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信仰的力全吸引了大黃的朝艦旅遊者
在全世界有著數裏可觀的佛教信徒, 有的民族甚至全民信佛。對於佛教信徒來說, 信仰的力量是無窮大的, 它足以吸引這些信徒為了表達自己的崇敬和虔誠而不遠萬裏來瞻仰朝拜, 從而形成龐大的朝艦人流。如號稱我國四大佛教名山的五臺山、普陀山、峨眉山、九華山, 兒乎每天都吸引著人批香客; 各佛教宗派祖庭朝聖遊人也是絡繹不絕。在西藏,來自四面八方, 操不同方言, 穿戴不同服飾的人們, 不懼自然環境的惡劣和路途的艱險, 以三步磕壹個等身長頭的方式,用自己的身軀丈量著漫長的朝佛路, 經過長途跋涉, 來到拉薩以便實現畢生的宿願。透過朝佛者純潔、堅定的目光, 目睹源源不斷的朝佛隊伍, 每壹個旅遊者都會強烈地感受到釋迪佛的無比感召力, 這從古至今不斷地延續著的朝聖人流,也成為雪域高原上的壹大奇觀。[1]
1.2 佛教的價值現給人以心靈的啟迪
隨著科技進步和社會生產力的快速發展, 有些人在繁榮物質文明和多元文化沖擊包圍中, 感到從未有過的精神緊張、情感空虛。有些人甚至喪失了目標和理想, 找不到行為準繩,精神上無所寄托。佛教文化用自己獨特的方式, 對生命和世界作出診釋, 對現實世界的人類具有明顯的啟迪、安慰寄情的作用。每個佛教徒的心中都有壹個“來世” 和“佛國” , 這使得他們在想每壹件事, 做每壹件事時, 都從對自己的未來是否有利, 對自己成佛是否有利出發。這壹無限開放的心靈境界和終極的價值追求豐富了人生情趣, 提升了人格境界,使他們的心境在繁雜的世界裏, 處於壹種寧靜、寬舒、坦然、達觀、淡泊的狀態。旅遊者目睹佛教徒的虔誠信仰, 不免會得到壹些啟發, 即在生活和工作時, 既要有積極入世的態度,又要加些出世的心境去做事, 執著中要保持壹份超脫, 追求中保持壹份淡泊。在對待功名利祿的問題上, 不要刻意地追求, 要順其自然, 保持壹顆平常心, 只有這樣才能獲得精神上的自由和心理上的解脫, 才能使我們的生活充滿樂趣和希望。所謂“用出世的態度做入世的工作” 也就是這個意思。
1.3 佛教藝術滿足了人們對美的追求
旅遊是個人以前往異地尋求審美和愉悅為主要目的而度過的壹種具有社會、休閑和消費屬性的短暫經歷, 審美體驗是旅遊的本質特點口, 。絕大多數與佛教文化有關的物質和精神產品都具有震攝人心的美感。例如眾多的佛教名山, 無壹不是“深山藏古寺, 幽徑通禪房” , 給遊人提供了壹種靜謐、祥和的時空, 令人心曠神怡: 寺廟建築布局的和諧美, 裝飾的堂皇美, 雕塑或繪畫的精致美, 使其成為這種“凝固的藝術” 殿堂中的精品; 而極為豐富的佛教音樂和舞蹈又以那清悠的韻律, 深邃的內涵和獨特的表現方式, 在這壹藝術領域中獨樹壹幟。更有那與大自然渾然壹體的佛教環境氛圍, 漾溢著其它文化樣式所不具備的獨特的美感‘”。
還有許多佛教文化遺存己無宗教活動, 完全成為藝術的殿堂, 或者是懷古的場所。敦煌莫高窟是聞名天下的佛教藝術殿堂, 中外遊客不遠萬裏, 聚集鳴沙山下, 或默默不語,或指點贊嘆, 留戀忘返, 中國在這裏與世界達成了心靈的溝通。西安的小雁塔有壹種殘缺美, 有壹種不屈的精神, 每當晚霞映襯出塔身那獨特的身影, “ 榮辱皆忘” 壹語便不難理解。現存於西安碑林博物館的“ 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 , 常常令來自歐美的遊客駐步細觀, 不忍離去。
1.4 佛教深厚的文化內涵滿足人們的求知、求異的需求
人類有壹種基本的心理性內在驅力—好奇、探索、求知, 這種驅力並不以生理上的需要為基礎, 也不是經過學習而獲得的, 純粹是壹種先天的內在驅力。它是人類心靈正常發展的原動力之壹, 也是旅遊的壹個根本性動因囚。對於佛教來說, 其多彩的歷史、精深的思想, 並由此派生出數量巨大的文學藝術作品、深奧的經典、生動的故事、引人入勝的典故、發人深醒的格言 , 再加上許多學富五車的名人誌士, 風雲變幻的重大事件, 這壹切都賦與佛教極為豐富的文化內涵。人們在接觸它時, 無不為佛教文化這個神奇世界中所蘊藏的精神財富和知識所傾倒。許多佛教文化名人都是博學睿智的大師, 與他們直接交往, 會獲得在其他地方無法獲得的知識。此外, 佛教在自身發展過程中也不斷與各個民族的社會生活、風俗習慣、傳統文化和民族心理結合在壹起,形成獨特的地方特點和民族特色。旅遊者到不同民族聚居的地區觀光遊覽, 可以領略充滿濃厚佛教氛圍的民族風情, 充分滿足人們求異的心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