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
? 2、多少白發翁,蹉跎悔歧路。寄語少年人,莫將少年誤。
——陶行知
3、生活、工作、學習倘使都能自動,則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們特別註意自動力之培養,使它關註於全部的生活工作學習之中。自動是自覺的行動,而不是自發的行動。自覺的行動,需要適當的培養而後可以實現。
——陶行知
4、人才教育不是灌輸知識,而是將開發文化寶庫的鑰匙,盡我們知道的交給學生。
——陶行知
5、妳的教鞭下有瓦特,妳的冷眼裏有牛頓,妳的譏笑中有愛迪生。妳別忙著把他們趕跑。妳可不要等到坐火輪、點電燈、學微積分,才認識他們是妳當年的小學生。
——陶行知
6、在勞力上勞心,是壹切發明之母。事事在勞力上勞心,變可得事物之真理。
——陶行知
7、有發明之力者雖舊必新,無發明之力者雖新必舊。
——陶行知
8、要學生做的事,教職員躬親***做;要學生學的知識,教職員躬親***學;要學生守的規則,教職員躬親***守。
——陶行知
9、先生不應該專教書,他的責任是教人做人;學生不應該專讀書,他的責任是學習人生之道。
——陶行知
10、我有八位好朋友,肯把萬事指導我。妳若想問真名姓,名字不同都姓何:何事、何故、何人、何時、何地、何去、何如,好像弟弟與哥哥。還有壹個西洋派,姓名顛倒叫幾何。若向八賢常請教,雖是笨人不會錯。
——陶行知
11、我們要活的書,不要死的書;要真的書,不要假的書;要動的書,不要靜的書;要用的書,不要讀的書。總起來說,我們要以生活為中心的教學做指導,不要以文字為中心的教科書。
——陶行知
12、教育不能創造什麽,但它能啟發兒童創造力以從事於創造工作。
——陶行知
13、行動生困難;困難生疑問;疑問生假設;假設生試驗;試驗生斷語;斷語又生了行動,如此演進於無窮。
——陶行知
14、培養教育人和種花木壹樣,首先要認識花木的特點,區別不同情況給以施肥、澆水和培養教育,這叫“因材施教”。
——陶行知
15、人像樹木壹樣,要使他們盡量長上去,不能勉強都長得壹樣高,應當是:立腳點上求平等,於出頭處謀自由。
——陶行知
16、忽略健康的人,就是等於在與自己的'生命開玩笑。
——陶行知
17、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陶行知
18、發明千千萬,起點是壹問。禽獸不如人,過在不會問。智者問得巧,愚者問得笨。人力勝天工,只在每事問。
——陶行知
19、要想學生好學,必須先生好學。惟有學而不厭的先生才能教出學而不厭的學生。
——陶行知
20、教師必須具有健康的體魄,農人的身手,科學的頭腦,藝術的興味,改革社會的精神。
——陶行知
21、把自己的私德健全起來,建築起“人格長城”來。由私德的健全,而擴大公德的效用,來為集體謀利益。
——陶行知
22、科學的使命,是要造福社會,而不是造福個人。
——陶行知
23、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自己幹,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英雄好漢。——陶行知
24、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
——陶行知
25、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輸知識,而是將開發文化寶庫的鑰匙,盡我們知道的交給學生。
——陶行知
26、集體生活是兒童之自我向社會化道路發展的重要推動力;為兒童心理正常發展的必需。壹個不能獲得這種正常發展的兒童,可能終其身只是壹個悲劇。
——陶行知
27、事事在勞力上勞心,變可得事物之真理。
——陶行知
28、教育是實現理想社會的歷程,假使理想社會裏有不好的東西,我們就要運用教育力量去變化它;至於優良的雖在這社會之外,也要把它吸進來。
——陶行知
29、現任教育者,無不視當教員為苦途,以其無名無利也;殊不知其在經濟上固甚苦,而實有無限之樂含在其中。
——陶行知
30、愚蒙者我得而智之,幼小者我得而長大這,目視後進日上皆我所造就者,其樂為何如耶?故辦教育者之快樂當在手續上而不在其結果之代價。
——陶行知
31、紙上的教育改造有多大效力!大家願把整個的心捧出來獻給小孩子才能實現真正的改造。
——陶行知
32、我們自從跳進實際生活中去工作,便覺得真正的教育,必須使學者和人民萬分親近。
——陶行知
33、小人居高位如在廳裏掛畫像,掛得愈高,愈見其小。
——陶行知
34、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裏在發出來的,才能打到心的深處。
——陶行知
35、妳若把妳的生命放在學生的生命裏,把妳和妳的學生的生命放在大眾的生命裏,這才算是盡了教師的天職。
——陶行知
36、妳心裏的理想的社會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人類依著歷史發展的趨勢勢力創造出來的。
——陶行知
37、有了覺悟才起信仰而生出力量。但覺悟又從何而來?從研究而來。
——陶行知
38、研究是追求真理即是求知之行。那末覺悟是從行而來,從求知之行而來。
——陶行知
39、以教人者教已,在勞力上勞心。
——陶行知
40、人生辦壹件大事來,做壹件大事去。
——陶行知
41、要把教育和知識變成空氣壹樣,彌漫於宇宙,洗蕩於乾坤,普及眾生,人人有得呼吸。
——陶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