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下功夫的詩句 1. 含有功夫的詩句
1、南歌子·鳳髻金泥帶
宋代:歐陽修
鳳髻金泥帶,龍紋玉掌梳。走來窗下笑相扶,愛道畫眉深淺入時無?
弄筆偎人久,描花試手初。等閑妨了繡功夫,笑問鴛鴦兩字怎生書?
收藏下載復制下壹首完善
新婚,生活
譯文:
手持巴掌大小的龍形玉梳,用鳳釵及金絲帶把頭發梳飾成髻。妻子走到窗下依偎在丈夫的懷裏,問道“眉色深淺合不合適宜?”
她的纖手擺弄著筆管,長時間依偎在丈夫身邊,試著描畫刺繡的花樣,卻不知不覺耽擱了刺繡,笑著問丈夫:“鴛鴦二字怎麽寫?”
2、題壁二首
宋代:夏元鼎
崆峒訪道屈尊乎,萬卷丹書看轉愚。
著破鐵鞋無覓處,得師(來)全不費功夫。
譯文:
到崆峒山訪問道士來到了湖湘邊,我讀了萬卷詩書越讀越感覺愚魯。
踏破了鐵鞋也尋不到的詩情靈感,實踐中得來竟全然不費什麽功夫。
3、冬夜讀書示子聿
宋代:陸遊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譯文:
古人在學習上不遺余力,年輕時下功夫,到老年才有所成就。
從書本上得來的知識畢竟不夠完善,要透徹地認識事物還必須親自實踐。
4、絕句
唐代: 呂巖
莫言大道人難得,自是功夫不到頭。
譯文:不要說人難得到大道真理,自然是因為功夫不到家。
5、《琵琶歌》
唐代:元稹
使君自恨常多事,不得功夫夜夜聽。
譯文:使君只恨事務太多,沒有時間夜夜聽。
2. 表示下功夫的句子有哪些
只要功夫深 鐵杵磨成針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發憤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繩鋸木斷,水滴石穿.(宋·羅大京)
盛年不重來,壹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陶淵明)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不是壹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題弟侄書堂杜荀鶴
書到用時方恨少,是非經過不知難.勵誌對聯陸遊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勸學顏真卿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奉贈韋左丞丈杜甫
讀萬卷書,行萬裏路.諺語
光陰給我們經驗,讀書給我們知識.奧斯特洛夫斯基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長歌行漢樂府民歌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滿江紅嶽飛
枯木逢春猶再發,人無兩度再少年.增廣賢文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潛確類書
刀不磨要生銹,人不學要落後.諺語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韓愈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諺語
讀書之樂樂如何?綠滿窗前草不除.四時讀書樂翁森
發奮識遍天下字,立誌讀盡人間書.蘇軾
3. 含有“功夫”的詩句有哪些
含有“功夫”的詩句
1、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功夫老始成。——南宋愛國詩人陸遊 《冬夜讀書示子聿》
宋·陸遊《冬夜讀書示子聿》。這兩句大意是:古人在學習上不遺余力,少壯時下功夫,到老年才能有成就。此名句原是陸遊寫給兒子的勸學詩。他要求兒子以占人為榜樣,終生追求學問,積累知識。自從陸遊詩成為文化遺產在社會上流傳之後,此詩便具有了積極的社會意義。兩句實際上是利用了中國人祟敬祖先、崇敬古人的心理,以古人治學用誌不遺余力為例,說明學習必須專心致誌、持之以恒的道理,是古今勸學的常用名句。
2、洛陽三月花如錦,多少功夫織得成。——南宋詩人、詞人 劉克莊 《鶯梭》
宋·劉克莊《鶯梭》。這兩句大意是:洛陽三月的繁花美麗得如同錦繡,不知道這是黃鶯費了多少工夫才織成的。作者從黃鶯的穿花過柳和宛轉啼鳴,聯想到織機飛梭的左右傳動和機杼的軋軋作響,因而把洛陽百花爭妍的美景想象成鶯梭織出的錦繡。構思神奇,比喻生動.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和藝術情趣,可以啟發我們的藝術思維。
3、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南宋詩人 夏元鼎 《絕句》
南宋·夏元鼎《絕句》覓:找尋。功夫:即工夫,做事所化費的精力和時間。這兩句大意是:把鐵鞋都踩破了,也沒有找到,現在竟然沒費壹點兒工夫就得到了。這兩句以“踏破鐵鞋”來比喻尋求所化費的精力和時間之大之多,然後語意壹轉,說尋求的目標卻在毫不費勁的情況下得到了,這就特別顯出獲得的偶然和意外。語意前後相襯,在反跌中得到突出,這種寫作手法可以學習,也有以“鐵”作“芒”,以“功”作“工”的,意思與此相同。這兩句也可用來說明機遇的重要。
4、功夫未至勞懸想,境外聲聞不改移。——宋太宗《逍遙詠》
5、出神入定虛華語,徒費功夫萬萬年。——呂巖《七言》
6、誰知造化功夫力,罕見今生度宿緣。——宋太宗《緣識》
4. 下工夫方面的句子、詩句、名言都行
1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悲傷。
—— 漢樂府古辭《長歌行》 2 業精於勤,荒於嬉。—— 韓 愈《進學解》 3 壹寸光陰壹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增廣賢文》 4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乾·象》 5 誌不強者智不達。
——《墨子·修身》 6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 ——《荀子·勸學》 7 誌當存高遠。
—— 諸葛亮《誡外生書》 8 丈夫誌四海,萬裏猶比鄰。—— 曹 植《贈白馬王彪》 9 有誌者事竟成。
——《後漢書·耿 列傳》 11 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 —— 杜 甫《望嶽》 12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雕也。
——《論語·子罕》 13 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孟子·告子下》 14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荀子·勸學》 15 石可破也,而不可奪堅;丹可磨也,而不可奪赤。——《呂氏春秋·誠廉》 16 精誠所加,金石為開。
——《後漢書·光武十王列傳》 17 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傳序》 19 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 屈 原《離騷》 20 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蓋棺。—— 陸 遊《病起》 21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屈 原《蔔居》 22 若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 曹 學《蜀中廣記·上川南道彭山縣》 23 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羅大經《鶴林玉露》 24 日日行,不怕千萬裏;常常做,不怕千萬事。
——《格言聯璧·處事》 26 天下之事常成於困約,而敗於奢靡。—— 陸 遊 27 積土而為山,積水而為海。
——《荀子·儒效》 28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訓俗遺規》 29 堅誌而勇為,謂之剛。
剛,生人之德也。——《練兵實紀·剛復害》 30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 曹 植《白馬篇》 31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顧炎武 32 丈夫不報國,終為貧賤人。
—— 陳恭尹《射虎射石頭》 33 時危見臣節,世亂識忠良。—— 鮑 照《代出自薊北門行》 34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 林則徐《赴戎登程口占示家人》 36 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莊子·漁夫》 37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惟賢惟德,能服於人。—— 劉 備 38 傲不可長,欲不可縱,樂不可極,誌不可滿。
—— 魏 徵 39 不傲才以驕人,不以寵而作威。—— 諸葛亮 40 命為誌存。
—— 朱熹 41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誌。 —— 蘇軾 二:經典勵誌名言警句--中國近代篇 1 人生的旅途,前途很遠,也很暗。
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的面前才有路。—— 魯 迅 2 人生像攀登壹座山,而找尋出路,卻是壹種學習的過程,我們應當在這過程中,學習穩定、冷靜,學習如何從慌亂中找到生機。
—— 席慕蓉 3 做人也要像蠟燭壹樣,在有限的壹生中有壹分熱發壹分光,給人以光明,給人以溫暖。—— 蕭楚女 4 所謂天才,只不過是把別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了。
—— 魯 迅 5 人類的希望像是壹顆永恒的星,烏雲掩不住它的光芒。特別是在今天,和平不是壹個理想,壹個夢,它是萬人的願望。
—— 巴 金 6 我們是國家的主人,應該處處為國家著想。—— 雷 鋒 7 我們愛我們的民族,這是我們自信心的源泉。
—— 周恩來 8 春蠶到死絲方盡,人至期頤亦不休。壹息尚存須努力,留作青年好範疇。
—— 吳玉章 9 學習的敵人是自己的滿足,要認真學習壹點東西,必須從不自滿開始。對自己,“學而不厭”,對人家,“誨人不倦”,我們應取這種態度。
—— 毛澤東 10 錯誤和挫折教訓了我們,使我們比較地聰明起來了,我們的情就辦得好壹些。任何政黨,任何個人,錯誤總是難免的,我們要求犯得少壹點。
犯了錯誤則要求改正,改正得越迅速,越徹底,越好。—— 毛澤東 11 壹分鐘壹秒鐘自滿,在這壹分壹秒間就停止了自己吸收的生命和排泄的生命。
只有接受批評才能排泄精神的壹切渣滓。只有吸收他人的意見。
我才能添加精神上新的滋養品。— 徐特立 12 形成天才的決定因素應該是勤奮。
……有幾分勤學苦練是成正比例的, —— 郭沫若 13 自覺心是進步之母,自賤心是墮落之源,故自覺心不可無,自賤心不可有。—— 鄒韜奮 14 在勞力上勞心,是壹切發明之母。
事事在勞力上勞心,變可得事物之真理。—— 陶行知 15 入於汙泥而不染、不受資產階級糖衣炮彈的侵蝕,是最難能可貴的革命品質。
—— 周恩來 16 壹知半解的人,多不謙虛;見多識廣有本領的人,壹定謙虛。 —— 謝覺哉 17 九牛壹毫莫自誇,驕傲自滿必翻車。
歷覽古今多少事,成由謙遜敗由奢。—— 陳 毅 三:經典勵誌名言警句--國外篇 1 不管發生什麽事,都請安靜且愉快地接受人生,勇敢地、大膽地,而且永遠地微笑著。
—— 盧森堡 2 人要是懼怕痛苦,懼怕種種疾病,懼怕不測的事情,懼怕生命的危險和死亡,他就什麽也不能忍受了。—— 盧 梭 3 人的壹生,總是難免有浮沈。
不會永遠如旭日東升,也不會永遠痛苦潦倒。反復地壹浮壹沈,對於壹個人來說,正是磨練。
因此,浮在上面的,的,不必驕傲;沈在底下的,更用不著悲觀。必須以率直、謙虛的態度,。
5. 形容下功夫的成語
寶刀不老:比喻雖然年齡已大或脫離本行已久,但功夫技術並沒減退。
抱枝拾葉:猶言舍本逐末。比喻不抓根本環節,而只在枝節問題上下功夫。
不見輿薪:看不見壹車柴禾。比喻不下功夫去做。
超塵脫俗:塵、俗:佛教稱塵世、人間。佛教徒修行功夫深,已超出塵世。
形容遠遠超過平常人。出力不討好:指白費功夫,沒有取得成效,相反帶來壞的影響。
喘息之間:喘壹口氣的功夫。比喻時間短。
打成相識:指雙方經過壹番較量,顯出自己的功夫,最後從漠不相識變為朋友。大處落墨:落墨:落筆。
原指畫畫或寫文章要在主要部分下功夫。比喻做事從大處著眼。
大處著墨:原指畫畫或寫文章要在主要部分下功夫。比喻做事從大處著眼。
得於心應於手:得:獲得,領悟;應:適應。領悟到要領,做起來順手。
形容功夫到家,心手相應。費力不討好:指白費功夫,沒有取得成效,相反帶來壞的影響。
工力悉敵:工力:功夫和力量;悉:完全;敵:相當。雙方用的功夫和力量相當。
常形容兩個優秀的藝術作品不分上下。功不唐捐:功:功夫;唐:徒然,空;捐:舍棄。
佛家語,功夫不會白白地拋棄。功到自然成:下了足夠功夫,事情自然就會取得成效。
行數墨尋:行數:壹行行地讀;墨尋:壹字字地讀。指只會誦讀文句,而不能理解義理。
也指專在文字上下功夫。鴻篇巨制:鴻:巨,大。
形容工程大,功夫深的著作。畫鬼容易畫人難:比喻憑空瞎說很容易,但是要想有真才實學卻需下壹番功夫才能獲得。
毀於壹旦:於:在;壹旦:壹天。在壹天的功夫全被毀掉。
多指長期勞動的成果壹下子被毀掉。火到豬頭爛:火候到了豬頭自然煮爛。
指只要功夫到了,事情自然就能成功。繭絲牛毛:形容功夫細密。
降本流末:猶言舍本逐末。比喻不抓根本環節,而只在枝節問題上下功夫。
虧於壹簣:虧:缺,欠;簣:裝土的竹筐。積土成山的功夫只差最後壹筐土。
比喻做成壹件大事只差最後壹點而未能成功。離本僥末:猶言舍本逐末。
比喻不抓根本環節,而只在枝節問題上下功夫。爐火純青:純:純粹。
道士煉丹,認為煉到爐裏發出純青色的火焰就算成功了。後用來比喻功夫達到了純熟完美的境界。
面壁九年:面壁:佛家語,指面對墻壁默坐靜修。原指中國佛教禪宗始祖達摩在少林寺面壁靜修了九年。
後比喻在學習上下得功夫極深。磨杵作針:形容只要肯下功夫,再難的事也能成。
末學膚受:指學問沒有從根本上下功夫,只學到壹點皮毛。末學陋識:末學:學無根底;陋識:學識膚淺。
指學問沒有從根本上下功夫,只學到壹點皮毛。木雞養到:木雞:善鬥的雞,看上去象木頭壹樣呆板。
形容功夫到家。拼得工夫深,鐵杵磨成針:鐵杵:鐵棒槌。
只要肯花大功夫,即使鐵棒槌也能磨成繡花針。比喻只要肯花力氣,事情壹定能成功。
棄本求末:比喻不抓根本環節,而只在枝節問題上下功夫。同“棄本逐末”。
棄本逐末:棄:舍棄;逐:追求。古指丟棄農桑從事工商等其他事業。
現比喻不抓根本環節,而只在枝節問題上下功夫。拳不離手,曲不離口:練武的人應該經常練,唱歌的人應該經常唱。
比喻只有勤學苦練,才能使功夫純熟。入海算沙:①到海底數沙子。
比喻白費功夫。②又喻用力精勤。
舍本從末:比喻不抓根本環節,而只在枝節問題上下功夫。同“舍本逐末”。
舍本求末:舍:舍棄;求:追求。拋棄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節的、次要的。
比喻不抓根本環節,而只在枝節問題上下功夫。舍本事末:舍:舍棄;事:從事。
拋棄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節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環節,而只在枝節問題上下功夫。
舍本問末:舍:舍棄;事:從事。指舍棄農耕去從經商。
泛指做事不從根本上著手,而在枝節上用功夫。舍本逐末:舍:舍棄;逐:追求。
拋棄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節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環節,而只在枝節問題上下功夫。
神工妙力:指功夫極其高超,幾非人力所能為。數墨尋行:數墨:壹字字地讀;尋行:壹行行地讀。
指只會誦讀文句,而不能理解義理。也指專在文字上下功夫。
損本逐末:猶舍本逐末。謂拋棄根本,專在枝節上用功夫。
天道酬勤:天道:天理;酬:報;勤:勤奮。上天會酬報勤奮的人。
指下了苦功夫必然會有成就。無暇顧及:暇:閑暇;顧及:照顧到。
沒有功夫顧及到。尋行數墨:尋行:壹行行地讀;數墨:壹字字地讀。
指只會誦讀文句,而不能理解義理。也指專在文字上下功夫。
尋流逐末:猶舍本求末。比喻不抓根本環節,而只在枝節問題上下功夫。
循行數墨:循行:壹行行地讀;數墨:壹字字地讀。指只會誦讀文句,而不能理解義理。
也指專在文字上下功夫。眼錯不見:錯:交錯。
壹眨眼的功夫沒看見。壹飯三遺矢:矢:通“屎”,糞便。
壹頓飯的功夫上了三次廁所。形容年老體弱或年老無用。
只要工夫深,鐵杵磨成針:比喻持之以恒,終必有成。功,亦作“工”。
同“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6. 贊美武術的詩句
1、《破陣子 》——南宋 辛棄疾
醉裏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八百裏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解釋:半夜裏仗著酒勁挑燈觀摩自己的寶劍,心思已飛到了當年吹角連營的時候。
把牛肉分給部下享用美餐,讓樂器奏起雄壯的軍樂鼓舞士氣。
2、《白馬篇》——唐代 李白
酒後競風采,三杯弄寶刀。
殺人如剪草,劇孟同遊遨。
解釋:妳酒後風采飛揚,三杯下肚,笑弄寶刀。
妳殺人如剪草,與劇孟壹同四海遨遊。
3、《結客少年場行》——唐代 李白
少年學劍術,淩轢白猿公。
珠袍曳錦帶,匕首插吳鴻。
由來萬夫勇,挾此生雄風。
托交從劇孟,買醉入新豐。
笑盡壹杯酒,殺人都市中。
羞道易水寒,從令日貫虹。
解釋:荊軻在少年時劍術非凡,出劍之快可以砍殺山中靈敏的白猿,劍術之精足以射殺天上的鴻雁。
荊軻生來就有萬夫難當之勇,佩上劍更是添了幾許英雄氣概。
結交的人有劇孟這樣的人物,壹同在新豐喝酒,不醉不罷休。
荊軻的勇猛,在市井中殺人,可見其膽大,從容飲酒,可見其淡定,是很有定力的人。
而且認為害怕易水寒冷是羞恥的,有氣貫長虹之勢。
擴展資料
武術來源作用
個人自保
原始社會:強弱爭鬥,壹方動戈,繼而出現武。武,止戈為武,消停戰事而來。
武術,消停戰事的技術。中國武術、中國傳統武術,通過武化流傳,以“制止侵襲”為技術導向、引領修習者進入認識人與自然、社會客觀規律的傳統教化方式。是人類物質文明的導向和保障。
安國強民課程
國家、社群:楚莊王曰:夫文止戈為武。又e68a84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431363030曰: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財者也。——《左氏春秋·宣公十二年》。
楚莊王,楚穆王之子,春秋時期楚國國君,公元前613—公元前591年在位,春秋五霸之壹。春秋末期,孔子曾到訪楚國,稱楚莊王的政治思想與儒家的“仁”的思想相符。在楚莊王之前。
楚國壹直被排除在華夏文化之外;自楚莊王始、使楚國強大,為華夏文化的傳播、和民族精神的形成,發揮巨大作用,稱霸中原,威名遠揚。
關於武功
武功,在個人,是制止侵害,維護自身安全和權、益的功力;在國家,是戢兵保大而定功。
7. 有沒有關於武術的詩句
杜甫的《觀公孫大娘劍器舞》
杜甫: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並序
大歷二年十月十九日夔府別駕元持宅見臨潁李十二娘舞劍器,壯其蔚〔足支〕。問
其所師,曰:余公孫大娘弟子也。開元三載,余尚童稚,記於郾城觀公孫氏舞劍器
渾脫。瀏漓頓挫,獨出冠時。自高頭宜春梨園二伎坊內人,洎外供奉,曉是舞者,
聖文神武皇帝初,公孫壹人而已。玉貌錦衣,況余白首!今茲弟子亦匪盛顏。既辨
其由來,知波瀾莫二。撫事慷慨,聊為劍器行。昔者吳人張旭善草書書帖,數嘗於
鄴縣見公孫大娘舞西河劍器,自此草書長進,豪蕩感激。即公孫可知矣!
昔有佳人公孫氏,壹舞劍器動四方。
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
霍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群帝驂龍翔。
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
絳唇珠袖兩寂寞,晚有弟子傳芬芳。
臨潁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揚揚。
與余問答既有以,感時撫事增惋傷。
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孫劍器初第壹。
五十年間似反掌,風塵〔氵項〕洞昏王室。
梨園子弟散如煙,女樂餘姿映寒日。
金粟堆前木已拱,瞿塘石城草蕭瑟。
玳筵急管曲復終,樂極哀來月東出。
老夫不知其所往,足繭荒山轉愁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