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真情。周詳地了解到他的真情之後,便設立下三類標準來區分計謀的等級。三個等級就是:
上等、中等和下等。三個等級確定之後,便可反復斟酌而定出奇妙的謀略。奇妙的謀略順從
事理,沒有阻塞,可以辦好各種事情。從古如此,都必須遵循。所以,鄭國人進山采玉的時
候,壹定要駕上司南車,便是為了不迷失方向。那麽,度量別人的才幹、能力,揣摩他的真
情。也就是辦事的司南車。凡是思想欲望相同而互相親近的人,是因為雙方都能獲得成效;
凡是思想欲望相同而互相疏遠的人,是因為只有壹方獲得成效。凡是同時被人憎惡而互相親
近的人.是因為都受到了損害:凡是同時被人憎惡而互相疏遠的人,是因為只有壹方受到損
害。所以說,相互有利就親近,相互損害就疏遠,這是經常發生的事。這也是審察同異分界
的壹種根本辦法。因此,墻從有裂縫處崩塌,樹木從有節的地方折斷,縫隙與節巴,便是墻
和樹木的分界之處。變化是從事丶件中發生的。有事態,就要有謀略;要謀略,就必須計劃考
慮;計劃考慮,就必須商討議論;商討議論就產生了遊說的言辭;遊說是為了進取;有進取,
就有退卻:退卻,就要有節制。因而要使用節制的辦法來處理事情。可見.百種事情.同壹
個道理;百種計算,同壹個規律。
品德高貴的人輕視財物,不可能用利益誘惑他,卻可以叫他拿出財物;勇敢的人不怕危
難,不可能用禍患嚇住他,卻可叫他鎮守險要的地方;聰明的人通達事理,不可用詭計欺騙
他,可向他講明道理,使他建立功業。壹這是三種不同類型的人才。愚蠢的人容易蒙蔽,不
成才的懦弱者容易被嚇住,貪婪的人容易被誘惑。--這是因人而采用不同的裁處方法。強大,
是從弱小開始而壹點點積累起來的;筆壹通行,是從彎曲開始,而壹點點積累起來的;有余,
是從不足開始雨壹點點積累起來的。這是由於實行道術的結果。
所以.如果對方表面親近,而內心疏遠。就要通過遊說改變他的內心想法:如果對方內
心親密,而表面疏遠.就要通過遊說改變他的表面態度。要順著對方的疑慮來消除它。順著
對方所了解到的壹切來證實它:順著對方的說法來結變他,順著對方的形勢來成就他;根據
對方所厭惡的東西,為他謀劐對付辦法;根據對方所擔心的東西。為他設法排除。要相互切
磋,防止驕縱,叫他產生戒懼心理:要用高超的議論來激勵對方,使他行動起來;對方不理
解時,要微妙地引用先例和相應的實事來驗證,使對方覺悟並接受建議。如果以上辦法不能
使對方覺悟,使馴他堵塞不通,便叫他混亂迷惑。這便是商定和使用謀略。在商定和使用謀
略時,公開商討。不如私下密謀:私下密謀,又不如結成盟黨;結成了盟黨,便不會有空隙
而泄漏出去。正常的謀略,不如出人意料的奇特謀略,因為出人意料的奇謀是變化不定的。
所以渤箏說君皇,壹定要跟他講奇特的謀略;遊說大臣,壹定要跟他講私人的利害。
自身處於親近地位,但說話不貼心,便會被疏遠;自身處於疏遠地位。但說話太重,深
入內情,便會招來危險。不要把別人不情願的事強加給他;也不要把別人無法了解的攀皴強
教導他。別人有什麽愛好。要學習仿效,要順從;別人有什麽厭惡,要避開,為他隱諱。這
叫做暗中揣摩別人的內心葡行動,從而取得他的公開的贊同合作。所以,將要除掉某人,先
要放縱巢人;放縱他正是為了乘機制服他。如果某人不隨便表示喜悅,也不隨便表示厭惡.那
便說明他具有最深刻的思想感情。可以開導的人,便可蹦使用他;不可以開導的人,是智謀
之士不能使用的人。所以說,辦事以能控制別人為貴,而不以被別人控制為貴。所謂控制別
人,便是自己要掌握權柄;所謂被別人控制,便是被別人掌握命運,供他驅使。所以,聖人
的謀略隱蔽,不露聲色;愚人的謀略公開,大肆張揚。跟聰明的人辦事容易,跟不聰明的人
辦事困難。由止=看來.面臨滅亡者是不能使其生存的,面臨危險者是不能使其安定的。這
樣看來,便要順應自然而推崇智謀。智謀要用在普通人所看不到和不能理解的地方。運用智
謀之後,被人認可,便選擇應該做的事去做,這是為自己的辦法;運用智謀之後,被人否定,
還是選擇應該做的事去做,這是為別人的辦法。所以,先王的謀略是隱蔽的。格言說得好:
"天地變化運轉,表現在高深;聖人制定謀略,表現在隱密。"不在於表面講忠、信、仁、義,
只要內心中正就可以了。通達這種道理的精義的人,就可以跟他談論謀略。如果能夠懂得這
壹點。就可以商討處理壹切遠近的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