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比天高是因為晴雯心中也具有反叛意識,她看不慣大觀園中那些奴仆的低三下四,並不覺得她生來就是丫鬟的命,對於寶玉,她從未將他視為主子,她可以隨意的與寶玉嬉笑怒罵。正因此才有了撕扇子那壹情節。
命比紙薄是因為最後晴雯死時身旁無壹人照顧,委實可憐。
“心比天高,命比紙薄”源於《紅樓夢》晴雯的判詞,原文為:“霽月難逢,彩雲易散。心比天高,身為下賤。風流靈巧招人怨。壽夭多因毀謗生,多情公子空牽念。”
晴雯的靈巧確實給她惹了不了麻煩,對於她暴炭壹樣的性子,有如平兒般的人物知道體貼,能夠理解,有如寶玉壹樣的主人知道敬重,多方維護。也有因挨打受罵吃了虧的,難免要背後下蛆。看王善保家的在王夫人面前的壹番話便知。
她告晴雯,無非是說她掐尖要強。但王夫人觸動的心思卻是“長得幾分象林妹妹”的晴雯清狂太過,壹口咬定她是妖精,再懷疑她並芳官四兒等人私情蜜意,勾引寶玉無所不為。真正引來王夫人雷霆之怒的並非是晴雯的懶,也非晴雯愛打罵小丫頭,卻是她長得過於好了,不象襲人“笨笨的”討王夫人歡心。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紅樓夢》誕生於18世紀中國封建社會末期,當時清政府實行閉關鎖國,舉國上下沈醉在康乾盛世、天朝上國的迷夢中。這時期從表面看來,好像太平無事,但骨子裏各種社會矛盾正在加劇發展,整個王朝已到了盛極而衰的轉折點。
在康熙、雍正兩朝,曹家祖孫三代四個人總***做了58年的江寧織造。曹家極盛時,曾辦過四次接駕的闊差。曹雪芹生長在南京,少年時代經歷了壹段富貴繁華的貴族生活。但後來家漸衰敗,雍正六年(1728年)因虧空得罪被抄沒,曹雪芹壹家遷回北京。
回京後,他曾在壹所皇族學堂“右翼宗學”裏當過掌管文墨的雜差,境遇潦倒,生活艱難。晚年移居北京西郊,生活更加窮苦。《紅樓夢》壹書是曹雪芹破產傾家之後,在貧困之中創作的。創作年代在乾隆初年到乾隆三十年左右。
百度百科—晴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