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馭自己的人生從改變心態做起
在生活中遇到挫折和失敗等不如意的事情時,許多人習慣抱怨社會不公和命運不佳,認為是社會有問題、同事有問題、單位領導有問題,把自己的失敗歸咎同學、朋友、老師等外在因素。為自己的失敗找壹個堂而皇之的借口:假如我有錢……假如我從小就……假如我早壹點……假如我現在是30歲……假如……
生活的失敗者總習慣於從他人或社會身上找原因。結果呢?在他的周圍,每時每刻都在誕生成功的人、快樂的人,他對此卻視而不見。
古往今來有成就的人,他們都是在改造自己中尋找成功的方法。美國曾經對41萬個百萬富翁做過調查,98%以上的百萬富翁,年齡超過50歲,他們的財富都是連續二三十年裏每周七天埋頭於自己的工作而獲得的。每周工作七天,意味著天天都在努力,從沒有放松、放任、放縱自己。再看看壹事無成的人,又有哪壹個不是在怨天尤人中尋找失敗的托詞呢?
生活中,那些成功、快樂的人,都有壹個***同點:幹壹行愛壹行。因為他們堅信:辦法總比困難多。生活中的失敗者,則是幹壹行怨壹行,認為倒黴的事總讓自己攤上了,抱怨命運不好,抱怨社會不公。
少抱怨他人和社會,多檢查改造自己,這才是人生的真諦。
下崗女工王兆蘭的故事,進壹步印證了這壹原理。
王兆蘭原是北京壹家工廠的擋車工,她從工廠下崗後,沒有去抱怨命運,而是實實在在地去做自己能夠勝任的工作——北京貴賓樓飯店洗手間的保潔員。因為,此時她為找到這份工作而高興,覺得自己能勝任的工作就是保潔員。保潔工作對保潔員的要求極為嚴格,八小時工作時間內要不停地擦拭、清掃。壹天下來,疲憊不堪,飯都不想吃,只想休息。時間不長,和她壹起來的8個姐妹都承受不了保潔工作的勞苦而辭職了。家裏人勸王兆蘭不要受罪了。她想:作為壹名下崗女工,沒有其他技能,選擇工作的機會不多,幹壹行就要愛壹行,幹壹行就要把它幹好。由於她工作認真,得到領導和客人的好評,她由保潔員調到商品部當銷售員。為了適應新的工作,她努力學習商品知識、銷售技巧、商業英語,並熱心對待每壹位顧客,銷售額逐月上升,多次受到領導的獎勵。
可是,就在這個時候,王兆蘭工作的場所要停業裝修半年,她又壹次下崗。她在待業的日子裏,看到壹家茶店招聘服務員的廣告。但招聘的條件很高,年齡要求18~25歲,要懂英語,還要了解中國茶文化。王兆蘭前去應聘,軟磨硬泡,並極力陳述自己年齡大的優勢和好處。最後,老板帶著疑慮收下了她。
為了學會泡茶,她反復操作,手上燙出了大泡;為了分辨不同的茶葉性狀,品質和口味,她反復試泡試喝,有時喝得心發慌,睡不著覺。有的客人來了壹次,第二次不來了,她就反思自己哪點沒有做好。很快,她掌握了茶葉和茶藝的基本知識。學會了壹套推銷茶葉的技巧,上崗兩個月就被老板提升為店長。
在茶葉店的兩年時間,她不斷地以提升自己為出發點。王兆蘭參加了第四次茶文化展和第六屆國際西湖北京茶會。她的八仙茶獲此次茶會茶藝表演壹等獎。幾年後,王兆蘭與人合夥開辦了聚福隆茶莊,她由壹名將近不惑之年的下崗女工,本著“少抱怨他人和社會,多改造自己”的人生理念,終於成為招收下崗女工的企業老板。
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可能會遇到下崗待業、臥病不起、考試落榜、婚姻失敗等逆境挫折。在這種種挫折面前,大多數人都抱有壹個自己少付出、多獲得的畸形心理,結果當這種總企望多獲取的心理得不到滿足時,就會去抱怨命運、抱怨家庭、抱怨他人,抱怨政府,抱怨社會。壹個人抱怨機會的時候,機會也正從他身邊溜走了。成功來自辛勤的耕耘,成功更來自改造自己和定位自己。市場經濟有那麽多行業,找對位置,準確定位,總會有適合自己的工作,適合自己的活法。
孫中山說:“人生以付出為目的。”當妳的心態以“天下為公”時,就有了無愧於世人或自己的內心快樂感覺,也就開始了妳為社會創造財富的旅程,妳也就會成為壹個在創造中收獲社會的尊重和認可人,妳就是壹個成功的人。
與其在抱怨中失去機會,不如在改造自己中練就本領。
“遇到障礙我會詛咒,然後搬個梯子爬過去。”這是美國黑人億萬富翁約翰遜的壹句格言。
是的,人生中不可能沒有挫折,沒有阻礙,關鍵是妳如何對待挫折、對待阻礙。“搬個梯子爬過去”,妳就可能成功。沒完沒了地抱怨、詛咒,妳就只能被擋在成功群體之外。
抱怨別人,到頭來失去機遇的責任全在自己。
人有多大的胸懷,就有多大的事業。虛懷若谷,寬容大度,才是仁愛之心的表現。《聖經》上說:妳要別人怎樣待妳,妳就該怎樣對待別人。
改造社會之前,最先要實現的是改變自己,而改變自己之前,最迫切的是改變自己的心態。因為每個人無法選擇命運,也無法主控生存環境,但可以主控自己的心態,去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即駕馭自己的人生。
思考練習:
1.妳有抱怨的習慣嗎?請找出來。
2.用下面的話來反思自己的抱怨:
(1)少抱怨他人和社會,多改造自己。
(2)習慣於從他人或社會上找原因,是壹事無成者慣用的借口。
(3)我們無法讓環境適應自己,但我們可以讓自己適應環境。