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句“風雨如磐暗故園”,出自近現代文學家魯迅創作的《自題小像》。
原詩:
《自題小像》近現代:魯迅
靈臺無計逃神矢,風雨如磐暗故園。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
釋義:
我的心無法逃避愛神射來的神箭,我熾愛著仍遭受侵略和封建壓迫的家園。這份情感寄托給天上的星星卻沒有人明了,我誓將我的壹腔熱血報效我的祖國。
作者簡介: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字豫山,後改豫才浙江紹興人。著名文學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1903年,魯迅在《浙江潮》上發表了《斯巴達之魂》歌頌斯巴達人以生命和鮮血抗擊侵略者,借以抨擊清朝統治者的喪權辱國,喚醒中國人民起來鬥爭,並毅然剪掉象征封建傳統和種族壓迫的辮子,在壹張剪掉辮子的照片背面題寫了這首詩送與好友許壽裳。
賞析:
許壽裳在《懷舊》壹文中,對《自題小像》這首詩的內容有極其精煉的概括,“首句說留學外邦所受刺激之深,次寫遙望故原風雨飄搖之狀,三述同胞未醒、不勝寂寞之感,末了直抒懷抱,是壹句畢生實踐的格言”。
這首詩的創作緣起是剪辮子。魯迅在《藤野先生》壹文中對“頭頂上盤著大辮子,頂著學生制帽的頂上高高聳起,形成壹座富士山”的“清國留學生” 進行了辛辣的諷刺,這可視為魯迅毅然剪辮的形象註腳。而魯迅斷發並且題詩於小照背後贈送給摯友,則顯然是借以明誌。?
可以說“剪辮”是青年魯迅與封建思想訣裂、自覺接受民主思想的鮮明標誌。魯迅後來在《〈吶喊〉自序》中敘述了“寫起小 說來”之前的幾個思想發展階段,其“棄醫從文”誌向的確立便發生在他寫《自題小像》之後。
魯迅“棄醫從文”確立了他壹生的奮鬥目標,其源概出於“我以我血薦軒轅”(釋義:我誓將我的壹腔熱血報效我的祖國)所表露的愛國之情、報國之誌。“我以我血薦軒轅”是《自題小像》詩的愛國主義感情的升華,也是青年魯迅鴻鵲之誌的寫照,更是魯迅先生矢誌不渝、畢生實踐的人生格言。
百度百科——自題小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