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人生格言 - 中國傳統中有關善良的名言有哪些?

中國傳統中有關善良的名言有哪些?

中國傳統中有關善良的名言有:

人之為善,百善而不足。——楊萬裏

事實常沒有字面這麽好看。——魯迅

多虛不如少實。——陳敷

誠無不動者,修身則身正,治事則事理。——楊時

我們在夜裏固皆知道有晝,在船上固皆知道有陸,但只是"知道"而已,不是“實感”。——豐子愷

含義:

善良即純真溫厚,沒有惡意,和善,心地好。中國傳統文化歷來追求壹個善字:待人處事,強調心存善良、向善之美;與人交往,講究與人為善、樂善好施;對己要求,主張獨善其身、善心常駐。善良感本身就是壹種情感,而這種情感是好的、舒適的,因此屬於壹種美感,而美感又分為單壹美感和氛圍美感。善與使用工具壹樣是人類區別於動物的壹個基本特征,但善不是工具也無法被當作工具使用。善來自於社會環境和家庭環境的雙重影響,反過來說沒有良好的社會、家庭環境是無法產生善的。善良即是歷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便幾乎優於偉大的人。

上述名人簡介:

(1)楊萬裏(1127年-1206年),字廷秀,號誠齋,吉州吉水(今屬江西)人,二十四年(1154)進士,授贛州司戶參軍,調零陵丞。乾道,知奉新縣,擢國子博士,遷太常博士,權吏部右侍郎官,將作少監。淳熙間,歷知常州,提舉廣東常平茶鹽,遷廣東提點刑獄。十壹年(1184),召為吏部員外郎。歷任樞密院檢詳官,尚書右、左司郎中,秘書少監。與尤袤、範成大、陸遊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楊萬裏詩歌大多描寫自然景物,且以此見長,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間疾苦抒發愛國感情;語言淺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稱為“誠齋體”。

(2)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字豫山,後改豫才,浙江紹興會稽縣人,中國現代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921年發表中篇白話小說《阿Q正傳》。1918年5月15日發表《狂人日記》,是中國第壹部現代白話文小說。1936年10月19日因肺結核病逝於上海。魯迅的作品主要以小說、雜文為主,代表作有:小說集《吶喊》《仿徨》《故事新編》等?;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雜文集《墳》《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編》《南腔北調集》《三閑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雜文》等。他的作品有數十篇被選入中、小學語文課本,並有多部小說被先後改編成電影。其作品對於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文學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魯迅以筆代戈,奮筆疾書,戰鬥壹生,被譽為“民族魂”。?“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是魯迅壹生的寫照。

(3)陳敷(1076~?)宋代隱士、農學家,自號西山隱居全真子,又號如是庵全真子。生於北宋熙寧九年(1076),卒年不詳。平生喜讀書,不求仕進,在真州(今江蘇儀征縣)西山隱居務農,所至即種藥治圃以自給,於南宋紹興十九年(1149)74歲時寫成《農書》,經地方官吏先後刊印傳播。明代收入《永樂大典》,清代收入多種叢書。18世紀時傳入日本。

(4)楊時(1053-1135)字中立,號龜山,祖籍弘農華陰(今陜西華陰東),將樂人。北宋哲學家、文學家、官吏。熙寧九年進士,歷官瀏陽、余杭、蕭山知縣,荊州教授、工部侍郎、以龍圖閣直學士專事著述講學。先後學於程顥、程頤,同遊酢、呂大臨、謝良佐並稱程門四大弟子。又與羅從彥、李侗並稱為"南劍三先生"。晚年隱居龜山,學者稱龜山先生。

(5)豐子愷(1898年11月9日-1975年9月15日),中國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市石門鎮人,散文家、畫家、文學家、美術與音樂教育家,原名潤,又名仁、仍,號子覬,後改為子愷,筆名TK。豐子愷主要作品有《緣緣堂隨筆》、畫集《子愷漫畫》等。師從弘壹法師(李叔同),以中西融合畫法創作漫畫以及散文而著名。1926年9月30日,豐子愷漫畫結集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