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
是壹個漢語成語,意思是形容應該虛心接受別人的意見和批評或教育人們要勇於接受批評。出自《史記·留侯世家》
語見《孔子家語》。這句賢文是說良藥多數是帶苦味的,但卻有利於治病;而教人從善的語言多數是不太動聽的,但有利於人們改正缺點。這句賢文旨在教育人們要勇於接受批評,現在常用來說明應該正確對待別人的意見和批評。
2、是藥三分毒
古人雲:“是藥三分毒。”我國最早的醫學專著《內經》對如何用藥十分講究,將藥分為大毒、常毒、小毒、無毒。治療疾病要求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無毒治病,十去其九。
當今不少的人認為中藥大多數源出於天然的動植物和純中藥制劑,比化學藥品的藥性平和而安全,總認為不會發生藥物毒副作用。其實不然,如果任意濫用,亂役藥石,同樣亦會發生毒副作用。
3、用藥如用兵
諺語,意思是用藥須像用兵那樣特別慎重。
出處:明·孫壹奎《醫旨緒余》:“人之死生,關於呼吸問,余何敢師心自用;而峨瞼為也。古稱:‘用藥如用兵。”’《醒世恒言》三八:“所以古人將用藥比之用兵,全在用得藥當,不存藥舅。”
4、
藥醫不死病,死病無藥醫
諺語,意思是藥物可治療不致命的病,致命的病無藥可醫治。
出處:明·高明《琵琶記》二二出:“[末白]公公病裏莫生嗔,[旦]寬心保病身。[合]正是:藥醫不死病,佛化有緣人。”
《醒世恒言》壹:“先生,常言道:‘藥醫不死病,佛度有緣人。’妳且不要拘泥古法,盡著自家意思,大了膽醫去,或者他命不該絕,就好了也未可知。”
清·鐵漢《臨鏡妝》七:“我看這趙醫生,有幾個靠得住的在那裏呀,他們的口頭禪叫做‘藥醫不死病,死病無藥醫。”’
5、急脫急著,勝如服藥
諺語,意思是適應天氣冷暖的變化而及時增減衣服,可以避免生病,勝過生了病吃藥。
出處:宋·李之彥《東谷所見》:“急脫急著,勝如服藥。衣服之加謹者此也。”
百度百科-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