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抗戰時期的緬印戰場史料,最讓筆者痛心的是看到日本公開出版物引用的壹段美國戰爭史。
批判中國遠征軍的武器素養和戰鬥作風。
現將“另壹方”的簡要記錄引述如下:
“根據美軍聯絡官的說法,中國軍隊大多無視美國的技術和忠告,戰術拙劣,缺乏愛護武器的觀念,這讓美軍聯絡官深有感觸。美軍聯絡官對中國軍隊的作戰方式批評如下:
“中國的陸軍首長不能直接向支援的炮兵部隊請求火力支援,而是通過師部,所以當炮兵進行掩護射擊時,就失去了價值。即使炮火也無法準確覆蓋目標,發射間隔往往長達五分鐘。
“中國士兵不在乎武器,在雨中用火箭筒射擊,因為下雨,這種武器經不起壹天的使用。步兵不小心操作掛在腰帶上的手榴彈,經常會嚇到附近的美軍。彈藥被無限制的浪費,武器因為不間斷使用和維護不善,在短時間內報廢。戰場上的武器彈藥都是這樣使用的,但是補給站距離前線較遠,武器易損件的生產地距離前線12000裏。通過這些事實可以看出,魏將軍麾下七萬五千官兵的實戰能力令人遺憾……”
美軍聯絡官的抱怨當然是心疼家裏的物資“租借”,但為什麽抗戰以來幾乎被“窮兵黷武”嚇壞的中國軍隊卻如此“揮霍”呢?妳可能想不到,當時因為害怕日軍夜襲,有些軍官讓士兵通宵打機槍,嚇唬敵人。
美國的火箭筒和噴火器都是剛剛研發出來的新式武器,美國太平洋戰場的麥克阿瑟部隊和中國遠征軍幾乎是同時列裝的,根本不例外。但在騰沖和松山的戰鬥中,這兩種利器並沒有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因為當時中國能掌握使用方法的士兵太少,無法挑選出合適的士兵進行學習,學習後也只能達到“粗知”的低水平。
對戰場技術動態變化特別敏感的日軍,稍有損失就用狙擊反擊戰術反擊,往往使中國士兵丟掉利器犧牲,而且越來越難找到能用的人。
如此具有“戰壕真實”的詳細記錄,反映了壹個簡單的道理:武器之所以被士兵視為第二生命,不在於其高昂的價格或技術含量,而在於其在戰場上摧毀敵人、保護自己的使用價值。武器知識作為實現人與武器裝備有機結合的重要前提,不應該成為軍人素質結構中的“短板”。
這對我們今天仍有很大的啟發。目前新裝備列裝部隊的速度越來越快,型號越來越多,信息量越來越高。這些現代化設備技術含量高,結構復雜,維護難度大,往往需要多人的配合才能完成操作,這就需要使用者認真學習和掌握相關的知識和原理,才能熟練地操作、使用和維護。
對武器壹知半解,或者說壹無所知,如何才能充分發揮武器的效能?於是,有些武器要麽“浪費”了,要麽“尷尬”了。
如果妳給壹個沒用過手機的人壹個《瘋狂4》,妳大概會遇到這樣的場景;但更可怕的心理是:這是別人的東西,沒糟蹋。好東西壹定要對知道它的價值,懂得珍惜的人有用,否則就是“火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