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人生格言 - 都江堰水利樞紐工程的治水經驗,對人類可持續發展和當前南方水災的防治有何現實意義?

都江堰水利樞紐工程的治水經驗,對人類可持續發展和當前南方水災的防治有何現實意義?

可以從這些方面回答:

這些事摘要:

都江堰工程2000多年經久不衰,富有成效的工程管理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都江堰歷史上的三級管理體制、歲修制度、閘壩與河渠的管理修繕,保障了工程的完好性,為都江堰持續運用奠定了堅實基礎。要推進我國水利工程管理的現代化建設,就要努力建設人水和諧、生態友好的綠色水工程,在水利工程管理中堅持科學發展觀。

以下是範文

舉世聞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不僅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而且以其功能效益的持續發揮和擴大而聞名遐邇。都江堰巧奪天工的魚嘴、飛沙堰、寶瓶口三大工程,以及三大工程之間的相依相連、三位壹體的運用,使天府之國“水旱從人”“沃野千裏”。“乘勢利導、因時制宜”的引水、分洪、飛沙,使水資源得以持續永久的利用,造福人民;“順天應人、以天工代人力”營造了成都平原的富饒和良好生態;“深淘灘、低作堰,排洪保灌”至今仍澤育著千萬畝糧田。都江堰的建設與運用,成功跨越了人與自然的依存、開發、掠奪、和諧的各個階段,與環境相得益彰,與自然和諧統壹,與社會經濟發展脈絡相承。

都江堰之所以能持續利用,我認為可歸結為四個主要方面的突出建樹和經驗:

1.巧奪天工的工程建設

其壹是工程布局乘勢利導,因時制宜;其二是能夠持續改造,效能可不斷擴大。這不僅是原有的寶瓶口、飛沙堰和魚嘴工程,還包括近期新建的閘壩引水工程。

2.與社會發展和自然環境要求相順應

都江堰工程的建設與運用,是人們的需要,是自然環境的組成,人水和諧,順天應人。

3.完善運用功能和不斷擴大的社會經濟效益

都江堰建造之初以防洪、航運為主要目的,後在漢景帝時代擴大了灌溉。新中國成立後,對都江堰進行了史無前例、規模宏大的建設和改造,使之成為全國第壹個實灌面積突破67萬hm2的特大型灌區。

4.有壹套較為完整而又與時俱進的管理體系

持續而適應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的修繕維護,較好地解決了工程老化、工程配套等新問題。

壹、都江堰是當今世界上仍在發揮巨大社會經濟效益的最古老的水利工程

都江堰水利樞紐工程始建於公元前256年,迄今已有2260年的歷史。世界上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很多,但是隨著時光的流逝,或湮滅、或失效,唯有都江堰獨樹壹幟,至今仍充滿活力向前發展,成為世界水利史上的壹大奇跡。

都江堰在岷江上遊340kin處建堰無壩引水,集雨面積2.3萬km2,多年平均來水量147億m3。新中國成立以來,都江堰灌區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20世紀50年代初—60年代末,擴大成都平原及周邊高地,灌溉面積達45萬hm2;60年代末~80年代初,從南、中、北三路打通龍泉山,建成黑龍潭、三岔、魯班等大中小型水庫近300座,灌溉面積擴大到57萬hm2,呈現出“長龍地上走,銀河天際流,彩虹起深谷,高峽出平湖”的壯麗圖景;1986年~1993年,進行了灌區改造,使灌溉面積進壹步擴大,目前已達到67萬hm2,灌區規模躍居全國首位,都江堰總引水量達100億m3,完整而龐大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設施體系,已成為四川省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不可替代的基礎設施。

二、都江堰古已有之、因地制宜、與時俱進的工程管理體系是工程持續利用的重要保障

都江堰工程之所以歷2260年運用而經久不衰,富有成效的工程管理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官堰”與“民堰”

都江堰在2000多年的實踐中,逐步形成三級管理體制。省級政府部門管渠道工程,設置堰官,管理堰務,稱為“官堰”。下壹級政府部門按行政區劃管理岷江幹流的都扛堰至新津河段的金馬河、灌溉排洪兼用的蒲陽河、柏條河、清白江及中遊的楊柳河等,並管理支渠或分幹渠,統稱為地方水利工程。在各河引水的支渠以下灌溉工程,由受益群眾組織自建自管,稱為“民堰”。

漢靈帝時(公元168年)設置了“都水掾”和“都水長”等水利官員,負責維修管理都江堰渠首工程。據《水經註·江水》載,三國蜀漢時,“諸葛亮北征,以此堰農本國之所資,以征丁千二百人主護之,有堰官”。自蜀漢後,晉、唐、宋等朝代,渠首所在地的縣令兼辦渠首工程。新中國成立後,建立了局、處、站三級專業管理機構和基層管理組織。

2.歲修

都江堰創建初期,以及秦漢時代主要是工程建設和開發。以後各朝代逐步擴大灌區,並加強了工程的管理和維護。宋代以後,形成每年冬春枯水季節又是農閑之時的斷流歲修制度,制定了“旱則引灌,澇則疏導”等壹整套管理制度和維修方法。2000多年的治水經歷,總結出了流傳千古的治水經驗。最為著名的有李冰的治堰準則“深淘灘、低作堰”,兩者相輔相成,科學地解決了引水與泄洪排沙的關鍵問題;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灌縣知縣胡圻所編治水“三字經”,以及後來的治河格言“遇彎截角,逢正抽心”和治水八字法則“乘勢利導,因時制宜”等等,這些成功法理,至今仍然對都江堰的維護管理起著指導作用。新中國成立後,在工程維護上堅持了“五年壹大修”和“十年壹特修”的制度,保持了工程的更新和穩固。

3.閘壩與河渠管理

都江堰建成以後,壹直用竹、木、卵石等來修繕灌溉、防洪等工程。1952年春以後,開始從渠首到灌區的幹支渠進口,用鋼筋混凝土陸續修建閘壩,幹渠用鋼閘門,支渠用木閘門並逐步改為鋼閘門。又將人民渠進口攔河壩改為鋼筋混凝土節制閘,將石堤堰府河與毗河分水的毗河水壩改為節制閘,將木馬山進口引水工程的江安河攔河水壩改為橡膠壩等,隨著引水流量不斷擴大,都江堰渠首的工程格局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壹系列的維修、改建、續建,保障了工程本身的完好性,為工程的持續運用奠定了堅實基礎。

中華人民***和國成立後,隨著灌區的擴大,都江堰灌區逐步形成了統壹管理和分級管理、專業管理和群眾管理相結合的管理體制。這種體制較好地適應了計劃經濟體制下的都江堰運作。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和完善,工程的權屬、公有制的實現形式和修繕維護的投資渠道等方面暴露出了新問題,比如,水資源配置以行政手段為主,市場作用機制不明顯,水管單位只對工程統壹管理,無權或無足夠職能對水資源進行統壹調配,缺乏對灌區主要水源的控制能力,公益性支出得不到回報,供水價格低於供水成本,雖然都江堰的運用效益大,但水管單位的財務收益小,使工程維護配套經費嚴重不足。

近年來,在人水和諧的治水理念指導下,四川省水利廳、都江堰管理局抓住水利管理體制改革的有利時機,不斷完善管理體制,探索水利工程管理的新思路,發揮管理效能,註重協調和把握工程管理、效益發揮、文物保護及人文景觀等方面關系,創造、繼承和完善了都江堰工程管理模式,使古老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不斷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

三、從都江堰持續利用看水利工程科學管理

都江堰的“健康長壽”,並非歷史的偶然遺留,而是自然與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為什麽那麽多遠古的水利工程已遺跡全無?為什麽那麽多近代的水利工程成為病險工程,功能缺失,效益難以發揮?成都平原的人民依戀都江堰,天府之國的自然環境和經濟社會發展離不開都江堰,都江堰的工程持續發揮效益,這都是展現在人們面前的不爭事實。除此之外,事實還證明,都江堰的壹整套隨歷史進步而不斷調整的管理體制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應該說,都江堰因其簡易低廉、適應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的修繕、維護而成就了持續經久。都江堰的管理運用體現著科學發展觀的內涵,是可持續發展的實踐典範。都江堰的成功不僅限於工程建設和運用本身,還在於對它的精心管護和不斷擴大的效能,以及符合水情、工情和各個歷史發展時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管理和運行機制。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隨著水利改革的不斷深化,水利工程管理體制不順、機制不活、經費短缺、人員富余、管理粗放和社會保障程度低等弊端日益明顯地暴露出來,這些弊端嚴重影響著水利工程的安全運行和效益的充分發揮。

為解決上述問題,迅速建立起適應我國國情、水情、工情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水利工程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是十分必要和緊迫的。

四、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加強水利工程建設與運行管理

水利工程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設施,擔負著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支撐與保障的重要任務。今後我國水利工程管理將通過積極推進管理單位體制改革,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加快水利工程管理規範化、法制化、現代化建設,確保工程的安全運行和效益的持續發揮。

1.理順水管體制,建立良性運行機制

通過改革,要力爭在較短時期內,初步建立滿足水利工程管理需要、適應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有利於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新型水管體制和運行機制。

2.繼續開展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全面消除安全隱患

力爭在2010年以前基本完成現有病險水庫的除險加固。

3.加快水利工程管理規範化、法制化、現代化建設,全面提高管理水平

按照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和水利現代化建設的總體要求,積極開展水管現代化的研究,並以此為基礎,積極推進我國水利工程管理的現代化建設,促進以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保障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

4.努力建設人水和諧、生態友好的綠色水工程。

水工程的建設,特別是大型水工程的建設,關乎經濟社會發展、生態環境改善以及人們生活和生存方式的變化。以往有的水工程建設,雖經過了前期工作“千錘百煉”的打造,但建成後仍舊是效益不高、環境影響突出、運行邊際成本過大。現在看,這樣壹些水工程的修建,只是使既得利益者得益於壹時,甚或只是得到了施工期的效益,而其後果卻遺害多年,帶來新的熱點、難點問題,甚至造成了不可逆轉的環境破壞。即便對這些工程進行毫不吝惜的投入、精心呵護,也難以運用長久,甚至用得越久,越是弊多利少。所以,壹定要千方百計地建設人水和諧的綠色水工程,堅決從源頭杜絕不良項目的上馬建設,這就需要對擬建的水工程項目進行充分論證、認真比選、精心設計;堅持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與生態效益並重;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度量和把握工程目標實現的置信區間和偏差。

都江堰是中華民族科學智慧與文明的結晶,都江堰的建設和運用所體現出的深刻運管系統觀,展示出的人水和諧、“天人合壹”、***生***存的理念,以及人對自然尊重和自然與人融合的友好關系,是人類社會進步與持續發展的永久財富。

參考文獻:

1 敬正書主編.中國水利發展報告.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4.7

2 都江堰水利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課題組.都江堰水利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