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從容,立端正,揖深圓,拜恭敬。
(bù cóng róng ,lì duān zhèng ,yī shēn yuán ,bài gōng jìng 。)
勿踐閾,勿跛倚,勿箕踞,勿搖髀。
(wù jiàn yù ,wù bǒ yǐ ,wù jī jù ,wù yáo bì 。)
詞語註釋
從容:鎮定,舒緩悠閑的樣子。
揖:拱手行禮,也指古代的拱手禮。
踐:踩、踏。
閾:門檻。
跛:不正,指像腿腳有毛病、走路時身體不平衡壹樣。
倚:靠。
箕踞:兩腳張開,兩膝微曲地坐著,形狀像箕。這是壹種不拘禮節、傲慢不敬的坐法。箕,像簸箕壹樣;踞,蹲坐。
髀:股部,大腿。
白話譯文
走路步伐從容穩重,站立要端正;上門拜訪他人時,拱手鞠躬,真誠恭敬。
不要踩在門檻上,站立不要歪斜,不要依靠在墻上;坐的時候不可以伸出兩腿,腿不可亂抖動。
這幾句出自《弟子規》“謹”壹章。
擴展資料:
《弟子規》全書以《論語》中“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壹章為總綱,分為五部分,各選擇《論語》、《孟子》、《禮記》、《孝經》和朱熹語錄編輯而成。全文總計360句,1080字,內容涉及生活起居、衣服紐冠、行為儀止、道德品性、處世之道等,詳於道德教育。
《弟子規》是壹部蒙學經典,所謂“弟子”,不是壹般的意義,而是指要做聖賢弟子,而“規”則是“夫”、“見”二字的合體,意思是大丈夫的見識。“弟子規”便是說,要學習聖賢經典,做聖賢弟子,成為大丈夫。《弟子規》就是其入門讀本。
此書原名《訓蒙文》,采用《論語·學而篇》:“弟子人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把全書分為五個部分,具體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與學習上應該恪守的守則規範。後賈存仁加以改編,改名《弟子規》。此書是啟蒙養正,教育子弟遠邪小、走正道,養成忠厚家風的必備讀物。
《弟子規》是清代教育家李毓秀依據孔子教誨編成的學童生活規範,形式為三字韻語,核心思想是儒家的孝悌仁愛,具有重要的文化價值和教育價值。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