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則神藏,躁則消亡”
這是《黃帝內經》裏的壹句話,即神宜靜,而不宜躁的意思。靜神的思想,倡始於老莊。老子、莊子處於社會急驟變化的春秋戰國時期,他們觀察了當時自然、社會、人事方面的變化,提出了“清靜無為”的思想主張。這種思想,反映了當時貴族領主政治、養生的積極思想。老子在《道德經》裏指出:“靜為躁君。”其意是說,在動與靜這壹對矛盾中,靜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安靜是躁動的主宰。從這壹思想出發,他極力主張要“致虛極、安靜篤”,即要盡量排除雜念,使心靈空虛而不雜;始終如壹地堅守清靜,使神氣靜而不躁。莊子繼承了老子的這種靜神思想,並以水為例闡明了神之當靜的道理,曰:“水靜猶明,而況精神”,並認為靜和無為便能達到長壽的境界。《黃帝內經》繼老莊之後,第壹次從醫學的角度提出了靜神防病的思想,如在其《素問》裏說:“恬憺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這裏的“恬憺虛無”,主要是指安靜而言,思想安靜,神氣內持,邪氣不能侵害。西漢劉安甚重靜神,他在《淮南子·原道訓》中說:“人生而靜,天之性也。”並提出了神氣的靜躁與壯老有密切的關系,如他在《精神訓》裏雲:“夫精神氣誌者,靜而日充者以壯,躁而日耗者以老”。清代大養生家曹庭棟在《老老恒言·燕居》裏說:“養靜為攝生首務。”書中仔細分析了前人的靜養思想,從實際出發,給“靜神”賦予了新的內容。他反對道家虛無縹緲之絕對的“靜”,說:“心不可無所用,非必如槁木,如死灰,方為養生之道。”他主張神宜相對的靜,認為神不用不動固屬於靜,而且用之不過,專壹不雜,動而不妄動,同樣具有靜的意義。“從上述論述可知,古代著名的養生家、思想家都是極力主張“靜神”的,即清靜以養神。清靜,壹般是指精神情誌保持淡泊寧靜的狀態,因神氣清凈而無雜念,可使真氣內存,達到心神平安的目的。近年來,國內外不少學者都非常重視思想清靜與健康關系的研究。生理學研究證實,人在入靜後,生命活動中樞的大腦又回復到人的兒童時代的大腦電波狀態,也就是人的衰老生化指標得到了“逆轉”。經測定,高水平的氣功師的腦電波與壹般人有明顯的不同。社會調查發現,凡經過重大精神挫折、思想打擊之後,又未得到良好的精神調攝,多種疾病的發病率都有明顯增加。由於“神”有任萬物而理萬機的作用,故神常處於易動而難靜的狀態。正如陳繼儒《養生膚語》所說:“今人作文神去,作事神去,好色神去,凡動靜運用紛壇,神無不去。”神去則動,何如能靜。陳師誠在《養生導引術·呼吸》中亦雲:“心如猿,意如馬,動而外馳,不易安定。”所以,真正做到使精神安靜是非常不容易的,只有從思想高度認清了靜神的意義,才能克服種種幹擾,做到“靜以神藏”。又如何做呢?
壹是抑目靜耳。
眼耳為人體五官之壹,是神接受外界刺激的主要器官,其功能受著神的主宰和調節。目清耳靜則神氣內守而心不勞,若目馳耳躁,則神氣煩勞而心憂不寧。老子曾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此即是說亂視雜聽,則會使耳自過用不清,而耗傷神氣。尤其要避免“目視玄黃,耳務淫哇”(《養生論》),這樣就能減少外界對神氣的不良刺激。老人由於閱歷萬千,思慮易起,故神更是易動難靜,《千金翼方·養老大例》針對老年人這壹特點,強調指出:“養老之要,耳無妄聽,口無妄言,身無妄動,心無妄念,此皆有益老人也。”
抑目靜耳二者,對於神氣來說,抑目尤為重要。《老老恒言·燕居》說:“心者,神之舍;目者,神之牖。目之所致,心亦至焉。”說明了目視累心動神及靜神必先抑目的道理,當然,目不可以不視,耳不可能無聽,關鍵在於不要為了滿足私欲而亂視妄聽,使神氣不寧。
二是凝神斂思。
《醫鈔類編》裏說:“養心則神凝,神凝則氣聚,氣聚則形全。若日逐攘擾煩,神不守舍,則易於衰老。”當然,這種凝神斂思、保持清靜的養生方法,並不是無知無欲、無理想、無抱負,不是人為地過於壓抑思想和毫無精神寄托的閑散空虛,因而它與飽食終日、無所用心的懶漢思想絕不相同。從養生學角度而言,神貴凝而惡亂,思貴斂而惡散。凝神斂思是保持思想清靜的良方,反之,正如孫思邈在《千金要方·道林養性》裏所雲:“多思則神殆,多念則誌散,多欲則誌昏,多事則形勞。”道人呂洞賓提倡“寡言語以養氣,寡思慮以養神”的養心斂神方法不無道理。
三是多練靜功。
靜功是氣功的壹種,包括練意和練氣兩方面的內容,相當於古代的靜坐、吐納、調息、服氣等方法。其中的練意(又稱調心),即是調理精神狀態,以達到促進神氣入靜的作用。故《黃帝內經》中說:“呼吸精氣,獨立守神。”這裏的神氣內收,即是靜功的結果。《養生四要》也說:“人之學養生,日打坐,日調息,正是主靜功夫。但要打坐調息時,便思要不使其心妄動,妄動則打坐調息都只是搬弄,如何成得事。”可見,靜功是以靜神和調氣為主要目的地壹種鍛煉方法,而靜神又是氣功鍛煉的前提和基礎。因此,常練靜功有清靜神氣的作用。
“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此句原文見於《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亦是養神的壹條重要原則。所謂“精神內守”,主要是指人對自己的意識思維活動及心理狀態進行自我鍛煉、自我控制、自我調節,使之與機體、環境保持協調平衡而不紊亂的能力。“內”針對外而言, “守”是堅守、保持的意思。 “精神內守”,強調了內環境——精神的安定對人體健康的重要作用,即“病安從來”,意即精神守持於內,人怎麽會得病呢?那麽,又怎樣“精神內守”呢?
壹是要“不時禦神”。
《黃帝內經》在談到人如何衰老時,明確指出:“不時禦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這裏的“半百而衰”,即是過早衰老,而引起衰老的關鍵原因就在於“不時禦神”。禦,駕禦、控制的意思。時,善也,不時禦神,即是指不善於控制自己的精神。為貪圖壹時的快樂,違背生活規律而取樂,則有害於身心健康,促使人體過早衰老。
精神耗散,不能守持於內之所以引起衰老,原因是在於“神者,血氣也”,意思是氣血是神的物質基礎,大量、過分地耗散精神,可以使氣血損耗,從而產生衰老。事實證明,壹個經常大哭大鬧、喜笑過度的人,是不會長壽的。有道德修養的人,必須時時、事事做到控制自己的精神,冷靜、客觀地處理各種事物。對於任何重大變故和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種復雜問題,都要保持穩定的心理狀態和達觀的處世態度,順應事物的自身規律去解決問題。正如壽世青編的《養心說》裏所指出的:“未事不可先迎,遇事不可過憂,既事不可留住,聽其自來。應以自然,任其自去,忿憤恐懼,好樂憂患,皆得其正,此養心之法也。”此謂“精神內守”具體運用的最好說明,其中心意思是要人們對外部環境事物要采取安和的態度。安者,對外界各種事物的刺激順其然而適應;和者,對外界事物的反應要順之而去,千萬不要為各種瑣事傷透了腦筋、費盡了心機、挖空了心思,這點對於老年人尤為重要,不妨“難得糊塗”壹點。
二是要“高下不相慕”。
這亦是《黃帝內經》裏壹句重要養生格言,意思是人們社會地位有高低,但都不要相互傾慕而各安於本位。高下,指社會地位高低而言。高,指貴族,統治者;下,為廣大群眾、百姓。但在現實生活中,要真正做到“高下不相慕”是非常困難的。自古以來,不少人為了高官厚祿互相殘殺,連腦袋都丟了,還談什麽養生呢?還有壹些人,不但嫉妒比自己地位高的人,甚至連別人的才華、品德、名聲、成就、相貌等高於自己時,都覺得不舒服。這種人常常可以產生壹種“無名火”,使心境抑郁,情緒煩躁。現代研究表明,妒火中燒之時,體內會發生壹系列變化,如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強,血壓升高,血清素的活性水平降低,因而引起機體免疫功能紊亂,大腦機能失調,抗病能力下降。古今中外的歷史上,因嫉妒而產生悲劇的例子是相當多的,《三國演義》中的周瑜,才華出眾,只因嫉恨比他更足智多謀的諸葛亮,最後郁悶在胸,吐血而亡。戰國時候的龐涓嫉妒心理惡性膨脹,竟幹出了毒害同學孫臏的事情。《水滸》裏的王倫,也嫉妒心極重,當林沖、晁蓋等初上梁山時,他深知這些好漢武藝比自己高強,硬是不肯收留。林沖忍無可忍,當眾怒斥王倫說:“這梁山泊便是妳的?妳這嫉賢妒能的賊!妳也無大量大才,也做不得山寨之主!”
沒有“大量大才”,而又“嫉賢妒能”,這可以說是壹切嫉妒心強的人的***同特征,是以自我為中心的病態心理。壹般說來,強者不會嫉妒弱者,但是,又不是對所有強者都嫉妒。嫉妒往往產生在兩個原先水平相仿的人中間。比如,甲乙兩人本來關系很好,工作能力也差不多,突然有壹天甲的成績超過了乙,因而受到了領導的器重、大家的敬仰,乙不能正確對待,就會產生嫉妒之心。這又反映了嫉妒心理具有強烈的排他性,而且這種排他性總是發生在兩個關系密切,相互平起平坐的人之間,對壹個與自己毫不相於的人,即使他樣樣勝過自己,也不會去嫉妒,尤其是現代社會是競爭的社會,更易產生嫉妒。消除嫉妒的根本方法是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加強思想意識修養,把羨慕的心情變成追趕的行動,對感情進行良性控制。還是“高下不相慕”,“知足者常樂”好。三是應少私寡欲。
少私,是指減少私心雜念;寡欲,是降低對名利和物質的嗜欲,此即老子在《道德經》中指出的“見素抱樸,少私寡欲”。《黃帝內經》中亦主張“恬淡虛無”。“誌閑而少欲”。《紅爐點雪》則強調說:“若能清心寡欲,久久行之,百病不生。”事實證明,只有少私寡欲,精神才能守持於內。很難想象,壹個私心太重、嗜欲不止的人,他的精神能夠安靜下來?《太上老君養生訣》裏說:“且夫善攝生者,要先除六害,然後可以保性命延駐百年。何者是也?壹者薄名利,二者禁聲色,三者廉貨財,四者損滋味,五者除佞妄,六者去妒忌。“六害不除,萬物糾心,神豈能內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