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人生格言 - 關於孟子的資料

關於孟子的資料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軻,字子輿(待考,壹說字子車或子居)(按:車,古文;輿,今字。車又音居,是故,子輿、子車、子居,皆孟子之字也)。戰國時期魯國人,魯國慶父後裔。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壹書。孟子繼承並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壹代儒家宗師,有“亞聖”之稱,與孔子合稱為“孔孟”。孟子,名軻,字子輿,鄒國(今山東省鄒城市)人,有人認為鄒國是魯國的附屬國,也有人說孟子是魯國人,(約公元前372~公元前289),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壹,是儒家的理想主義流派。在政治上主張法先王、行仁政;在學說上推崇孔子,攻擊楊朱、墨翟。孟子相傳為魯國貴族孟孫氏的後裔。父名激,母鄒氏。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之壹,是孔子之孫孔伋的再傳弟子。著有《孟子》壹書,屬語錄體散文集孟子幼年喪父,家庭貧困,曾就學於子思(孔子的孫子)的門人。學成以後,遊歷於齊、宋、滕、魏、魯等諸國,企圖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前後歷時二十多年。但孟子的仁政學說被認為是“迂遠而闊於事情”,而沒有得到實行的機會。最後他退居講學,和他的學生壹起,“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孟子的出生距孔子之死(前479年)大約百年左右。

孟子的卒年月因史傳未記載而有許多的說法,其中又以《孟氏宗譜》上所記載之生於周烈王四年(公元前372年),卒於周赧王二十六年(公元前289年)較為多數學者所采用。

孟子字號在漢代以前的古書沒有記載,但魏、晉之後卻傳出子車、子居、子輿等多個不同的字號,字號可能是後人的附會而未必可信。

孟子本為“魯國三桓”之後,父名激,母仉氏。孟子遠祖是魯國貴族孟孫氏,後家道衰微,從魯國遷居鄒國。孟子三歲喪父,孟母艱辛地將他撫養成人。孟母管束甚嚴,其“孟母三遷”、“孟母斷織”“不敢去婦”等故事,成為千古美談,是後世母教之典範。《韓詩外傳》載有孟母“斷織”等故事,《列女傳》載有孟母“三遷”和“去齊”等故事。

據《列女傳》和趙岐《孟子題辭》說,孟子曾受教於孔子的孫子子思。但從年代推算,似乎不可信。《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說他“受業子思之門人”,這倒是有可能的。有壹種說法是,孟子在十五、六歲時到達魯國後拜入孔子之孫子思的門下,但根據史書考證發現子思去世時離孟子出生還早幾十年。所以還是如《史記》中所記載的受業於子思的門人的說法比較可信。就連孟子自己也曾說:“予未得為孔子之徒也,予私淑諸人也。”(《孟子 離婁下》)無論是否受業於子思,孟子的學說的確受到了子思的影響。所以,荀子把子思和孟子列為壹派,這就是後世所稱儒家中的思孟學派。(孔子逝世後,儒家分為八派)

孟子是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政論家和散文家。

孟子是戰國時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屬孔子第四代弟子,是曾子的再傳弟子。他繼承並發揚了孔子的思想。孔子是聖人,孟子被稱為亞聖。孟子與孔子合稱孔孟其道,多數人稱為“孔孟之道”。

孟子曾仿效孔子,帶領門徒周遊各國,但不被當時各國所接受,隨後退隱與弟子壹起著書。孟子與其弟子的言論匯編於《孟子》壹書,是儒家學說的經典著作之壹。

孟子的文章說理暢達,氣勢充沛並長於論辯,邏輯嚴密,尖銳機智,代表著傳統散文寫作最高峰。孟子在人性問題上提出性善論,即“人之初,性本善。”孟子是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壹,《漢書·楚元王傳贊》說:“自孔子歿,綴文之士眾矣。唯孟軻……博物洽聞,通達古今,其言有補於世。”但孟子的地位在宋代以前並不很高,甚至有壹首諷刺孟子的打油詩:“鄰家焉有許多雞?乞丐何曾有二妻?當時尚有周天子,何事紛紛說魏齊?”[2]。自中唐的韓愈著《原道》,把孟子列為先秦儒家中唯壹繼承孔子“道統”的人物開始,出現了壹個孟子的“升格運動”,孟子其人其書的地位逐漸上升。宋神宗熙寧四年(1071年),《孟子》壹書首次被列入科舉考試科目之中。元豐六年(1083年),孟子首次被官方追封為“鄒國公”,翌年被批準配享孔廟。以後《孟子》壹書升格為儒家經典,南宋朱熹又把《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為“四書”,其實際地位更在“五經”之上。元朝至順元年(1330),孟子被加封為“亞聖公”,以後就稱為“亞聖”,地位僅次於孔子。明朝朱元璋輯有《孟子節文》,刪掉《孟子》裏的章句,如“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殘賊之人謂之壹夫,聞誅壹夫紂矣,未聞弒君也”等。朱元璋曾說“使此老在今日寧得免耶!”並詔告天下說孟子的不少言論“非臣子所宜言”。下令將孟子逐出文廟。次日錢唐上疏力爭勸阻,加之天文官也上奏文星暗淡無光,於是朱元璋又下壹道諭旨:“孟子辯異端,辟邪說,發明孔子之道,配享如故”,又恢復了孟子在文廟中的待遇。[3]越南學者張漢超在文章中說:“為士大夫者,非堯舜之道不陳前,非孔孟之道不著述。”《孟子》壹書是孟子的言論匯編,由孟子及其再傳弟子***同編寫而成,記錄了孟子的語言、政治觀點(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貴君輕)和政治行動,屬儒家經典著作。其學說出發點為性善論,提出“仁政”、“王道”,主張德治。

《孟子》有七篇十四卷傳世:《梁惠王》上、下;《公孫醜》上、下;《滕文公》上、下;《離婁》上、下;《萬章》上、下;《告子》上、下;《盡心》上、下。

但考諸《孟子》,孟軻所見時君如梁惠王、梁襄王、齊宣王、鄒穆公、滕文公、魯平公等皆稱謚號,恐非孟子自作時所為也;又記孟子弟子樂正子、公都子、屋盧子皆以“子”稱,也斷非孟子之所為,其編定者極可能是孟子的弟子。成書大約在戰國中期。

南宋時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在壹起稱“四書”。《孟子》是四書中篇幅最大的部頭最重的壹本,有三萬五千多字,從此直到清末,“四書”壹直是科舉必考內容。

孟母三遷

從前孟子小的時候,父親早早地死去了,母親守節沒有改嫁。壹開始,他們住在墓地旁邊。孟子就和鄰居的小孩壹起學著大人跪拜、哭嚎的樣子,玩起辦理喪事的遊戲。孟子的媽媽看到了,就皺起眉頭:“不行!我不能讓我的孩子住在這裏了!”孟子的媽媽就帶著孟子搬到市集,靠近殺豬宰羊的地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鄰居的小孩,學起商人做生意和屠宰豬羊的事。孟子的媽媽知道了,又皺皺眉頭:“這個地方也不適合我的孩子居住!”於是,他們又搬家了。這壹次,他們搬到了學校附近。每月夏歷初壹這個時候,官員到文廟,行禮跪拜,互相禮貌相待,孟子見了壹壹都學習記住。孟子的媽媽很滿意地點著頭說:“這才是我兒子應該住的地方呀!”

後來,大家就用“孟母三遷”來表示人應該要接近好的人才能學習到好的習慣!也說明環境能改變壹個人的愛好和習慣。

《孟子受教》

原文孟子妻獨居,踞,孟子人戶視之,向母其曰:“婦無禮,請去之。”母曰:“何也?”曰:“踞。”其母曰:“何知之?”孟子曰:“我親見之。”母曰:“乃汝無禮也,非婦無禮。《禮》不雲乎?將入門,問孰存。將上堂,聲必揚。將人戶,視必下。不掩人不備也。今汝 往燕私之處,人戶不有聲,令人踞而視之,是 汝之無禮也,非婦無禮。”於是孟子自責,不敢去婦。——引自《韓詩外傳》

譯文:孟子的妻子獨自壹人在屋裏,蹲在地上。孟子進屋看見妻子這個樣子,就向母親說:“這個婦人不講禮儀,請準許我把她休了。”孟母說:“什麽原因?”孟子說:“她蹲在地上。”孟母問:“妳怎麽知道的?”孟子曰:“我親眼看見的。”孟母說:“這是妳不講禮儀,不是婦人不講禮儀。《禮經》上不是這樣說嗎,將要進門的時候,必須先問屋裏誰在裏面;將要進入廳堂的時候,必須先高聲傳揚,讓裏面的人知道;將進屋的時候,必須眼往下看。《禮經》這樣講,為的是不讓人措手不及,無所防備。而今妳到妻子閑居休息的地方去,進屋沒有聲響人家不知道,因而讓妳看到了她蹲在地上的樣子。這是妳不講禮儀,而不是妳的妻子不講禮儀。”孟子聽了孟母的教導後,認識到自己錯了,再也不敢講休妻的事了。 周烈王4年己酉(公元前372年)

孟子約生於此時

周顯王12年魏惠王13年 韓昭侯6年 甲子(公元前357年)

孟子約十五歲,受業於子思門人

周顯王17年秦孝公10年 己巳(公元前352年)

孟子約二十歲,欲休妻

周顯王37年己醜(公元前332年)

孟子在鄒,答鄒穆公問

周顯王38年庚寅(公元前331年)

孟子居平陸

周顯王39年辛卯(公元前330年)

孟子到任國,拜訪季任

孟子在鄒,與屋廬子、曹交問答

周顯王40年齊威王28年 壬辰(公元前329年)

孟子約四十三歲,首次至齊

齊相儲子來見孟子 周顯王41年齊威王30年 宋君偃後元1年 癸巳(公元前328年) 孟子故裏孟子與告子辯論

孟子勸蚳鼃向齊王進諫

孟子與匡章交遊

孟子離開齊國,前往宋國

周顯王42年宋君偃後元2年 甲午(公元前327年)

孟子至宋

周顯王43年宋君偃後元3年 乙未(公元前326年)

孟子在宋,與滕國世子相會

孟子與宋人勾踐論遊說之道

周顯王44年宋君偃後元4年 秦惠文王13年 丙申(公元前325年)

孟子離開宋國,回到鄒

周顯王45年梁惠王後元11年 丁酉(公元前324年)

孟子在鄒,滕文公派然友問喪禮

孟子由鄒之滕,推行仁政

山東鄒城孟子故裏周顯王46年魏惠王後元12年 齊威王34年 戊戍(公元前323年)

孟子與農家陳相辯論

周慎靚王1年魏後元15年 齊威王37年 辛醜(公元前320年)

梁惠王“厚幣卑禮”召賢納士

孟子見梁惠王,時約五十二歲

孟子與周霄論出仕

周慎靚王2年魏惠王後元16年 齊宣王1年 壬寅(公元前319年)

孟子與公孫醜論短喪.

周慎靚王3年魏襄王1年 齊宣王2年 癸卯(公元前318年)

孟子約五十四歲,見梁襄王

孟子在範遇齊王子

孟子至齊,答齊宣王問

孟子論“我四十不動心”

周慎靚王5年燕王噲5年 乙巳(公元前316年)

孟子出吊滕文公

周慎靚王6年楚懷王14年 魯平公10年 齊宣王5年 丙午(公元前315年)

魯平公欲見孟子 孟子墓孟子返回齊國,與充虞論葬母

齊宣王問孟子伐燕

周赧王3年齊宣王8年 楚懷王17年 己酉(公元前312年) 燕人叛齊,齊宣王說“吾甚慚於孟子”

孟子論“臣視君如寇讎”

孟子與淳於髡辯論

孟子約六十歲,辭官離開齊國

孟子遇宋於石丘

周赧王25年辛卯(公元前290年)

《孟子》約編撰於此時

周赧王26年壬申(公元前289年)

孟子約卒於此時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中,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裏奚舉於市。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征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1)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孟母斷機救子圖譯文不用圓規和曲尺,就不能正確地畫出方形和圓形。

(2)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

譯文稱壹稱,才曉得輕重;量壹量,才曉得長短。

(3)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

譯文人要有所不為,才能有所為。

(4)雖有天下易生之物,壹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譯文即使有壹種最容易生長的植物,曬它壹天,又凍它十天,沒有能夠再生長的。

(5)其進銳者,其退速。

譯文前進太猛的人,後退也會快。

(6)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

譯文心這個器官職在思考,思考才能獲得,不思考便不能獲得。

(7)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譯文因憂患而得以生存,因沈迷安樂而衰亡。

(8)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惡於眾也。

譯文只有道德高尚的仁人,才應該處於統治地位。如果道德低的不仁者處於統治地位,就會把他的罪惡傳播給群眾。

(9)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

譯文天子不行“仁政”,便保不住他的天下;諸侯不行“仁政”,便保不住他的國家;卿、大夫不行“仁政”,便保不住他的宗廟;壹般的老百姓不行“仁義”,便保不住自己的身體。

(10)國君好仁,天下無敵焉。

譯文壹國的君主如果喜愛仁德,整個天下便不會有敵手。

(11)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nòu)。

譯文減免刑罰,減輕賦稅,讓百姓能深耕細作,早除穢草。

(12)仁者無敵。

譯文仁德的人是沒有敵人的。

(13)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譯文每家給他五畝土地的住宅,四圍種植著桑樹,那麽,五十歲以上的人都可以有絲棉襖穿了。雞狗與豬這類家畜,不去打亂它的繁殖期,那麽,七十歲以上的人就都有肉可吃了。壹家給他壹百畝土地,並且不去打亂它季節生長的規律,那麽數口人的家庭便都可以吃得飽飽的了。辦好各級學校,反復地用孝順父母、敬愛兄長的大道理來開導他們,那麽,須發花白的老人便會有人代勞,不致頭頂著、背負著東西在路上行走了。

孟子(4張)

(14)易其田疇,薄其稅斂,民可使富也。

譯文搞好耕種,減輕稅收,可以使百姓富足。

(15)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君正,莫不正。

譯文君主仁,沒有人不仁;君主義,沒有人不義;君主正,沒有人不正。

(16)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譯文以百姓的快樂為自己的快樂的國君,百姓也會以國君的快樂為自己的快樂;以百姓的憂愁為自己的憂愁的國君,百姓也會以國君的憂愁為自己的憂愁。

(17)仁則榮,不仁則辱。

譯文諸侯卿相如果實行仁政,就會有榮耀;如果行不仁之政,就會遭受屈辱。

(18)有恒產者有恒心,無恒產者無恒心。茍無恒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

譯文有壹定的產業收入的人才有壹定的道德觀念和行為準則,沒有壹定的產業收入的人便不會有壹定的道德觀念和行為準則。假若沒有壹定的道德觀念和行為準則,就會胡作非為,違法亂紀,什麽事都幹得出來。

(19)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此所謂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於死。

譯文為爭奪土地而戰,殺死的人遍野;為爭奪城池而戰,殺死的人滿城,?這就是帶 《孟子》領土地來吃人肉,死刑都不足以贖出他們的罪過。

(20)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譯文君主把臣下看成自己的手足,臣下就會把君主當作腹心;君主把臣下看成牛馬,臣下就會把君主當成路上遇見的壹般人;君主把臣下看成泥土或野草,臣下就會把君主看作仇敵。

(21)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譯文魚是我想要的東西,熊掌也是我想要的東西,(如果)這兩樣東西不能夠同時得到,我就舍棄魚而選取熊掌。生命也是我想要的東西,義(真理、信仰、正義,有益大眾的思想和行為)也是我想要的東西,(如果)這兩樣東西不能夠同時得到,我就舍棄生命而選擇義。

(2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譯文尊敬我的長輩,從而推廣到尊敬別人的長輩;愛護自己的晚輩,從而推廣到愛護別人的晚輩。

(23)孟子曰:水性無分於東西,無分於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躍之,可使過顙;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豈水之性哉?其勢則然也!人之可使為不善,其性亦猶是也。

譯文 孟子說:“水性是不分東西方向的,難道它也不分上下嗎?人性的善良,就像水向低處流壹樣(勢所必然)。人沒有不善良的,就像水沒有不向低處流的壹樣。現在論水(的另壹面),用力拍打使它跳躍,它可以高過人的額頭;堵截令它激流回旋,可以使它停在山上。這怎麽是水性如此呢?這實在是外力使然啊!人,可以使他做不善的事,這種違背他善良本性的行為,跟讓水違背它向低處流的行為,本質是壹樣的。”

(24)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譯文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等比不上有利的地理形勢,有利的地理形勢比不上人心所向,上下團結。

(25)殺壹無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義也。

譯文殺壹個無罪的人,是不仁;不是自己所有,卻去取了過來,是不義。

(26)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壹夫”。聞誅壹夫紂,未聞弒君也。

譯文破壞仁愛的人叫做“賊”,破壞道義的人叫做“殘”。這樣的人,我們就叫作他“獨夫”。我只聽說周武王誅殺了獨夫殷紂,?沒有聽說過他是以臣弒君的。

(27)賢者在位,能者在職。

譯文使有德行的人居於相當的官位,有才能的人擔任壹定職務。

(28)尊賢使能,俊傑在位。

譯文尊重有道德的人,使用有能力的人,傑出的人物都有官位。

(29)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孟子立像譯文百姓最為重要的,代表國家的土谷之神為次,君主是最為輕的。

(30)三裏之城,七裏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譯文三裏的內城,七裏的外城,包圍起來攻打它,必定要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然而這樣卻不能取勝,這是有利的天時不如有利的地勢.

(31)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譯文城墻不是不高,護城河不是不深,兵器鎧甲不是不尖利,糧食不是不多,(守城的人)棄城而逃,這便是有利的地勢不如人心的團結.

(32)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譯文所以說:老百姓不是靠劃分邊境線就可以限制住的,國家不是靠山川險阻就可以鞏固的,揚威天下也不是靠銳利的兵器就可以做到的。實行仁政的國君得到的幫助就多,不實行仁政的國君得到的幫助就少。幫助的人少到極點時,連親戚也會叛離;幫助的人多到極點時,全天下的人都會順從。以全天下人都順從的力量去攻打連親戚都會叛離的人,因此不戰則已,戰則必獲全勝,這是毫無疑義的。

(33)孟子曰:“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譯文上天將要降落重大責任在這樣的人身上,壹定要道先使他的內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勞累,使他經受饑餓,以致肌膚消瘦,使他受貧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顛倒錯亂,總不如意,通過那些來使他的內心警覺,使他的性格堅定,增加他不具備的才能。

編輯本段

榮譽成就

歷史地位的奠定

亞聖殿孟子是儒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壹,但孟子的地位在宋代以前並不是很高。自中唐的韓愈著《原道》,把孟子列為先秦儒家中唯壹繼承孔子“道統”的人物開始,出現了壹個孟子的“升格運動”,孟子其人其書的地位逐漸上升。

《孟子》壹書,在漢代就被認為是輔翼“經書”的“傳”,和孔子的《論語》並列。至五代,後蜀主孟昶下令將《易》《書》《詩》《禮》《周禮》《儀記》《公羊傳》《谷梁傳》《左傳》《論語》《孟子》十壹經書寫刻石。宋神宗熙寧四年(1071年),《孟子》壹書首次被列入科舉考試科目之中。元豐六年(1083年),孟子首次被官方追封為“鄒國公”,翌年被批準配享孔廟。以後《孟子》壹書升格為儒家經典,南宋朱熹又把《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為“四書”,《大學》和《中庸》被認為是孔子弟子曾參和孔子之孫子思的著作,這樣,《孟子》壹書便與孔子及孔子嫡系的著作平起平坐了,其實際地位更在“五經”之上。

元朝至順元年(1330),孟子被加封為“亞聖公”,以後就稱為“亞聖”,地位僅次於孔子。

在明清兩代,官方規定,科舉考試的八股文題目必須從《四書》中選取,要“代聖人立言”。於是,《孟子》壹書便成了明清兩代士子們的必讀書了。

追封追謚

朝代 年代 帝王封謚

宋朝元豐六年(1083年) 宋神宗 鄒國公

元朝 至順元年(1330年) 元文宗 鄒國亞聖公

明朝 嘉靖9年(1530年) 明世宗 奉為亞聖,罷公爵。 

明景泰2年,孟子嫡派後裔被封為翰林院五經博士,子孫世襲,壹直到民國3年,73代翰林院五經博士孟慶棠改封奉祀官,民國24年改稱亞聖奉祀官。

編輯本段

孟子的主要思想

民本思想

孟子根據戰國時期的經驗,總結各國治亂興亡的規律,提出了壹個富有民主性精華的著名命題:“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認為如何對待人民這壹問題,對於國家的治亂興亡,具有極端的重要性。孟子十分重視民心的向背,通過大量歷史事例反復闡述這是關乎得天下與失天下的關鍵問題。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意思是說,人民放在第壹位,國家其次,君在最後。孟子認為君主應以愛護人民為先,為政者要保障人民權利。孟子贊同若君主無道,人民有權推翻政權。正因此原因,《漢書》「藝文誌」僅僅把《孟子》放在諸子略中,視為子書,沒有得到應有的地位。到五代十國的後蜀時,後蜀主孟昶命令人楷書十壹經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這可能是《孟子》列入「經書」的開始。到南宋的孝宗時,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在壹起稱「四書」,並成為「十三經」之壹,《孟子》的地位才被推到了高峰。 傳說明太祖朱元璋因不滿孟子的民本思想,曾命人刪節《孟子》中的有關內容。

仁政學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