自新,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註入強大精神動力。
大力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靈魂,充分展現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優秀品質的文化。面向現代化,就是以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深入研究關系國計民生的重大課題,系統總結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經驗,提出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不斷把實現“兩個壹百年”奮鬥目標推向前進。面向世界,就是圍繞世界發展面臨的重大問題,探索關系人類前途命運的重大課題,提出體現中國立場、中國智慧、中國價值的理念、主張、方案。面向未來,就是準確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大趨勢,揭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大邏輯,始終保持強大的戰略定力。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具有無可比擬的優越性和先進性,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精神上的旗幟,為當代中國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提供精神動力與智力支援。增強文化自信,就要大力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不斷提升國民文化意識、提升中華民族整體文化素質,匯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強大精神力量。
10月28日下午,市水利局黨組召開“弘揚太行精神 增強文化自信”專題研討會。局黨組書記、局長宋輝文主持會議並講話,局領導孫景峰、李文藝、張晉、郭曉光、梁誌忠、尚治安出席會議。會上,局領導班子全體成員圍繞主題,結合各自思想和工作實際,暢談了認識體會,進行了深入的討論交流。
宋輝文在講話中指出,太行精神與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是壹脈相承的,是偉大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黨團結帶領幹部群眾不斷開拓奮進、推進新的偉大事業發展的獨特政治優勢和不竭力量源泉。他強調,壹是要深刻理解太行精神的科學內涵。太行精神的主要內容是“不怕犧牲、不畏艱難、百折不撓、艱苦奮鬥、萬眾壹心、敢於勝利、英勇鬥爭、無私奉獻”。要深入學習和深刻理解其科學內涵,把太行精神植根到理想信念上,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始終保持信仰上的堅定、政治上的清醒、行動上的自覺。二是要自覺用太行精神來指導工作。要把學習弘揚太行精神與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緊密結合起來,與貫徹落實省委駱惠寧書記在長治調研時講話精神緊密結合起來,緊緊圍繞省委“壹個指引、兩手硬”的重大思路和要求,按照市第十壹次黨代會的決策部署,越是面臨壓力大、困難多,越要用革命精神滋養思想、激勵行為,真正把太行精神轉化為推動長治水利事業改革發展的強大動力。當前,要突出抓好市域大水網建設、濁漳河南源河流生態修復、水利扶貧攻堅、冬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等重點工作,推動全年各項任務的圓滿完成。三是要把太行精神體現到改進作風上。始終堅持全面從嚴治黨不動搖,全方位推進水利系統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以優良的黨風、政風帶動過硬的作風。要繼續組織開展好“創先爭優百日行動”,大力弘揚“獻身、負責、求實”的水利精神,動員和引導水利系統黨員幹部進壹步增強擔當意識,敢於擔當、善於擔當、主動擔當,不斷推動長治水利事業取得新成效,為全市如期實現脫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強有力的水利支撐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