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千個觀眾,就有壹千個哈姆雷特。”由此可見,哈姆雷特是莎翁筆下壹個頗有爭議的人物,而他的瘋狂歷來為評論家爭論的焦點。他的瘋狂,是他悲劇的根源,也是他人性中閃亮的壹面,那麽究竟是什麽原因使我們“快樂的王子”變成“憂郁的王子”,最後變得瘋狂,壹步步走上毀滅的道路呢?竊以為有下面的幾點原因:
其壹,父親的暴亡和母親匆忙的改嫁。
哈姆雷特是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者的典型形象。人文主義突出在對人自身價值的確認。哈姆雷特說:“人類是壹件了不起的傑作!多麽高貴的理性!多麽偉大的力量!多麽優美的儀表!多麽文雅的舉動!在行為上多麽像壹個天使!在智慧上多麽像壹個天神!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這是對人的最熱情的贊美,也是對神、神學、教會的最嚴重的挑戰。正是由於對人存在著這樣的看法,他的父王就是他心目中最理想“人”的典範,他父母的婚姻在他心目中也是堅貞的典範。這其中也蘊涵著他最愛情,對友誼,對人性的壹整套人文主義的看法。父王的突然死去,母親在“送葬的時候所穿的那雙鞋子還沒有破舊”,就急忙和新登基的叔父結了婚。愛情的堅貞,友誼的忠貞是他理想的準則,這壹切都在殘酷的現實面前壹壹破滅了。對哈姆雷特來說,他心中的信念此刻如壹座大山頓時倒塌,理想的破滅在 他初步面對現實時受到了嚴重的打擊。
其二,鬼魂的出現。
第壹幕四五場鬼魂的出現又給哈姆雷特重重的壹擊。哈姆雷特與鬼魂見面,通過他的口吐露了不可見人的宮廷醜聞,此時的哈姆雷特仿佛壹個炸雷驚醒的人,不僅看清了現實與理想完全不是壹回事,而且還進壹步看清了把罪行掩蓋起來的偽善。面對現實而冷酷的壹切,他的理想破滅了,痛苦加深了他在掙紮,在哀吟:“天上的神明啊!地啊!再又什麽呢?我還要向地獄呼喊嗎?”在他看來,記憶中的壹切格言和概括性的真理全是空話,都應該拋掉,只需記住鬼魂的命令。他發誓報仇,為了自己謀害的父親,更為了受到踐踏的人文主義理想,憤怒地喊到:“這是壹個顛倒混亂的時代,唉,倒黴的我卻要負起重振乾坤的責任!”這幾句話是全劇的中心,它形象地表明哈姆雷特的註意力已經從個人的不幸,家庭的問題,轉向社會上普遍存在的罪惡,從抽象的空論,轉向社會實踐,和克勞狄斯為首的統治丹麥的罪惡勢力作鬥爭,把脫了節的時代重新整好。然而他壹個人的肩頭擔負了過重的責任,而他的力量也過於渺小,他又無可避免,無法推委,所以只好裝瘋,尋找其他的解決途徑。
其三,戀人的被利用和親朋好友的背叛。
哈姆雷特的裝瘋引起了克勞狄斯的懷疑,於是克勞狄斯調動了周圍壹切的人物和力量,窺測哈姆雷特瘋狂的真正原因,國王派遣他兒時的夥伴、好朋友森格蘭茲和吉爾登斯吞去探測哈姆雷特是否真的瘋了,聰明的哈姆雷特覺察到他們已經出賣了靈魂,然而他也無能為力,只能以壹些瘋狂的言語來敷衍他們,此時,他的內心是很矛盾的,面對站在他面前的好朋友,卻不能不能與他們敞開心扉,分擔內心的苦悶,他只能壹個人承受這無盡的煩惱。就連奧菲利婭純潔的愛情,也作為國王探測哈姆雷特內心隱秘的釣餌,當他發現奧菲利婭純潔的愛情已經被玷汙,他只能疏遠她,但他不能告訴她,向她解釋對她疏遠的原因來傷害她,他只能故做厲色,他壹個勁地對奧菲利婭說“進尼姑庵去吧,”無限的失望,無限的悲哀,無限的無奈。
如果說在此之前哈姆雷特是假瘋的話,那麽奧菲利婭的死促成了哈姆雷特真正的瘋狂。當奧菲利婭的屍體被放進墓穴時,雷歐提斯跳進墓穴,他的巨大的悲傷引發了哈姆雷特潛藏在心中對奧菲利婭的愛,他也奮不顧身地跳進墓穴,他與雷歐提斯爭吵,此時他心中的悲痛發泄無余:“我愛奧菲利婭,四萬個兄弟的愛合起來,還抵不過我對她的愛。”這時的哈姆雷特已經失去了壹切,親情,友情,愛情統統離他而去,他心中聳立的高山壹坐坐倒塌,崇高的理想,真誠的友誼,純潔的愛情,壹壹離他而去,他壹無所有了,這時,他是由假瘋走向了真瘋,內心的壓抑摧毀了英雄的哈姆雷特,壹個壹無所有的人漸漸走向了毀滅的邊緣。
死,對哈姆雷特來說是壹種解脫,這意味著逃脫了對世界承擔的責任——至少是對丹麥承擔的責任。
綜觀哈姆雷特的壹生,他從快樂到憂郁,從憂郁到行動,到最後隨著毀滅而復仇,悲劇的人生是瘋狂搭界的,由假瘋到真瘋,他不斷失去,直到最後變得壹無所有。在哈姆雷特內心充滿了各種復雜的矛盾。他是瘋狂與真實的統壹,內在的壓抑終於把他推向死亡的邊緣。他的失敗是再正常不過的,我覺得,即使雷歐提斯不用毒劍殺死他,他自己也會走上自殺道路的。
哈姆雷特形象分析:人文主義者。復雜的性格。有崇高的理想,和人類與世界新穎的看法。目光敏銳,思考深刻,又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但過於內向,過於審慎,;加上勢單力薄的處境,造成行動上的延宕。有行動的決心,而且不斷督促自己,但最後只能與敵人同歸於盡。
《哈姆雷特》讀後感
莎翁的《哈姆雷特》是壹部經典的代表作.這本書在表面情節上與歷史的傳說並沒
有多大的區別,講的還是丹麥王子為父報仇的故事,其中充滿了血腥暴力和死亡.正如
劇中人霍拉旭所說:" 妳們可以聽到奸淫殘殺,反常修理的行為,冥冥中的判決,意外
的屠戮,借手殺人的狡計,以及陷入自害的結局." 曲折選宕的情節,緊緊圍繞著復仇
而展開.哈姆雷特從德國的威登堡匆匆趕回國內,是來參加他父親的葬禮的,使他不能
接受的是,他未趕上父親的葬禮,卻目睹了母親與叔叔克勞迪斯的婚禮,這已使哈姆萊
特疑竇在心,加之夜晚在王宮城堡的露臺上與父親的亡魂相見,亡魂哀訴,這樁暴行是
哈姆雷特的叔叔所為,並要他為父報仇.至此,他開始了艱難的復仇歷程,與克勞迪斯
展開了妳死我活的較量.最終,向克勞迪斯發出了復仇之劍.
哈姆雷特是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思想者的典型。雖然他在劇中壹出場就是壹個身著黑衣、壹臉肅穆的憂郁王子,但“劇前期”的哈姆雷特可是壹個在人文主義思想策源地的威登堡大學學習的快樂王子,他對人類充滿了理性的信念:“人類是壹件多麽了不得的傑作!多麽高貴的理性!多麽偉大的能力!多麽優美的儀表!多麽文雅的舉動!在行為上多麽像壹個天使,在智慧上多麽像壹個天神!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可是世界倏然改觀:哈姆雷特心目中理想化的君主——老哈姆雷特突然亡故,猥瑣而卑鄙的叔父克勞狄斯卻踐登王位;父母親的愛情理想又為改嫁的母親所玷汙;盛大的結婚笙樂使哈姆雷特看到了本民族的致命缺陷,而老臣新貴們紛紛向新王獻媚邀寵更使哈姆雷特感受到了人情的冷暖、世態的炎涼。僅僅這些生活的不幸、人世的苦難就已經使哈姆雷特深深地陷入悲涼、憂郁中,誰知還有更加殘酷的謀殺陰謀,使哈姆雷特的信念受到致命壹擊,巨大的震驚和憤怒,使憂郁的王子從個人的痛苦中轉到了更加深廣的範圍,使他意識到了“這是壹個顛倒混亂的時代”,在嚴峻的現實中,他自覺地擔負起自己的歷史責任:“唉,倒黴的我,卻要負起重整乾坤的責任。”?他所要擔負起的責任太大太重,遠不是那個暴烈如火的王子小福丁布拉斯,目標狹隘、不計後果地壹會兒攻打丹麥,壹會兒攻打波蘭;也不是那個簡單莽撞,壹心復仇,糾集壹群烏合之眾攻打王宮,又被國王幾句花言巧語所哄騙和利用,愚蠢地充當了國王的槍手的雷歐提斯。哈姆雷特的復仇,不僅僅是遵照父命去殺死國王克勞狄斯的肉體,而是要消滅克勞狄斯所代表的黑暗社會:黑白顛倒,是非混淆,到處充滿著專制腐敗、陰謀詭計、阿諛奉承以及“人世的鞭撻和譏嘲,壓迫者的淩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輕蔑的愛情的慘痛,法律的遷延,官吏的橫暴,和微賤者費盡辛勤所換來的鄙視”。“載負萬物的大地,這壹座美好的框架,只是壹個不毛的荒岬;覆蓋眾生的蒼穹,這壹頂壯麗的帳幕,這壹個點綴著金黃色的火球的莊嚴的屋宇,只是壹大堆汙濁的瘴氣的集合。”而這壹大堆汙濁的瘴氣,克勞狄斯是罪魁禍首,但老臣波洛涅斯、同學羅森克蘭茲、吉爾德斯特恩等等,出於自己的私利,無不成為國王的幫兇。就是母親和情人奧菲麗雅也由於軟弱無知,無意中被黑暗勢力所利用,並成為犧牲品。敵對勢力是廣大之陣,又是隱蔽很深的無物之陣。哈姆雷特的認識更加深廣,但卻陷入到思考的怪圈中。在壹個和自己的理想信念相背謬的社會裏,“生存還是毀滅”,這真是壹個難以抉擇的人生命題。這也是人文主義理想者所面臨的無奈和不幸。時代社會的顛倒混亂,是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過渡的所造成的必然的陣痛。君主理想已然破滅,君臣禮儀不復存在,綱紀敗壞,倫常崩潰,世風日下。而封建堡壘卻更加頑固。新興的第三等級勢力僅僅處於萌芽階段,還不為人文主義者所認識。歷史的反復和螺旋狀態,是人文主義理想者們不期然而然的規律。人文主義者們不是政治家,而是理想家,他們胸懷遠大,目標純正,堅持理想信念,意誌堅定。絕非為了壹己的目標而不擇手段。在哈姆雷特機智地以“戲中戲”的方式證明這壹駭人聽聞的罪惡時;本可以毫不猶豫的復仇。但在克勞狄斯慌亂地向上帝祈禱時,哈姆雷特不是趁機殺死他,而是想到要在敵人罪惡昭彰時,再舉起正義的劍懲罰邪惡。這不能僅僅歸結為哈姆雷特的宗教情結,更不能怪罪哈姆雷特的優柔寡斷,這是壹個光明磊落的人文主義理想者的必然行動,而不再是宮廷權利的血腥爭鬥。最後哈姆雷特讓他的好友霍拉旭好好活著把他“行事的始末根由昭告世人”就說明了這壹點。?
人文主義者過於推崇個人的力量,這使得王子哈姆雷特看不起壹般民眾,嫌棄“壹個平民也敢用他的腳趾去踢痛貴人的後跟了。”盡管國王曾經擔憂哈姆雷特在民眾中的威望,海盜也給了他應有的尊重和幫助。但哈姆雷特不可能“墮落”到像雷歐提斯那樣率領暴徒攻打王宮,在暴徒的山呼萬歲中登上王位。因為,這距離他心目中的人文主義理想太遙遠了。只有到了十九世紀,我們才看到如雨果、狄更斯等偉大作家在文學作品中描繪的下層平民百姓攻打王宮、教堂、監獄的情景,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
人文主義理想信念的根本在於“人”!高貴文雅,純潔優美,勇敢堅強,兼具熱情和理智,擁有平等和尊嚴。但在殘酷的現實中,人性是那麽邪惡,那麽卑鄙;那麽脆弱,那麽善變;那麽孤獨,那麽……“這壹個泥土塑成的生命算得了什麽?”但憂郁的哈姆雷特畢竟沒有喪失人文主義對“人”這個“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的信念,而且為這個永恒的信念獻出了生命。這個信念就是我們壹代代人活著而且奮鬥的理由。
<哈姆雷特>的評價
《哈姆雷特》(1601)是莎士比亞最重要的作品,這部悲劇就其表現的社會內容和哲學內涵來說都是最豐富的。它以精湛的藝術形式,博大的思想內容表現出主人公人文主義理想的幻滅,反映了作者對人生價值和意義的探索。早在12世紀就流傳著丹麥王子為父報仇的故事,英法兩國的劇作家都據其情節寫過中世紀的血親復仇為中心的劇本。1601年,莎士比亞將其改編成壹部深刻反映時代面貌、具有激烈矛盾沖突的傑出悲劇,使這壹復仇故事有了廣泛的社會意義。
年輕的主人公丹麥王子哈姆雷特是壹個有理想、有魄力、好思索的人文主義者,是個誠實、坦率、正派、道德高尚的人。他結束求學生涯回國時發現,他的祖國已變成成了黑暗的牢獄,父親已被叔父克勞狄斯害死,克勞狄斯還娶了哈姆雷特的寡母,篡奪了王位。父親的亡魂出現,要求他復仇。哈姆雷特決心殺死奸王但又顧慮重重,他報仇的願望逐漸轉變成為壹種社會責任心:應當改變這個充滿犯罪、不仁不義、謊話和虛偽的世界。而要完成這壹重整乾坤的神聖使命,哈姆雷特深感自己無法勝任,反之,要同惡勢力妥協, 他又深惡痛絕。 這壹切使哈姆雷特陷入猶豫、憂郁、和痛苦的自我分析之中。在他下決心動手除去奸王時,不幸誤殺了戀人娥菲麗婭的父親、媚上的禦前大臣波洛涅斯。傷心的娥菲麗婭因此喪失了理智,溺死河中。娥菲麗婭的哥哥雷歐提斯要為父親和妹妹報仇,在奸王陰謀安排的決鬥中用塗了毒藥的劍刺中了哈姆雷特,哈姆雷特的母親也誤飲奸王為哈姆雷特準備的毒酒斃命。哈姆雷特在臨死前奮力刺死了奸王,但他改變現實的宏偉理想卻沒以能實現。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亞精心塑造的人文主義者的形象,他對人自身、對人類的明天滿懷熱愛和信心,在他看來人是“了不得的傑作”,具有“高貴的理性”、“偉大的力量”,有著無比的智慧,是“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人文主義教育使他胸懷遠大抱負,但突破其來的巨變,使他遭受了那樣多的不增,他無憂無慮、明朗爽快的性格發生了變化。父死母嫁,奸邪當道,國內壹片烏煙瘴氣。他渴望用進步的人文主義思想改造社會,卻又覺重任難當,難以施為。躊躇難決之下,他苦思焦慮,性格壹變而為憂慮沈悶,更因復仇的證據不足,壹時也找不復仇的時機,無法貿然行動,這使得他優柔寡斷,拖延遲疑, 戲中大段沈痛的、強烈自責的獨白, 反映了他痛苦、矛盾的心境。表面上看,他令人惋惜地放過了壹次次行動的機會,實際上這正是敵我力量懸殊,人文主義理想難以實現的悲劇性反映。從第三幕起,他憂郁的心情開始得到克服,崇高的理想與責任感,使他意識到必須以行動來抗爭不合理的命運,於是他雷厲風行地采取了壹系列復仇措施,從采取演戲的方法從實奸王的罪行到改寫密信,破壞了奸王把他放逐到英國,然後借刀殺人的陰謀,最終刺殺奸王,把國事托給他誌同道合的密友,這無不表現了他的機智勇敢、鎮定縝密以及超人的智慧。莎士比亞恰如其分地描寫了哈姆雷特性格的變化與發展。
莎士比亞看到了正在興起的資本主義社會關系的內在矛盾,抨擊資本主義利益原則的邪惡性質,展現出階級壓迫給廣大勞動人民帶來的痛苦。但他把社會鬥爭歸結於抽象的善惡好壞的道德問題,僅僅看到思想的力量,個人的作用,而忽視了人民大眾,因此在冷酷的、充滿罪惡的社會面前,單槍匹馬的個人主義英雄往往被碰得頭破血流,悲觀、茫然、幻滅, 陷入不可解脫的內心矛盾與悲劇結局。 在悲劇終場時,沒有壹個主人公能逃脫死亡的命運,以至後人把莎劇結束的第五幕稱之為“死床”. 其尖銳的批判鋒芒,對人性的深刻揭示,對時代精神與社會生活的高度概括,使莎士比亞的悲劇至今仍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成為戲劇史上的豐碑。
哈姆雷特心理分析
發表時間:2004-3-14 11:07:54 來源:搜集整理 作者:誌勇[輯] 點擊 186 次
說哈姆雷特是悲劇人物不是因為他的結局而是單指他的心理。
哈姆雷特有著眾所周知的戀母情結,這個原因分析起來有幾方面:
壹是做為王後的母親有著十分美麗的吸引男人的性感外表,不然他的小叔子在篡取王位之後完全可以娶壹個年輕、漂亮的北歐姑娘做新娘的,所以應該認為小叔子也有同樣的心理問題。
二是王宮的環境、氣氛造就了丹麥王子扭曲的性情,在至高無上的權利中心,王室成員不會為吃喝穿戴總之日常生活、起居的問題發愁,他們營養充足,身體健康,所以身體的發育應該是沒有什麽問題的,但正是這種優越的生活條件使得他們的思想活動有了時間和體力上的保證,正如中國人講的:溫飽思淫欲,說的就是這回事。
艱苦的勞動人民為著生活所迫,日夜勞頓,心身疲憊,思考條件貧乏,談不上那麽復雜的深度。他們對感情上的要求很有限,畢竟生存是第壹需要。
三是北歐人開放的性觀念也使得人們對性的要求更強烈壹些,所以這方面的想象力更豐富,結果往往出人意料,實際上這也和環境、物種等自然條件有關。
四是做為證據:哈姆雷特本來有壹個如花似玉的青春少女迷戀著自己,大臣的女兒,但是後來她瘋了,除了證明王宮成員不愁吃喝的物質生活導致他們腐敗、墮落以外,哈姆雷特的戀母情結是最重要的,然而劇情利用哈姆雷特強烈的復仇心理掩蓋了這種不倫不類的思想動機。
拋開編劇的心理因素,即使沒有皇叔的罪惡行經,那種環境中哈姆雷特也難免其弒父娶母的俄狄蒲斯結局,他的仇恨由於叔叔取代了父親,排除了心理的障礙而更加地理直氣壯、冠冕堂皇。
我們分析古老的故事,其現實的意義在於:當現代物質生活改善以後,當我們的生存因素在醫療、衛生等等條件日益先進的保障裏可以不用十分考慮的時候,尤其我們溺愛的獨生子女們進入青春期的時候,這個古老的難題已經開始紛擾我們,我們今天重視自己的思想教育,不僅僅在戀母、戀父的性的方面,好多不可預知的心理問題已經傷害到我們的身體,在日益崇拜西方觀念的現代,研究壹下西方的心理問題,對於我們應該是迫在眉睫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