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出洋預習班的同學們,目睹北美西歐科學 技術的巨大成就,對機器、火車、輪船及電訊制造業的迅速發展贊嘆不已。有的同學由此對中國的前途產生悲觀情緒,詹天佑卻懷著堅定的信念說:“今後,中國也要有火車、輪船。”他懷著為祖國富強而發奮學習的信念,刻苦學習,於1867年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紐海文中學業。同年五月考入耶魯大學土木工程系,專攻鐵路工程。在大學的四年中,詹天佑刻苦學習,以突出成績在畢業考試中名列第壹。1881年,在壹百二十名回國的中國留學生中,獲得學位的只有兩人,詹天佑就是其中的壹個。
回國後,詹天佑滿腔熱忱地準備把所學本領貢獻給祖國的鐵路事業。但是,清政府洋務派官員迷信外國,在修築鐵路時壹味依靠洋人,竟不顧詹天佑的專業特長,把他差遣到福建水師學堂學駕駛海船。1882年11月又被派往旗艦“揚武”號擔任駕駛官,指揮操練。1883年,中法戰爭爆發,第二年,蓄謀已久的法國艦隊陸續進入閩江,蠢蠢欲動。可是主管福建水師的投降派船政大臣何如璋卻不聞不問,甚至下令:“不準先行開炮,違者雖勝亦斬!”這時,詹天佑便私下對“揚武”號管帶(艦長)張成說:“法國兵船來了很多,居心叵測。雖然我們接到命令,不準先行開炮,但我們決不能不預先防備。”由於詹天佑的告誡,“揚武”號十分警惕,作好了戰鬥準備。當法國艦隊發起突然襲擊時,詹天佑冒著猛烈的炮火,沈著機智地指揮“揚武”號左來右往;避開敵方炮火,抓住戰機用尾炮擊中法國指揮艦“伏爾他”號,使法國海軍遠征司令孤拔險些喪命。對這場海戰,上海英商創辦的《字林西報》在報道中也不得不驚異地贊嘆:“西方人士料不到中國人會這樣勇敢力戰。‘揚武’號兵艦上的五個學生,以詹天佑的表現最為勇敢。他臨大敵而毫無懼色,並且在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還能鎮定如常,鼓足勇氣,在水中救起多人……”
從戰後到1888年,詹天佑兒經周折,轉入中國鐵路公司,擔任工程師,這是他獻身中國鐵路事業的開始。
剛上任不久,詹天佑就遇到了壹次考驗。當時從天津到山海關的津榆鐵路修到灤河,要造壹座橫跨灤河的鐵路橋。灤河河床泥沙很深,又遇到水漲急流。鐵橋開始由號稱世界第壹流的英國工程師擔任設計,但失敗了;後來請日本工程師衽實行包工,也不頂用,最後讓德國工程師出馬,不久也敗下陣來。詹天佑要求由中國人自己來搞,負責工程的英國人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只得同意詹天佑來試試。
詹天佑是壹個認真踏實的人,他分析總結了三個外國工程師失敗的原因後,身著工作衣與工人壹起實地調查,(P116)密測量。夜晚,借著幽暗的油燈,又仔細研究灤河河床的地質構造,反復分析比較,最後才確定橋墩的位置,並且大膽決定采用新方法——“壓氣沈箱法”來進行橋墩的施工。詹天佑果然成功了灤河大橋建成了。這件事震驚了世界:壹個中國工程師居然解決了三個外國工程師無法完成的大難題。
詹天佑初戰告捷後,立刻遇到了更為嚴峻的考驗。1905年,清政府決定興建我國第壹條鐵路京張鐵路(北京至張家口)。英俄都想插手,由於中國人民的強烈反對,他們的企圖沒能得逞。英俄使臣以威脅的口吻說:“如果京張鐵路由中國工程師自己建造,那麽與英俄兩國無關。”他們原以為這麽壹來,中國就無法建造這條鐵路了。在這關鍵時刻,詹天佑毫不猶豫地接下了這個艱巨的任務,全權負責京張鐵路的修築。消息傳來,壹些帝國主義分子及英國報刊挖苦說:“中國能夠修築這條鐵路的工程師還在娘胎裏沒出世呢!中國人想不靠外國人自己修鐵路,就算不是夢想,至少也得五十年。”他們甚至攻擊詹天佑擔任總辦兼總工程師是“狂妄自大”、“不自量力”。詹天佑頂著壓力,堅持不任用壹個外國工程師,並表示:“中國地大物博,而於壹路之工必須借重外人,我以為恥!”“中國已經醒過來了,中國人要用自己的工程師和自己的錢來建築鐵路。”
1905年8月,京張鐵路正式開工,緊張的勘探、選線工作開始了。詹天佑帶著測量隊,身背儀器,日夜奔波在崎嶇的山嶺上。壹天傍晚,猛烈的西北風卷著沙石在八達嶺壹帶呼嘯怒吼,刮得人睜不開眼睛,測量隊急著結束工作,填個測得的數字,就從巖壁上爬下來。詹天佑接過本子,壹邊翻看填寫的數字,壹邊疑惑地問:“數據準確嗎”?“差不多”,測量隊員回答說。詹天佑嚴肅地說:“技術的第壹個要求是精密,不能有壹點模糊和輕率,‘大概’、‘差不多’這類說法不應該出於工程人員之口。”接著,他背起儀器,冒著風沙,重新吃力地攀到巖壁上,認真地復勘了壹遍,修正了壹個誤差。當他下來時,嘴唇也凍青了。
不久,勘探和施工進入最困難的階段。在八達嶺、青龍橋壹帶,山巒重叠,陡壁懸巖,要開四條隧道,其中最長的達壹千多米。詹天佑經過精確測量計算,決定采取分段施工法:從山的南北兩端同時對鑿,並在山的中段開壹口大井,在井中再向南北兩端對鑿。這樣既保證了施工質量,又加快了工程進度。鑿洞時,大量的石塊全靠人工壹鍬鍬地挖,湧出的泉水要壹擔擔地挑出來,身為總工程師的詹天佑毫無架子,與工人同挖石,同挑水,壹身汙泥壹臉汗。他還鼓舞大家說:“京張鐵路是我們用自己的人、自己的錢修建的第壹條鐵路,全世界的眼睛都在望著我們,必須成功!”“無論成功或失敗,決不是我們自己的成功和失敗,而是我們國家的成功和失敗!”
為了克服陡坡行車的困難,保證火車安全爬上八達嶺,詹天佑獨具匠心,創造性地運用“折返線”原理,在山多坡陡的青龍橋地段設計了壹段人字形線路,從而減少了隧道的開挖,降低了坡度。列車開到這裏,配合兩臺大馬力機車,壹拉壹推,保證列車安全上坡。
詹天佑對全線工程曾提出“花錢少,質量好,完工快”三項要求。京張鐵路經過工人們幾處奮鬥,終於在1909年9月全線通車。原計劃六年完成,結果只用了四年就提前完工,工程費用只及外國人估價的五分之壹。壹些歐美工程師乘車參觀後嘖嘖稱道,贊譽詹天佑了不起。但詹天佑卻謙虛地說:“這是京張鐵路壹萬多員工的力量,不是我個人的功勞,光榮是應該屬於大家的。”
京張鐵路建成後,詹天佑又繼任了粵漢鐵路督辦兼總工程師。這時,美國決定授予他工科博士學位,要他親自去美國參加授銜儀式。為了全力參加祖國鐵路建設,他放棄了這壹榮譽。
辛亥革命後,詹天佑為了振興鐵路事業,和同行了起成立中華工程學會,並被推為會長。這期間,他對青年工程技術人員的培養傾註了大量心血,他除了以自己的行為作出榜樣外,還勉勵青年“精研學術,以資發明”,要求他們“勿屈己徇人,勿沽名而釣譽。以誠接物,毋挾褊私,圭璧束身,以為範例。”
詹天佑從事鐵路事業三十多年,幾乎和當時我國的每壹條鐵路都有不同程度的關系。到晚年,因積勞成疾,不幸於1919年病逝。周恩來同誌曾高度評價詹天佑的功績,說他是“中國人的光榮”。
奧林匹克奧林匹克運動會 (Olympic Games) 來源於古希臘的奧林匹亞村。公元前884年,希臘的伊利斯城邦和斯巴達城邦發生了壹場為爭奪奧林匹亞的戰爭。當時,頻繁的戰爭使廣大平民百姓厭棄訴諸武力,渴望和平的生活。遂後經協調,雙方訂立了神聖條約,規定奧林匹亞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地方,並將其作為和平的聖地和競技的場所。在古希臘特定的歷史條件下,戰爭與和平這壹對矛盾,就由體育競技活動暫時將其統壹了起來。當時,統治者倡導體育競技,是因他們可從浩大的競技隊伍中挑選身體健壯的士兵。平民百姓樂於參加體育競技活動,不僅是因為通過它可以鍛煉出健美的體魄,得到娛樂和精神享受,而且可以過上壹段和平生活。
按照競技會的規定,賽會前後壹段時間(初為壹個月,後延長為三個月),整個希臘境內要實行“神聖休戰”。“休戰”期間,任何人都不得動用軍隊、挑起戰事,違者將受到懲處。在競賽活動中,人們通過交往,促進了彼此之間的了解,增強了團結和友誼,這自然有利於緩和各城邦間的關系。故此,團結和友誼,便成了古奧運會的支柱。此外,古希臘在婚喪、收獲時期,常常舉行慶典活動,祭奠萬神之首宙斯。在慶典活動中,要舉行詩歌朗誦、歌舞表演以及體育競技,這也是古奧運會形成的重要原因之壹。運動會最初出現時,並不是統壹組織的,而是分散在科林斯、雅典、奧林匹亞等幾個地方進行,其中以奧林匹亞地方舉行的運動會規模最大。到了公元前八世紀,其它地區的運動會已相繼自行解體,並開始集中在奧林匹亞舉行,這就是古希臘運動會以奧林匹亞得名的原因。
第1屆古奧林匹克運動會是在公元前776年舉行的。每隔1417天(即4年)舉行壹次。開頭幾屆只有短跑(192.27米)壹項比賽,後來逐漸增加了長跑、跳遠、標槍、鐵餅、角力、賽馬、賽車、五項全能(賽跑、跳遠、鐵餅、標槍、角力)等。當然,比賽的方法是有別於今天的。例如跳遠比賽時,運動員的雙手要握啞鈴,並有人用笛子伴奏。又如拳擊,運動員手戴皮套,套外有釘刺,這比現代的拳擊比賽更為殘酷。參加比賽者起初僅限於成年男子,公元前632年第37屆開始有少年參加。據統計,古奧運會先後曾舉行過24個項目的比賽,其中成年人18項,少年6項。由於項目逐漸增多,運動會期限也由原先的壹天增加到三天,後來又延長至五天。參加比賽的運動員,大都(不是全部,如武裝賽跑等就身著衣服)赤身露體,壹絲不掛,全身塗以橄欖油,故此,赤身運動曾風靡壹時,並成為古奧運會的壹個特色。運動會上有莊嚴、隆重的發獎儀式,優勝者可獲得壹頂象征榮譽的橄欖冠外,還要在運動場的墻壁上刻下每個獲勝者的名字。此外,對三次獲得冠軍的運動員,還要在宙斯廟旁為他們塑像,以示表彰和紀念。
運動會的參加者僅限希臘的自由人,奴隸、外國人、婦女無權參與。對婦女要求尤為苛刻。希臘人認為,運動會是壹種慶典活動,婦女出席,有瀆於神明。加之運動會是赤身比賽,婦女參觀,多有不便。古奧運會明文規定:凡婦女私自參觀運動會或參與聖典者,處極刑。但在公元前396年第96屆奧運會上,壹個名叫卡莉帕捷莉婭的寡婦,女扮男裝,以教練員的身份帶著自己的兒子皮西多呂斯參加了拳擊比賽,但終被發現,依律被判處死刑。後因其父兄及這次參加比賽的兒子都獲得了冠軍,才得到了特別赦免。這是古奧運會平民婦女因偷著觀看比賽得以生還的唯壹例外。古奧運會雖規定婦女不得染指,但奴隸主貴族階級中的女性比平民婦女的命運卻要好得多。公元前680年,第25屆奧運會馬車賽列為比賽項目後作出規定:獲勝者不是選手本人,而是馬匹和車輛的主人;女奴隸主、女貴族或達官貴人的妻女,可雇人參加比賽,並可成為奧運會桂冠的間接獲得者。更有甚者,斯巴達極盛時期,斯巴達王阿西格勞斯的妹妹庫尼斯卡,依仗兄長的權勢,蔑視古奧運會規章,直接參加了馬車比賽,成為古奧運會第壹個真正的女冠軍。以後,希臘婦女又以祭奠宙斯之妻赫拉為由,舉辦了女子運動會。但運動會始於何時,規模怎樣,舉辦了幾屆,均無可考。不過,女子運動會在古奧運會時期確實存在過,並先後在奧林匹亞、雅典、希俄斯、德洛斯等地舉行過。比賽在奧運會後舉行,會期為壹天,都是有所記載的。比賽的項目,史料記述不壹,提到的有賽跑、賽馬、擲標槍等。但截至目前發掘出的文物來看,比賽只有跑步壹項,並且身著衣裙。
古希臘奧運會從公元前776年起至公元394年止,***舉行287屆。人們按起源、發展和衰落把它大致分成三個時斯。壹、公元前776年至公元前338年。這期間是運動會的黃金時期,特別是公元前490年,希臘興建了許多奧運會設施,使奧運會處於極盛時期。二、公元前338年至公元前146年,馬其頓征服希臘後,保留了奧運會。馬其頓王菲利普還親自參加了馬車比賽。隨後的亞歷山大大帝仍積極支持,為奧運會增添設施,並視奧運會是古希臘的最高體育活動形式。三、公元前146年至公元394年。奧運會趨於衰落。公元二世紀後,基督教統治了包括希臘在內的整個歐洲,它反對體育運動,奧運會也隨之名存實亡。公元394年,羅馬皇帝狄奧多西壹世下令廢止奧林匹克運動會。公元436年,狄奧多西二世燒毀了奧林匹亞的大部分建築物。公元522年、551年,接連發生了兩次強烈地震,使奧林匹亞遭到徹底破壞,成了壹片廢墟。
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
古希臘奧運會自公元394年被禁止、沈睡了壹千多年之後,於18世紀,特別是19世紀末期又得到了恢復和發展。
14世紀至18世紀中葉,歐洲出現了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和啟蒙運動三大思想文化運動。新興的資產階級對古希臘文化體育思想的高度贊美,引起了人們對古奧運會的向往。
18世紀初,英、法、德等國的壹些學者、專家,相繼去奧林匹亞訪問勘察,並發掘了不少和古奧運會有關的珍貴文物和史料,從而引起了人們對古奧運會更加濃厚的興趣。
19世紀末,歐洲各國的經濟文化蓬勃發展,國際交往日益頻繁,體育交往也隨之增多,出現了第壹批國際體育組織。1881年成立了國際體操聯合會,1892年又相繼成立了國際滑冰聯合會和國際劃船聯合會。1887年,德國人在柏林展出了從奧林匹亞發掘到的大量文物,反響很大。德國統治者威廉有意利用群眾的這種狂熱情緒,把自己裝扮成奧運會的發起人,妄圖達到稱霸歐洲的目的。歐洲人需要壹個和平的環境,並認為恢復奧運會是謀求和平的壹種良好的手段,但是又不能讓野心勃勃的威廉來充當現代奧運會的發起人。法國人皮埃爾·德·顧拜旦就是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下發起恢復奧運會的。
顧拜旦,1863年元旦出生於巴黎的壹個貴族家庭。上中學時他就對古希臘的歷史產生了濃厚興趣,這對他後來將畢生精力貢獻給奧林匹克運動有很大影響。1883年,顧拜旦第壹次提出舉辦類似古奧運會的比賽,但不是簡單的繼承,而是把過去只限於希臘人參加的運動會擴大到世界範圍去。1892年,他遍訪歐洲諸國,宣傳奧林匹克理想。同年11月25日,他在巴黎發表了題為《復興奧林匹克》的著名演說。1893年,為了恢復奧運會,他在巴黎召開了第壹次國際體育會議。1894年1月,他又致函各國體育俱樂部,協商恢復奧運會的有關事宜。同年6月18—24日,他再次在巴黎召開了國際體育會議。會議決定成立有12個成員國組成的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並選出了希臘詩人澤·維凱拉斯為委員會主席,顧拜旦為秘書長。會議還做出決定,將於1896年在希臘首都雅典舉行第1屆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是壹個具有法律地位和永久繼承權的法人團體,不以營利為目的。總部現設於瑞士洛桑。它的主要宗旨是使體育運動為人類的和諧發展服務,以提高人類尊嚴;以友誼、團結、公平競爭的精神,使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膚色、不同信仰的青年聚在壹起,相互交流,加強了解,增進友誼,從而有助於建立壹個美好和平的世界。奧林匹克的格言是:“更快、更高、更強”。它是顧拜旦的密友狄東提出的,1913年得到國際奧委會正式批準。
奧林匹克的會旗為白色,中間印有五個相互套連的圓環,即我們所說的奧林匹克環。五個環的顏色自左至右依次排列為藍、黃、黑、綠、紅(也可用單色繪制)。會旗的圖案是根據顧拜旦1913年的構思設計的,1914年7月,在巴黎舉行的慶祝奧林匹克運動恢復20周年的國際奧委會會議上,首次懸掛了按照顧拜旦的構思設計的會旗。在1920年舉行的第7屆奧運會會場上正式懸掛了印有五環圖案的會旗。當時圓環的五種顏色被解釋為象征五大洲:歐洲——天藍色,亞洲——黃色,非洲——黑色,澳洲——草綠色,美洲——紅色。後來,正式的解釋是它們代表著參加國際奧委會所有國家國旗的顏色。1979年國際奧委會出版的《奧林匹克評論》(第四十期)強調,五個環的含義象征五大洲的團結,全世界的運動員以公正、坦率的比賽和友好的精神,在奧運會上相見。
奧林匹克的會歌是壹曲優美而莊嚴的古典管弦樂曲。由希臘人斯皮羅斯·薩馬拉斯作曲、科斯蒂斯·帕拉馬斯作詞。1896年在雅典第1屆奧運會開幕式上曾葑嗔蘇饈桌智?5?撕蟮陌略嘶嶸暇?怯啥?攔?範ɑ岣瑁?鋇劍保梗擔改甓?┕?拾攣?岬冢擔蕩位嵋檣喜耪?驕齠ń?饈贅棖?魑?略嘶岬撓讕沒岣琛?
會歌的歌詞內容是:
“古代不朽之神,美麗偉大而正直的聖潔之父,祈求降臨塵世以彰顯自己,讓受人矚目的英雄在這大地穹蒼中,作為妳榮耀的見證。
請照亮跑道、角力與投擲項目,這些全力以赴的崇高競賽,把常青樹編成的花冠頒贈給優勝者,塑造出鋼鐵般的軀幹。
溪谷、山嶽、海洋與妳相映生輝,有如壹塊色彩斑斕的巖石建成這巨大的神殿,世界各地的人們都趕到這裏,膜拜妳,啊,永遠不朽的古代之神。”
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有冬季和夏季之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每4年壹次,如因故不能舉行,屆數仍照算。自1896年在雅典舉行第1屆起,到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止,***22屆。但因兩次世界大戰,在1916年(第6屆)、1940年(第12屆)和1944年(第13屆)中斷了三次,實際上只舉行了19次。
奧林匹克運動會由壹個國家的城市而不是由這個國家承辦。壹個國家可以有幾個城市同時提出承辦申請,如無特殊情況,國際奧委會最遲須在6年前選定。
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會期包括開幕式在內不得超過16天。比賽項目應至少包括下列項目中的15項:田徑、劃船、籃球、拳擊、皮劃艇、自行車、擊劍、足球、體操、舉重、手球、曲棍球、帆船、柔道、摔跤、遊泳(包括跳水、水球)、現代五項、馬術、射擊、射箭、排球。自1972年第20屆奧運會起,最近3屆都舉行了上述全部21個項目的比賽,且單項數每屆都有所增加。1972年為195項,1976年為198項,
1980年為203項,1984年達到220項。奧運會各項比賽的優勝者只獲得精神上的獎勵:前三名各獲獎章壹枚。第壹名為銀質鍍金獎章。含金量至少為6克,第二名為銀質獎章,第三名為銅質獎章。前三名均發給獎狀。第四、五、六名不發獎章,只授予獎狀。奧委會強調,比賽只是運動員和隊之間的競技,不是國與國之間的較量,因此不正式公布團體名次。
1896年第1屆奧運會,希臘人仍沿襲其祖先舊制,拒女子於運動會門外。
1900年第2屆奧運會時,女子首次獲得參加奧運會的權利,雖僅11人,但為女子進入世界體壇開創了先例。目前女子體育正方興未艾,奧運會中的女子項目不斷增加,參加的女選手也越來越多。1900年時,女子參加人數不及男子的百分之壹,現在奧運會上男女運動員人數比例,已接近5比1。項目方面,1900年女子只參加了網球,高爾夫球兩項;1984年奧運會,女子單項數達61個,占全部項目的百分之二十八。
1981年國際奧委會巴登巴登會議,破天荒增選了兩名女委員,他們是芬蘭的皮·哈格曼和委內瑞拉的弗·豐塞卡,從而打破了國際奧委會自1894年成立後,80多年清壹色男子擔任委員的局面。
1908年和1920年夏季奧運會時,曾將花樣滑冰、冰球列為比賽項目。
1924年在法國夏蒙尼舉行的國際體育周上進行了冰雪項目比賽。1925年,國際奧委會布拉格會議通過了定期舉辦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決定,並追認夏蒙尼的冰雪比賽為第1屆冬季奧運會(有關冬奧會的簡介見另壹記錄)。
目前,世界範圍的奧林匹克運動會除了有夏季奧運會、冬季奧運會以外,為了弘揚奧林匹克精神,還設置了傷殘人奧運會,專門為智力較弱的人舉辦的特殊奧運會,以及由國際象棋聯合會主辦的世界國際象棋奧林匹克團體錦標賽,由世界橋牌聯合會主辦的奧林匹克橋牌錦標賽和由壹個名叫“世界娛樂”的國際性組織發起的奧林匹克補充賽,它所設的比賽項目都是正式奧運會上沒有的,如釣魚、溜旱冰等。
田徑壹直是奧林匹克運動會中的核心,不論是在古代奧運會中還是在現代奧運會中,田徑永遠是引人矚目的項目。
運動會 (Olympic Games) 來源於古希臘的奧林匹亞村。公元前884年,希臘的伊利斯城邦和斯巴達城邦發生了壹場為爭奪奧林匹亞的戰爭。當時,頻繁的戰爭使廣大平民百姓厭棄訴諸武力,渴望和平的生活。遂後經協調,雙方訂立了神聖條約,規定奧林匹亞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地方,並將其作為和平的聖地和競技的場所。在古希臘特定的歷史條件下,戰爭與和平這壹對矛盾,就由體育競技活動暫時將其統壹了起來。當時,統治者倡導體育競技,是因他們可從浩大的競技隊伍中挑選身體健壯的士兵。平民百姓樂於參加體育競技活動,不僅是因為通過它可以鍛煉出健美的體魄,得到娛樂和精神享受,而且可以過上壹段和平生活。
按照競技會的規定,賽會前後壹段時間(初為壹個月,後延長為三個月),整個希臘境內要實行“神聖休戰”。“休戰”期間,任何人都不得動用軍隊、挑起戰事,違者將受到懲處。在競賽活動中,人們通過交往,促進了彼此之間的了解,增強了團結和友誼,這自然有利於緩和各城邦間的關系。故此,團結和友誼,便成了古奧運會的支柱。此外,古希臘在婚喪、收獲時期,常常舉行慶典活動,祭奠萬神之首宙斯。在慶典活動中,要舉行詩歌朗誦、歌舞表演以及體育競技,這也是古奧運會形成的重要原因之壹。運動會最初出現時,並不是統壹組織的,而是分散在科林斯、雅典、奧林匹亞等幾個地方進行,其中以奧林匹亞地方舉行的運動會規模最大。到了公元前八世紀,其它地區的運動會已相繼自行解體,並開始集中在奧林匹亞舉行,這就是古希臘運動會以奧林匹亞得名的原因。
第1屆古奧林匹克運動會是在公元前776年舉行的。每隔1417天(即4年)舉行壹次。開頭幾屆只有短跑(192.27米)壹項比賽,後來逐漸增加了長跑、跳遠、標槍、鐵餅、角力、賽馬、賽車、五項全能(賽跑、跳遠、鐵餅、標槍、角力)等。當然,比賽的方法是有別於今天的。例如跳遠比賽時,運動員的雙手要握啞鈴,並有人用笛子伴奏。又如拳擊,運動員手戴皮套,套外有釘刺,這比現代的拳擊比賽更為殘酷。參加比賽者起初僅限於成年男子,公元前632年第37屆開始有少年參加。據統計,古奧運會先後曾舉行過24個項目的比賽,其中成年人18項,少年6項。由於項目逐漸增多,運動會期限也由原先的壹天增加到三天,後來又延長至五天。參加比賽的運動員,大都(不是全部,如武裝賽跑等就身著衣服)赤身露體,壹絲不掛,全身塗以橄欖油,故此,赤身運動曾風靡壹時,並成為古奧運會的壹個特色。運動會上有莊嚴、隆重的發獎儀式,優勝者可獲得壹頂象征榮譽的橄欖冠外,還要在運動場的墻壁上刻下每個獲勝者的名字。此外,對三次獲得冠軍的運動員,還要在宙斯廟旁為他們塑像,以示表彰和紀念。
運動會的參加者僅限希臘的自由人,奴隸、外國人、婦女無權參與。對婦女要求尤為苛刻。希臘人認為,運動會是壹種慶典活動,婦女出席,有瀆於神明。加之運動會是赤身比賽,婦女參觀,多有不便。古奧運會明文規定:凡婦女私自參觀運動會或參與聖典者,處極刑。但在公元前396年第96屆奧運會上,壹個名叫卡莉帕捷莉婭的寡婦,女扮男裝,以教練員的身份帶著自己的兒子皮西多呂斯參加了拳擊比賽,但終被發現,依律被判處死刑。後因其父兄及這次參加比賽的兒子都獲得了冠軍,才得到了特別赦免。這是古奧運會平民婦女因偷著觀看比賽得以生還的唯壹例外。古奧運會雖規定婦女不得染指,但奴隸主貴族階級中的女性比平民婦女的命運卻要好得多。公元前680年,第25屆奧運會馬車賽列為比賽項目後作出規定:獲勝者不是選手本人,而是馬匹和車輛的主人;女奴隸主、女貴族或達官貴人的妻女,可雇人參加比賽,並可成為奧運會桂冠的間接獲得者。更有甚者,斯巴達極盛時期,斯巴達王阿西格勞斯的妹妹庫尼斯卡,依仗兄長的權勢,蔑視古奧運會規章,直接參加了馬車比賽,成為古奧運會第壹個真正的女冠軍。以後,希臘婦女又以祭奠宙斯之妻赫拉為由,舉辦了女子運動會。但運動會始於何時,規模怎樣,舉辦了幾屆,均無可考。不過,女子運動會在古奧運會時期確實存在過,並先後在奧林匹亞、雅典、希俄斯、德洛斯等地舉行過。比賽在奧運會後舉行,會期為壹天,都是有所記載的。比賽的項目,史料記述不壹,提到的有賽跑、賽馬、擲標槍等。但截至目前發掘出的文物來看,比賽只有跑步壹項,並且身著衣裙。
古希臘奧運會從公元前776年起至公元394年止,***舉行287屆。人們按起源、發展和衰落把它大致分成三個時斯。壹、公元前776年至公元前338年。這期間是運動會的黃金時期,特別是公元前490年,希臘興建了許多奧運會設施,使奧運會處於極盛時期。二、公元前338年至公元前146年,馬其頓征服希臘後,保留了奧運會。馬其頓王菲利普還親自參加了馬車比賽。隨後的亞歷山大大帝仍積極支持,為奧運會增添設施,並視奧運會是古希臘的最高體育活動形式。三、公元前146年至公元394年。奧運會趨於衰落。公元二世紀後,基督教統治了包括希臘在內的整個歐洲,它反對體育運動,奧運會也隨之名存實亡。公元394年,羅馬皇帝狄奧多西壹世下令廢止奧林匹克運動會。公元436年,狄奧多西二世燒毀了奧林匹亞的大部分建築物。公元522年、551年,接連發生了兩次強烈地震,使奧林匹亞遭到徹底破壞,成了壹片廢墟。
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
古希臘奧運會自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